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木赞牛改良延边黄牛效果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报告调查分析了龙井市利延F1牛在体型外貌、生长发育、屠宰率和净内与本地延边黄牛的差异。结果表明,利延F1改良牛生长发育迅速,毛色变浅红色,体型得到较好的改进,屠宰率和净肉率均高于本地延,这黄牛;公犊平均初生重为42.1kg。母年为35.9kg,分别比延边公、母犊牛初生重24.9kg,23.7kg提高68.8%和51.2%;6月龄体重分别为176.0kg和164.9kg,分别比同龄延边公、母牛提高  相似文献   

2.
引进成都麻羊为父本,本地山羊为母本开展级进杂交,结果F1、F2代肉用山羊表现较好的杂交优势,F1、F2代山羊的初生重和12月龄体重分别比本地山羊增加0.21kg,0.35kg和6.1kg11.01kg,F1代山羊的屠宰率与产羔率提高10%和13%。  相似文献   

3.
利木赞牛改良秦川牛效果初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陕西岐山农村开展利木赞牛杂交改良秦川牛,已配母牛2230头,已产犊1000多头。犊牛初生重公犊平均31.3kg,母犊平均为30.4kg,分别比当地秦川牛犊高出26.7%和25.1%;6月龄体重公犊172.6kg,母犊158.9kg,分别比当地秦川牛高出22.7%和25.9%。说明用利木赞牛改良秦川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波尔山羊改良本地山羊效果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对波尔山羊改良仁寿县本地羊的效果进行了测定,波本F1羊初生重平均为340kg,极显著高于本地羊(220kg);2月龄的体重,体尺均比本地羊高,其体重更为明显(平均为2426kg),波本F1羊比本地羊提高了118%;4月龄和6月龄的体重、体尺均比本地羊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大别山黄牛的生产性能,在麻城市乘马岗乡利用让塔尔牛冻精改良大别山黄牛。杂交改良结果表明:西大F1黄牛生长发育快,从初生重到6月龄,12月龄以及18月龄时体重和体尺均优于大别山黄牛;24月龄时抽样屠宰,西大F1黄牛的屠宰率和净肉率均明显 高于大别山黄牛。杂交改良效果显著,值得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6.
芦台农场对200头荷斯坦小母牛从初生至18月龄每月分别称重,分析其生长发育和日增重情况。200头母犊的平均初生重为38kg,在合理饲养管理条件下,犊牛和育成牛的平均日增重除1月龄为485.0g,2月龄为565.2g,4、5月龄为690.7、684.0g外,其余各月龄均在700g以上,其中9、10月龄在800g以上。满14、15、16、17和18月龄,分别有39、49、39、22和13头达到最低配种体重(375kg)要求,至18月龄合计有162头,占总头数的81%,说明犊牛和育成牛在现行饲养标准下生长发育正常,因此推行的饲养标准和管理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试验分析了丹早F1牛在体型外貌,生长发育方面与早胜牛的差异。结果表明,丹早杂交一代牛鼻镜,蹄壳颜色变色,毛色与早胜牛相似,乳少,尻斜挂肉力差得到改进,生长发育加快,丹早F1公牛平均初生重为30.88gk克,母牛为28.61kg,分别比早胜牛公,母初生重提高25.61%和24.01%;18月龄体重分别为294.57kg和282.43kg,比同龄早胜牛公,母提高11.88%和13.93%。  相似文献   

8.
从闽南农家随机抽测结果;从初生至24月龄丹闽F1公、母牛各阶段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分别比同龄闽南黄牛相应提高30.5%~57.7%、7.4%~11.9%、7.4%~21.3%、4.1%~21.7%和33.3%~64.0%、6.4%~14.7%、11.1%~22.9%、4.3%~18.5%。尤以36月龄的丹闽F1母牛体尺、体重增长最为明显,其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分别比同龄闽南黄牛提高80.0%、15.3%、18.9%、23.0%。丹闽F1在农家粗放饲养条件下,第一胎泌乳期平均为210天,产乳1500~1700kg,泌乳初期日产10~12kg,最高可达20kg,平均乳脂率5.3%,乳浓味香.平均16月龄丹闽F1公牛在日喂2.Okg混合料、3kg氨化稻草的饲养条件下,屠宰率为53.5%、净肉率为43.6%、胴体产肉率为81.5%。丹麦红品种是改良沿海城镇闽南黄平的较理想组合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义通过运用统计方法对蒙城县西本F1、秦本F1、丹本F1、短本F1和本地牛(淮北黄牛)初生、6、12、18、24、36月龄的体重、体尺(包括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坐骨端宽)的分析对比,研究和探讨了杂交后代牛的生长发育规律,并对西本F1、秦本F1和本地黄牛的生产性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本地黄牛杂交改良后,其体型结构和体质外貌均有明显改观,趋向于肉用和乳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选用18 ̄24月龄南阳公牛20头,随机分为试验和对照组,在精料水平相同情况下,分别喂以微贮和普通麦秸,观测微贮饲料对供试牛的增重效果。经过90天饲养试验,试验组牛与对照组牛平均头总增重分别为76.7kg和61.2kg;平均头日增重分别为0.852kg和0.680kg。屠宰结果,试验组牛和对照组牛屠宰率分别为55.6%和53.2%;净肉率分别为45.5%和42.4%。试验组牛比对照组平均每头多产净肉  相似文献   

