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木良种工作是提高林木生产力的中心环节,必须抓紧改变用混杂种子育苗造林的现状。在从种子固取得足够的精选种子以前,天然林中采种林分的建立是很有价值的权宜办法。我省天然林日益减少,不少树种几濒绝迹,抢救基因资源,刻不容缓,建立采种林分就能达到这个目的。本文介绍的在天然林中建立采种林分的技术措施,诸如林分选择、制图、测定、疏伐、隔离、登记,以至林分经营和种子采集,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2.
种子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之一,造林除了某些树种可以采用无性繁殖之外,主要是靠种子来播种育苗或直接造林。因此,林木种子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造林的成败和林木的质量和产量。而适时采种则是提高林木种子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那么,采集林木种子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归纳起来是——一、选好母树,一般来说,优良母树的基本条件是生长建壮,发育健全,无病虫害,正处于壮年时期。也就是说,要选择  相似文献   

3.
<正> 林木种子是林业生产的物质基础,种子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林业生产和经营者的利益。如果林木种子严重短缺,将会给造林育苗带来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1987年,由于我省受气候因素影响马尾松、杉木种子结实量普遍减少,为种子小年,加之采种工作抓得不紧,实际产量远远低于计划产量,加剧了种子供需矛盾,影响了1988年育苗造林任务的完成。如林木种子生产收购过多,积压过大,必将给经营者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因为林木种子既是林业生产的产品,又是林业生产的资料,产于林业,用于林业。除了部分经济林木种子可作  相似文献   

4.
一、良种采集与管理林木种子是育苗造林的基本材料, 选用良种是培育壮苗和林木速生、丰产、优质的重要措施。良种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遗传品质优良,二是种子品质优良。遗传品质优良由采种母树遗传而来的,主要表现在所培育的林木具有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5.
<正>秋季是林木种子采收的好时机,种子达到形态成熟后必须及时采收并及时处理,这关系到来年林木育苗的成功与否,那么,怎样采集和处理好林木种子呢?选好母树是关键。在采种时不能良莠不分,见树就采,见果就摘,而要从造林的目的上来考虑。一般来说,母树必须生长健壮、株形丰满,无病虫害,具有优  相似文献   

6.
林木种子是育苗和造林的重要物质基础。林木种子质量的好坏,不但直接关系到育苗和造林的成败,而且对造林后林木的生长发育,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我省树种资源丰富,每年采收林木种子约四、五百万斤,  相似文献   

7.
新疆目前山区林木种子工作,基本上处于见种就采,有种就育的后进状态。母树破坏严重,种子质量低,给更新造林带来了有害影响,必须采取措施,使山区林木种子工作走上正轨。 近二十年来,虽然大部分山区林场都建立了森林苗圃,有的还建立了采种母树林。更新造林保存面积为十四万多亩,其中十万亩基本郁闭成林。但由于不重视林木种子品质的遗传改良,没有抓紧优良采种林分和母树林的选划保护工作,随着森林的开发利用,伐优不伐  相似文献   

8.
我旗1958年的林木采种工作,取得了空前未有的成绩,全年共采集各种林木种子332,460斤(包括山杏种子3,104,500斤,橡树种子78,600斤,榆树种子146,800斤,五角风种子2,000斤,杨树种子560斤)由于1958年采种工作的巨大跃进,不但给1959年完成造林任务打下了物质基础,而且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出口和外地造林用种,增加了人民公社的收入,仅山杏核一项的收入就达到30多万元。我们为什  相似文献   

9.
阔叶树采种园疏伐是我们在实践中遇到的新课题。现将三年来在疏伐实验中积累的工作经验总结介绍给大家。疏伐是以提高林木种子纯度、数量、质量和品种多样性为核心,充分发挥其自然条件和种质资源优势,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地建好阔叶树优良采种园,为造林绿化提供品质优良的林木种子。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种源试验阶段报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一、前言从一个树种分布区内的不同产地采种,进行育苗造林试验,在于判定那些地区的种子,能在一定的地区长成生产力高的森林,为合理区划种子调运界限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探讨不同地理来源的林木之间表现型变异性的遗传部份与环境部份,为林木选育种提供有价值的原始资料。引种工作如能在种源试验基础上进行,则有更好的效果。因此,根据产地试验结果进行种源选择,已成为现代造林技术上的一项重大革新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银杏结果迟的问题,进行选择母树、分批采种和种子处理,用不同方式贮藏、催芽与不催芽点播育苗,用芽接苗造林、施肥等系列技术研究。历经3年,取得了“先年采种,翌年育苗,第3年造林结果”的效果,比实生苗造林提早16年结果,突破了银杏生产上长期存在的难题,为发展银杏速生、早实、丰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林木种子是育苗造林的物质基础,是保证完成绿化造林的先决条件。种子质量的优劣,又直接影响着幼苗的成长。因此必须有计划、有步骤的科学采集、贮藏足够数量的品质优良的林木种子,以确保造林育苗的需要。改进林木种子的经营管理和提高技术水平也是营林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冯峻 《云南林业》2006,27(3):19-19
种苗是植树造林的物质基础,无论是育苗造林,还是直播造林,只有使用优良种子,才能培育出质量好的苗木,使林木速生、优质、丰产。因林木生产周期长,林木种子的优劣,对林业生产的影响不是一年、几年,而是一代、几代。因此,繁育、生产和使用良种是坚持科学植树造林的第一步,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样的种子是良种呢?良种是指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2方面都优良的种子。遗传品质一般是指采种母树的品质,播种品质也叫使用品质。林木良种是经过人工选育,通过严格试验和鉴定,证明在适生区域内,在产量和质量以及其他主要性状方面明显优于当…  相似文献   

