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小麦播种期间,有些年份由于连续降雨较多或其他原因,影响了秋作物的正常收获和小麦的适期播种,造成大面积小麦晚播,有的推迟播期10至15d,最晚的在春节前才播种。针对这种晚播小麦的特殊情况,笔者进行了系统的田间调查研究,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及应变管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2003~2004年小麦播种期间,我地区由于连续降雨较多,比常年同期增加176.5毫米,严重影响了秋作物的正常收获和小麦的适期播种,造成全市大面积小麦晚播。由于应变及时,晚播麦田一般667平方米产量在300千克左右,高的413.3千克,仍然取得了好收成。1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1.1冬前麦苗  相似文献   

3.
晚播小麦大多于寒露后播种,冬前只能长出3-4片叶.分蘖很少发生或没有发生.吸收能力较差.养分积累不足。因此.晚播小麦除在播种时注意四促一补外.春季管理尤为重要。今年。由于小麦茬水稻直播面积相对较多.播期推迟到10月20日以后.晚播小麦面积增多.因此要抓住明年春季管理这一关键时期,根据苗情、地情,合理运用促控措施.以弥补晚播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晚播小麦应变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小麦播期推迟的情况下实现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一、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1.冬前苗小、苗弱。小麦从播种至主茎上形成5叶1心的壮苗约需0℃以上积温550℃以上,习惯上把从播种至越冬前的积温低于420℃播种的小麦,称为晚播小麦。10月中上旬播种的小麦,多数年份只有一片叶出土,也称为"一根针";10月中下旬播种的小麦冬前一般不能出苗,称为"土里捂"。根据∑T=50+20+10n(n为播种深度),当120℃>∑T,冬麦即立针,∑T<50℃冬麦种子未完成吸水膨胀等生理生化过程,所以冬麦土里捂的播期应定在120℃>∑T<50℃的积温里,否则不能完成春化或以出土。2.春季生育进程快、时间短。据观察,同一品种在适期播种和晚播情况下,晚播小麦幼穗分化开始晚、时间短、发育快,到幼穗分化的药隔形成期可以基本赶上适期播种的小麦,且播种越晚,穗分化持续时间越短。因此小麦穗粒数少。  相似文献   

5.
晚播小麦应变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小麦播期推迟的情况下实现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一、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1.冬前苗小、苗弱。小麦从播种至主茎上形成5叶1心的壮苗约需0℃以上积温550℃以上,习惯上把从播种至越冬前的积温低于420℃播种的小麦,称为晚播小麦。10月中上旬播种的小麦,多数年份只有一片叶出土,也称为"一根针";10月中下旬播种的小麦冬前一般不能出苗,称为"土里捂"。  相似文献   

6.
晚播小麦应变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小麦播期推迟的情况下实现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关中灌区一般把偏春性品种从播种至越冬前积温低于420℃播种的小麦称为晚播小麦或晚茬麦,由于晚播,小麦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积温不足,幼苗发育不良,一般冬前单株只有4片叶,有1个分蘖或无分蘖。不仅成穗数减少,而且对穗粒数、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由于气候条件变暖,极端天气的增多,特殊生产条件的限制和一些耕作种植方式的改变等,致使部分小麦播期较晚(指10月15日以后播种的小麦),这部分晚播小麦由于冬前积温少,造成苗小、苗弱,冬前很少  相似文献   

8.
生产上一般把小麦播期迟于播种适期10d以上的称为晚播小麦。苏北淮南地区在11月中旬后播种的小麦,由于冬前及冬季不能形成有效分蘖,只能依靠主茎成穗。主茎成穗比例占80%左右,形成独秆栽培。通过对晚播小麦的观察总结,其每667m2产量达400kg的技术关键是在选择适宜小麦品种的基础上,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壮苗;高效施肥以充分发挥主茎穗的生产潜力,实现足穗大穗。  相似文献   

9.
晚播小麦应变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小麦播期推迟的情况下实现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一、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1.冬前苗小、苗弱。小麦从播种至主茎上形成5叶1心的壮苗约需0℃以上积温550℃以上,习惯上把从播种至越冬前的积温低于420%播种的小麦,称为晚播小麦。10月中上旬播种的小麦,多数年份只有一片叶出土,也称为"一根针";10月中下旬播种的小麦冬前一般不能出苗,称为"土里捂"。根据∑T=50+20+10n(n为播种深度),当120℃>∑T,冬麦即立针,∑T<50℃冬麦种子未完成吸  相似文献   

10.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小麦不能适期播种的条件下,经小麦栽培学的多年研究而形成的技术。可获得与早茬、中茬小麦相近的单位面积产量。栽培学上把年前主茎叶片仅4片以下,仅有一个或以下分蘖,冬前积温低于420℃的小麦称作晚播或晚茬小麦。  相似文献   

