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非洲菊的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非洲菊的基本特性及从栽植、设施、土壤、管理、采收等几个方面总结非洲菊栽培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非洲菊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非洲菊组织培养中外植体、各个生长阶段不同培养基、培养条件对培养效果的影响以及移栽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以19个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品种为材料,采用地栽、浅植、深植3种栽培方式研究花发育阶段、测试时期、栽培方式对其DUS测试数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花发育阶段对测试数量性状影响明显,随着开花程度的加深,花序梗长度明显伸长,花序直径、花心直径增长至开放5轮两性小花后停止;测试时期对测试结果也有较大影响,冬天、夏天测试值均明显低于春天;半年的测量结果表明,上海地区6月最适于非洲菊生长;在常规栽培管理条件下,地栽方式最利于非洲菊生长,其叶长度、叶宽度、花序梗长度,花序直径等均明显高于另2种方式。  相似文献   

4.
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广泛参与植物的生命活动和代谢过程,在抵御真菌感染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非洲菊转录组测序数据,鉴定出13个非洲菊PLC基因家族成员,其中NPC有3个,PI-PLC有10个。非洲菊PLC的蛋白序列长度在98~594 aa之间,蛋白理论分子量为11 410.25~67 998.85 kDa,等电点为4.74~9.59,均为不稳定亲水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13个成员分别定位于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和细胞核中,表明不同成员功能上可能存在多样性。进化树分析表明,13个非洲菊PLC蛋白可分为2个亚组,进化关系较近的蛋白结构组成相似。非洲菊PLC家族成员在拟南芥中的同源蛋白PLC2、PLC4、AT2G40116可相互作用。非洲菊转录组的FPKM值分析表明,GjPLC2、GjPLC3、GjPLC8、GjPLC10在非洲菊中表达量高,感病植株中变化大,可能在抵御真菌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非洲菊PLC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福建三明地区非洲菊品种对根腐病的抗病性,利用灌根接种法测定了三明地区5个非洲菊品种对根腐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橙色花加利福尼亚、白色花奥西维亚和粉色花埃斯特利对根腐病的抗病性较强,而大红花特拉维撒和黄花特拉费姆对根腐病的抗病性较弱。  相似文献   

6.
两种热带切花衰老过程中呼吸代谢的调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蝴蝶兰(phalaenopsisamabilis)与florijn非洲菊(gerberajamesonii)切花花瓣为材料,研究比较2种切花衰老过程中呼吸的差异,以及外源乙烯、活性氧、水分胁迫对2种切花呼吸的效应,寻找缓解2种切花衰老的技术措施,并讨论其相应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蝴蝶兰呼吸速率低于非洲菊,且蝴蝶兰以糖酵解途径(EMP)、抗氰氧化酶(AP)为主,而非洲菊以磷酸戊糖途径(HMP)为主;蝴蝶兰对外源乙烯的效应大于对外源活性氧的效应,而非洲菊却相反。蝴蝶兰对外源乙烯敏感性大大超过非洲菊。适当浓度乙烯抑制剂能降低呼吸速率,延缓蝴蝶兰切花衰老,而适当浓度活性氧清除剂能缓解对呼吸的抑制,延缓非洲菊衰老,延长瓶插寿命。对2种切花进行干旱胁迫18h,可加速切花衰老,瓶插寿命相应缩短,但胁迫前用0.01%TritonX-100预处理1h,能有效缓解水分胁迫效应,瓶插寿命与正常瓶插不经水分胁迫的对照切花相同。   相似文献   

7.