14.
水曲柳育苗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军 《陕西林业科技》1999,(4):56-56,60
水曲柳是秦岭林区珍稀的用材树种,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但因其结实周期长而难以育亩。1995年我们用自采的水曲柳种子育苗约0.12hm2,产苗9万余株。1996年9月调查苗木平均高17cm,地径0.65cm,全部达到出圃标准,并已用于造林。现将育苗方法介绍如下。1 采种水曲柳在秦岭西部多生长于阴湿的沟溪旁,海拔分布高达1860m。据我们观察在海拔1625~1700m之间结实最多,且分布广,种子质量好。采种时间在9月下旬,当果皮由绿变黄时,选择生长健壮、通直圆满的树木采种52.5kg。新采种子千粒重58.3g。因当时种子含水量较大,经晾晒后摘除小枝,待果翅水分散…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省通过林业“三定”和落实“两山”,各族群众植树造林、绿化山河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林业生产出现了好势头。以采种为例,一九八四年,全省采收各种林木种子五百多万斤,完成造林  相似文献   

16.
旱冬瓜,又名桤木。它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成材早、材质较好;其根具根瘸菌,叶为优质绿肥,树皮可作栲胶原料。旱冬瓜是荒山造林速生用材树种及土壤改良树种,性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适生于年平均气温12—18℃,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带。由于旱冬瓜树具有上述生物学特性,提倡在适宜地区进行旱冬瓜育苗造林,以尽快绿化荒山,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下面介绍旱冬瓜育苗造林的具体方法: 经两年的采种育苗实践,我们感到,旱冬瓜育苗成功与否,一要抓住早冬瓜种子的采收,脱粒及贮藏环节;二要加强苗期管理。 1.采种:应选择生长健壮,15—20年生的中近熟林木作为采种母树。一般旱冬瓜种子在每年12月中旬成熟,种子宿存时间很短,果熟后会很快开裂飞散。因此,当果序大部分由绿色变为黄褐色时要及  相似文献   

17.
通辽市不断强化种苗基础建设,优化结构,初步实现主栽品种苗木自给,个别品种适当调剂的林木种苗供应体系。目前,通辽市已建成良种繁育基地19处,面积2100亩,年产优质种条2000万株;采种基地20处,面积 18.5万亩,年采收各类林木种子25万公斤;建设各类苗圃和育苗点812处,育苗3.1万亩,年产苗量达2.5亿株,可出圃苗达2.2亿株。 ──完善落实政策,调动育苗生产积极性。该市先后出台了《通辽市主要造林绿化树种定向栽培意见》、《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意见》、《通辽市林木种子采收管理办法》、《通辽市…  相似文献   

18.
浅谈林木种子贮藏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木种子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保证育苗质量,加快造林绿化速度,扩大资源,实现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林木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苗木的优劣,关系到造林事业的成败,为此要大力发展造林绿化事业,就必须从林木种子抓起,而林木种子贮藏又是种子经...  相似文献   

19.
营林事业是林区建设的基础,而林木种子工作又是营林事业的基础。但是,长期以来林区的种子工作比较落后,仍处于“有种就采、靠天吃饭”的状态,因而种子产量低、质量差,不能适应营林生产的发展需要。大兴安岭林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是兴安落叶松,全林区落叶松育苗量约占总育苗量的种子1.4万公斤。兴安落叶  相似文献   

20.
自1993年起对本局大趟子苗圃进行了蒙古栎秋播育苗试验,并对蒙古栎从采种、种子调制、田间管理及起苗、留床、造林等环节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育苗方法,避免了春播育苗种子储藏和鼠害等一系列不利问题,研究探索了最佳播种量和最佳经营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