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1影响线损率的因素(1)影响线损率的自身因素。电能量损耗与导线的电阻率、供电线路长度、线路材质、导线横截面积有很大关系;电流在通过导线时发热、环境温度、产生电动力、三相线路电流不平衡、对外放电等现象导致了电能量损耗,此种电能量损耗很难减少,无法避免。(2)其他因素。表计不规范、线路老化,辖区内抄表异常、抄表失败、营销系统客户档案与采集系统不一致、台区线损模型配置不完整、台区现场接线与系统挂接关系不对  相似文献   

2.
林建昌 《农村电工》2006,14(4):41-41
根据各条线路的导线型号、负荷情况、月用电能量,按有关方法计算出各条线路、各台区的理论线损。考虑适当误差,确定考核指标。营销部、供电所、责任电工每月分别跟踪线损变化情况。召开线损分析会,确定需进行重点检查的线路及台区用户。从线损分析中虽然可发现各条线路及各台区用户的用电能量是否正常,寻找窃电线索,但还需注意掌握抄表电能量的真实性、准确性,防止抄表不到位、不同步,防止内外勾结的窃电行为。因此,应注意采用抄表人员轮换抄表,或抽查抄表等方式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3.
正1线损的主要成因(1)管理方面的因素。线损的产生较大一部分原因是管理不当,如线路管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不均衡,个别人员责任心不强,不能及时发现客户因生产情况的变化而引起的电能量突增突减,使线损波动异常。管理人员在抄表、核算、业扩、用电检查等工作时因操作不规范出现漏洞,从而导致一些线路或台区线损率异常攀升。管理人员消极怠工、自由散漫,不按时抄表,出现错抄、估抄、漏抄等现象。不重视电能量复核工作,使客户基本档案错误,造成电能量少计和新增客  相似文献   

4.
刘世剑 《农村电工》2004,12(9):31-31
1由于常年风吹雨打,导致接户线与进户线的接头处出现氧化膜,容易打火出现漏电现象。把接头重新接好即可。2低压架空线路针式绝缘子与终端杆上的蝶式绝缘子,由于冬季寒冷容易冻裂,导致低压线路漏电及线损增大。建议登杆检查低压线路上的绝缘子,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更换,减少不必要的损失。3把与低压线路两边边线距离达不到要求的树木彻底清除或修剪,减少损耗,确保空中走廊畅通无阻。4电能表中性线、相线接反现象比较严重,一旦室内线路漏电接地,会导致无计量电能流入大地,造成低压线损增大,因此,须调整接反的相线、中性线。降低低压线损的四项措…  相似文献   

5.
正1问题的提出农村低压电网中已广泛使用智能电能表,大量使用架空绝缘导线或电缆,加上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先进管理手段的推广应用,农村低压电网线损率较之前明显降低。但在线路长度、导线截面积、台区户数、负荷性质、供电能量等基础条件基本相同的前提下,有的台区降损效果明显,而有的不理想。2原因分析农村在上电之初,低压电网大多是树状结构,最前  相似文献   

6.
1 影响低压线损的主要因素 影响低压线损的因素主要有:(1)变压器不在负荷中心;(2)线路布局不合理,迂回供电;(3)导线截面积过小,线路过长,长期超负荷运行;(4)绝缘子破损,树枝碰线;(5)三相负荷不平衡,中性线电流大;(6)无功补偿不足,功率因数低;(7)用户使用淘汰型号表计,表计不准,电能表箱未加封印;(8)不法用户窃电;(9)管理不到位,违约用电.  相似文献   

7.
1 低压线路理论线损的主要构成(1) 低压线路本身的电能损耗 ;(2 ) 低压接户线的电能损耗 ;(3) 用户电能表的电能损耗 ;(4 ) 用户电动机的电能损耗 ;(5 ) 用户其他用电设备的电能损耗。2 低压线路理论线损的计算其通用计算公式为 :△ A=N K2 I2pj Rdzt× 10 -3式中  N——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出口电网结构系数 :1单相两线制照明线路 N=2 ;2三相三线制动力线路 N=3;3三相四线制混合用电线路 N=3.5。K——负荷曲线形状系数 ,即考虑负荷曲线变化而采用的对平均电流 (Ipj)的修正系数 ,K值按推荐的理论计算值表 1选用。表 1 负荷曲线形…  相似文献   

8.
农村电网中,35kV及10kV线路的管理工作普遍受到重视,所以线损和功率因数合格率比较高。但在低压台区,由于存在配电变压器无功补偿容量不足、三相线路负荷不平衡、电能表计量不准、管理不到位等因素,造成低压线路线损高、功率因数低,所以,加强低压台区管理、降低台区线损工作应该受到重视。现将工作中的一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1采用远程抄表系统该系统以低压电网作为传输数据主要通道,安装、维修方便,成本低,可扩充。投运后不仅能够减轻抄收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还可方便地进行负荷预测、自动线损计算、相位平衡分析、异常用电分析、缺相检测、设备故障检测、停电发生及持续时间统计等,易于处理意外停电、电能质量和漏计电量等用电纠纷,提高了营销管理水平。2采用预付费式电能表这是电力部门改革用电收费方式,实现预付费用电管理必不可少的计量器具,预付费式电能表采用预付费智能卡作媒介,在电能表与售电管理系统之间传递数据,实现电能计量和预…  相似文献   

