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发酵堆料,变传统的单堆大堆为贴堆小堆,可以提高发酵质量,减少用工成本,提高蘑菇产量。试验表明,采用宽度0.8 m的培养料进行贴堆前发酵,比传统的大堆料(1.8 m),每座菇房(144 m2)节约用工成本200元,平均单产由8.93 kg.m-2提高到11.92 kg.m-2。  相似文献   

2.
蔡铜元 《食用菌》1992,14(5):24-25
蘑菇培养料的常规堆料和二次发酵(又称后发酵)过程中都要进行翻料堆,不但花工多,而且劳动强度大。常规堆料,因堆料时间长,培养料堆制过熟,养分流失多,加之堆料全过程是在室外,培养料堆制的质量受到不利天气的影响,蘑菇产量低.二次发酵是对常规堆料法的改进,可缩短堆料时间,将料移进室内床架上进  相似文献   

3.
胡道旭 《食用菌》1998,(4):16-16
在蘑菇栽培中,培养料的后发酵技术越来越为人们注重。后发酵即是培养料经过堆制,在最后一次(一般前发酵的第3次)翻堆后,当料温升至50~60℃时趁热运进发酵室,使其在10~12小时内料升温至60~62℃保持4~6小时,通风降温至48~52℃维持4~5天。因此,后发酵也称二次发酵。试验表明,后发酵的产量比一次发酵的产量高出48.1%。本文介绍两种常用的后发酵方法。  相似文献   

4.
棉壳未发酵料制蘑菇菌种是蘑菇制种的最新成果,但一般仅限于栽培种的制作,而原种制作仍沿用堆制、发酵技术。但是,由于早春低温连阴雨对培养料的堆制发酵极为不利,而对原种生产影响较大,常造成缺种甚至绝种。为此,我们从1992年3月起对未发酵料棉壳制蘑菇原种进行本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菌株:152、176,本院保存。1.2 母种培养基采用棉壳木屑汁蔗糖培养基,即:棉壳75g,木屑75g,马  相似文献   

5.
不同发酵方式制备的小麦草蘑菇培养料的质量及蘑菇的产员有较大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室内二次发酵的培养料比室外一次发酵的增产40.8%;室外堆制发酵翻堆两次后,改小堆进行空心发酵的培养料比室外一次发酵的增产33.8%,其增产幅度同室内二次发酵的较为接近,且耗资少,省工简便。  相似文献   

6.
室外前发酵变传统的单堆大堆料为贴堆小堆,室内二次发酵的基础上,分床整料后再次通蒸汽,进行第三次发酵;覆土处理采用管道式蒸汽消毒,结合水、光、气等配套技术的管理,能显著提高双孢蘑菇单产(10.5~11.5 kg/m2)和品质,并节约用工成本。  相似文献   

7.
杨国良 《食用菌》2011,33(3):69-70
4蘑菇堆料中有哪些微生物?在堆料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嗜温细菌、放线菌,有时还有嗜温霉菌。这些微生物自然存在于堆料的原材料中,在合适的条件下生长繁殖,分解利用堆料中的可溶性营养物,进行生物代谢而产生热量、水和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8.
双孢蘑菇可采用室内床栽,也可采用室外畦栽,近年来,随着生产工艺不断改进,培养料日趋丰富,配制方法由一次发酵发展为二次发酵,产量不断提高,大大促进了蘑菇生产的发展。 一、培养料的配制: 1、常用原料:主要有稻草或麦秸、粪肥、化肥等。 2、培养料配方: (1)牛、马、猪粪58%,稻草或麦秸40%,石膏粉1%、过磷酸钙1%、料水比例为1∶1.4-1.6 (2)稻草或麦秸58%、牲畜粪38%,饼肥3%、尿素1%、料水比例为1∶1.4。 3、堆制:一般于9月份进行播种,7-8月份进行堆制,把麦秸或稻草铡成20-25cm的长段,把草和粪各分成10份…  相似文献   

9.
蘑菇栽培料“增温剂”床式发酵法,是一种全新的堆料方法,具有省料、省劳,改善劳动条件,提高栽培料质量,缩短发酵周期,不耗能源等特点,产量可提高10%以上,是蘑菇栽培料发酵技术继二次发酵法后一项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杨国良 《食用菌》2011,(5):66-68
堆料在隧道中发酵时,由高压风机产生强气流,经供风管道(图14)和气咀吹过堆料,循环利用或排出。堆料中插有温度探头,与控制仪及通风系统联动,通过调整新风与循环风的比例,即可保障堆料发酵所需要的氧气和温度,靠堆料本身产生的发酵热即可完成。隧道发酵一般不需要外加热量,在特别寒冷时(-10℃以下),在堆料发酵的初始阶段,需要吹人一些热蒸汽,以启动高温微生物的自然发酵过程。  相似文献   