以非洲菊无菌苗带节茎段为外植体,比较各种不同激素组合、浓度大小对非洲菊芽苗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8—1.2cm的非洲菊带节茎段为外植体,可以不通过愈伤组织途径,直接诱导出芽。非洲菊带节茎段诱导芽苗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3.0mg·L-1+NAA0.1mg·L-1。较高浓度的6-BA有利于增殖系数的提高,但容易出现玻璃化现象,高浓度的NAA会使芽苗叶色退绿,故最适合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mg·L-1 +NAA0.3mg·L-1。非洲菊芽苗生根的浓度范围较宽,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2mg·L-1。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非洲菊肉桂醇脱氢酶基因(Cinnamyl alcohol dehydrogenase,CAD)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方法]从非洲菊转录组数据中筛选获得具有完整CDS的CAD基因,运用CodonW、EMBOSS、SPSS和Origin软件分析其密码子使用情况。[结论]筛选获得5条具有完整CDS的非洲菊CAD基因,其密码子偏好性较弱,编码氨基酸时倾向于使用较多的A或T。GC1s、GC2s、GC3s、GC和ENC之间无显著性的相关性。该基因编码氨基酸时除受突变压力的影响外,外界因素与自然压力影响较大。酵母菌真核表达系统适合作为异源表达系统,拟南芥则是较为理想的受体。[结论]该研究可为非洲菊CAD遗传转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切花非洲菊采后弯茎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是重要的切花材料,然而,切花非洲菊采后易发生弯茎现象,是导致采后损耗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10个非洲菊切花品种为试材比较瓶插期间弯茎进程,发现弯茎现象在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从中筛选出易弯茎品种和不弯茎品种。对非洲菊各品种进行外源乙烯和乙烯作用抑制剂1-MCP处理,发现非洲菊切花对于乙烯敏感性也存在品种特异性,并且乙烯对敏感型品种的弯茎发生有延迟或促进的不同影响效果。同时,对瓶插期间各品种花茎不同区域干、鲜重情况分析,发现非洲菊花茎距离花盘底部10~15 cm区域的干重、鲜重和水分损失均较高,可能是导致该区域发生弯茎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本文还发现非洲菊花茎直径和茎段的再伸长与弯茎现象的发生没有联系。  相似文献   

10.
以非洲菊‘G088’为材料,基于本研究所测序得到的非洲菊转录组数据(SRA:SRR9937065)的基础上,采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2个病程相关蛋白1(PR-1)基因,分别命名为GjPR-1-like1和GjPR-1-like2(GenBank登录号:MW057342和MW057343),GjPR-1-like1和GjPR-1-like2编码序列长度分别为534 bp和489 bp,可编码177和162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GjPR-1-like1属于碱性不稳定性蛋白,GjPR-1-like2属于弱酸性稳定蛋白;它们编码的蛋白质均含有CAP_PR-1和CAP superfamily保守结构域,属于富含半胱氨酸超家族蛋白,含有信号肽、跨膜结构和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表明均位于液泡中。PR-1基因在不同组织(叶、叶柄和根)、不同激素与逆境(SA、MeJA、ABA、NaCl)以及根腐病病原菌处理非洲菊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GjPR-1-like1和GjPR-1-like2均在叶片中表达水平最高,在SA、MeJA、ABA和NaCl胁迫以及根腐病病原菌处理下,均显著影响GjPR-1-like1和GjPR-1-like2的表达水平。研究表明,GjPR-1-like1和GjPR-1-like2可能参与调控非洲菊生长发育过程,尤其是叶片的发育过程;且可能参与了非洲菊生物及非生物胁迫过程,尤其在响应非洲菊根腐病的抗病防御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游稻区水稻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解国家调低稻谷保护收购价后长江中游稻区水稻产业发展状况,湖南、湖北、江西和河南4省水稻专家组织开展了相关调研。结果表明,长江中游稻区2018和2019(预测)两年水稻总体种植面积持续缩减,主要是湖南和江西“双改单”和种植结构调整所致,而湖北和河南面积略有增加。稻区内2018年稻谷销售进度明显滞后于上年同期,稻谷价格也不同程度下跌。这主要受国家保护价下调影响。而优质稻谷销售进度和价格受影响较小,其流通表现出更强的市场化。2018年水稻种植人工、地租、化肥和总成本均出现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地租和人工成本增加是总成本提高的主要原因。2018年稻米加工企业稻谷收购量、收购价和稻米批发价均不同程度降低。稻区内优质稻和杂交稻种植面积占比均为64%;籼稻面积占比97.6%。不同水稻种植技术应用比例表现为 抛秧>手插和直播>机插;再生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稻渔模式迅猛发展。同时,稻区水稻产业发展面临着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下降,订单农业发展风险重重,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修缮主体不明确,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偏低,稻渔模式无序发展隐患大,农民卖粮难度大、成本高、风险大,区域稻米品牌建设亟待加强等一系列问题。建议政府调整粮食收储政策,加强对农业的政策和补贴支持力度,加强对再生稻和稻渔模式发展的引导,加大科研攻关投入。  相似文献   

12.