10.
杜国良 《农村电工》2005,(12):29-29
售电能量大小是直接关系到低压线损高低的原因之一。例如:某村有用户照明电能表33只,6月份售电能量为329kW·h,总电能表计量为384kW·h,低压线损率为14.32%。那么如果售电能量增加1倍,即:329×2=658kW·h,这时的总电能量应是384 329=713kW·h,低压线损率为7.71%。由此可见,当户  相似文献   

11.
正3.2人工研判3.2.1负荷电能量分析在采集系统中查询台区总表、台区内用户电能表的日冻结电能示值,分析电能量突增、突减时间点,并结合用户历史用电趋势,分析是否符合实际用电情况,剔除错误数据,避免因系统或电能表异常引起电能量突变,造成台区线损异常。3.2.2电能表电压、电流曲线分析(1)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召测电能表U,V,W  相似文献   

12.
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是构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其线损统计查询、用电统一视图、实时数据的召测等各项功能,可以对综合变台区每日用电能量及线损等进行采集统计,为台区日常用电管理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通过结合供电所日常工作管理实际,总结出低压台区引起线损异常原因:关口表计计量异常,户变关系异常,低压台区内有用户窃电,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异常,营销系统流程未及时归档,低压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等。结合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随着我国电网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供电企业实现了电能表远程自动抄表和用电能量的实时监测功能,提高了计量的准确性。低压台区的线损管理已经开始由传统的繁琐管理模式向现代的精细化简单管理的改变,在企业内部也已经逐步建成了以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和营销系统的线损精细化管理创新模式。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是将配电台区划分成若干个单元,供电企业使用同期线损管理系统进行现场实时线损计算,对本台区内的理论线损与实际线损进  相似文献   

14.
正1线损的含义及导致线损不合格的因素分析1.1线损的含义电能在输电线路上传输所产生的能量损耗简称线损。现阶段供电企业计算线损主要是采用供电能量与售电能量差值除以供电能量。一般线损率在-1—5%判定为合格。1.2导致线损不合格的因素1.2.1窃电目前造成线损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在于存在大量的违约用电用户,例如路灯、红绿灯、交通监控等民生工程大部分是直接接入电网而没有开户装表用电,导  相似文献   

15.
<正>线损管理、反窃电分析、变压器负载率分析、抄表管理等工作是营销管理的重要工作。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拓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高级应用,完成各级损耗模型建立维护,通过实时线损监测发现变电站、线路、台区等存在的计量缺陷和薄弱环节,为技术降损提供依据;通过对系统失压断相的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客户失压断相等计量故障;通过实现集中抄表、自动化抄表规范了抄表管理,杜绝了"过头表""空户""压电量"等现象,降低了低压台区线损;通过明确职能职责,做  相似文献   

16.
王祥虎  王惠 《农村电工》2006,14(7):43-43
为降低农村配电台区低压线损,目前电能计量普遍采用电子式电能表。虽然电子式电能表自身损耗小而被广泛推广使用,但电子式电能表存在防雷击性能差这一缺点,致使线路遭雷击后电能表损坏严重。笔者通过实践,找到了一种可减少电子式电能表遭雷击的办法。具体方法是:在低压供电线路  相似文献   

17.
正同期线损功能简介: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下简称电采系统)中,设置低压同期线损统计模块,此模块对低压公用变压器台区实行每天计算、考核一次,并且能在电脑屏幕上列表显示台区供电能量、售电能量、损失电能量、线损率(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2017年定义:线损率在0—10%的为合格台区,其中线损率在0—7%为优秀台区,线损率大于10%的为高损台区,高损台区  相似文献   

18.
正1核查营销基础信息对变电站、线路、台区、"四到户"的基础信息逐项进行核对,在营销系统中理顺线路与台区、台区与"四到户"对应关系,确保营销基础信息与现场一致。2配置10 k V线路及低压台区线损模型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置10 k V线路及低压台区线损模型,保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营销系统基础信息的考核单元,考核对象,供入、供出计量点一致,确保线路及台区损耗模型配置及正确率100%,为GIS平台计算实时线损提供数据保证,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国家电网公司"局域网+"也顺势发力,各类网络应用系统不断开发应用,日趋改变着供电所的管理模式。国网安徽含山县供电公司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局域网+"大数据,创新低压线损管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1传统线损管控模式及缺点传统线损管理是由台区电工对低压到户表计指数抄录并汇总该台区售电能量,线损管理人员对台区关口表进行指数抄录,依据台区售电能量、关口表电能量  相似文献   

20.
目前,浙江省富阳市供电局为台区用户安装了智能电能表,并全部实现了远程自动抄表,公共变压器(以下简称公变)关口则采用公变终端进行数据上传.所有用户电能表与公变终端电能量统一采用用电现场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现场系统)进行每日零点的电能量冻结,故可以在现场系统上统计计算每日台区线损,但该线损统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总存在一些偏差.笔者就此分析了一些引起线损偏差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