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梗五加为五加科落叶灌木,与刺五加是同科同属植物。其嫩茎俗称"刺拐棒",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生长于针阔混交林内,林缘、灌木丛间及溪流附近。由于短梗五加嫩茎具有无污染、口味独特,具有保健功能,所以短梗五加已成为东北传统食用的精品山野菜。文章介绍了短梗五加人工栽培技术,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2.
短梗刺五加的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梗刺五加也叫无梗五加,为五加科五加属落叶灌木,全身是宝,是人们喜爱的绿色保健药用植物.其嫩茎被称为"刺拐棒"、"绿参"等,嫩叶可做茶,果可做果膏、果茶、果酒、饮料、制药,根皮泡水做茶饮等.短梗刺五加产品具有软化血管、调整血压、降血脂、疏通血栓等功效,特别是对治疗眩晕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有显著疗效.因此,短梗刺五加在生产上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广大农民朋友重要的致富门路.  相似文献   

3.
短梗刺五加为五加科五加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地方名俗称刺捌棒,是珍贵的药、食两用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其根、茎、叶及果均可入药。主要成分含黄酮类化合物及皂甙、五加多糖等,  相似文献   

4.
短梗五加与人参同为五加科植物,与刺五加(老虎撩子)、细柱五加(五加皮)同为五加属植物,是辽东山区人们喜食的野蔬珍品。辽东是短梗五加野生资源的主产区,随着野生资源的日渐减少,人们对短梗五加进行有性繁殖,获得成功,并研制出系列产品。本文简单介绍新资源食品短梗五加开发应用初报,为科学开发短梗五加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短梗五加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梗五加为五加科五加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植物,别名为无梗五加、刺拐棒,主要分布于东北及华北等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短梗五加中刺五加苷B、E的超声提取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短梗五加茎皮中的刺五加苷B和刺五加苷E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刺五加苷B、E的提取条件。[结果]刺五加苷B的最佳超声提取条件为:甲醇浓度为52.46%,超声提取时间75min,料液比为40g/ml;刺五加苷E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甲醇浓度49.36%,超声提取时间为75min,料液比为40g/ml。[结论]响应面法优化短梗五加刺五加苷B和E提取工艺合理可行,为提高刺五加苷B和E提取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在500nm处测定无梗五加叶及刺五加叶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显示,无梗五加干叶的总黄酮含量为1.078%;刺五加干叶的总黄酮含量为4.284%.本试验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刺五加和无梗五加资源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短梗五加林产品的采收与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梗五加是我国东北三省道地珍贵中药材品种之一,属药膳两用植物.其根、茎、叶、果均可入药,是我国传统药材刺五加的替代品,尤其嫩茎和鲜叶极具食用价值,历来被辽东地区人们所青睐.人工培植短梗五加林,其产品为制药及功能性食品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相似文献   

9.
<正>短梗五加为五加科五加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是药食两用植物,其嫩茎俗称"刺拐棒",生于山地林下及林缘,主产东北,河北有少量分布,朝鲜也有分布。在短梗五加人工栽培中,病、虫、草害时有发生,影响着短梗五加的质量与产量。1栽培管理防草害1.1田面覆盖短梗五加春季移栽后,立即用稻草或其它作物秸秆覆盖田面,厚度5cm,既可防草,又能保水,同时还可疏松土壤,防止病害,一举多得。1.2加大栽培密度  相似文献   

10.
<正>1市场分析短梗五加别名刺拐棒,是我国传统药材刺五加的替代品,属药、食及多功能性产品集一体的植物。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东三省,总产量约占全国的80%左右,是东三省道地药材中优势种群之一。1.1野生资源概况上世纪80年代东北三省野生中药材蕴藏量调查资料显示,野生刺五加蕴藏量约1万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采挖,特别是2004年之后东北三省各地大规模开矿、修路、建房、毁林、开荒、  相似文献   

