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玉米弯孢菌毒素作为病原菌的致病因子之一,在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病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致病作用,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致病机理,探索新的防治途径。本文对玉米弯孢病菌毒素的培养条件、理化性质、生物活性、致病机理的研究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产量损失测定及药剂防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梅丽艳  李志勇  郭梅 《玉米科学》2003,11(2):093-095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产量损失测定结果表明,产量损失率与玉米品种及弯孢菌菌株密切相关,相同菌株对不同玉米品种及不同菌株对相同玉米品种产量影响有差异,产量损失幅度为10.10%~48.62%;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影响玉米产量构成,使玉米穗变短、细,百粒重减少.通过药剂防治试验结果看出,药剂防治能有效地防治玉米弯孢菌叶斑病.70%代森锰锌WP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达95.46%。  相似文献   

3.
弯孢菌孢子在清水中或可直接萌发,或不能直接萌发,玉米花粉粒及叶面渗出物质对弯孢菌孢子萌发有明显促进作用.萌发孢子遇超过30 s的干燥即丧失侵染能力.弯孢菌在15℃至35℃都可对玉米形成侵染,以25℃左右为最适侵染温度.叶面结水时间需超过7 h才能形成侵染.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弯孢菌叶斑病的潜育期为3~4 d,持续显症时间为4~5 d,温度是影响潜育期的重要因子,病斑扩展的最大直径为1~2 mm。  相似文献   

4.
玉米尾孢菌,弯孢菌叶斑病发病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孢菌 (Cercosporamaydis)和弯孢菌(Curvularialunata(Wakker)Boedijn)叶斑病均为发生在玉米叶片上的病害。 1996年辽宁省部分地区严重发生玉米弯孢菌斑病(拟眼斑病 )和尾孢菌斑病 (灰斑病 ) ;1997年作物生育期间高温多湿 ,庄河地区玉米普遍发病 ,其中沈单 7号、掖单 13号、东试 7号等品种表现较为严重 ;1998年发病比上一年稍轻 ,玉米叶斑病主要表现为拟眼斑病和灰斑病 ,发生也较重。拟眼斑病和灰斑病可使玉米减产 10 %~ 2 0 %,个别严重地块减产可达2 5 %~ 30 %,所以研究玉米尾孢菌、弯孢…  相似文献   

5.
玉米新品种抗弯孢菌叶斑病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近几年在葫芦岛地区发病较重,玉米大面积减产15%-20%,为筛选出玉米抗病新品种,1999年我们对10个玉米新品种(组合)进行了抗弯孢菌叶斑病鉴定。  相似文献   

6.
玉米弯孢叶斑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米弯孢叶斑病[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是我国近几年玉米上发生的重要病害.其危害在一些地区已经超过大小斑病,成为玉米主要病害.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危害损失、抗病性以及综合防治等方面对该病进行了综述,同时讨论了今后玉米弯孢叶斑病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李富华  叶华智 《玉米科学》2005,13(4):109-111
玉米弯孢叶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6~40℃,最适为28~32℃;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8~40℃,最适为25~35℃;病残体产孢的温度范围为8~38℃,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病残体产孢时间缩短,当温度为20~35℃时,保湿24h即可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弯孢菌在10~38℃都可以侵染玉米植株,使其发病;但在30℃时,病害的潜育期最短,病情发展最快。  相似文献   

8.
苏宝强  贾雨 《杂粮作物》2000,20(3):50-52
玉米矮花叶病毒病(maizedwarfmosaicvirus),弯孢菌叶斑病〔又称拟眼斑病,Curvularialunata(Walk)Boed〕及尾孢菌叶斑病(又称灰霉叶斑病,CercosporazeaemaydisTehon&Daniels)三种病害在辽宁省玉米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尤其在近几年发病更重。1994年建平县朱力科镇66.7hm2制种田,因矮花叶病毒病危害造成绝收,损失惨重。1995年绥中县塔山镇种植的丹玉20玉米田突然爆发弯孢菌叶斑病,2700hm2玉米严重减产。到1996年全省已有12个市40多个县(区)玉米田发生…  相似文献   

