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潮土区超高产麦田供钾特点与小麦钾素营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综合作者多年来有关超高产小麦钾素营养与钾肥施用的研究,介绍了黄淮海平原潮土区超高产麦田土壤钾素动态变化、超高产小麦钾素营养特点以及施钾对小麦生长发育、形态生理等的影响,强调了在小麦超高产实践中钾素营养研究和钾肥施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钾素水平对油菜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钾素施用水平对油菜薹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钾素缺乏和过量均可导致油菜叶片POD含量上升 ,CAT和SOD含量下降。不同施钾水平条件下 ,油菜下部叶的酶活性差异比上部叶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利用盆载试验研究不同钾素施用水平对油菜薹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钾素缺乏和过量均可导致油菜叶片POD含量上升,CAT和SOD含量下降,不同施钾水平条件下,油菜下部叶的酶活性差异比上部叶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荔枝钾素营养与钾肥施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广叙述了荔枝钾素的营养生理作用、讨论了土壤供钾水平,大小年结果,施肥管理对树体钾营养的影响,荔枝树体钾营养年周期消长规律,钾素营养诊断指标以及钾肥的合理施用。要获得施钾的最佳效果,必须在荔枝营养平衡的前提下调节钾肥的施用时期和数量。  相似文献   

5.
在磷、钾素含量较高的黄红壤上研究了连续施用磷钾肥对油菜产量、养分 表明:施用磷钾肥,可以显著提高油菜产量,增产幅度达45. 3%~180% ,磷肥效应起 利于养分的协调供应,提高了油菜植株的养分含量和养分吸收量。磷钾肥的施用还 油菜纯利润平均增加了1 372. 8~1 851. 1元/hm2。  相似文献   

6.
连续施用磷钾肥对油菜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在磷、钾素含量较高的黄红壤上研究了连续施用磷钾肥对油菜产量、养分吸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钾肥,可以显著提高油菜产量,增产幅度达45.3%~180%,磷肥效应起主导作用。连续施用磷钾肥有利于养分的协调供应,提高了油菜植株的养分含量和养分吸收量。磷钾肥的施用还能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三季油菜纯利润平均增加了1 372.8~1 851.1元/hm2。  相似文献   

7.
从钾素营养的生理作用,作物不同基因型钾素营养研究现状,作物不同基因型钾素营养的机理研究三个方面综述了我国作物不同基因型钾素营养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土壤含钾量现状和钾肥供应不足提出了几点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钾肥在花生生产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我国对钾肥的研究应用日益重视,钾肥在花生生产中的作用机制及施用方法等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现根据有关资料和我所试验结果综述如下。 一、钾素的营养作用及花生的吸收特点。 1、钾素的营养作用:钾作为许多酶的活化剂,能促进多种代谢反应,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据试  相似文献   

9.
通过4年(2010-2013年)6季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氮钾肥分配方式对花生-油菜轮作制作物产量、植株氮钾素累积量、氮钾肥吸收利用效率、土壤氮钾素平衡和施肥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设空白对照(CK)、农户习惯施肥(FB)和轮作周年氮(N)、磷(P_2O_5)、钾(K_2O)单季均衡施肥(花生90-90-120,油菜180-90-120)、花生低氮油菜高氮(花生45-90-120,油菜225-90-120)、花生高钾油菜低钾(花生90-90-180,油菜180-90-60)和花生低钾油菜高钾(花生90-90-60,油菜180-90-180)等6个处理。结果表明:(1)施用氮磷钾肥花生、油菜和轮作周年产量平均分别提高10.9%、118.0%和32.1%,其中花生以花生高钾油菜低钾处理表现最好,油菜以花生低氮油菜高氮处理表现最好。(2)施用氮磷钾肥能显著提高花生和油菜的氮、钾素累积量,与单季均衡施肥相比,花生低氮油菜高氮处理能显著提高花生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吸收效率,花生高钾油菜低钾处理能显著提高油菜钾肥偏生产力和钾素吸收效率。(3)试验结束后,空白对照与农户习惯施肥的土壤氮、钾素均表现为亏缺,4种氮钾肥分配方式的土壤氮、钾素均表现为盈余(分别盈余36.1kg/hm~2和24.0kg/hm~2)。(4)在经济效益上,花生、油菜和轮作周年的产投比均以花生高钾油菜低钾处理最高(花生2.12、油菜3.13、周年2.59)。综合考虑认为,湖北省花生和油菜的氮肥适宜用量是90kg/hm~2和180kg/hm~2,在轮作周年钾肥总用量有限条件下,将钾肥适当前移至花生季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0.
花生的钾素营养与钾肥的施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氮、磷、钾是花生必需的营养元素。在花生生产上,过去对磷肥和氮肥的施用比较普遍,而对钾肥的施用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各地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根据我所及各地有关钾肥的研究资料,汇集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一、花生的钾素营养与吸收分配 1、花生的钾素需要量:花生是需钾较多的油料作物,对钾素的需要量因不同品种和产量水平而异。据我所研究测定,亩产200~400公斤荚果的花生群体植株,  相似文献   

