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种猪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种猪的淘汰与更新是养猪生产的重点环节,需要正确把握、科学管理,才能使生产良性循环。随意性、盲目性操作只会带来损失。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提出种猪淘汰更新的管理原则,供业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农业部国家生猪产业体系和四川省畜牧局联合主办的“种猪系统营养与高效生产国际学术与技术研讨会”将于2010年9月16日一18日举行,会议将邀请美国、加拿大、丹麦等国家一流种猪营养与饲养的专家及企业代表聚集雅安,围绕“种猪高效生产,种猪系统营养,精细化管理”等种猪生产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1引种为提高猪群总体质量和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猪场和养猪户都经常要向质量较好的种猪场引进种猪。引种也是猪场管理的第一环节和基础环节,品种的引进应遵循以下8项原则:正确选择引入品种;慎重选择个体;严格执行检疫制度;所有猪种必须有检疫证书;种猪场必须要有生产、经营许可证;要区分引进品种是原种还是商品配套系;要考虑品种原产地与引入地间的环境差异;要考虑引进品种的生产性能。了解被引品种地区的疫病情况及整个畜禽类疫病发生情况,不得从疫区引进种猪及仔猪;需要引进种猪时应从有种猪经营许可证的种猪…  相似文献   

4.
养猪的重要基础环节之一是种猪生产,对此,应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以确保种猪大量繁殖出优质仔猪,进而也可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北方牧业》2006,(3):29-29
<正> 1 养猪生产的特点与营销1.1 防疫安全——健康营销养猪生产首先需要一个防疫安全的生产环境,要求生产处于一个生物安全的状态,要求种猪保持健康水平进行繁殖生产。所以种猪营销首先要从健康安全的角度入手,开展健康营销。1.2 技术要求——服务营销养猪生产是一项细致复杂的生物工程,而生产者又往往是技术文化贫乏的农民,同时种猪售后的变化大,使用管理要求高。凶此种猪营销要从技术角度入手,开展技术培训,做好种猪售后的技术服务工作,实施服务营销。1.3 良种要求——品本营销养猪生产要走良种化道路,购买种猪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品或工具,种猪可以创造价值,种好效率高,创造的价值高。因此种猪营销最根本的还是靠种猪自身的性能质量,要靠品本营销。1.4 人才需求——关系营销养猪生产是一种规模化的生产,猪场需要管理和技术人才,种猪营销可以通过向客户企业介绍、培养和输送人才的手段,达到与客户及其管理和技术员密切关系、销售种猪和灌输理念的目的,实现人性的关系营销。1.5 成本控制——价格策略  相似文献   

6.
工厂化养猪生产猪群管理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海深  齐志明 《养猪》2000,(1):36-37
种猪是养猪生产的核心,而种猪的繁殖又是种猪生产的基本内容。如何根据种猪繁殖规律确定种猪有效配种头数、合理种猪淘汰率,种猪生产中母猪配种→妊娠→产仔→断奶(哺乳)→育仔→育成→育肥→上市各环节紧凑而有序,健康向前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养猪生产效率和猪舍利用率,这是工厂化养猪生产猪群管理的重要内容。1 种猪繁殖周期一般认为母猪从出生到240日龄开始进入种群并配种,平均妊娠时间为114天(荷兰等欧洲国家按115天计算),哺乳4周,即28天,仔猪断奶,母猪返回配种舍,仔猪进入保育舍培育。母猪断奶后5~10天(平均7天)又发情配种,进入下一…  相似文献   

7.
种猪生产是整个绿色养猪业的基础。只有通过科学地饲养管理,种猪才能繁殖出数量多、质量高的仔猪,也才能提高绿色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本章着重阐述种猪生产主要环节的规律、技术与组织措施以期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1建立母猪群合理的胎次结构  相似文献   

8.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奶牛养殖也趋向于科学化、精细化、效益化。但是,由于地区差异和生产力水平不同,奶牛生产性能表现的也不一样。繁殖管理是奶牛生产中的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9.
规模化猪场周间管理制度对于猪场生物安全、提高养猪生产效率具有积极意义,猪场需从猪舍设计、种猪选育及分群、同期发情、后备种猪培育、猪场记录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做出相应调整。周间管理,就是将生产群母猪按一周生产节律分批次配种、怀孕、分娩,商品猪分批次保育、育成、育肥并出售。猪场实行流水线作业,每个生产环节全进全出。  相似文献   

