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湿地松粉蚧林间种群量消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定点观察和跟踪调查的方法,研究了湿地松粉蚧林间种群数量消长规律。结果显示,湿地松粉蚧种群在疫区边缘存在8-10km宽的高密度区,虫口密度达60-70头/松梢;粉蚧侵入的季节不同,种群密度高峰出现时间了不同,一般粉蚧侵入半年后种群密度达到最大,之后锐减;林间种群数量消长主要受湿地松新梢的影响,现有天敌无法有铲控制种群数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应用定点观察和跟踪调查的方法,研究了湿地松粉蚧林间种群数量消长规律。结果显示,湿地松粉蚧种群在疫区边缘存在8~10km宽的高密度区,虫口密度达60~70头/松梢;粉蚧侵入的季节不同,种群密度高峰出现时间也不同,一般粉蚧侵入半年后种群密度达到最大,之后锐减;林间种群数量消长主要受湿地松新梢的影响,现有天敌无法有效控制种群数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于2010年在醴陵市首次发现湿地松粉蚧危害,经线路踏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调查结果为:其主要分布在醴陵市的南部乡镇,国外松有虫株率达66.4%,严重的平均虫口密度(头/梢)达29.25头。  相似文献   

4.
茶梢尖蛾Parametriotes theae Kuznetzov在湖南危害油茶枝梢,一年1代,以幼虫在受害树叶潜斑内越冬。1988年以来,该虫在油茶产区大发生,造成茶油严重减产。1990—1992年在来阳、常宁、株洲等地对该虫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表明:幼虫喜钻蛀枝条顶端梢长3cm以上的粗壮嫩梢,使得来年挂果减少。4月上中旬,越冬幼虫转叶蛀嫩梢高峰期,用2.5%敌杀死乳油10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可获较好的防治效果。7月上旬人工摘除被害梢可大幅度降低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5.
白云山风景区湿地松粉蚧自然种群生命表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梅 《林业科技》2008,33(1):24-27
以林间调查为基础,作用因子组配的生命表及其相应的分析方法为研究手段,对湿地松粉蚧在白云山风景区的发生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组建了越冬代和第1代的连续世代生命表,分析了本地天敌对湿地松粉蚧自然种群数量的影响.第一世代的种群趋势指数为9.398,在白云山,捕食性天敌EIPC值为2.155 7,即排除本地天敌对湿地松粉蚧的控制作用后,下代种群数量将为当代的2.155 7倍,说明本地天敌对湿地松粉蚧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他类因子是影响该粉蚧种群数量发展趋势的重要因子,其EIPC值为9.0636.  相似文献   

6.
中华松梢蚧属同翅目绵蚧科 ,在安徽省繁昌县主要危害马尾松 ,受害严重的松树针叶大量脱落 ,影响松树生长。该虫虫体小 ,繁殖率高 ,蔓延迅速 ,繁昌县 1998年发生面积33.3hm2 ,2 0 0 0年发生面积 86 .7hm2 ,有虫株率 5 3.8%。为了控制其危害 ,减少所造成的损失 ,1998~ 2 0 0 0年 ,笔者对该害虫的生物学特性作了研究 ,并进行了化学防治试验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生物学特性该虫危害的是中幼龄马尾松纯林 ,且立地条件差、土壤贫瘠的马尾松林受害较重 ;受害的针叶一片枯黄 ,只有当年新梢的针叶呈绿色 ,2~ 3年生枝条上的针叶大量脱落 ,落…  相似文献   

7.
火炬松、湿地松为常绿乔木,是速生优质的用材树种,可用于低山丘陵造林和庭园绿化.在幼林生长过程中,其主要虫害有松毛虫、松梢螟、小蠹虫.这些害虫吃食针叶、钻蛀枝梢.当火炬松、湿地松的主梢、侧枝被松梢螟、小蠹虫危害后,针叶就会变黄,降低生长量.据1977年5月调查,我所25亩3年生幼林中,火炬松的有虫株率为14.2%,湿地松的有虫株率为4.3%.有的主梢被害,重者一株有9个侧枝被  相似文献   

