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香蕉采后转色快和易腐烂而导致的果品等级下降问题,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建立快速无损检验香蕉果实成熟度的预测方法.测定了香蕉在20、25、30℃三种不同贮藏温度下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水率和硬度的动态变化,并与同期对应的光谱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利用蒙特卡洛偏最小二乘法(MCPLS)选取其特征波长,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MLR)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香蕉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水率和硬度的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8584、0.8735和0.9128,实现了不同成熟阶段香蕉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水率和硬度的无损评价.将高光谱成像技术应用于香蕉果实成熟期品质参数的快速无损检验具有良好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香蕉贮运和催熟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批量香蕉从南方运到全国各地销售,贮运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在生产上,香蕉果实是根据饱满度采收的,采后要经过后熟过程才能食用。在采后至后熟这段时间里,会出现一个呼吸高峰,同时果实本身乙烯释放量明显增加,果皮颜色变黄,果肉变软变甜,涩味消失并散发香味,直到最佳食用品质。在香蕉贮藏过程中,延迟香蕉呼吸高峰出现,也就是推迟其衰老过程,达到延长贮藏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香蕉采后生理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香蕉果实采后生理与病理变化及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香蕉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方式对香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在施用适量氮磷钾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方式对香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香蕉施肥技术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全生长期撒施和前期撒施香蕉营养生长期与孕蕾期长势较好,前期水肥抽蕾期香蕉长高增粗,但抽蕾延缓。前期水肥,中、后期沟施或穴施施肥方式能提高果梳重和果指数,改善香蕉果实品质,提高果实风味,增产效果好,然而,由于该方式施肥人工费用较高,利润有所下降。香蕉中后期开沟或穴施肥容易伤根,香蕉感染枯萎病风险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5.
水杨酸处理对香蕉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香蕉果实采后软化及腐烂是制约和影响香蕉贮藏运输的主要因素。以巴西香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对香蕉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00 μmol的水杨酸浸泡香蕉果实6h,具有明显的保持果实硬度、降低果肉与果皮比值、延缓淀粉降解及向可溶性糖转化等作用。水杨酸浓度过高(大于或等于1000 μmol时)不利于香蕉果实的贮藏。  相似文献   

