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所一口面积28.8亩的成鱼塘一九七七年产成鱼16300斤,亩产565.9斤。一九七八年预计总产20000斤,亩产700斤。由男女劳力各一人负责培育管理。一、投放大规格鱼种:每亩投放六寸以上鱼种350尾(其中鲢鱼57%、鳙鱼13%、草鱼21%,另搭配青、鲤、鲂鱼共9%,合计体重60斤左右。二、保证充足的肥料  相似文献   

2.
生活污水应用于淡水养鱼,不仅具有成本低,产量高、见效快等特点,而且鱼种生产的效果更为突出。北镇县沟帮子渔场利用生活污水养鱼,在八一年小面积(8.4亩)亩产成鱼630斤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进行了成鱼养殖的尝试和鱼种试验性生产,得到的结果是,成鱼小面积亩产量提高到760斤,鱼种试验68天,亩产350斤,规格4.1寸,其中一个培育池亩产鱼种400斤,规格4.2寸。对照池亩产鱼种100斤,规格2.2寸,现将鱼种试验性生产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恩施地区鱼种场地处鄂西山区,气候、阳光条件差。但他们用一口9亩水面的池塘进行成鱼养殖试验,在连续三年亩产超“纲要”的基础上,1976年获得了每亩净产成鱼1,153斤的好收成,第一次过了千斤关,给山区成鱼养殖提供了新鲜经验。他们的具体措施是:  相似文献   

4.
江苏盐城市交永丰乡余江村六组村民施广善自1985年承包集体10亩河沟养鱼以来,三年连跨大步,单产,总产,总产值,纯收入成倍增加。1985年共孜鱼种1.2万尾,共起捕成鱼3500斤,纯收入2500元。去年放养鱼种1.5万尾.斤两鱼种600斤,起捕成鱼6500斤.纯收入5000元。  相似文献   

5.
为了摸索郊区池塘养鱼高产稳产规律,促进成鱼生产的高速发展,市委、农办和付食品生产局领导同志,深入西湖公社五一大队蹲点,开展成鱼高产试验。采取密放混养、轮捕轮放、机械增氧、防治鱼病等一系列措施,二月份投放鱼种,经过八个月来的饲养管理,于十月三十一日干塘核产,获得了每亩毛产2727.7斤,诤产1727.4斤的成果。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黄冈县回龙山一库养鱼面积六百亩。一九七一年捕捞成鱼十一万三千五百斤,平均亩产一百八十九斤。一九七二年捕捞成鱼十二万一千斤,平均亩产二目零一点六斤。现将该库的高产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密放回龙山一库水位深,草木茂盛。库区周围湾子多,人烟稠密。是发展水产的好地方,过去,由于对深水养鱼认识不足,没有充分利用水体资源,投放鱼种不足,成鱼产量较  相似文献   

7.
<正> 生活污水应用于养鱼,特别是培育鱼种,具有成本低,产量高,见效快等优点。北镇县沟帮子渔场利用生活污水养鱼,1981年8.4亩池塘亩净产成鱼520斤。1982年进一步进行了池塘成鱼养殖和培育鱼种试验,结果是:成鱼亩净产712斤,鱼种试验68天,亩产鱼种358斤,规格4.1寸,其中2号培育池亩产鱼种400斤,规格4.2寸。现将用生活污水培育鱼种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江西荷包鲤♀×湘江野鲤♂一代杂交(以下简称“岳鲤”),一九七八年经鉴定作为一个新的养殖对象在全省推广。我场连续三年在一千一百亩水面内(其中成鱼水面八百亩)进行推广饲养,共制种夏花二百七十二万尾,为全省约八万亩水面提供了鱼种。三年共生产“岳鲤”成鱼十三万斤,由七八年二万八千斤占总产的百分之六点七,上升到八○年五万二千斤,  相似文献   

9.
我场在三年小型实验的基础上,1979年大面积进行了草鱼的放养。在规格、密度、饲料配方、鱼病防治、二令鱼种及成鱼养殖等方面作了尝试。1980年又在1000m^2水面的四个车间重复了上述实验,取得了利用自然水温四个月每米。由3.7~4.5寸的鱼种生产的二令草鱼150~180尾,重40~50斤,平均成活率72.58%和每米。由3~4两的老口鱼种,净产成鱼37.8~43.3斤,平均成活率97.1%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0.
阳罗渔场农业队万贱生同志八四年承包一丘3.45亩低水田,进行稻田发花、育种试验。分别收获稻谷(一季稻)1454斤。亩平421.4斤,获得夏花鱼种4.8万尾,其中销售3万尾,春片鱼种562斤,成鱼192斤,现金收入(鱼款)2612.96元的好收成。  相似文献   

11.
《淡水渔业》1974,(4):11-12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水产队认真贯彻了“以养为主,养捕结合”的方针,积极培养大鱼种,使大潮成鱼养殖产量不断提高。全场七千亩水面,近三年共投放大鱼种190万尾,共产鲜鱼8,470担,亩产均在四十斤以上,一九七三年投放大鱼种40万尾,预计亩产可达五十斤以上。  相似文献   