为解析灌浆期持续干旱对优质强筋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强筋早熟多抗小麦品种西农979为材料,从旗叶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籽粒淀粉和蛋白质积累过程等方面分析其在灌浆期不同阶段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与正常水分供应(CK)相比,干旱胁迫下花后10 d后小麦旗叶相对含水量下降,变化不显著,而POD、CAT和SOD活性升高,旗叶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等显著下降。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旗叶光合能力显著下降,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其中POD和SOD活性下降速度低于CK。灌浆期干旱胁迫显著降低植株结实率、籽粒长宽、饱满度、千粒重等,导致产量显著下降,并减少籽粒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及淀粉直支比,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由此可见,灌浆期持续干旱会降低小麦光合能力,增强抗氧化能力,抑制籽粒淀粉合成和积累,影响植株结实、籽粒发育和品质形成。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重庆水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落实,助推长江经济带水稻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基于SWOT方法分析了重庆水稻产业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以“增强优势、弥补不足、应对挑战、消除威胁”为目标,提出了针对性的重庆水稻产业绿色发展对策建议。研究认为,重庆水稻要实现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十四五”期间,重庆水稻发展要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为战略导向,以“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为发展目标,以“绿色发展、提质增效,构建高质量水稻产业经济体系”为发展重点,以“深化水稻生产经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发展动力,推动水稻产业多种功能开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出的10条对策建议为:开展稻田宜机化整治工作、开展生计可持续性评估、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探索种植制度调整、构建特色绿色稻米产业、完善产业协同机制、提高科技支撑效应、构建多层级智慧管理服务体系、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健全监管保障制度。本研究结果为新形势下制定重庆水稻绿色生产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以及扶持政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增施有机肥对番石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对番石榴一年两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番石榴科学施肥提供依据。以‘红香1号’番石榴为研究对象,以单施化肥为对照,比较每株增施有机肥2.5、5.0、7.5、10.0 kg对番石榴果实外观性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可增加单果质量,增大纵径、横径和果形指数,改善果实外观性状,提高产量,同时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Vc、可溶性糖和还原糖的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改善果实风味,提高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其中每株增施7.5 kg有机肥效果最佳,与CK相比,第1批和第2批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实纵径和横径分别增长了32.48%和20.77%、31.70%和33.97%、25.43%和24.58%,可溶性固形物、Vc、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分别提高了14.95%和25.76%、56.58%和57.55%、56.93%和53.23%、40.87%和50.54%,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25.00%和19.35%,总利润提高了55.46%。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历史名茶霍山黄芽茶叶香型特征,比较其不同等级茶叶香气质和量的差异,从原产地安徽省霍山县大化坪镇选其特一级、一级和三级茶样,以SDE法提取香精油、GC-MS配合标准样品做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共检出香气成分44个,包括了萜烯醇类、醇类、酯类、醛类、酮类、烯类、烷类、杂环类、萘和酚类共10类香气化合物;3个等级茶叶香气共有成分26个,其中主要成分是芳樟醇、香叶醇、橙花叔醇、β-紫罗酮、顺式芳樟醇氧化物、反式芳樟醇氧化物、乙酸叶醇酯、苯甲醛、β-荜澄茄烯、2-戊基呋喃等,前2个含量最大,这些化合物构成了霍山黄芽清香持久香气的物质基础;(2)从特一级、一级至三级茶样,分别测出41、34和32个香气成分,而且高等级茶叶香气成分个数较均匀地分布于上述10类香气化合物中;以内标法进行相对定量,测得特一级、一级的香气含量分别高出三级的香气含量33.7%、9.8%。分析认为:3个等级茶样的品种、栽培条件和加工工艺相同,采摘时间和芽叶质量则是影响其香气质(香气化合物种类)和量(含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
灰肉红菇是广西等地特色野生食用菌,生于锥属植物林地,但其与相似类群子实体下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并不系统,土壤真菌功能未见报道.本研究在广西浦北县同一样地,以灰肉红菇(H)及其相似类群(玫瑰红菇JH,毒红菇FH;白黄乳菇DZ)子实体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明确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组成、优势类群及其功能.结果...  相似文献   

17.
