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是首次将农业农村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标志着,我国乡村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也预示着,一个以乡村振兴为基础的新时代即将到来。从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规划的制定实行,从提出战略到绘就蓝图,不到一年时间,行动迅速,令人惊叹。乡村振兴内涵丰富乡村振兴是2017年10月18日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乡村振兴是未来发展的更高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精准确定“五大振兴”任务,坚持规划引领,聚焦“五个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因地制宜,努力打造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乡村振兴是未来发展的更高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精准确定"五大振兴"任务,坚持规划引领,聚焦"五个振兴"。为将利津县打造成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本文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5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以期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部署,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本文简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振兴的意义,通过介绍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根本遵循,提出了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总体思路,并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人才振兴应鼓励人才回流、加大人才引流、加强乡土人才培养等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首先是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为了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国家颁布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为《规划》)。《规划》的颁布从多角度规划了乡村振兴的思路方案,为实现乡村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政策性保障,同时,这个战略规划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其意义重大,也将成为今后发展农村的战略指南。  相似文献   

6.
正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并明确提出"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即: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在审议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  相似文献   

7.
青海西宁市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市政协组成调研组对"西宁市乡村振兴"情况进行了调研,介绍了西宁市乡村发展现状,分析"三农"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SWOT分析,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中央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也是继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之后,党中央提出的又一具有深远意义的发展理念。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充分发挥乡村的主动性,改变过去乡村从属于城市的现实,建立了一种全新  相似文献   

9.
正乡村兴则国家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省委、省政府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的八项战略之一,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在燕赵大地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10.
正4月29日,乡村振兴促进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公布后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会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和农业农村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乡村振兴促进法回答记者提问,对乡村振兴促进法给予详细解析。问:如何理解制定出台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重要意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主任王瑞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  相似文献   

1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确定的重大决策部署,审计机关加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审计监督,是推动乡村振兴政策措施落实、维护广大群众根本利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充分发挥审计职能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作用,总结了审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选择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为全面反映《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实施成效,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规划实施协调推进机制27个成员单位编写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2018~2019年)》出版发布。《报告》显示,两年来,《规划》实施取得积极进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报告》指出,两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把落实《规划》作为重点任务,不断加大工作力度。31个省(区、市)全部建立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一级抓一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责任体系基本建立。省级乡村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总书记作出的七个方面路径指引和"五个振兴"的布局安排。本文就公主岭市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探索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4月29日,乡村振兴促进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公布后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会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和农业农村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乡村振兴促进法回答记者提问,对乡村振兴促进法给予详细解析。问:如何理解制定出台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重要意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主任王瑞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且把这个战略写进了《党章》(修正案)。十九大报告在第五部分的第三条专门讲了"乡村振兴"战略。但是,我们还要注意,在第六部分和第九部分也做了一些农村的安排和要求。所以,我们要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既要学好第五部分的第三条,还要学好其他有关的章节和内容。在此,就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话题,谈五点体会和思考。第一,时代背景为什么这个时候要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大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之一,也呈现了新的发展活力。本文根据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要求,首先对乡村振兴的发展重点和路径进行简要分析,然后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黄龙村乡村振兴示范点规划研究为例,探索并阐述乡村振兴战略在村庄具体建设中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一个总目标""两组关系""三大论断""四个优先""五大振兴""六大建设""七条道路"。从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三个角度看,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很强的基础支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政策建议是:要注重在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上下大功夫,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的重要内涵,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并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总要求,本文就如何实现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振兴进行了思考与探讨,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和重大意义,以及在乡村振兴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0.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国第一次将解决"三农"问题上升到国家党政战略的高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长丰县是安徽省合肥市的重要农业生产大县,本文针对长丰县农业农村发展情况,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条件、措施,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长丰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