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苹果树高接换优涂抹高效抽枝宝当年成形次年见效苹果树高接换头待接穗成活后连续涂抹抽枝宝2~4次,可当年形成骨架、结果枝组,并可形成一定数量的花芽,次年即有一定产量。据笔者在10年生金冠树上改接短枝富士,每株接100个枝左右,次年株产10~23kg,第三...  相似文献   

2.
1幼树管理1.1高接换种选5~6年生主干直径10~15cm的实生树在春季行单芽切接换种。嫁接时因树势和立地条件选留1~2个下垂侧枝作抽水枝。嫁接部位选在一级主枝上,但要尽量低,离地1m左右。每株嫁接2~3个主枝,每主枝嫁接2~3个接穗,使每株至少有2...  相似文献   

3.
为调整品种结构 ,自 1 999年起对 7~ 1 2年生砀山酥梨进行了高接换种 ,主要改接成黄冠梨。每年 3月 1 0~ 3 0日采用基部 4主枝中干圆柱形 ,每株接 45~ 60个接穗 ,每个接穗 2~ 3芽或单芽 ,实现了当年见果 ,第 2年恢复到原产量的 60 % ,第 3年恢复原产量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利用柑高接夏橙 ,在国内少见报道 ,根据广西区科技厅下达的“柑桔品种优化结构及低产劣质果园改造”项目要求 ,2 0 0 1年在荔浦县进行了本试验 ,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1 试验材料砧木为枳砧柑 ,接穗为阿尔及利亚夏橙。2 嫁接时间、地点和面积2 0 0 1年 3月 5日 ,荔浦县马岭镇合安村背塘屯 ,面积 3.3hm2 。3 试验方法用 6年生枳砧柑 ,选择径粗 1.5~ 2 .0 cm的主枝或副主枝 ,采用单芽切接法高接换种 ,每枝接 3~ 5个芽 ,留 1~ 2条辅养枝。4 高接后的管理技术4 .1 补接除萌 高接后 10 d内检查成活情况 ,发现死芽 ,及时补接。每隔 7…  相似文献   

5.
1 试材和方法试验用高接接穗均为寒富 1号 ,高接砧树为 2~ 5年生国光苹果树。1 .1 不同高接方法试验 采用 4种方法嫁接 ,即劈接、切接、皮下接和绿枝接。劈接和切接时间为 4月 1 5日 ;皮下接为 4月 2 5日 ;绿枝接为 6月 1 0日 (对高接树保留的部位合适的当年生徒长枝 ,用劈接法嫁接半木质化寒富 1号接穗 )。4种接法在接后必须套塑料袋保湿。每株高接 1 0~ 1 2个枝。1 .2 高接套袋保湿对成活率的影响 采用劈接法高接 ,设高接后套塑料袋和不套袋 2个处理。套塑料袋的接穗萌芽后去袋。1 .3 高接枝的粗度对接口愈合的影响 设 3个处理 ,…  相似文献   

6.
嫁接时间10年生以上的大树高接换种可分两季完成,秋季可改接部分1—3年生的小枝,冬季对大枝进行重短截更新,翌年春季回缩改接大(粗)枝,通过抹芽定梢、摘心、捋枝等措施培养壮枝,以备改接。其他枝可适当保留,维持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详细讲述了太行山浅山丘陵区枣树截干法高接换优新技术,内容有品种选择,高接园选择、接穗准备、高接技术,接后管理5个方法。通过高接换优嫁接抗缩抗裂新品种,实现枣树品种更新,提高抗病防病能力,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8.
石健泉 《广西园艺》2002,(2):J001-J001
1 品种混杂 ,病虫害严重而导致树势衰弱 ,产量下降。可采取下列改造技术措施。1 .1 高接换种 目前有些柑桔园品种良莠不齐 ,严重影响品质 ,对这类果园可采用高接换种办法 ,进行改造。在优良抗病 ,丰产性好的母树上采接穗 ,进行高接换种 ,提高果园良种化程度。具体做法 :1利用原树骨架进行高接。春季萌芽前的 2~ 3月 ,可用单芽切接法 ,每株根据树冠的大小、高接 5~ 1 0个芽 ,若树冠高大的 ,可在骨干技中间采用小芽复接法 ,填补空缺部位。也可在 9~ 1 0月用小芽复接 ,待第二年春季春梢萌芽前剪砧 ;2适时解绑。春季嫁接的 ,可在春梢老熟…  相似文献   

9.
古山 2号系广东省揭阳县林业局于 1 982年开展龙眼品种资源普查时发现 ,经多年品比试验和生产示范选育而成的早熟、丰产、稳产、优质的龙眼鲜食新品种。我所于2 0 0 0年春季引进该品种的枝条进行高接换种 ,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1 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本所龙眼园。果园系经改良耕作的红壤缓坡地 ,土壤肥力中等。于2 0 0 0年春季采集古山 2号 1~ 2年生健壮枝条 ,对 1 2~ 1 3年生的福眼进行高接换种 ,在第 1~ 2级分枝上进行多头、单芽切接 ;每株 6~ 1 2个接穗 ,共高接换种 4株 ,果园常规管理。采用综合调查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随机…  相似文献   

