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基因型菜心游离小孢子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个不同基因型的菜心栽培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菜心游离小孢子胚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有7个基因型材料获得小孢子胚,从不同基因型诱导形成胚的频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基因型是影响菜心小孢子胚发生的主要因素;第1天热激培养时用170 g/L高浓度蔗糖培养之后转换成含130 g/L蔗糖培养基能显著提高小孢子胚诱导率;0.05 mg/L 6-BA+0.2 mg/L NAA能促进菜心小孢子诱导成胚;添加0.4 mg/L GA3可显著提高菜心小孢子胚芽诱导率和平均每胚出芽数。7个基因型材料均诱导出再生植株,植株诱导率为100%。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高频胚诱导技术体系,以20个不同基因型白菜栽培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影响白菜游离小孢子胚诱导和植株再生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14个基因型产生了小孢子胚,不同基因型之间胚诱导率差异显著,表明基因型是影响小孢子胚发生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高频胚诱导技术体系的优化,胚诱导率明显提高,最优组合为盛花期取蕾;花瓣长与花药长比为0.5~0.75;4℃低温预处理1 d;150 g/L蔗糖的NLN培养基33℃高温热激2 d,重新离心更换130 g/L蔗糖的NLN培养;激素最优组合为6-BA0.1 mg/L、NAA 0.5 mg/L;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有利于胚的形成,最佳浓度为0.5 g/L。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单倍体二倍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采用6种方法系统研究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品系(种)及杂种的小孢子再生苗单倍体染色体加倍技术。结果表明,单倍体苗接种含70-80mg/L秋水仙碱的培养基处理4-5d,植株染色体加倍率50%以上;单倍体小苗移栽前用1-2g/L秋水仙碱液浸泡处理3-6h,加倍率50%以上,由这些方法产生的加倍植株大多是可育花和不育花共生的嵌合体,每株产生的种子很少。分离的小孢子在含10-50mg/L秋水仙三的NLN培养基中处理48h后,接种无秋水仙碱NLN培养基诱导胚状体,再生植株加倍率80%以上,全株的花均能自交结籽,嵌合植株很少。  相似文献   

4.
ZZ.  Chen 官梅 《作物研究》1998,12(4):34-35,37
该文比较了甘蓝型油菜小孢子产生植株染色体加倍的三种方法;秋水仙碱处理小孢子再生植株,秋水仙碱处理小孢子诱导的胚和秋水仙碱处理离体小孢子。处理整株,有53%的处理植株结实,但植株生长迟缓,结实率下降。用秋水仙碱处理小孢子诱导胚,植株加倍率为32%。秋水仙碱直接处理离体小孢子可使70%的植株整体加倍,同时还刺激了培养小孢子的胚胎发生,从而提高植株再生率。  相似文献   

5.
红菜薹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红菜薹品种为试材,从花蕾的选择、影响小孢子出胚的关键因素、胚状体成苗及生根条件等方面对红菜薹小孢子培养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小孢子培养取样最佳时期为单核靠边期,瓣萼比在0.626~0.834之间;基因型不同对小孢子培养影响很大,以H13-3出胚率最高,为2.78个/皿;胚状体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Keller-13添加6-BA 1.0 mg/L+KT1.0 mg/L+NAA0.5 mg/L,出胚率为2.67个/皿,且70%以上为子叶形胚;转接胚状体最适宜的胚龄为15~25 d,成苗率在65%~83%;再生植株生根培养基添加NAA最适浓度为0.4 mg/L,侧根多而粗壮,移栽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中几项技术改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大田种植的2个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为供体材料,对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合适时期、加倍方法、再生苗的继代与移栽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孢子培养的最佳时期为初花期前后2周左右,游离小孢子经过含有50mg/L或75mg/L秋水仙碱的NLN-16培养基直接处理48h效果最好,其产胚率和加倍效率均显著高于未加秋水仙碱的对照.在固体B5培养基中加入4.5mg/L多效唑并补充液体B5-3培养基,再生苗可不需继代.在固体B5培养基或者补充养分的液体B5-3培养基中加入低浓度的0.5mg/L NAA 0.1mg/L 6-BA,直接移栽到大田的再生苗成活率可以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7.
甘蓝型杂交油菜亲本的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通过对42份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不同基因型材料的小孢子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材料的小孢子产胚率存在明显差异,但pol-CMS的恢复系与保持系之间的胚状体产量差异不显著,恢复或保持基因不影响小孢子成胚率,说明通过小孢子培养快速纯合pol-CMS杂交亲本是可行的.胚状体直接成苗率与培养基中琼脂浓度、培养温度及供体材料基因型有关,胚状体经低温诱导及适当增大培养基中琼脂浓度可有效提高胚状体直接成苗率.4℃低温处理10d和培养基琼脂浓度高于1.2%均可提高胚状体的直接成苗率,并以1.5%琼脂浓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应用低含油量甘蓝型油菜品系1064与高含油量品系H105杂种F1花蕾进行小孢子培养,研究了两个种植地点的油菜小孢子产胚率的影响。对长度在0.4cm~0.6cm,0.6cm~0.8cm以及0.8cm以上的胚分别培养,并比较了秋水仙碱悬浮处理离体小孢子、浸根和滴芽3种染色体加倍方法的加倍效率。结果表明,种植在西宁的材料小孢子产胚率比南京高,为8.6枚/皿;0.6cm~0.8cm大的胚转接到B5固体培养基,其成苗率高达48.53%;3种加倍处理方法中以50mg/L秋水仙碱悬浮小孢子48h染色体加倍效率最高,达到46.23%。本研究构建了含有123个株系的DH群体,可用于油菜含油量性状的QTL分析。  相似文献   

