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稀释平板法与Biolog-Eco技术对桑树单作、桑树-大豆间作的桑园土壤微生物数量、种群结构以及微生物碳代谢多样性进行研究,为桑树合理间作其它作物改良桑园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桑树间作大豆的桑园,桑树根际(IMR)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可培养细菌种群结构、微生物碳代谢活性的平均单孔颜色变化率(AWCD)及多样性指数(H)均显著高于单作桑园,而真菌数量低于单作桑园。争论贪噬菌(Variovorax paradoxus)和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是间作桑园的桑树根际土壤中特有的优势菌属。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及主成分分析表明,糖类、氨基酸、聚合物和混合物是间作桑园桑树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类型,利用强度均显著高于单作桑园的桑树根际土壤微生物。间作桑园土壤的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亦显著高于单作桑园。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桑树间作大豆改变了桑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增强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代谢多样性,改善了土壤养分条件。  相似文献   

2.
陕北黄土丘陵区隔坡反坡梯田栽桑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 陕北多为坡地桑园,由于水土流失,土地瘠薄,干旱,桑树生长不良。据1977年调查,桑园平均亩产30公斤。为了改变桑园低产的面貌,我们于1978年在子长县涧峪岔乡设置了隔坡反坡梯田栽桑试验,效果良好。1984年亩产桑叶高达483公斤,用工少,投资省,很受群众欢迎。试验地区海拔1,120米,坡度20度;土壤黄绵土,含有机质0.23  相似文献   

3.
介绍“桑粮牧”种养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桑粮牧”种养模式是在“桑粮蔬”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应市场的需求变化,应运而生。两种模式比较,“桑粮”是相同的,即都是在桑园内间作玉米(粮),不同之处就是一个在桑园内间作蔬菜,一个是在桑园内间作牧草养羊(牧)。通过“桑粮牧”这一种养模式,可以将桑园立体种植与综合利用结合起来,养蚕与养羊结合起来,提高蚕桑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更好地促进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1 经济效益分析1.1 间作玉米效益 每667m2可收获100~150公斤,增加收益150~200元;1.2 养羊效益 通过对有养羊习惯的农户调查,单纯利用田间杂草、稻草以及黄豆…  相似文献   

4.
新建桑园间作能使桑园构成一个合理的群体,而增加光能和水肥的利用率,提高桑园的综合经济效益。桑园的间作应注意: 1 必须以桑为主。要求间作作物与桑树生长无突出矛盾,最好还能有利于桑树生长,更不能喧宾夺主。 2 间作的数量要适当。因为数量过多会造成桑园内生长群体过大,加大了作物与桑树的矛盾,出现争水争肥争光的情况,过少则不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能,  相似文献   

5.
<正> 为提高新栽桑园的经济效益,1986年我们在桑树行间内搞了间作西瓜的试验,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近二年在六个乡(镇)1019亩桑园内推广了间作西瓜,桑树长势普遍良好,西瓜累计增收23.63万元。现将此项技术总结于后。一、具体做法 1.桑园准备。试验和对照桑园各2亩,  相似文献   

6.
桑园合理间作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桑园间作是桑园综合经营的一种形式,就是利用桑树和各种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的特性在桑树园中合理间作其他作物,综合搭配,利用桑园土地资源和光能,进一步挖掘桑园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桑树萎缩病在安徽省肥西县的发生情况调查得知:肥西县发生的桑树萎缩病主要是桑黄化型萎缩病,该病在老桑园发病率高于新桑园,立地条件差的桑园发病率高于立地条件好的,间作豆类、芝麻的桑园发病率高于不间作作物的。通过连续3年的病株挖除、菱纹叶蝉的防治、品种的更新以及增施有机肥等措施,使桑树萎缩病的株发病率从2003年的20%左右降低到2006年的1%~3%。  相似文献   

8.
改变目前大部分地区桑园单一经营状态,利用桑树夏伐后一二个月桑园空闲时期和冬季桑树休眠期进行桑园间作,可以合理利用桑园生态资源,大幅度增加蚕农收入,有利于蚕桑生产的巩固和发展。桑固间作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也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 我县发展石坎梯田坎边栽桑,是桑粮间作的一种好形式。本文就发展田坎桑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提出几点改进意见。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中段,全县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纯山区,总耕地面积35.71万亩,其中石坎梯田23.6万亩,田坎栽桑潜力大。发挥本县的自然条件优势,利用梯田坎边栽桑建园,是当地群众  相似文献   

10.
<正> 南郑县高台区郭滩乡荣国村村民祝全明,全家3口人,1985年承包了村林场的30亩10年生间作桑园。承包后,立即投劳、投资,进行科学的修剪、整枝,利用冬芽接改造了一部分不良桑树,加强肥培管理。合理的在桑园间作套种,使桑树的生  相似文献   