10.
一、种猪生产管理目标 要想养好种猪,不能盲目,必须确定一个目标,才会更有积极性。 1.死亡淘汰率/年≤2%,母猪更新率≤25%,公猪更新率50%。 2.分娩率85%~90%。  相似文献   

11.
一、种猪生产管理目标 要想养好种猪,不能盲目,必须确定一个目标,才会更有积极性。 1.死亡淘汰率/年≤2%,母猪更新率≤25%,公猪更新率50%。 2.分娩率85%~90%。  相似文献   

12.
在种猪生产中,仔猪的饲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猪场生产发展的基础。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决定着仔猪成活率和仔猪断奶重,也直接影响种猪的生产性能,进而影响种猪种用价值和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湘乡市伟鸿公司种猪场常年存栏能繁母猪560头,年产仔猪万余头,近三年来,仔猪成活率达97.2%,其技术关键是抓好哺乳仔猪的精细管理。  相似文献   

13.
哺乳仔猪指出生至断奶的仔猪。在养猪生产过程中,哺乳仔猪阶段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体格健壮,发育良好,均匀整齐的哺乳仔猪,对生长育肥猪而言最终才能尽早出栏;对种猪生产而言最终才能尽快配种,现将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谢春河 《猪业科学》2021,38(9):55-58
文章介绍了猪场关键指标及参数的规划和制订,提出生产计划、预警关键指标以及决策建议的思路及方法。针对批次化管理过程中的配种、分娩、断奶及免疫保健等环节,猪场可以采用系统进行模拟预测,并制订用于经营决策的各类生产计划。对于关键指标异常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实施干预措施,实现查疏堵漏。应用信息系统还可以对种猪群进行精准管理,及时发现并淘汰无效或低效种猪,实现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15.
北京养猪育种中心于2000年和2005年先后从法国伊彼得基因优选公司引进法系种猪.形成了目前国内法系种猪大型生产基地。该中心利用引进的法系种猪。系统地开展了法系种猪的生产、选种选育、种猪推广、建立完善繁育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适合我国市场需求的配套系猪选育工作.积累大量关于法系种猪的饲养管理、选育、推广及生产的技术经验.现将法系种猪饲养管理中的几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1月12日,"中国·柬埔寨种猪项目第四次中方项目管理委员会会议",在浙江加华种猪有限公司举行.中国·柬埔寨种猪示范项目是由中国农业部和柬埔寨农林渔业部合作实施的项目,旨在依托中国种猪资源优势和现代养猪技术条件,促进柬埔寨专业化和规模化养猪,提高养猪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规模化猪场的周间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规模化猪场周间管理制度对于猪场生物安全、提高养猪生产效率具有积极意义,猪场需从猪舍设计、种猪选育及分群、同期发情、后备种猪培育、猪场记录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做出相应调整.周间管理,就是将生产群母猪按一周生产节律分批次配种、怀孕、分娩,商品猪分批次保育、育成育肥并出售.猪场实行流水线作业,每个生产环节全进全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有)岛根种猪供应中心为提高生产性能在过去5年间所走过的道路,就与增加1头断奶仔猪有关的管理,即种猪管理和采光技术要点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钟远宣  林桂宇 《广西畜牧兽医》2005,21(6):255-256,264
近年来,由于市场发展的需要,我县的瘦肉型种猪发展较快,从外地引种较多。但由于各养殖户的种猪来自区内外不同猪场,购进种猪时有的检疫项目不够全面。因此在养殖管理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为了全面准确掌握本县种猪的疫病的流行情况、生产情况及在养殖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有关技术问题,为今后有计划、有目的地搞好各项工作提供依据,我们对全县的外来种猪进行一次全面、认真、细致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种猪是养猪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不同种猪具有不同的生产性能与生理特点,因而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饲养管理方式。而不同的饲养管理方式与技术又是实现种猪生产性能的前提条件。当今,我国各大型猪场纷纷饲养新引进的国外高性能优良品种,在国外,这些猪种的性能水平大多较几年前有很大幅度提高;而较我国传统饲养品种则提高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