12.
浮桥河水库是一座大型富营养型水库,1977-1982年,每年投库鱼种约8万斤,捕回成鱼50万斤左右,放养效益约为6,渔产性能较高。若使年产量达到100万斤,单产达到50斤,每年则需投放鱼种工7万斤,提供这么多的鱼种,单靠本库的池塘、库汉和有限的饲料是难以办到的;只有发挥大库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肥沃的水质条件,利用网箱进行培育,目的才有可能达到。1977年以来,  相似文献   

13.
一、具体做法根据鱼种投放情况,把成鱼养殖池按一定比例用密网片分隔成两部分,形成两个“鱼池”。一部分投放大规格鱼种作为6~7月份轮捕的对象,一部分投放小鱼种作为被套养的轮放鱼种,当6~7月份大规格鱼种基本销售后,我们只需拿掉分隔网片,或直接把网片沉入水中,让小规格鱼种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邛崃县去年利用万亩稻田培育大规格鱼种100万尾,与冬水田、山塘水库的成鱼养殖配套生产,效果很好。该县过去稻田养鱼主养成鱼,一般规格较小,经济价值较低,去年他们总结经验,决定大力发展稻田育种。实践表明,一般每亩稻田产大鱼种10斤左右,高的可达20余斤。大致二  相似文献   

15.
广西贺县水产养殖场在抓好鱼苗、鱼种培育的同时,在鱼种池中套养成鱼。自1967年以来,坚持套养,时间短,产量高,每40-50天便出一批大鱼。几年来采用这种方法增产大批商品鱼。具体做法是:每年4—9月,在各个鱼种培育池里放养鲢鳙“食水鱼”、每亩放50-60尾、鲤鱼10—15尾,除鲤鱼留在年底扦捕外,鲢、鳙鱼每隔40-50天收获一次。从每次捕鱼来看,鳙鱼每尾体重达2.5—3市斤、鲤鱼达3—4斤。  相似文献   

16.
胡秋姣是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办湖村5组一名普通农家女,1996年3月,承包村里养鱼水面1.05公顷,其中鱼种池0.15公顷。近几年来,她订阅了10多种科技报刊,并采用报刊上介绍的技术采取轮捕轮放的养殖方式提高养鱼产量,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2000年产鱼14220千克,其中轮捕9860千克,一般每667米2产量在1000千克左右,纯利达2000元。由于常年轮捕上市,价格也高,一般花白鲢的均价在3.6元/千克,优质鱼8.0元/千克。其具体办法如下。1“宝塔式”放养鱼种,适时套养火片为了做到成鱼常年可以捕捞,适时套养鱼种。胡秋姣放养鱼种时,除合理搭配…  相似文献   

17.
夏季是鲜鱼上市青黄不接的季节,为满足市场需要,大岩湖养殖场利用部分冬闲鱼种池养成鱼,实行冬喂养、春催膘、夏起捕的试验,获得了成功.在108亩的冬闲鱼种池内,共获得鲜鱼28,500斤,净产22,300斤,平均亩产206斤.这个试验的成功,既为增加夏季市场鲜鱼供应量开辟了新的途径,并在理论上突破了冬春季一般鱼类不吃不长的概念.1981年冬,该场把挖深扩大的鱼种池,在冬季鱼种出池后继续养成鱼(翌年6月前成鱼起捕后仍作培育大规格鱼种的育种池).养殖  相似文献   

18.
《水库渔业》1984,(4):27-28
培育优质大规格鱼种,是夺取大库成鱼高产的关键措施。1981年以来,我们在山区自然条件差的情况下,积极挖掘鱼池生产潜力,开辟饲料来源,提高鱼种产量,取得了一定成效。1983年31.8亩鱼种池,总产13,318斤,平均规格4.41寸,亩产418.8斤,比1982年亩产增加155.8斤,最高的亩产鱼种580.8斤,规格5.2寸。各池产量情况见表1。现将1983年鱼种培育情况及有关技术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宁乡县流沙河乡奇观水库可养鱼水面161亩,1960年以来,历年成鱼单产为17~36斤。1981年干库。从1982年起开展化肥养鱼。1982~1984年,共投放大规格鲢、鳙、草鱼种4,600斤,搭配比例为鲢70%,鳙24%,草鱼6%。三年共施碳酸氢铵21,200斤,年亩平31斤。1985年2月干库,共产成鱼52,100斤,年产17,370斤,年平均亩产108斤。  相似文献   

20.
“反网”亦称“炸箍”,是我地在成鱼捕捞驱赶鱼类途中,对鱼群因受惊向拦网外逃现象的俗称。惠亭水库渔场1982年利用“赶、拦、刺、张”渔法,第一网次捕捞成鱼18万斤,其中利用15米深的张网捕“反网”鱼11万斤,占网产的61%。第二网次捕捞成鱼10万斤,其中捕“反网”鱼5万斤,占网产的一半。实践证明:截捕反网鱼是提高网产的一条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