11.
从光合作用、物质合成与运输、肥料的吸收利用等方面,概述了钾素对大豆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钾素营养在提高大豆含油量的同时,在改善外观品质,尤其是在菜用大豆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改良中的作用。并从改善菜用大豆品质角度,提出了菜用大豆钾素营养研究应该注重探讨钾素营养在生理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及对蔗糖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在研究手段上应将常规实验方法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结合。  相似文献   

12.
非编码RN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特殊基因.以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L.)Makino vat.utilis]为实验材料,根据普通白菜花粉特异的非编码RNA基因Bc MF11的全长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直接扩增的方法从菜心中克隆出BcMF11的同源基因全长序列,命名为BcNR1 (GenBank登录号为EF363720).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全长801 bp,缺乏明显的开放阅读框,而且在序列中多处出现终止密码子,具有非编码RNA基因的序列特征.RT-PCR表达分析结果显示BcNR1是菜心花粉发育特异表达的基因,推测该非编码RNA基因在植物花粉发育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CaCl对盐胁迫下小白菜生长和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aCl2根际注射结合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20、30 mmol/L )CaCl2对盐胁迫下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L.)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0 mmol/L CaCl2处理显著提高了幼苗的株高、单株干重、单株鲜重和展开叶片数等,降低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增强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酶活性,显著提高盐胁迫下小白菜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表明适宜浓度的外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甘蓝型油菜不同钾素利用效率的植株所具有的表型特征,以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区广泛种植的34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试验小区以最佳肥料用量(每公顷210kg 氮,45kg五氧化二磷,67.5kg氧化钾)种植油菜,比较不同品种油菜对钾素的吸收利用率。根据平均值法可将材料分为四类:A-高效吸收高效利用型、B-低效吸收高效利用型、C-高效吸收低效利用型、D-低效吸收低效利用型。比较发现:A类的一次分枝数、一次分枝角果数、籽粒产量和茎秆干物质均显著高于B、C、D三类,每角粒数显著大于D类,而分枝节位则显著小于D类。A类籽粒钾含量和钾(氧化钾)积累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地上部钾积累总量表现为A(和C)高于B(和D)。  相似文献   

15.
采用同源克隆法从菜心中获得 cDNA 全长 459 bp 的 E2 基因,命名为 BclUBE2。该基因编码 153 个氨基酸,分子量为 17.24 ku,理论等电点为 5.37,为亲水性非分泌蛋白。结构分析显示,该蛋白含有一个泛素结合酶E2 活性位点、一个 WD 重复序列和一个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进化分析发现,菜心 BclUBE2 蛋白与芸薹属芜菁和油菜的亲缘关系较近。qRT-PCR 分析表明,菜心 BclUBE2 基因在根、茎、叶、叶柄中均有表达,且表达丰度和变化趋势不同。在低温胁迫下,根中的表达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且在处理 1 h 时表达量最低;在茎、叶、叶柄中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表达趋势,茎和叶柄处理 6 h 时的表达量最高,叶片处理 1 h 时的表达量最高。说明菜心 BclUBE2 基因在响应低温胁迫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南方白菜型油菜自交衰退和杂种优势利用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连续自交三代的南方白菜型油菜品种为材料进行自交、兄妹交、姐妹系间交和开放授粉,观察自交后代衰退程度及杂交后代优势程度。结果表明南方白菜型油菜自交严重衰退、连续自交四代,其主要农艺性状与开放授粉或与姐妹系间的后代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自交后代纯合性越好,则杂交F1优势率越大。同一种繁殖方式,杂交F1优势率与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有关。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对氮、磷、钾的吸收及分配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养分的供应以及马铃薯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对其块茎的形成、膨大及淀粉积累的影响尤为显著。氮、磷、钾在马铃薯生长发育中需要量大,必须加以补充,才能满足其正常生长需求。生产上不合理的施肥,导致马铃薯产量不高、品质较差及生产成本增高。通过分析马铃薯不同生育阶段、不同器官吸收养分的特征和分配规律,从而探索马铃薯生产中最佳的氮、磷、钾施肥组合,这对于丰富马铃薯栽培生理理论和指导生产中氮、磷、钾肥合理配施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To search for dried plant seeds with potent anti-diabetes activity, we conducted a large scale screening for inhibitory activity on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and facilitating activity on adiponectin production in vitro. These activities in 3T3-L1 adipocytes were screened from ethanol extracts of 20 kinds of dried plant seed marketed in Japan. komatsuna (Brassica rapa var. perviridis), common bean (Phaseolus vulgaris L.), qing geng cai (Brassica rapa var. chinensis), green soybean (Glycine max), spinach (Spinacia oleracea L.) and sugar snap pea (Pisum sativum L.) markedly enhanced adiponectin production (11.3 ~ 12.7 ng/ml) but Japanese radish (Raphanus sativus), edible burdock (Arctium lappa L.), bitter melon (Momordica charantia) and broccoli (Brassica oleracea var. italica) did not (0.9 ~ 2.7 ng/ml). All adiponectin-production-enhancing seeds except spinach (2.7 pg/ml) and okra (Abelmoschus esculentus) (6.6 pg/ml) effectively decrease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levels (0.0 pg/ml). We further examined the effects on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in the dried seed extracts. Although scavenging activity correlated well with total phenolic content of samples, no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with adiponectin production. These results point to the potential of dried seed extracts as a means to modify the activity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for the adiponectin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