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随着孟山都、先正达、利马格兰、杜邦先锋等跨国种业巨头在中国种子市场的高速扩张,有学者和媒体担心外资垄断中国种业市场,威胁中国粮食安全。实际上,中国的种业市场并非完全对外资放开,跨国种业巨头在华成立的合资公司必须由中方控股,"威胁论"并不成立。事实证明,外资种业巨头进入中国带来的先进理念和充分的市场竞争反而有利于中国种业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北京农业》2011,(32):7-9
<正>1外资种业巨头在中国的高速扩张巨头占据中国种业市场半壁江山杜邦、孟山都、先正达、利马格兰为首的4家大型跨国种业巨头自上世纪80年代陆续在中国设立办事处,随着中国入世和种业市场改革,这4巨头已  相似文献   

3.
<正>"东北已经‘9.18’了,西北也被欧美‘占领’了。"登海种业董事长李登海不无忧虑地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占世界14%的中国种业市场吸引着跨国种子巨头抢滩登陆,而中国上万家规模较小的种子企业在跨国巨头的挤压下,市场已丢失大半。他认为,"提高行业集中度,整合重组壮大才是惟一出路。"  相似文献   

4.
《北京农业》2009,(9):15-16
<正>"东北已经‘9.18’了,西北也被欧美‘占领’了。"登海种业董事长李登海不无忧虑地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占世界14%的中国种业市场吸引着跨国种子巨头抢滩登陆,而中国上万家规模较小的种子企业在跨国巨头的挤压下,市场已丢失大半。他认为,"提高行业集中度,整合重组壮大才是惟一出路。"  相似文献   

5.
正种业是一个触及中国农业发展命脉的产业,企业则是种业发展的主体。在外资企业的强势进入和市场冲击下,我国本土种子企业该如何突围?我国自2000年颁布《种子法》以来,种业开始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随着国内种子市场的逐步开放,全球种业前十强的跨国集团开始大举进军中国市场,面对外资种业巨头的蚕食,本土种业堪忧。  相似文献   

6.
《北京农业》2011,(17):54
<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谢正观曾在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了一份加强应对外资渗透我国种业市场的提案。他担心"洋种子的长驱直入会造成我国未来农作物受制于国外种业巨头的被动局面,阿根廷农业曾被一些国际跨国种业巨头全面控制,造成本国农业生态的大破坏"。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有新闻媒体报道说,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美誉的山东寿光大宗蔬菜种子市场已基本被国外品种垄断,仅在该市的一条街道两旁,就林立着30多家跨国种业巨头的种子研发、推广基地。不仅山东如此,而且东北、华北、中原等粮食和蔬菜的主产区,国产种子市场  相似文献   

8.
2009年11月25日在广州举办的2009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上,孟山都、先正达、巴斯夫等跨国种业巨头纷纷占据着主要展览位置,显示出外资进入中国种业市场步伐加快。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种业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等跨国种业巨头陆续进入中国种子市场‘跑马圈地’,抢占市场。‘洋种子’全面渗透后产生的高价格、高风险‘苦果’已初步显现,大力发展生物技术,提升中国种业的竞争力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种业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等跨国种业巨头陆续进入中国种子市场‘跑马圈  相似文献   

11.
<正>2009年11月25日在广州举办的2009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上,孟山都、先正达、巴斯夫等跨国种业巨头纷纷占据着主要展览位置,显示出外资进入中国种业市场步伐加快。  相似文献   

12.
石琼芳 《云南农业》2003,(11):11-11
1挑战与机遇共存 1.1种子市场面临五大竞争 一是跨国种子公司瞄准国内市场.最近世界几家种子业巨头整合重组,正在加快抢占我国种子市场,种业全球经济化指日可待;二是县级以上种子公司全面出击.  相似文献   

13.
<正>位于北京东部的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发展迅猛,目前已吸引了30余家中外知名种子企业进驻。北京正力图将它打造成中国的"种业硅谷"。国际种业科技园区位于北京市通州区,规划面积3万亩。世界排名第四的种子企业法国利马格兰种业和北京德农种业、垦丰种业等30余家企业,以及中国农业大学通州试验站、中国农科院通州院区等科研单位相继入驻园区。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中国的市场规模已经由2000年的25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50亿元左右。孟山都、杜邦、先正达等跨国种业巨头悉数落户中国,它们看重的正是中国种子市  相似文献   

14.
我国种业市场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明 《北京农业》2011,(11):12-15
<正>种子是农业之母,种业主权事关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外资在我国种业市场的不断渗透,挤压了我种子企业的经营空间,一些企业生存艰难,甚至沦为外资操控的"棋子"。而据记者调查了解,很多外资种业巨头拥有深厚的国外政治背景,业内人  相似文献   

15.
2 000年《种子法》的出台,标志着国内种业市场的大门已开,中国种业历史性地完成了向民族资本的全面开放,同时允许外资进入中国种业市场,中国种业结束了国有资本的垄断经营模式,真正由封闭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从农业部举办的首届"全国种子交易会"公布的中国种业五十强到2006年举办的"第四届全国种子交易会"公布的五十强名单对比发现,第一次公布的五十强名单已有一半被淘汰出局,仍保留的五十强名录中的企业排序也有变化。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和演变,中国种业企业已经逐步发展和壮大。然而跨国种业巨头也不甘示弱,纷纷融资和找代理人,达到实际控制和控股。在"与狼共舞"的发展中,中国种业的发展现状是令人欢呼雀跃的,但是还让人忧心忡忡。从"大德农"风光不再现到中小种业企业发展出现的困境和瓶颈,我们可以发现种业企业在兼并组合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从企业兼并的理论出发,总结国内外种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种业企业兼并重组的动力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以供业界和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新闻背景】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等跨国种业巨头陆续进驻中国,经历较长时间的"蛰伏期"后,最终凭借其先进的科技、雄厚的资金、丰富的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大举占领中国种子市场。如今全球前20的种业巨头已全部入驻中国,在蔬菜、花卉等小田作物领域运作成功并控制过半市场后,正积极向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进军,扩张速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农作物种子行业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当前外国种业巨头在中国菜种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中国菜种行业亟待优化自身发展。外资进入中国种子行业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最先进入的就是蔬菜种子市场,在经过几十年发展后,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强大的科研能力,国外种业巨头的市场份额不  相似文献   

18.
正国超级稻育种水平走在国际最前沿,却面临国内种业市场"未做强、先过剩"的乱局,国内诸侯混战,跨国巨头虎视眈眈,在大豆、棉花、高端蔬菜与花卉等种业几乎全军覆没的背景下,超级稻能否守住中国种业最后的尊严?种子过剩屡创新高中国种子行业已跌入过剩危机。作为国内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公司,近三年,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下称"湖南隆平")的存货  相似文献   

19.
首先,分析了我国种业发展中的科研实力问题,指出企业科研经费不足、研友人员缺乏创新思维和科研平台的利用效率低这3个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种子企业的科研实力薄弱.其次,从种业整改和品种审定两方面分析了国家政策对种业的影响.最后,从跨国种业巨头抢滩中国市场方面分析了中国种业发展的挑战,并从转基因种子的研发方面提出了中国种业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新闻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等跨国种业巨头陆续进驻中国.经历较长时间的“蛰伏期”后.最终凭借其先进的科技、雄厚的资金、丰富的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大举占领中国种子市场。如今全球前20的种业巨头已全部入驻中国.在蔬菜、花卉等小田作物领域运作成功并控制过半市场后,正积极向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进军,扩张速度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