11.
有些年份,受气候或其他因素影响,小麦未能做到适期播种.针对这种情况,要根据晚播小麦品种的特点,拟定出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 一、晚播小麦的特点 小麦由于播种偏晚,冬前苗情总体偏弱、偏小.因麦苗自身内养分积累少而造成抗逆能力较弱,冬春季较易罹受冻害.故晚播小麦的管理必须因"苗"制宜,加强冬季和早春田间管理,为争取丰产丰收夯...  相似文献   

12.
晚播小麦的成因有两种类型:一是由于前茬作物成熟、收获偏晚,腾不出茬口而延期播种,从而形成晚播小麦。在翼城县主要是玉米茬、棉茬等。例如,回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在9月23日至10月8日;而上述前茬作物的收获期是在10月中下旬,由于茬口晚,播期迟,从而形成晚播小麦。二是由于墒情不足等雨播种或降雨过多不得不推迟播期而形成晚播小麦。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由于气候条件变暖,极端天气的增多,特殊生产条件的限制和一些耕作种植方式的改变等,致使部分小麦播期较晚(指10月15日以后播种的小麦),这部分晚播小麦由于冬前积温少,造成苗小、苗弱,冬前很少分蘖或基本没有分蘖,给小麦创高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充分发挥晚播小麦增产潜力,达到高产、节水、增效的目的,主要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03年麦播期间,河南省阴雨连绵,造成大面积小麦晚播。小麦冬前生长期短,苗小,叶少,不分蘖或少分蘖,苗体弱,根少且分布浅,一般比适播期播种的小麦减产10%~30%。加强春季田间管理是提高晚播冬小麦产量的关键,具体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小麦是南阳市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由于遭遇灾害天气造成秋作物晚收、晚茬(红薯、棉花等)秋作物收获较晚以及播种期出现干旱、雨涝等不利情况等原因,致使每年南阳市都有一定面积的晚播小麦。为了探索晚播小麦在南阳市的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形成特点,研究救灾应对措施,2011~2012、2012~2013年南阳市连续两年安排进行了弱春性品种为主的小麦品种不同播期晚播试验,从试验结果情况看,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小麦晚播只要技术措施和管理跟得上,在不影响南阳市下茬秋作物在适期内播种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不错产量。因此,2013~2014年在前两年开展小麦品种晚播试验经验的基础上,组装出晚播小麦综合配套技术,继续开展了小麦晚播试验,现将今年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1小麦播种特点2014年衡水市计划播种小麦面积400万亩左右,截止到目前,全市播种已基本结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1小麦播期不集中。由于今年夏玉米生育时期差异较大,收获时间不一,加之部分地块造墒影响,自10月7日陆续进入小麦播种期,目前已基本结束,小麦播期不集中,日播种进度缓慢,大部分地块播期比去年晚5~7d。  相似文献   

17.
一、施足底肥。晚播小麦从播种到出苗需10~15天,比适时播种小麦迟20多天,缩短了麦苗冬前的生长时间,加上消耗种子养分,致使幼苗生长瘦弱。因此,晚播小麦要早发壮苗,必须施足  相似文献   

18.
一、施足底肥。晚播小麦从播种到出苗一般需要10~15天,如果气温低则会更长一些。比适时播种的小麦迟20多天。这就缩短了麦苗冬前的生长时间,同时麦芽在土中时间过长,消耗了种子的养分,致使幼苗生产瘦弱。因此,晚播小麦要早发壮苗,必须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66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晚播对小麦的生育动态及产量表现的影响,为后续田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以小麦品种豫信11和豫麦18为材料,考察晚播对小麦个体发育特性、干物质积累量、茎蘖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延迟主要是通过影响小麦个体发育进程,进而影响群体质量。晚播小麦由于冬前积温不足,小麦个体发育较适期播种延迟,越冬前麦苗叶龄、分蘖和次生根减少,成熟期总叶片数减少,全生育期缩短,生物产量降低,产量减少。  相似文献   

20.
一、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一)冬前苗小、苗弱小麦从播种到主茎5叶1心的壮苗大约需0℃以上积温570℃,北方麦区把从到越冬前的积温低于420℃播种的小麦,称为晚播小麦或晚茬麦。冬小麦从播种到出苗需要120℃积温,生长1个叶片需要75℃积温,晚播小麦冬前积温在420℃以下,主茎不足4片叶,有1个分蘖或无分蘖,形成晚播小麦弱苗。在河南10月底到11月上旬播种的小麦,多数年份只有1片叶出土;11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