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刘凤梅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2(2):60-63
广东可以根据中国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结合农业实际状况,以农民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依靠技术的支撑作用和国际合作的桥梁作用,抓好六个重点工程和九项工作发展低碳农业。 相似文献
2.
发展生态低碳农业,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建设中国特色农业强国的有效路径.为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成中国特色农业强国,本文在明晰生态低碳农业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生态低碳农业的愿景,分析当前中国发展生态低碳农业的现实基础和困难挑战,并据此提出战略构想.研究发现,中国发展生态低碳农业已经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但仍然存在多重目标相互掣肘、减排固碳空间有限、技术储备不足、生态产品价值难以实现等问题.新阶段新征程上发展生态低碳农业的具体思路是充分运用农耕经验与现代科技,同步推进绿色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统筹结合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重点任务是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构建支撑生态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3.
4.
5.
低碳农业是应对气候变暖、确保能源安全、保护资源环境、使用清洁能源的新型农业;是追求高效、低能、低排、低污、碳汇的新生产方式的农业;是生态、循环、绿色、有机、观光和体验式农业,是人类为协调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着眼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而开创的综合经济形态,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逐渐严峻,世界各国开始针对这一事件展开了越来越多的行动,从多方面、多角度开展低碳减碳行动以确保生态平衡,其中农业因其既是碳排放大户之一、也具有重要的碳汇效应而成为焦点之一。随着低碳农业在各地的不断推进,有关低碳农业的理论和政策研究也日益丰富,本文从低碳农业的概念、产生背景与意义、相关政策和市场举措等多方面,对低碳农业相关的大量研究进行一个整体性的阐述。结果表明,以上这些研究在总体上对低碳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目前对低碳农业的政策研究较少,对这一方面的内容还不够全面,相关的政策研究将成为未来低碳农业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碳排放空间将逐渐成为经济发展关键的资源约束。农业的低碳排放、高碳吸收、高碳生产率的特性将使之成为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战略性低碳产业。国家应顺势而行,重新定位农业的战略地位,使其在国家低碳发展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国家层面,应将农业定位于推动国家低碳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使农业发展成为可再生能源和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的重要产业,成为国家低碳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在部门层面,以低碳、生态、精细和科技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农业,提高资源生产率、农产品产量、质量和产值,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同时加速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运用DEA-Malmquist模型考察中国低碳农业生产率并利用Tapio脱钩模型探究农业碳排放与其之间的协调性。结果表明: 1)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上升趋势较为明显,但年际间也伴随一定的波动起伏;农业碳排放强度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农用物资、稻田与牲畜养殖所引发的碳排放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农用物资碳排放所占比重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而稻田与牲畜养殖的占比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2)1993年以来,我国低碳农业生产率增速总体偏慢,年均仅为0.80%,基于其累计值的年际变化可划分为平稳起伏、波动下降和波动上升等3个阶段;从增长源泉看,农业前沿技术进步相比农业技术效率发挥了更为显著的作用。 3)我国农业碳排放与低碳农业生产率之间的脱钩类型1993—2002年主要表现为强负脱钩和扩张负脱钩;而2002—2012年则多种脱钩状态共存但以弱脱钩为主。 相似文献
9.
10.
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的恶化,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环保问题,低碳一词在人们的生活中也越来越多的被提及。现在,人们只要一谈到低碳这个词,讲城市和工业的多,而讲农村和农业的少。事实上,低碳农业的发展已是我国大力发展农业中刻不容缓的一个课题。文章首先简述了低碳农业的含义,然后提出了发展低碳农业的方案,最后阐述了发展低碳农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