8.
湿地松粉蚧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松粉蚧在广东省疫区1年发生4-5代,以4代为主。越冬虫态为一龄若虫。若虫爬动能力强,具有涌散、聚集、泌露和泌蜡的习性;雌虫在白色蜡包内,产卵量大;卵的孵化率高。粉蚧最适发育温度为24-25℃。在疫区边缘,存在8-10km宽的种群高密度区。粉蚧主要分布在树冠上层。上半年虫态整齐、种群密度大;下半年世代重叠、种群密度小;全年种群密度变化呈单峰型。经对粉蚧侵入林分持续5年的观察,越冬代以第2年的种群密度最大,非越冬代各年度的种群密度差异不明显。夏季高温和春季抽梢是影响粉蚧种群数量消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化学药剂防治湿地松粉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3种化学药剂对湿地松粉蚧进行室内杀虫试验及林间防治,结果表明:在室内低浓度1以速扑杀效果最好,平均校正死亡率达84.47%;林间用速扑杀能较快地降低当代虫虫口密度,对湿地松粉蚧的扩散蔓延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警惕湿地松粉蚧在我省传播蔓延据广东省林业厅森防站、省林科所和华南农业大学等的报道:近年因引种湿地松良种接穗传入广东的一种新害虫一一湿地松粉蚧Oracellaacuta(Kobdell)Ferris,已列入广东省森林害虫检疫对象。该虫主要危害湿地松,也...  相似文献   

11.
板栗矢尖蚧、梨圆蚧在禄劝县海拔1500~2000m的板栗种植园内混合发生,两种虫害1年均发生3代,其中较低海拔栗林梨圆蚧发生严重,矢尖蚧发生较轻;阳坡栗林矢尖蚧危害严重,阴坡栗林梨圆蚧危害严重.对板栗物候和两种蚧虫生活史的观察得出,药物防治的最佳时间为板栗抽梢现蕾期(4月上旬)及落叶期(11月上旬).防治试验表明利用速扑杀和氧化乐果喷雾防治两种蚧虫效果良好,其中速扑杀1000倍液防治这两种蚧虫效果最佳,矢尖蚧的虫口减退率达99%,梨圆蚧的虫口减退率达95%.  相似文献   

12.
1999年 8月 ,在横峰县莲荷发现蚧壳虫危害湿地松。经调查 ,发生面积有 33hm2多。湿地杉被害后 ,针叶枯黄 ,提早落叶 ,生长日趋衰弱 ,受害严重的松树 ,针叶一片枯黄 ,秋后干枯而死。经中科院上海昆虫研究所胡金林先生鉴定为同翅目盾蚧科的台松副长蛎蚧Parainsulaspis phtysophila( Takagi)。据报道 ,该虫国内分布在浙江、湖南 ,江西属首次发现 ,主要危害树种有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黑松、长叶松和华山松等江西发现台松副长蛎蚧为害$江西省横峰县森防站@刘发照  相似文献   

13.
树干打孔注药防治危害广玉兰的日本壶链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和一针净进行树干1次性打孔注射防治危害广玉兰的日本壶链蚧,害虫死亡率达到100%;应用5%吡虫啉乳油2次注药防治该虫,死亡率低于40%;40%乐果乳油两次注药后死亡率最终达到100%,1次注药与两次注药害虫的死亡率差异极显著;除吡虫啉外其他4种药剂在打药后10 d和20 d日本壶链蚧的死亡率均有显著提高,死亡率在用药后20 d达到最高;打孔注药的防治费用较喷药防治节约70%~75%。生长正常的广玉兰新梢生长到6.7~8 cm长时,通常日本壶链蚧的若虫孵化率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4.
油松松针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松松针蚧(Matsucoccus sp.)属介壳虫科绵蚧亚科,虫体虽小,为害却相当严重。据在我场北沟口工区调查,油松被害率高达93.13%。单株针叶一般受害79%,最轻者针叶受害39%,严重者针叶全部受害。一个针叶上的虫口平均7.46头,最多达35头。被害针叶由九月开始显著变黄,至翌年四月由黄色变为褐红色,逐渐脱落。被害严重的  相似文献   