10.
田娟  雷波 《落叶果树》2002,34(5):42-42
为调整品种结构,自1999年起对7-12年生砀山酥梨进行了高接换种,主要改接成黄冠梨。每年3月10-30日采用基部4主枝中干圆柱形,每株接45-60个接穗,每个接穗2-3芽或单芽,实现了当年见果,第2年恢复到原产量的60%,第3年恢复原产量,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大枣高接换头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良种高接 发芽前20~30d,采集良种接穗并蜡封。选用1年生充实发育枝,要求枝条节间短,枝条芽眼饱满,接穗为1年生枣头或枣股。于发芽前对骨干枝进行回缩,根据空间大小和树形,选留改接部位,骨干枝留40-90cm短截,截面要光滑。  相似文献   

12.
苹果和梨多头长接穗高接换种技术多头长接穗高接换种技术,增加了换种的枝、芽量,缓解了高接造成地下部与地上部的不平衡矛盾,使接口愈合良好,树冠恢复快,中、短枝数量多,高接第2年即开花结果,很适合苹果、梨等树种初结果树的高接换种。(1)高接时期和砧树处理高...  相似文献   

13.
用花桥板栗2号做供穗品种试材,一是以当年高接树的当年生枝为接穗,二是以成年树的当年生枝为接穗,采用秋季腹接的方式进行高接换种.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来源接穗高接换种后对板栗生长和结果无大的影响,从而为扩大良种板栗的接穗来源提供了试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遵义市大部分板栗园产果品质差或多年不挂果的情况,提出适宜当地栽植优良品种的接穗选择,相应的高接换种方法以及嫁接后的管理,确保劣质板栗园经改接后第4年进入盛产期。  相似文献   

15.
梨树高位芽接法──改良式嵌芽接在吉林省延边地区,梨树易遭枝干冻害,建园时多先定植较抗寒品种的苗木,2—4年生时再在其上多头高接换种,这种方法可有效地提高梨枝干的抗寒能力。以往,梨树高接换种多采用校接,需要接穗量大,成活率较低。为探讨适于我区梨树高接换...  相似文献   

16.
我县自1980年春季,对已长成的苹果实生苗大树进行多头高接换种.采用劈接方法,用塑料薄膜包扎和选用不同类型接穗,改接初步看出: 一、树冠一年全部改接比分次多年改接成活率高21.3,新梢当年生长量长13.3厘米: 二、冠内部成活率比冠外部低9.6,新梢年生长量短20.1厘米; 三、不同类型的接穗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差异很大。以长15—30厘米带顶芽枝作接穗为最好,萌动较早,成活率就高。采用二年生带顶芽枝作接穗,新梢生长均匀,当年还能形成花芽,结果早见效快; 四、通过五年的试验,10年生以上的树,高接换种枝粗直径在2厘米以下,当年能基本愈合,直径3—…  相似文献   

17.
1杧果的主要嫁接方法与技术要点1.1微膜全密封短枝嫁接法是目前最适用于果育苗和高接换种的嫁接方法。以劈接法为主,也可采用切接或合接法。采长约5cm、具两个以上芽的短接穗,嫁接并绑扎好后,于接口及接穗部位用微膜(厚0.006~0.008mm)包严密封...  相似文献   

18.
1 材料和方法 试验设在焦作林业科学研究所果树园内。试材为 7年生桃树 ,株行距 4m× 3m ,于 2 0 0 1年春进行高接换头 ,品种分别为金太阳杏、凯特杏、意大利 1号杏 ;管理水平粗放。于 6月 14日对当年生粗度达到 0 6cm以上的枝条短截 ,冬季不截。2 试验结果 从试验杏树坐果率可以看出 ,夏季短截形成了不同粗度的结果枝 ,因而坐果率也不同。 3个品种中 ,以金太阳在 0 .5 0cm粗度以下较易坐果 ,凯特则以 0 .30~ 0 .5 0cm粗度坐果率较高 ,而意大利1号杏则在较粗的果枝上仍可坐果 (表 1)。表 1 短截对不同品种杏树坐果的影响品种0 .2~ 0…  相似文献   

19.
荔枝顶端枝梢高接换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顶端枝梢高接换种技术李鄂平吕斌叶青(广西浦北县水果生产办公室535300)荔枝高接换种常在采果后或翌年初锯枝,让其长出新梢后再用径粗1.5cm以上的接穗进行嵌接或劈接。这种方法既费工又费材料,而且削弱树势,成活率低,成枝慢,需要2~3年树冠才能恢...  相似文献   

20.
唐元华 《西南园艺》2003,31(2):14-14
在春、秋两季采用多头高接换种技术 ,对原种植的劣质低产及实生枇杷树进行嫁接换种 ,2年左右可恢复树势 ,重新挂果投产。1 嫁接良种的选择  可选择 5月上中旬成熟的龙泉 1号和 5月中旬成熟的大五星、解放钟等果大味甜、优质丰产的良种枇杷。2 嫁接时间及方法 以春季 2~ 4月和秋季 9~ 1 1月的晴天嫁接为宜。嫁接方法 :充分利用原有枇杷树的树冠骨架 ,采取切接或腹接的方法 ,进行多头高接换种。 (1 )良种接穗的采集。选择结果 3年以上且优质丰产的母树 ,剪取树冠外围或中上部木质化的春梢作接穗。先将其放入清水中用洗衣刷将接穗上的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