9.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发生和防治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吉林省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发生和防治几个问题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室内保存1~3年的病叶、当年室外越冬的病叶均具有产孢能力;玉米生育期对弯孢菌侵染概率有明显的影响,生育前期侵染概率高,抗侵染力低,生育后期侵染概率低,抗侵染力强;施用氮肥、磷肥对玉米弯孢菌侵染概率影响不明显,而钾肥能降低侵染概率。对生产中一些玉米品种、自交系进行抗病性鉴定,如吉玉106、CM1、济单7号、吉846、5002表现抗性较好。筛选出对防治弯孢菌叶斑病有效的药剂:甲基托布津防效最高,可达91.59%;其次是炭疽福美、速克灵,防效也分别达88.37%和82.98%;代森锰锌的防效为78.37%。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田间自然条件下人工接种的方法,对94份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组合)进行抗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鉴定,同时筛选出用作QTL分析群体构建的抗病和感病自交系。结果表明,供试自交系一般表现为中抗和中感,没有对新月弯孢菌免疫、高抗和高感的材料。抗病材料只有8个,可作为玉米弯孢菌叶斑病QTL分析群体构建的材料。杂交组合中抗病材料占了多数,而且出现了5个高抗组合。  相似文献   

11.
研究土壤水分、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对秸秆不同还田耕作技术的响应,为半湿润区水分、光能高效利用及玉米增产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2018和2019年,采用秸秆还田和土壤耕作相结合的方法,设置秸秆离田旋耕起垄(CK)、秸秆深翻还田(SP)、免耕秸秆覆盖还田(SC)、秸秆覆盖深松(SS)4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2018和2019年各生育时期土壤含水率、叶面积指数、叶片的PnGsCiTr,SS处理均显著高于CK处理。与CK相比,SS、SP、SC处理2018和2019年的玉米产量分别增加13.88%和14.82%、7.59%和9.12%、7.42%和8.5%。秸秆条带覆盖深松技术适合作为半湿润区水分、光能高效利用和玉米增产的一种优化栽培技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对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生育中后期叶部真菌病害进行田间调查,并将采集到的标本进行组织分离、病原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引起制种玉米生育中后期叶部真菌病害的植物病原有13种,其中由Curvulairia lunata(Wakke)Boed病原引起的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是玉米叶部的一种新病害,在田间发病率较高,病情指数较大,危害十分严重;由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和Bipolaris maydis(Nishik.et Miyabe)Shoemaker病原引起的大斑病和小斑病是玉米生育中后期叶部发生的主要真菌病害;Physoderma maydis Miyabe和Fusarium subglutinans(Wollenwe.et Reinking)P.E.Nelson et al病原引起的褐斑病和顶腐病有加重发生的趋势;Puccinia sorghi Schw引起的普通锈病在局部区域的一些品种和组合上发病较为严重;其他叶部病害零星发生,对制种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小,一般不会造成流行为害。  相似文献   

13.
以紧凑型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叶面喷施混合肥(NPK)、磷钾肥(PK)、氮肥(N),以喷施清水(CK)为对照,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叶面肥对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叶面肥处理对玉米叶面积、叶绿素含量(Chl)、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强度(Tr)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生育时期而不同;叶面肥处理后产量均高于对照,以混合肥处理产量增加最多,磷钾肥处理次之,氮肥处理增幅最小。  相似文献   

14.
延缓叶片衰老ZmIPT2基因的玉米遗传转化及功能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玉米自交系郑58中克隆Zm IPT2基因并构建单子叶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侵染萌动胚方法将其转入玉米自交系K10中,对转基因后代进行分子检测和功能验证。结果表明,Zm IPT2基因c DNA全长969 bp,成功构建其单子叶植物表达载体p CAMBIA5300-ubi-Zm IPT2。农杆菌侵染萌动胚法共转化K10种子5 163粒,获得T0代PCR阳性幼苗48株,其中13株结实收获种子;获得的3个T2代株系PCR阳性率符合3∶1的分离比,且RT-PCR检测呈阳性;2个T2代转基因株系的成熟期叶绿素含量和细胞分裂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相对绿叶面积和叶面积持绿期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对照,百粒重和小区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结果初步证明,Zm IPT2基因在玉米中的过表达可延缓叶片衰老,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5.
EMS诱变玉米自交系种质创新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0.5 mg/L EMS诱变玉米自交系K22及B73花粉,构建2 206个株系不同遗传背景的玉米突变体库,从M2和M3后代筛选到包括株型、叶型、叶色、育性、抗逆、表皮形态建成等表型变异的一系列突变体。具有育种应用潜能的E16E199W594突变材料,可供用于选育矮秆、低穗位高、耐密植抗倒伏型新品种。对调控植物表皮形态建成的E88sep-1smooth epidermal pavement cell lobes-1)突变体进行表皮形态、发育模式鉴定及遗传学分析,构建了F2:3分离群体。  相似文献   