15.
瘤坚大球蚧EulecaniumgiganteaShinji近年来是我国城市林木的重要害虫。作者于 1 998~ 1 999年在太原市和太谷县城设点 ,测定了该蚧虫的寄主树木国槐Sophorajaponica ,体内维生素B2 (VB2 )的变化规律 ,用蚧虫的虫口密度和生物学节律相对照 ,分析了污染—VB2 含量—蚧虫种群消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证明 ,污染区国槐枝条和叶片的VB2 含量极显著地高于清洁区 ;VB2 的变化与虫口密度呈正相关关系 ,回归式为Y =1 50 7.76x-1 70 .56,相关系数r=0 .839。在一年中 ,VB2 的含量呈现两个高峰期 ,正好与该蚧虫的两个取食期相吻合。由此认为 ,污染使树体内VB2 含量增高很可能是促进该蚧虫种群增长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6.
皱绒粉蚧(Eriococcus rugosus wang)属蚧总科,绒蚧属。我市现有毛竹林4,500多亩,受皱绒粉蚧为害较重的成园毛竹林达1,000多亩,严重地影响竹林的正常生长。1980—1984年,我们在青山蚕桑场进行了此虫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现将资料整理于下: 一、寄主及危害 皱绒粉蚧在我市主害毛竹,亦能危害刚竹。 此虫以若虫寄生于1—2年生竹嫩梢叶鞘内,初期每叶鞘可寄生多头,最后成活只1—2头。被害后的嫩梢先发黄,抽新梢少,严重受害的枯死,一般受害的竹林,出现霉污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药剂和用药方式对中华松梢蚧(Sonsaucoccus sinensis Chen)进行防治试验,施药15 d后比较虫口减退率。方差分析:不同防治地点对防治结果无明显差异,而各种药剂处理间差异显著,40%杀扑磷1 000、2 000、3 000倍液超低容量弥雾弥雾和氯胺磷30%乳油1倍液打孔注药虫口减退率在90%以上。因此采用40%杀扑磷超低容量弥雾是大面积防治中华松梢蚧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城市污染促进瘤坚大球蚧种群增长的营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瘤坚大球蚧属同翅目蚧总科蚧科 ,是我国北方城市林木重要害虫。笔者于 1998— 1999年在太原市选择了 5个污染程度不同的街道区域 ,同时 ,在相距 6 0km以外的太谷县选择山西农业大学植物园作为清洁对照区 ,研究了在污染环境中寄主树木国槐枝条和叶片内几种营养物质含量变化与蚧虫种群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1)污染区国槐枝条和叶片内还原糖、总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相对含量极显著地高于清洁对照区。 (2 )在 5个污染区和一个清洁区 ,蚧虫的虫口密度依据污染强度而增加 ,寄主枝条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与虫口密度之间呈正直线相关关系 ,虫口密度与还原糖之间的关系式为Y1 =87 6 0 2 8X1 - 117 82 5 0 ,相关系数r1 =0 98。虫口密度与可溶性蛋白质之间的关系式为Y2 =2 8936X2 - 14 2 15 2 3,相关系数r2 =0 84。 (3)寄主枝叶内营养物质含量在 3— 10月份的变动趋势呈现出两个高峰期和一个低谷期 ,对照该蚧虫生活史 ,恰好与蚧虫的两个取食高峰和一个不取食的卵期相对应 ,说明城市污染使寄主树木体内营养物质含量升高与蚧虫生物学的吻合 ,是导致蚧虫种群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 ,提供了污染环境中蚧虫增殖的营养学例证。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发现湿地松粉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6月在广东台山市红岭湿地松种子园发现一种新的检疫害虫——湿地松粉蚧(学名未定)。当时只有53.3公顷湿地松被害,而现在已扩展到77210公顷,专家和林业部门呼吁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害虫的人为传播。据考察.该虫是1988年从美国佐治亚州引进湿地松无性系接穗在该种子园嫁接定植  相似文献   

20.
2000年5~6月,经调查,在与广东交界的玉林市、梧州市的北流、陆川、容县、博白、岑溪5个县(市)的18个乡镇发现湿地松粉蚧,证明湿地松粉蚧已于今年上半年进入广西,有蚧虫面积0.49万hm2,这将对广西现有13.3万hm2湿地松林构成威胁。目前,广西区林业局和有关市、县林业局及森防站正在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湿地松粉蚧扩散蔓延。一是继续实行监测和加强检疫;二是调查天敌,了解自控能力;三是做好小面积的防治试验;四是对湿地松进行林分改造。湿地松粉蚧蔓延进入广西$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吕送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