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使用草甘膦防治茶园杂草咸宁地区植保站(437100)洪海林草甘膦为内吸型灭生性茎叶除草剂,其杀草谱广,很容易经杂草叶片吸收而传导至杂草的其它部位,为茶园化学除草较理想的除草剂之一。经近几年的试验、推广、应用效果考查,尚未发现对草甘磷完全具有抗性或...  相似文献   

2.
迪林牌草甘膦粉剂,是一种灭生性内吸除草剂。通过杂草茎叶吸收并传导全株,使杂草枯死。本品能在土壤中迅速分解,对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均有效。  相似文献   

3.
草甘膦加WST4202助剂对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许小龙  韩丽娟 《杂草科学》1994,(4):26-28,25
草甘膦加WST4202助剂对杂草的防除效果许小龙,韩丽娟,黄祥麟,王强,顾中言(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南京210014)草甘磷是一种内吸传导灭生性茎叶处理除草剂,目前主要用于桑、茶、果园和一切非耕地杂草的防除。WST—4202助剂是阳离子和非离子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4.
草甘膦是内吸型灭生性除草剂,用作杂草生长期茎叶处理,可防除马唐、狗尾草、画眉草、野苋等一年生杂草和多种多年生杂草。本文介绍草甘膦(N-膦羧甲基甘氨酸和氢氧化钠混剂)加入硫酸铵提高对杂草防  相似文献   

5.
草甘膦为膦甘骸类灭生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1974年由沈阳化工研究院、青海化工研究所与镇江江南化工厂合作开发成功,并进行了多点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草甘膦首先用于边防线防除杂草和防除橡胶园杂草,而后又逐步扩展到林、桑、果、茶、农田除草以及非耕地灭生性除草、环境除草等方面,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使用面积不断增加。据调查,应用草甘膦防除杂草可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般作物地除草投资与收益比为1:7~10;  相似文献   

6.
<正>1草甘膦抗性现状及面临的其他问题草甘膦为内吸传导型慢性广谱灭生性除草剂,主要抑制植物物体内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EPSP),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从而导致植物死亡。由于草甘膦优异的杀草活性、广泛的杀草谱、较低的土壤残留、较长的控草时间,加上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广泛种植,使其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除草剂品种。然而由于长时间大量单一连续使用草甘膦,杂草的抗性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到目前已经公布了有31种  相似文献   

7.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美利达)为美国默赛技术公司近年来开发的内吸传导型、广谱灭生性除草剂,该产品有效成分为草甘膦异丙胺盐。该产品采用特殊工艺和先进的专利助剂系统加工而成,活性高、易吸收、传导快、除草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正草甘膦属于灭生性内吸输导型茎叶处理剂,对多年生深根性杂草地下组织有很强的破坏能力,能直接杀死杂草的根系。使用该除草剂多年的果园除了生长一些小根菜外,很少有杂草生长,因此,草甘膦深受果农喜爱。然而,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以草甘膦作为果园除草剂所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9.
由于引起水稻枯心苗发生的因素较多,在病虫防治实践中,因鉴别不清而贻误防治时机的事例屡见不鲜。现介绍6种水稻枯心苗的鉴别方法供参考。1受除草剂药害造成的枯心在中稻、晚稻大田分蘖期间,因使用农达、草甘膦等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防除稻田田埂杂草时,将药液误...  相似文献   

10.
王国成 《植物医生》2003,16(4):25-26
柑桔园由于柑桔株行距较大 ,有利于杂草生长。园内杂草种类多 ,既有 1年生杂草 ,又有多年生杂草 ,发生量大 ,生长速度快。杂草与柑桔争水、争光、争养分、争空间 ,也是诱发病虫害的媒介和宿主。耘乐 (4 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 )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灭生性除草剂 ,具有优良的内吸传导作用 ,可达到斩草除根的目的 ,控草时间长 ,广泛用于果园、橡胶园、非耕地除草和作物播前或收割后免耕除草。为验证其防除效果 ,在柑桔园进行了如下田间试验 :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作物品种宫川柑桔1.2 试验地点湖北柏泉农场园林大队1.3 试验田基本情况该…  相似文献   

11.
一、新型灭生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农民乐747水溶性粒剂农民乐747除草剂,为灭生性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除草剂。它能通过杂草的绿色部位吸收传导全株,连根杀死杂草。适用于果、桑、茶园、田埂除草及免耕田灭茬等。农民乐747颗粒剂具有低毒、体积小、浓度高、耐潮解、无异味、不燃  相似文献   