椰子水是一种古老的热带饮料,以其天然、纯净、营养和健康的特性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爱,并引起了 众多饮料生产商们的注意。由于椰子一旦被打开裸露接触到空气中时,椰子水的化学成分和风味会发生很大变化,造 成了收集、贮藏和加工困难。因此,多年来限制了其向商业化应用。研究表明,对采后椰子水进行适当处理,可以有 效改善成品椰子水的货架期。目前,对于椰子水加工,热处理联合化学添加技术已经成熟并应用在工业生产上,但一 些新技术如膜过滤技术、超高压技术和高密度二氧化碳技术等还没有被大规模应用。无论哪一种加工技术,都不可避 免的改变椰子水的口感、风味和色泽,寻找和掌握一种既能保持天然的口感、风味和色泽,又能有较为理想货架期的 椰子水工业化生产技术是当务之急。然而,全球对椰子水方面的研究仍然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对整个椰子鲜果的保鲜 和椰子水的加工研究上。本文将主要综述至今文献报道相关椰子水贮藏保鲜和加工技术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明确小麦颖果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盾片的结构特征,以扬麦13为材料,采用超薄切片、显微和超微观察及Image-pro Plus软件图像分析等技术,研究了小麦盾片在颖果发育及萌发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花后16d,颖果靠近胚乳的胚周缘细胞由外到内分别分化为盾片上皮细胞和盾片薄壁细胞。在颖果发育过程中,盾片上皮细胞形态由不规则形转变为细长形,数目逐渐增加,面积逐渐减小。盾片上皮细胞中淀粉粒不断降解,颈部盾片上皮细胞呈细长形,而底部细胞呈多边形和椭圆形。盾片薄壁细胞淀粉粒不断增多,体积变大。花后16~20d细胞液泡化,积累脂质体和植酸钙镁颗粒,细胞核中核染色质明显降解。在萌发过程中,盾片上皮细胞由不规则形和多边形向圆形转变,细胞的数目先减少后增加,面积先增加后呈减小趋势。薄壁细胞内淀粉体不断变形、塌陷并逐渐降解,蛋白体发生解体,而脂质体先降解而后又重新合成。由以上结果说明,小麦盾片具有吸收转运养分、贮藏养分及保护胚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甘蔗是广西重要的经济作物.为促进甘蔗高效生产,以甘蔗品种'桂糖42号'为材料,在田间条件下,依据广西甘蔗主要播种月份,设置2月15日、3月15日、4月15日及5月15日4个播种期,分析新植蔗和宿根蔗干物质积累、养分积累及养分经济效率.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新植蔗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减少;宿根蔗根、叶干物质积累量增加,茎干...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水心病菠萝果实生理指标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特征,本研究以菠萝主栽品种‘巴厘’为材料,采用液质联用(LC-MS)、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测定了不同发病程度的水心病菠萝果实中主要内源激素、单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Vc)、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分析了水心病发病程度、内源激素和抗氧化酶活性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发病程度水心病菠萝可溶性固形物、Vc和糖含量、SOD和POD酶活性以及内源激素玉米素(ZT)、茉莉酸(JA)和脱落酸(ABA)含量均比对照显著下降,且随着发病程度的加深下降幅度增加;不同发病程度水心病菠萝CAT酶活性、MDA含量和SA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可滴定酸含量、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在轻度发病果中含量较对照明显增加,在中度发病果中含量显著降低,而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含量变化趋势与其刚好相反。相关分析表明,菠萝水心病病害级别与内源激素ZT、JA和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98和-0.94;与S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3。一方面水心病降低了菠萝果实糖酸比和Vc含量,导致果实品质下降;另一方面菠萝通过调节内源激素ZT、JA、ABA和SA含量,进而调控SOD、POD和CAT活性,增强对水心病的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