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秦州区依托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等项目,大力开展梯田建设,目前全区梯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农田面积累计达到3.18万hm2,人均0.09hm2。秦州区梯田建设的做法和经验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建立机修梯田长效机制,实现梯田建设机械化;注重建设规模,创建精品工程;创新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完善管理运行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强化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提高工程质量。提出了该区梯田建设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清水县机修梯田建设成效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清水县机修梯田的建设经验和建设成效,针对机修梯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发展对策,认为在整合项目资金、建立协作运行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实施,将机修梯田建设与发展产业相结合,能够加快建设进度,提高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3.
定西市抢抓全省启动500万亩(15亩=1 hm2)梯田建设工程的机遇,创新机制,整合项目,以梯田建设为主体,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实施综合治理;依托梯田工程,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发展现代旱作农业,有效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总结了梯田建设的做法和成效,提出了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相似文献   

4.
通渭县贷款建设机修梯田的成效与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渭是甘肃贫困农业县之一,水平梯田是当地农业生产的基本农田。近年来,面对人工梯田建设严重滑坡的局面,通渭县适时探索和发展贷款建设机修梯田,取得了显著成效。介绍了主要经验和做法,并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定西市抢抓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启动实施的机遇,以梯田建设为主体,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有效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依托梯田工程,培育特色产业,发展旱作农业,助推农民增收。总结了实施坡改梯试点工程的成效、经验与启示,提出了发展思路和目标。  相似文献   

6.
为从工程前期规划审批、施工进度控制、竣工检查验收、效益监测评价等环节远程宏观管理梯田工程,甘肃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联合陕西省通软软件科技公司、北京共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甘肃省梯田建设管理系统。介绍了梯田建设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阐述了其基本功能,展示了应用成效。该系统的开发应用解决了当前甘肃省梯田工程建设管理参与部门多、建设任务重、管理难度大的实际困难,推进了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数据化、系统化、网络化进程,提升了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 从1986年起,甘肃省定西县高泉村坚持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新修梯田以每年400亩左右的进度增加,5年共修梯田1944亩。人均新修梯田1.22亩。1990年该村梯田台地达到4224亩,人均2.64亩。为使新修梯田大幅度增加产量,我们同步开展了新修梯田快速培肥增产的试验与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秦安县是甘肃中东部的干旱贫困县,人多地少,山多川少,不断增长的人口环境和贫乏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近年来,该县坚持修梯田、治流域、调结构,以梯田工程为基础,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显著成效.介绍了梯田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秦州区梯田建设的成效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州区坚持以水利水保项目为依托,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带动、创新机制、制定优惠政策等措施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梯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介绍了秦州区梯田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山东省鲁南山区针对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从治理水土流失入手,与发挥山区优势相结合,按照不同地形部位,科学地配置了经济林草;兴建了“三合一”梯田;在未修梯田的坡耕地上推广了横坡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耕作、水平沟及作物轮作、密植等耕作技术。根据各地的资源优势,建设了各具特色的商品生产基地和一批果品、食品加工厂。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的治理、开发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