11.
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桑园,建园后有效生长期可长达25~30年,这期间蚕茧价格难免有波动。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桑园单一的采叶养蚕经营,抵御不了茧丝行业大滑坡的影响,只有搞好桑园间作,走综合经营之路,才能稳定收入,迎接低潮后的茧丝行业再度兴旺。如何搞好桑园间作,提高综合经济效益,2004年以来,笔者通过大庙镇石兴村2社养蚕大户伍承兵家的实践进行了探讨,效果十分明显,现将情况总结如下。1实行桑园间作的可行性1.1桑园栽植模式及桑品种2000-2001年我县发展桑园6 851hm2,宽窄行栽植,即宽行266.6cm,窄行66.6cm,株距50cm,667m2栽桑可达800株。这种栽植模式,进可攻,退可守。当茧丝价格上扬时,主抓养蚕,兼顾间作蔬菜等;当茧丝价格大滑坡时,以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附带养蚕。这样,不至于出现毁桑、挖桑或桑园撂荒的现象,保住桑树资源。另外,选择枝条直立、萌发早、硬化迟、抗逆性强、产叶量高的湘7920、农桑、嘉陵20号等桑品种,为桑园间作蔬菜提供有利条件。1.2桑树剪伐形式为冬季重剪我县桑树剪伐形式采取冬季重剪,即春季桑树萌芽开叶后至休眠期前,中途不伐条。桑树从春季开叶到春桑叶大量收获时间为5...  相似文献   

12.
桑树定植前2—3年产叶量及产茧量低,单位桑园效益低,桑园合理间作,可挖掘和发挥桑园生产潜力,增加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的总体经济效益。通过对不同类型桑园间作早甘蓝的试验,可使每0.1hm^2桑园产值增加101%,说明菜桑间作,增加桑园复种指数,是提高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中西部桑树栽培岗位专家胡兴明研究员的统一部署下,笔者于2010年10月开展了江西省桑树栽培现状调查。调查地点主要集中在江西重点蚕区,即修水县、永新县、东乡县、乐安县等基地县。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桑树分布、桑树栽培品种、桑树栽培结构、桑苗繁育、桑园管理、桑园产出水平、桑园间作套种(养)、桑树病虫草害防治、桑资源利用、桑园自然灾害。2011年10月完成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陈贺  史慧英  王莉宁 《四川蚕业》2006,34(4):43-43,46
桑园间作有效利用了桑树和间作物之间的生长特性,充分提高了桑园复种指数,增加了桑园综合效益,对于蚕桑行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借鉴山东宁阳地区经验,打破传统的桑园一股冬季间作露地菜的模式,于夏伐前在桑园内间作黄瓜,主要用于培育黄瓜种子,取得了初步成功。1方法1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的桑树上山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梯田上,桑树与农作物进行间作;一方面利用农作物的肥培管理顺便来培养桑树,和梯田上面与堰下对桑树保土保墒(保墒即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另一方面利用桑树进行对农作物保堰保墒,而达到相互为用之目的。同时利用优越的剪定方法使桑树自己能养自己。现将鲁中南区及胶东区调查时所见到的和群众的反映叙述于下:  相似文献   

16.
桑园间作蔬菜 蚕农增收的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军  华序 《四川蚕业》2011,39(2):46-47
在桑园的秋冬季节,实施间作蔬菜,不仅为泡菜企业提供原料,而且使蚕农在不影响桑树生长的前提下还额外增加了较大的经济收入。丹棱县蚕桑站科技人员经过近两年的不断实践,基本掌握了桑园间作蔬菜的配套栽培技术,2010年底丹棱县桑园间作蔬菜面积已推广到133hm2,每亩增收1000多元,目前这项技术正在全县范围及周边区、县内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一、我市桑树概况: 1983年以来,我市因地制宜调整了栽桑布局,在完善提高“四边桑”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了“小桑园”、“大行桑”。并实行桑粮、桑经、桑菜的合理套作,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18.
<正> 千阳县地处渭北旱原,新植桑树生长慢,不少群众想借桑树行间的空隙搞间作套种,但由于对套种作物的种类没有很好地选择,在桑园套种烤烟、小麦、油菜,甚至还有套种高粱、玉米的,影响了桑树的生长,烤烟对蚕还有毒害作用。为了提高土地肥力,促进桑树生长,建议改变不合理的间作方法,套种绿肥等作物。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桑园的综合效益,增强蚕业抗市场风险的能力,2001年,我们在蒋垛镇朱高村、仲院村小面积试验桑树丹参间作模式,获得初步成功。平均每667m2桑园增收700元以上。2002年我市桑和丹参间作面积扩大到15hm2,对桑和丹参间作技术作了进一步探讨。1材料与方法试验2001年在我市蒋垛镇朱高村、仲院村进行,设7块桑园,面积1.68hm2,土壤类型属中沙土,肥力中等。桑树品种育71-1号,桑园规格为宽窄行(1000株/667m2),即行株距为(2,0.67)×0.5m,南北行向,宽行为丹参间作区域。养蚕布局保持全年春、中秋、晚秋3期蚕不变;丹参品种为常见的紫丹参。丹参入园…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陕北地区的湖桑实生桑园大量增加,为了及时指导生产,我们在继续开展陕北桑树全年条桑收获试验和示范的同时,对三年生湖桑实生桑进行了春季发芽前剪伐程度的小试验.试验设在子长县毛家河大队一个约40度的阳坡上.整地方式为连续反坡梯田,1979年秋栽植,每亩株数100株.鉴于供试桑树枝条节间长短不一致,剪梢程度以留芽数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