6.
香蕉果实采后抑制差减文库的构建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制差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five hybridization,SSH),是抑制PCR与差减杂交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其优点是在差减杂交过程中使不同丰度cDNA的拷贝数差异趋于均衡,因此不同丰度的差异表达基因都能得到有效克隆,能有效分离低丰度的差异表达基因,避免了表达序列标签分析中高丰度基因重复测序的缺点。因此SSH技术被应用于植物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离。香蕉果实采后成熟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这些变化涉及到许多基因的表达。为了研究香蕉果实采后与采前在基因表达上的差异,我们首次采用抑制缩减文库的方法,以分离香蕉果实在采后表达的基因。以采后0h的香蕉果实cDNA为驱动子,对香蕉果实采后48h果实cDNA为待测子,进行抑制缩减杂交,抑制缩减杂交产物与pGEM—TEasy Vecter连接,转化E.coli DH5α,构建了抑制缩减文库。该文库共包含312个克隆,采用PCR方法对文库进行了重组子的鉴定,共有302个重组子。该文库的构建成功为深入研究香蕉果实采后基因的表达奠定了基础,为研究香蕉果实采后成熟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以香蕉果实为试验材料,探究苯乳酸处理对香蕉果实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采用0.6%苯乳酸对香蕉果实进行浸泡处理,以清水浸泡为对照,将果实置于23 ℃、相对湿度85%的环境中贮藏,定期(每2 d)测定果皮色度、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乙烯释放量等指标,并观察记录果实腐烂率变化和发病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苯乳酸处理能够有效抑制香蕉果实贮藏期间的乙烯释放量,并较好地保持果实的硬度和色度,减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积累,同时有效减轻香蕉果实腐烂率和病情指数的上升。可见,苯乳酸处理能够有效延缓香蕉果实的后熟衰老进程,减轻香蕉果实的腐烂并保持香蕉果实的品质,对延长香蕉果实货架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皇帝蕉果实小巧,色泽艳丽,口感独特,是公认的高档香蕉品种。为探索出一套生产优质绿色皇帝蕉的栽培管理技术,本研究通过在柬埔寨王国戈公省建立近千亩绿色皇帝蕉生产基地,经过一年多的种植,并对园址和品种选择、整地施肥、园区土壤和植株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储运等种植技术进行了不断地改进、总结和深入的研究,以期为优质绿色皇帝蕉生产提供相关的指导,同时为香蕉产业结构调整及栽培模式创新提供新的技术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一种从香蕉果实提取高质量RNA的方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香蕉果实在中分离高质量的RNA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香蕉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重要前提。实验表明,用已报道的相关RNA的提取方法,即便利用已报道的从其它果实中成功提取出高质量RNA的方法,也不能从香蕉果实中分离出高质量的RNA。这主要是由于香蕉果实富含多糖、多酚和一些其它次生代谢物,在RNA提取过程中这些物质会与RNA共同沉淀,从而影响RNA的产量和质量。到目前尚无商业化的RNA抽提试剂盒适用于香蕉果实RNA的提取。因此,探索出从香蕉果实中提取高质量RNA的方法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所报道的RNA提取的简便方法,可从以香蕉果肉和果皮中成功提取高质量的RNA,产量可达48 ̄72μg·g-1·FW-1,且整个提取过程可在一天完成;通过测定其A240/260和A260/280的比值表明,该该方法可有效降低RNA提取过程中多糖、酚类物质和其它次级代谢物以及蛋白质的污染,提取方法所提取的RNA纯度较高;在1%琼脂糖凝胶电泳,EB染色后结果表明RNA在整个的提取过程中结构完整,未发生明显降解;利用RT-PCR技术,从所提RNA中成功克隆出了β-半乳糖苷酶基因cDNA片段,这表明其质量完全可满足进一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绿色食品专用有机肥对香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有机-无机肥料不同配比的田间试验,研究绿色食品专用有机肥在香蕉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绿色食品专用有机肥,能显著促进香蕉的生长发育。在等量氮磷钾养分条件下,绿色有机肥22500kg/hm2+复配肥1860 kg/hm2(50%绿色有机肥+50%复配肥)配合施用,不但显著促进香蕉的生长发育,还提高香蕉产量,并有利 于提高香蕉果实的营养价值和耐贮性。从农业生产实际出发,绿色食品生产用肥应提倡有机无机相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为弄清香蕉果实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MaSSIII-1)的分子特征及时空表达模式,以‘巴西蕉’果肉为试材,采用PCR法进行MaSSIII-1基因克隆,通过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对MaSSIII-1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MaSSIII-1基因cDNA全长为2397 bp,编码798 个氨基酸,包括4 个典型的结构域,GenBank 登录号为KU757067。MaSSIII-1 基因在香蕉根、球茎、花和苞片中表达量较低,在叶、果皮和果肉中表达量较高;随着香蕉果实发育,MaSSIII-1 基因表达量逐渐上升,在抽蕾后50~60 天达到最大;随着果实采后成熟,MaSSIII-1 表达量在采后5 天达到最大,随后逐渐下降。在香蕉果实不同发育及采后成熟阶段,MaSSIII-1 蛋白呈现出与mRNA水平相一致的表达趋势。证明MaSSIII-1 基因的表达不仅涉及到香蕉果实支链淀粉合成代谢,可能还涉及采后早期果实成熟或者支链淀粉降解。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研究了热水处理(HWT)作为化学药剂处理的替代方法对cv.Bun軌gulan香蕉冠腐病的防治及果实采后品质的作用效果和热水处理对引起cv.Bun軌gul香蕉冠腐病的主要致病菌(Colletotrichum musae,Fusarium verticillioides,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和Thielaviopsis paradoxa)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尽管HWT不能杀死病原菌的休眠孢子,但能够显著推迟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的萌发。对于cv.Bun軌gul香蕉最佳的HWT条件是50℃处理20 min。温度过高就会引起烫伤、皱缩、不能软化等果实伤害。HWT不仅延缓了香蕉果实的成熟、延长了绿色期时间,还提高了香蕉的整体外观品质、减小了重量损失、提高了果实硬度。经HWT处理后的香蕉在22~25℃下贮藏7 d后,果实冠腐病的发病率减少了50%,贮藏14 d冠腐病的发病率减少了33%。  相似文献   

13.
为弄清香蕉果实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MaSSⅢ-1)的分子特征及时空表达模式,以‘巴西蕉’果肉为试材,采用PCR法进行MaSSⅢ-1基因克隆,通过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对MaSSⅢ-1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MaSSⅢ-1基因cDNA全长为2397 bp,编码798个氨基酸,包括4个典型的结构域,GenBank登录号为KU757067。MaSSⅢ-1基因在香蕉根、球茎、花和苞片中表达量较低,在叶、果皮和果肉中表达量较高;随着香蕉果实发育,MaSSⅢ-1基因表达量逐渐上升,在抽蕾后50~60天达到最大;随着果实采后成熟,MaSSⅢ-1表达量在采后5天达到最大,随后逐渐下降。在香蕉果实不同发育及采后成熟阶段,MaSSⅢ-1蛋白呈现出与mRNA水平相一致的表达趋势。证明MaSSⅢ-1基因的表达不仅涉及到香蕉果实支链淀粉合成代谢,可能还涉及采后早期果实成熟或者支链淀粉降解。  相似文献   