9.
γ射线和X射线对甘蓝型油菜小孢子胚状体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60Co-γ射线辐照甘蓝型油菜初花期植株和X射线辐射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发育到单核晚期至二核早期的花蕾后,分离小孢子进行培养诱导胚状体和植株,探讨了适宜油菜小孢子诱变的剂量和诱变方法.结果表明,γ射线对油菜离体小孢子胚状体的发生和发育均有很大的抑制作用,15Gy和40Gy处理平均每花蕾小孢子的产胚量分别是0.574和0.268个,40Gy可作为小孢子诱变的参照剂量.X射线对4个基因型离体小孢子胚状体再生也有影响,40Gy处理平均每蕾小孢子产胚4.086个,80Gy处理为0.834个,120~200Gy处理下降到0.021~0.019个,120Gy以上的处理剂量严重阻碍了小孢子胚的发生.采用X射线80~120Gy较适宜油菜小孢子诱变.  相似文献   

10.
以甘蓝型油菜大粒品系和小粒品系的小孢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取样时期、花蕾大小、培养基类型及添加成分对小孢子产胚率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小孢子再生植株及加倍植株进行了准确、快速的倍性分析。结果表明,始花期为最佳取蕾时期,花蕾大小在2.5~3.5mm为宜,培养基以液体培养基最好。培养基中加入0.1mg/L6-BA可以促进小孢子胚的发生,而活性炭对小孢子培养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流式细胞仪倍性检测显示小孢子再生植株加倍后的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占49%,还存在少量的三倍体(11.3%)、四倍体(1.1%)及嵌合体(27.3%)植株。本研究为油菜材料的快速纯合及其DH系群体的构建等提供了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秋水仙碱在油菜小孢子培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评述秋水仙碱在油菜小孢子培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潜力和前景,表明小孢子培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油菜遗传育种研究。在油菜小孢子培养不同时期应用秋水仙碱可以加倍染色体,秋水仙碱直接处理分离小孢子能提高出胚产量,诱导小孢子出胚。  相似文献   