11.
五加科植物刺五加,又称五加参,其分布中心在我国东北东部山地(小兴安岭——长白山)一带,是著名中药之一,“神农本草经”誉为滋补上品,近年来国内外均视为“扶正固本”的珍贵药物。几种五加外形上有某些相似之处,尤其是刺五加与短梗五加,它们的分布地区一致,其外形上又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它们的药用价值不同。为此,我们对此三种五加的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了比较解剖,为生药显微鉴定提供解剖结构的依据,以避免药物的混杂。  相似文献   

12.
刺五加是五加科五加属,落叶灌木,又名五加参、刺拐棒、刺老牙、老虎镣子。为中草药珍品,有"木本人参"之称刺五加全身是宝,古有"宁要五加一把,不要金玉满车"之说。刺五加性温,味辛、微苦,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扶正固本的功效。主治胃腹胀痛、黄疽、尿血、月  相似文献   

13.
<正>短梗五加系五加科五加属多年生灌木,俗称刺拐棒,是辽东地区的一种野蔬臻品。其药膳两用,茎菜经国家指定分析测试中心测试,含类黄酮0.116mg/g、糖4.74%、钙2237.08ug/g、粗蛋白2.64%,还含有丰富的绿原酸、胡萝卜素、VC、VB2、K、Ca、Se、Na、Fe等元素。短梗五加干果含钾20.2g/kg、钙2.5g/kg、镁1.19g/kg、原花青素2.6%、  相似文献   

14.
高延红 《新农业》2008,(5):18-19
短梗五加嫩茎(俗称刺拐棒)和鲜叶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是辽东地区人们喜食的精品山野菜.菜用短梗五加按亩栽植6000株计算,栽植第2年亩产嫩茎为300公斤,产嫩叶200公斤,目前市场价嫩茎每公斤6元、嫩叶2元,亩产值2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5.
《农村百事通》2011,(9):118-119
一、药用与分布 五加皮,别名南五加皮、加皮、五加、无梗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五加、无梗五加、刺五加、糙叶五加、轮伞五加的干燥根皮。它是常用的中药材。以采挖野生或栽培的五加树根皮加工入药。五加皮主要分布于我国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  相似文献   

16.
刺五加是五加科五加属,落叶灌木,又名五加参、刺拐棒、刺老牙、老虎镣子。为中草药珍品,有“木本人参”之称刺五加全身是宝,古有“宁要五加一把,不要金玉满车”之说。刺五加性温,味辛、微苦,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扶正固本的功效。主治胃腹胀痛、黄疽、尿血、月经不调,可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多梦、高血压、低血压、体虚乏力、心血管疾病,而且具有抗癌等作用。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地。  相似文献   

17.
由于短梗五加的药膳两用特性,使其市场需求日渐旺盛,人工栽培势在必行。本文总结短梗五加苗木繁育技术,包括种子繁殖育苗、种根繁殖育苗、反季节水生、基生枝压条育苗和苗木出圃等方面内容,旨在为短梗五加的人工栽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刺五加为五加科多年生木本植物,分多刺刺五加和少刺刺五加两种,别名刺拐棒。是长白山区名贵中药材,具有补肾安神,祛风除湿,活血祛瘀等功效。嫩芽嫩茎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可炒食,拌凉菜,蘸酱菜。脆嫩鲜美,清爽可口,风味独特。经常食用,可治疗神经衰弱,冠心病,体虚乏力。是长白山区人们广泛食用的一种山野菜。  相似文献   

19.
五加皮,别名南五加皮、加皮、五加、无梗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五加、无梗五加、刺五加、糙叶五加、轮伞五加的干燥根皮。是常用的中药材。以采挖野生或栽培的五加树根皮加工人药。五加主要分布于我国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  相似文献   

20.
短梗五加,俗称刺捌棒,为五加科落叶灌木,丛生状,多分枝,高1.5-3米,当年枝浅灰褐色,无刺或有少数硬刺。掌状复叶,互生,伞形花序呈头状,球形,浆果状核果,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