11.
芦台农场对200头荷斯坦小母牛从初生对18日龄每月分别称重,分析其生长发育和日增重情况。200头母犊的平均初生重为38kg,在合理饲养管理条件下,犊牛和育成牛的平均日增重除1日龄为485.0g月龄为565.2g,4,5月龄为690.7,684.0g外,其余各月龄均在700g以上,其中9,10,月龄在800g以上,满14,15,16,17和18月龄,分别有39,49,39,22和13头达到最低配种体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对夏晋F1、西晋F1、利晋F1和对照组晋南牛均从15月龄开始,在同一条件下进行90d短期育肥,18月龄时刻测定其增重效果。试验结果,对照组晋南牛育肥期平均日增重618.8g,夏晋F1牛、西晋F1牛和利晋F1牛平均日增重分别为904.5g和824.35g,后三者平均日增重分别比晋南牛提高41.17%、35.5%和33.2%。育肥结束后,测量试验牛屠宰率、净肉率和评定牛肉品质,结果:晋南牛、夏晋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南本杂交羊春羔育肥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峡库区,引入南江黄羊与本地山羊杂交,其后代南本F1羔羊初生重和断奶重比本地山羊提高400%和474%;补料后增重效果显著(P<001),南本F1和本地山羊分别比放牧组提高703%和798%;增肉剂的增重效果为143%,对照组、补料组和增肉剂组中的南本杂交羊分别比本地山羊增重提高156%,96%和71%;南本F16月龄体重达1898kg,屠宰率467%,分别比本地山羊提高365%和71%,差异显著(P<005)。利用南江黄羊改良本地山羊,“春羔、秋肥、冬宰”当年育肥出栏的生产模式是可行的,值得在三峡库区推广。  相似文献   

14.
茨×藏F1羔羊与藏系羔羊生长速度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母羊孕后期开始,到羔羊秋季育肥结束,历时12个月,对茨×藏F1羔羊与藏系羔羊各阶段的生长速度作了比较。结果:茨×藏F1羔羊的初生重、断奶重、夏季牧场放牧增重、秋季育肥期增重和全期增重分别比藏系羔羊提高6.42%、19.63%、14.34%、15.89%和17.34%,9月龄平均体重达到31.22kg,比藏系羔羊提高15.89%,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5.
测定、分析了西海黄杂种手(公36头、母34头)初生至24月龄体尺、体重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西海黄杂种牛生长发育快,各月龄体尺、体重显著大于豫北黄牛,比海黄F1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1994~1996年在海南州赛什塘牧场对1/2和1/4野血牦犊牛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观测。结果:1/2和1/4野血牦犊牛的初生重分别比家牦犊牛提高7.65%和8.86%(P<0.01),1/2野血牦犊牛在初生时的体高、体长和胸围比家牦犊牛分别提高3.21%,5.57%,5.51%;6月龄时分别提高9.56%,11.46%,3.59%;18月龄时分别提高9.18%,17.55%,7.64%(P<0.01)。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牛胚胎移植受胎率、产犊成活率及后代生长发育情况,互助县先后从新疆呼图壁种牛场胚胎工程中心引进不同品种牛冷冻胚胎93枚,进行了胚胎移植试验.结果表明:平均受胎率为45.16%,产犊成活率为90.48%.黑白花、西门塔尔、利木赞、安格斯犊牛平均初生重为40.77,42.50,47.41,39.13,分别比同龄本地牛提高71.82%,79.10%,99.79%,64.90%;六月龄平均体重分别为116.74,123.36,134.15,120.49,分别比同龄本地牛提高64.80%,74.13%,89.37%,70.09%;12月龄体重分别为253.31,289.91,302.73,271.35,分别比同龄本地牛提高75.18%,100.51%,109.36%,87.66%;1周岁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82.30g,677.84g,699.50g,636.22g.胚胎移植后代牛的生长发育较本地牛快.  相似文献   

18.
南阳牛育肥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牛是全国著名的役肉兼用品种,体格高大,肌肉发达,皮板致密,役用性强,肉用性能好,毛色以黄色最多、红色、草白色次之。一般南阳牛体重标准如下表。南阳牛的繁殖率为67%-88%,犊牛初生重21kg-33kg。经过育肥,日增重0.6kg-0.9kg,每增...  相似文献   

19.
微贮秸秆与氨化秸秆喂牛增重产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贮秸秆与氨化秸秆饲喂2-3岁西黄杂种牛,头均日增重分别为1.19公斤、1.02公斤,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8.67%、36.00%;饲喂9-12月龄西黄杂种牛,头均日增重分别为1.33公斤、1.20公斤,比对照组分别提高84.72%、66.67%;饲喂5-6岁黑白花杂种乳牛,头均日产奶量分别为8.8公斤、8.11公斤,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5.33%、6.29%,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不同三元杂交组合改良豫北黄牛的效果,对本西夏F276头,本海利60头,初生,6月龄,12月龄,24月龄体重,体尺生长发育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三元杂交肉牛生长发育迅速,各月龄体重,体尺较豫北黄牛有较大提高。两种三元杂交组合相比,本西夏F2生长发育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