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合成锌肥对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合成锌肥对玉米品种进行了盆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合成锌肥促进了试验作物玉米生长发育,可以增加作物产量和品质,施肥后提高了耕种土壤的有效锌含量。  相似文献   

2.
1 试验目的 为了掌握及验证锌肥在增强作物抗逆性、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总结典型模式,规范应用农业新技术,为大面积推广锌肥奠定基础,在青海省循化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进行了锌肥的试验。  相似文献   

3.
摘要:通过对2005年全市3025个点土壤样品有效锌含量检测结果分析表明,天津市有36.3%土壤缺锌.11.5%土壤严重缺锌。201l~2012年,选择天津市缺锌区域,在冬小麦、玉米、水稻、蔬菜和桃等作物上进行了锌肥试验示范工作。结果显示。科学推荐施用锌肥对作物增产、农民增收效果显著;通过试验示范初步确定了天津不同作物施用锌肥推荐量和施用方法,提出科学施用锌肥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胡占丽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7):77-78,8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施用不同量合成锌肥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成锌肥能够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施用合成锌肥处理的玉米在株高、茎粗、根系条数和叶面积都比对照处理增加,在一定范围内,锌肥的施用量与其呈现正相关性。锌肥的施用量与单株籽实产量和单株干物质重呈现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锌对玉米的增产效果及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锌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一种重要微量元素。由于近年来氮、磷等化肥施用量的逐年增加,以及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就产生了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成为一些地区继续增产的一个限制因素。使玉米、水稻等作物出现了缺锌症状,产量及品质受到了一定影响。为了探索锌肥对作物的增产效果,本所从1978年开始在全省布置了作物对锌肥(硫酸锌下同)的肥效试验网点。通过1978~1980年的试验,初步明确了锌肥在玉米上的增产效果、有效施用量与施用方法,为我省玉米施用锌肥提供了依据。一、试验设计与处理(一)锌肥不同施用量的设计处理  相似文献   

6.
1试验目的尉犁县耕地大多缺锌,通过锌肥小区对比试验,分析锌肥的增产增收效果,为今后大力推广锌肥施用提供科学依据。2供试材料供试肥料:锌肥(ZnSO4·7H2O)。供试作物棉花,品种新陆中26号。3试验设计  相似文献   

7.
锌是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作为某些酶的组成成分和活化剂,具有催化叶绿素的合成,促进呼吸等作用。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作物产量的提高,土壤中微量元素锌的消耗也随之增加,作物缺锌日益严重。为了进一步提高科学施肥水平,提升稻米品质,深入了解微量元素肥料的增产效应,笔者在肇源农场科技示范园区进行了水稻施用锌肥的对比试验,研究锌对水稻生长、生殖及品质的影响,为探索寒地水稻的最佳施锌肥模式,建立当地科学合理的施肥模型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锌是作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作物缺锌会明显抑制其生长发育,降低抗逆性。2015年进行谷子叶面喷施绿色锌肥的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绿色锌肥具有良好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9.
锌肥在水稻和玉米上的示范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水稻和玉米上进行锌肥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和玉米科学施用锌肥,可以改善作物生长性状,增强抗病能力,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底施或追施1.5~2 kg/667 m2锌肥,水稻较对照增产21.81%,玉米较对照增产9%以上。  相似文献   