14.
低浓度二氧化氯处理对香蕉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蕉为试材,研究了二氧化氯处理对香蕉果实贮藏品质及贮藏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每隔3.5天用0.2μL/L ClO2气体处理30min,可以抑制香蕉内源乙烯产生,推迟呼吸跃变高峰,使呼吸强度明显降低。同时降低了果肉MDA含量和果皮细胞膜渗透性,减轻了果皮褐变程度,保持了香蕉果实贮藏品质。但是二氧化氯处理提高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香蕉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香蕉生产国,香蕉产业在热区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总结了中国香蕉产业发展的成就、机遇和有利条件,指出了香蕉发展中存在的种植结构不尽合理,生产缺乏组织协调机制,蕉园抗灾能力弱,科技支撑力度不足,产品加工业薄弱,质量标准建设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继续深化农业部香蕉产业升级计划,创立品牌,实施产业化经营,实施香蕉深加工和综合开发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强化质量安全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利用RT-PCR法,从成熟夫人指蕉(Musa spp.AA group)果实中分离得到ACO基因编码区全序列,经测序分析,该基因编码区共957 bp,编码318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香蕉ACO基因的同源性为77%~99%。在此基础上,将ACO基因反向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1321得到重组质粒p1321-a ACO。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夫人指香蕉胚性细胞悬浮系,经GUS组织化学染色和PCR鉴定,获得一批转反义ACO基因香蕉植株。通过转反义ACO基因香蕉果实贮运实验,结果表明外加乙烯利,转基因和对照果实成熟期无明显差异,并表现出成熟果实的正常生理特性。但是在采后常温无乙烯利处理的条件下,转基因香蕉的成熟期较对照推迟了10 d左右。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反义ACO基因转化香蕉,有望获得耐贮运香蕉新种质。  相似文献   

17.
L-半胱氨酸盐酸盐处理延缓香蕉果实采后成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巴西"香蕉为试材,利用0.05%的外源L-半胱氨酸盐酸盐处理,测定常温(24±1)℃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色差、可溶性糖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果胶裂解酶(PL)活性,初步探索L-半胱氨酸盐酸盐处理延缓香蕉果实成熟的机理。结果表明:0.05%L-半胱氨酸盐酸盐处理能够延缓香蕉果实硬度和果皮H值的下降,并减缓果皮L值和C值以及果肉可溶性糖含量的上升,从而保持贮藏品质;同时,通过抑制果皮PPO和POD活性减缓在贮藏后期的褐变,并抑制果肉PL活性推迟香蕉软化进程。因此,0.05%L-半胱氨酸盐酸盐处理可延缓香蕉果实常温贮藏的成熟进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ABA处理对香蕉果实淀粉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巴西蕉为试验材料,用0.5 mmol/L ABA(生产中常用浓度)分别处理抽蕾20 d和抽蕾60 d的香蕉果穗,研究其对香蕉果实中4种不同类型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刚采收时,与对照(水处理)相比较,ABA处理的香蕉果皮颜色呈绿黄色,淀粉颗粒形状未发生明显改变;但果实中总淀粉、直链淀粉、抗性淀粉含量分别下降了1.0%、8.18%、0.39%,支链淀粉含量上升了7.18%。可食期与对照相比较,采前ABA处理的香蕉果实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分别上升了0.88%和0.5%;直链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分别下降了1.97%和5.24%;相关性分析表明,采前ABA处理与不同类型淀粉含量变化密切相关,相关系数r=0.829 0,但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保鲜与加工》2006,6(1):35-35
反季节香蕉栽培一般是在当年的3~5月份种植,9~11月份抽蕾,翌年3~6月份成熟收获。但是,反季节香蕉挂果过冬可能会受寒害影响,必须适时套袋防寒保果。香蕉果实套袋既能减少病虫害和机械损伤,又能提高果实质量与产量。(1)正确选择套袋时间香蕉一般在断蕾后果指上弯时套袋为佳。  相似文献   

20.
正香蕉炭疽病又称黑腐病、熟果腐烂病,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蕉区的香蕉果实病害之一,在蕉园的花果期就开始发生,影响果实膨大,严重时造成果实畸形,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且在贮藏运输期间为害最重,给蕉农造成巨大损失。引发香蕉炭疽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芭蕉炭疽菌,其单胞的分生孢子梗无色,单胞的无色分生孢子椭圆形,内含一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