12.
提取液中添加 10mg/L秋水仙碱可提高大麦小孢子游离后的存活率 ;以含 10mg/L秋水仙碱的预处理液预处理小孢子 4 8h可以降低培养 72h后小孢子的死亡率 ;以小花共培养可以提高正常型多细胞结构形成率 ,因而明显提高胚状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油菜小孢子培养已经成为油菜育种和生物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影响小孢子成胚和成苗的因素较多,低诱导频率及成苗率严重限制了该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为了全面了解小孢子胚状体发生能力及影响再生体系的各项因素,掌握该技术的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总结了近20年来国内外影响小孢子培养的主要因素:供体植株基因型、供体植株生长条件及生理状态、小孢子发育时期、培养基组成、培养条件,及其在双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转基因育种等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白芦笋游离小孢子培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芦笋的4个基因型为试材,对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供体基因型对成功诱导愈伤组织发生起关键作用;花蕾长度为2.1~3.1mm时,大部分的小孢子处于单核晚期或双核期,最易培养出愈伤组织;游离小孢子培养于含有NAA2.0 mg/L、6-BA 1.0 mg/L液体培养基中,产生愈伤组织效果最好;游离小孢子来源的愈伤组织通过转瓶培养和植株再生诱导,能分化出无根绿芽。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油菜带柄子叶高频率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912品系带柄子叶为外植体,不同浓度6-BA与NAA激素组合的分化培养基诱导芽苗的分化,开展提高甘蓝型油菜带柄子叶再生频率的因素研究.发现甘蓝型油菜912品系带柄子叶在不同激素及浓度的6-BA与NAA组合中的再生频率、分化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无菌苗苗龄、诱导分化前2,4-D的预培养以及添加AgNO3等因素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912品系带柄子叶在诱导分化前经过1.0mg/L 2,4-D的MS培养基中预培养3d,在最适培养基MS0 6-BA 4.0mg/L NAA 0.02mg/L 3.5mg/L AgNO3中,可较大程度地提高植株再生频率,再生频率和分化频率分别为70%和269.5%,初步建立了甘蓝型油菜912品系的高频率再生植株体系.  相似文献   

16.
提高大麦游离小孢子培养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液中添加10mg/L秋水仙碱可提高大麦小孢子游离后的存活率;以含10mg/L秋水仙碱的预处理液预处理小孢子48h可以降低培养72h后小孢子的死亡率;以小花共培养可以提高正常型多细胞结构形成率,因而明显提高胚状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对40份芥蓝材料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胚状体诱导率差异显著,其中只有红脚黄花芥蓝×612、孤老种、黄花芥蓝、绿宝、香港中花芥蓝产生胚状体;日照时间为11~12 h的供试植株的胚状体诱导率是日照时间为5~6 h的3~7倍;采用单核靠边期至双核早期的小孢子进行胚状体诱导效果最佳,此时花蕾大小为3.0~4.5 mm;在32.5℃下高温预处理小孢子24 h诱导效果最佳,其他温度时间组合条件下胚状体诱导率降低65%~100%。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镜检花粉各发育时期及其与花蕾、花药形态的相关性,探讨了花生基因型、液体培养基及附加激素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花蕾纵径长为2.48~2.96mm,小孢子基本处于四分体时期;长度在3.26~4.16mm时,以单核期为主;5.38~9.9mm,为双核期。在小孢子单核靠边期取材诱导率最高,达9.38%。本实验所用的六个花生品种中,四粒红的单蕾产胚数最高,达到0.1个胚/蕾 (MS培养基) 和0.05个胚/蕾(NLN培养基);在附加4mg/L2,4-D,3mg/L6-BA和0.3mg/LNAA改良的MS液体培养基上且当小孢子密度为2.5×105个/mL时,花生品种四粒红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12.5%。  相似文献   

19.
基因型和AgNO3对甘蓝型油菜子叶外植体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甘蓝型油菜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接种于不同配比激素组合的培养基,研究AgNO3及基因型对油菜子叶外植体再生频率的影响.通过对芽苗分化率的方差分析表明,基因型、AgNO3及基因型与AgNO3互作对植株再生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影响程度为基因型>AgNO3>基因型×AgNO3.诱导芽苗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4mg/L BA+0.3mg/L NAA+5~10mg/L AgNO3.  相似文献   

20.
花生胚小叶的离体再生及筛选压力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生胚小叶为外植体,优化离体再生条件,通过对再生苗进行筛选,为外源基因的遗传转化提供实验依据。研究表明,不同基因型胚小叶的再生能力差异显著,在供试基因型中中花8号不定芽诱导率和成苗率最高,且外植体状态最好。中花8号胚小叶再生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B + 6-BA(4.5mg/L)+NAA(1mg/L)+AgNO3(2mg/L),最佳诱导培养时间为21d。对中花8号再生苗进行筛选浓度实验,草丁膦(PPT)为20mg/L时,可筛选出抗性苗;300mg/L的卡那霉素(Km)可用于较小幼苗筛选,而对较大幼苗则需将Km的浓度提高至400mg/L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