16.
测定玉米褐斑病的适宜侵染时期及不同叶龄玉米叶片浸提液对褐斑病菌休眠孢子囊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叶龄玉米感染褐斑病的程度不同,5~7叶期玉米较易感病,其中,5叶期玉米上褐斑病发生最重,郑单958和浚单20病情指数分别为51.1和32.5,显著高于其他叶龄。郑单958和浚单20的玉米叶片浸提液均能提高褐斑病菌休眠孢子囊的萌发率,其中,以第5片叶的浸提液对休眠孢子囊的萌发提高最显著,郑单958和浚单20第5片叶的叶片浸提液分别比对照的萌发率提高15.1%和38.8%。因此,5~7叶期玉米易感褐斑病,玉米褐斑病的最适宜侵染时期为5叶期。  相似文献   

17.
施氮量对利民33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氮肥用量分别为N0(不施氮肥)、施氮120(N120)、200(N200)、280(N280)和360 kg/hm2(N360)5个处理,测定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产量,探讨不同施氮量对利民33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利民33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提高,进而提高产量;产量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光能利用率呈正相关,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呈负相关;产量与施氮量的回归方程为Y=-0.05x2+32.38x+6 351(R2=0.98),最高产量施氮量为335.9 kg/hm2。  相似文献   

18.
基于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对不同玉米品种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基于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对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新推广的36个玉米品种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探讨玉米品种综合评价的新方法,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运用DTOPSIS法对玉米品种进行评价,能将各个性状指标无量纲化并综合分析,避免了评价指标之间的不公度性和矛盾性的问题。熵值赋权法客观评价了各指标在该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程度,避免了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使评价更加科学。供试品种中,Ci值排名前5位的品种分别是兴垦9号、德美亚3号、东农281、东农265及哈育189,其综合性状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9.
化控剂对玉米光合、激素及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东农253为试验材料,在玉米9叶期喷施密高和KP(主要成分DCPTA和ETH),在玉米5个生育时期测定叶片光合酶活、内源激素及茎秆力学特性参数,并进行测产及相关性分析,探究大田条件下化控剂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密高和KP后叶片SPAD、P_n、RuBPc和PEPc显著提高,增加叶片IAA、GA和ZR含量并降低ABA含量。玉米茎秆单位节间长度干物重、穿刺强度、横折强度和田间致倒伏推力有所增大,降低扁率及子粒含水量,密高和KP处理下玉米产量分别增加6.47%和9.23%。相关性分析表明,除ABA含量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外,光合和其他激素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EPc、SPAD在完熟期与产量相关性最大,RuBPc在乳熟期与产量相关性最大,P_n在灌浆初期与产量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夏播作物前茬对后茬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在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开展田间二因素试验,设置两个不同施肥水平(常规施肥和不施氮肥)和三种夏播作物前茬(玉米、大豆和花生),分析小麦拔节期至成熟期叶面积指数(LAI)、叶夹角(LA)、光合有效辐射(PAR)、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叶绿素荧光(Fv/Fm),以及土壤含水量(SWC)、土壤温度(Ts)和土壤呼吸速率(Rs)变化,并在成熟期测定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CK)相比,不施氮肥条件下不同前茬的小麦LA略增,而LAI、IPAR、SPAD、Fv/Fm、SWC、Ts和Rs均有所降低。不施氮肥条件下,花生前茬的小麦LAI、IPAR、SPAD、Fv/Fm、SWC、Ts和Rs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种前茬(P<0.05),其中花生、大豆和玉米前茬的SWC较CK的降幅分别为13.56%、13.39%和10.77%。与CK相比,不施氮肥条件下,花生前茬的小麦LA较CK的增幅在3种前茬中居中,小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