11.
凌霞芬  王富民 《食用菌》1992,14(6):15-15
蘑菇培养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蘑菇产量的高低,为了能在栽培之前对蘑菇培养料的发酵质量有所了解,我们研究了应用蘑菇增温剂制备培养料时料温的变化与发酵质量间的相关性,以期从料温的变化预测蘑菇发酵料的质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培养料发酵方法应用蘑菇增温剂制备蘑菇培养料.蘑菇增温剂系本所生产的一种新型生物能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马瑞霞 《食用菌》2001,23(4):36
在蘑菇栽培中,经常会碰到菌丝萌发后不吃料、发黄而萎缩,菇农称之为“脱隔”,严重影响着蘑菇生产的发展。现将蘑菇萎缩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高温烧菌 播种期气温高,培养料过厚,后发酵后料温未稳定下降等原因,培养料内温度高于30℃,播种后料温高使菌丝萎缩。 防治方法:蘑菇的播种期要避开高温期,播种时料温应稳定在 25 ℃以下。播种后发现菌丝因高温而萎缩,应重新翻堆通凤.再调节好培养料的湿度,重新播种。2 料内有氨气 建堆时,氮肥添加量过多,或氮肥加入过晚(后期翻堆时才加入)。菌种播种后,培养料内存在氨…  相似文献   

13.
李渝珍 《食用菌》2007,29(1):16-17
在西宁冷凉气候条件下,进行了蘑菇As2796菌株的栽培适应性研究。试验表明:①从3月初建堆到完成培养料的一次性发酵,发酵期最长为33 d,最短为26 d;②5月初出菇至11月上旬,共出菇13潮次,菇期140~145 d;④投料35.3 kg/m@@2,含去柄后的鲜菇48~57个/kg,平均单产10.2kg/m@@2,最高为19.3 kg/m@@2。  相似文献   

14.
在麦草、鸡粪等原材料中拌人速酵菌剂,露天堆制5d,再人隧道发酵6d,这种速酵堆肥过程为11d,而常规堆肥过程需要21d,速酵堆肥不但比常规堆肥节省近50%的时间,还使堆肥原材料的发酵损失由50%减少到30%,生物转化率由32%增至39%,显著提高了蘑菇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发酵料法栽培食用菌其成败的关键是对料进行发酵处理的好坏。这过程中 ,建堆后料温达到要求温度的时间长短很关键 ,它为对料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提供了时间表。为此 ,我们对堆料发酵场所的空间温度和料温第一次达到要求温度时的时间长短进行了系统的试验 ,建立起了数学模型。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发酵料配方 采用栽培平菇的配方 ,碎玉米芯 85 % ,麸皮 5 % ,玉米面 5 % ,石膏 2 % ,石灰 3 % ,5 0 %复方多菌灵0 .2 % ,料水比 1∶ 1.3。发酵料的一次总投料量为 2 5 0 kg。1.2 试验方法 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和进行发酵的场所…  相似文献   

16.
杨国良 《食用菌》2011,33(1):66-67
1蘑菇堆料公司生产规模如何? 蘑菇是自然的粪草腐生菌,因而其人上培养基质以秸秆和粪肥为主料,适量添加富含氮素的有机物或化肥、石膏等辅料,这些原材料的混合发酵物有一个国际通用的名词——堆料(compost)。  相似文献   

17.
双孢蘑菇培养基料隧道发酵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凤玉 《食药用菌》2013,(6):369-370
介绍双孢蘑菇培养基料隧道发酵技术三阶段:原料配制,隧道一次发酵,隧道二次发酵。原料配制涉及原材料配比原则,原材料选择,配方,原料预湿及混合处理。分别从发酵原理、发酵工艺和异常现象处理三方面详细介绍双孢蘑菇培养基料隧道一次发酵和隧道二次发酵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在寒冷季节对培养料进行室外堆积发酵,采用不同覆盖物和翻堆时间的处理,观察培养料的发酵时间和发酵程度,得出结果为堆料第3天翻堆和覆盖草帘发酵质量好,时间短。  相似文献   

19.
殷戎一  黄丹枫 《食用菌》1992,14(4):12-12
目前,国际上多采用谷粒蘑菇菌种,这种制种方法在国内虽已试用,但由于多数蘑菇产区因栽培设施简陋,杂菌污染严重,成品率低,且易受鼠害,因此未能普遍推广。近年来,我国利用棉子壳发酵料制蘑菇菌种,菌种质量虽提高了,而且勾瓶、播种也方便,但制种工序仍较繁琐,并易受自然条件影响,菌种质量不稳定。为此,笔者自1990年2月开始,采用棉子壳免堆制发酵制蘑菇菌种,试图通过培养基配方的改良和生产工艺的改革,以达到简化蘑菇菌种的制作工序,提高蘑菇菌种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蘑菇堆肥高压发酵隧道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兰的蘑菇生产技术世界领先,其采用发酵隧道(图1)制造堆肥,空调菇房栽培出菇,周年生产蘑菇6~8茬,每茬产量稳定在30千克/平方米。我国蘑菇培养料发酵设施落后,技术含量低,菇农烧煤产生蒸汽进行培养料后发酵,全国数十万个煤灶冒烟6~7天,不但耗费大量能源及人力,还排放大量碳和硫污染空气;种菇环境脏、乱、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