12.
草甘膦(glyphosate)又名镇草宁、农达(Roundup)、草干膦、膦甘酸。广义的草甘膦是各种草甘膦盐的总称,狭义的草甘膦是指草甘膦酸(除草时真正起作用的部分)。草甘膦是美国孟山都公司(Monsanto Company)于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一种茎叶处理内吸传导型、慢性非选择性无残留有机磷除草剂,产量和使用面积可谓世界第一大除草剂。可防除单子叶和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等40多科的杂草植物,具有内吸、高效、广谱、施用较安全、成本较低等特点,且杀草谱广,可杀根,使用方便,效果好,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2012年全世界使用量70万t,使用面积1.7亿hm2以上,国内产量39万t,使用面积约1.0亿hm2[1],在重庆万州区使用量近100 t,使用面积2.3万hm2以上。据笔者调查,草甘膦使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如任意与非农药成分混配、随意加大或减少用量、使用方法不当等,导致作物药害发生、人畜中毒、污染环境、效果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草甘膦是内吸灭生性除草剂,对多年生杂草地下组织破坏性很强。但进入土壤后即失去活性.药后当天整地播种,对作物生长无不良影响。因此被广泛用于茶园、桑园、果园、休耕田、麦、油菜等免耕田播种前除草,以及玉米、棉田行间的定向喷雾。用于防除几乎所有的一年生或多年生杂草。草甘膦还具有毒性低,对人畜安全的优点。同时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湖北植保》2010,(2):77-77
美利达(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是美国默赛技术公司研发的内吸传导型广谱灭生性除草剂,产品通过植物绿色部位吸收,达到将杂草连根杀死的效果。该产品采用特殊工艺和先进的专利助剂系统加工而成,具有低温增效、超强渗透、杀根彻底等特点。本品低毒,在土壤中无残留,更加关爱环境。  相似文献   

15.
阿特拉津、2.4-D丁酯混用防治玉米田杂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邦河 《植物保护》1991,17(3):45-45
40%的阿特拉津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用于玉米田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多年生杂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玉米安全,但杀草不彻底;72%的2,4-D 丁酯是一种选择性内吸传导激素型除草剂,用于玉米田可有效的防除阔叶杂草,对禾本科杂草有抑制作用,但使用不当,则会产  相似文献   

16.
3化学除草剂应用特点和施用办法经几年来多种除草剂筛选试验证明,草甘膦、克无踪、磺草膦是适合桑园使用的化学除草剂。应用实践证明,该3种除草剂具有广谱、高效、使用方便的特点。草甘膦:是一种内吸输导强、杀草范围广、持效期长的除草剂,药剂接触茎叶后,能内吸输导到根、茎部,使根系枯萎而导致杂草茎叶逐渐枯黄并倒伏死亡。对禾本科的狗尾草、蟋蟀草、马唐草等,茄科的龙葵,石竹科、蓼科、大卓戈科等杂草效果好,对鸡儿肠、藜等杂草效果差。一般用10%草甘膦水剂500ml/667m2即可达到90%以上的除草效果。用药量应视…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免耕技术以及大田定向喷雾等技术在国内的推广,草甘膦、百草枯等灭生型除草剂由于其具有杀草谱广、防效突出的优点在国内得到广泛推广。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多年连续使用这些除草剂造成草相在人为压力下加速演替过程,致使多种抗性杂草的泛滥。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之一的马齿苋与铁苋菜在连年使用草甘膦的地块已经成为优势草种。而二苯醚类除草剂普遍对马齿苋和铁苋菜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实践中大家开始摸索着推广草甘膦与乙羧氟草醚的混用技术。而且在实践中有人注意到一个问题,铁苋菜某些亚种使用草甘膦效果很不理想,在铁苋菜较大时单用乙羧氟草醚也难收到较好效果,但是在两者混用时却收到了较理想的防治效果。而且在荆州公安地区有人用乳氟禾草灵与草甘膦混配发现对铁苋菜(当地称”茶叶草”)效果更优。也有人认为草甘膦是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吸收需要一定时间,而二苯醚类除草剂如乙羧氟草醚、乳氟禾草灵、氟磺胺草醚等都是触杀作用为主的除草剂,光照下迅速起效,破坏和杀死植物组织,不利于草甘膦的吸收和传导,两者混用应当降低了草甘膦的防治效果。与实践经验相悖。我们用药时又应当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18.
烟嘧磺隆主要用于玉米茎叶处理,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对多数阔叶杂草效果不理想。莠去津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芽前、苗后除草剂,可以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阔叶杂草的防效优  相似文献   

19.
烟嘧·氯氟吡氧乙酸12%悬浮剂玉米田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嘧·氯氟吡氧乙酸12%悬浮剂是丰乐农化公司新开发的玉米田除草剂,主要用于玉米田茎叶处理。该药剂为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除草剂,可被杂草的茎叶和根部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敏感杂草受药后2-3d内顶端和茎秆萎蔫,出现典型的激素类除草剂反应,植株畸形、扭曲。为探讨药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确定经济、有效的用量,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抗草甘膦杂草及其检测方法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甘膦在世界范围的多年大量使用已经引起了抗草甘膦杂草的产生。本文针对全球迄今为止发现的21种抗草甘膦杂草的发生、发展状况进行了论述。探讨了抗草甘膦杂草抗药性检测方法,分别从整株生物测定及生物化学等方面介绍了抗草甘膦杂草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为抗草甘膦杂草检测方法的发展及其抗性监测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