10.
锌肥是作物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锌的植物生长不良,落花落果严重,产量下降。笔者针对本地区土壤缺锌的问题开展了研究。2007年2月3日设立温室大棚内茄果类蔬菜锌肥喷施小区试验,截至2007年6月13日。结果表明,施锌肥可使茄果类蔬菜增产18.6%~20.4%,在温室大棚内蔬菜生产上施用锌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地区连续施锌条件下土壤锌的形态及有效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连续浸提形态分级方法,研究了连续施用锌肥后锌的土壤化学特性变化。结果表明,经过17年连续施用锌肥,锌在土壤中有明显的累积。0~60 cm各土层土壤全锌和有效锌(DTPA-Zn)含量均高于对照,并且表现出锌在表层土壤(0~15 cm)累积和向深层土壤迁移的特点。土壤中的锌主要以矿物态锌存在,占土壤全锌含量的95.57%~99.11%。其次为松结态锌,约占全锌的0.82%~3.58%。其它形态锌占全锌的比例很小,不到1.00%。锌肥施入土壤后各形态锌的含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施入土壤中的锌有很大一部分转化为矿物态锌,只有一小部分进入土壤溶液,或与有机质、碳酸盐及氧化锰相结合。在土壤各形态锌中,交换态、松结态和碳酸盐态锌均能不同程度反映土壤锌的有效性。长期施用锌肥改善了小麦的锌营养状况,促进了小麦对锌的吸收,施锌小麦各器官锌含量和吸锌量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2.
对于水稻生长而言,锌肥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营养元素,增施锌肥对于水稻生长发 育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锌肥在水稻上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 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氮磷钾与锌肥配施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及Z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效Zn含量高于1.20 mg/kg的土壤上施用Zn肥,小麦和玉米增产效果不明显。不同施肥处理的小麦和玉米植株的Zn含量及Zn吸收量存在明显差异。土施Zn肥能显著提高小麦和玉米籽粒的Zn含量及Zn吸收量。与氮磷钾配施相比,氮磷钾配施锌肥小麦籽粒的Zn含量和Zn吸收量分别提高25.0%和25.7%,玉米籽粒的Zn含量和Zn吸收量分别提高12.0%和13.0%。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锌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掌握在水稻生产中锌肥的适宜用量,为指导农民合理 使用锌肥提供科学依据,2017 年开展水稻锌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拟合得到水稻产量与施用锌 肥一元二次方程为:y=-33.4x2+98.121x+598.424(R2=0.8173);施用适量锌肥能增加光合作用,一 定程度上提高水稻的株高、有效穗、每穗粒数、千粒重,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在试验地土壤肥力水 平下,亩施纯N 22 kg、P2O5 3 kg、K2O 4 kg 配方肥的基础上,锌肥用量0~1.47kg/亩范围时水稻产 量随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江苏省新沂市黑岗土土壤类型上玉米锌肥不同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为大面积推广玉米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研究锌肥不同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锌肥能够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施用锌肥处理的玉米在产量及植株性状上均比对照处理明显增加。[结论]玉米产量随锌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当硫酸锌施用量为15.00 kg/hm~2时增产效果最显著,可比对照增产1 074.0 kg/hm~2,增产率达12.41%。  相似文献   

16.
如何降低水稻中镉(Cd)的含量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在湖南省衡阳县某地受轻度镉污染的农田上种植两季水稻(早稻、晚稻),随机采购市场上销售的阻控剂(石灰、硅肥和叶面锌肥),研究这3种类型阻控剂对水稻富集镉及稻谷中镉含量的影响,这3种类型的阻控剂的施用方式是石灰和硅肥作为基肥施于土壤,叶面锌肥通过叶面喷施。结果表明:与没有施加阻控剂相比,除石灰和晚稻锌处理之外,其他处理增产效果显著。在3种类型的阻控剂中,叶面锌肥对籽实富集镉的阻控效果最佳,分别使早稻Y俩优792和晚稻农香130降低了51.28%和50.92%,基施硅肥阻镉效果次之。田间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施硅肥和喷施叶面锌肥可作为当地的水稻镉污染阻控剂,但叶面锌肥与稻谷中镉的交互作用需要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锌肥对崇明水稻的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和崇明地区稻田土壤缺锌的实地调查结果,开展了水稻直播追施锌肥试验和秧盘育秧适宜锌肥液浓度试验.4个不同点位3年试验结果表明:在氮磷钾肥料施用量充足的条件下,采用两种不同的锌肥施用方式均能改善水稻的农艺性状,促进有效分蘖,提高结实率,显著增加稻谷产量和经济效益.采用水稻直播追施锌肥的方式,最适宜的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不同锌含量土壤上配方肥及锌肥在冬小麦上的增产效果。[方法]以平乡县为例,筛选土壤有效锌含量不同梯度大田开展试验。[结果]当耕层土壤有效锌含量为0.68 mg/kg时,配方肥增施锌肥的增产效果显著,增产率为10.8%。当有效锌含量为1.34和1.57 mg/kg时,较配方肥处理,配方肥+Zn产量变化不明显。当有效锌含量为2.26 mg/kg时,增施锌肥造成明显减产,减产390kg/hm2。与配方肥和常规处理相比,当配方肥增施锌肥15 kg/hm2ZnSO4·7H2O时,耕层土壤有效锌含量显著提高。与常规施肥相比,单施配方肥产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当耕层土壤有效锌1.0 mg/kg,时可隔年适量施用锌肥,用量以11.3~15.0 kg/hm2ZnSO4·7H2O为宜;当耕层土壤有效锌1.0 mg/kg时,可不施锌肥。施用配方肥具有一定的经济、生态效益优势,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