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我国东北大豆的主产区实施专用品种单独加工、单独收购以及单独生产,建立专用的东北大豆生产基地,使得我国东北地区成为我国专用以及优质的大豆出口基地以及生产基地。在大豆产量计算中,决定其产量主导的因素就是荚数的变化,将大豆单株荚数进行增加已经成为了实施大豆栽培主要的攻关目标。相关研究表明,大豆单株荚数主要受到了大豆主茎节数产生的影响,而主茎节数主要由大豆栽培的品种以及大豆栽培的条件所共同决定的。因此,在我国东北寒地领域中,选择高产品种大豆种植的主要性状就是单株荚数,栽培的条件主要是密度大小以及水肥条件。本文中,笔者就对东北寒地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大豆窄行密植与垄三栽培主要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试验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影响大豆产量的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确定在垄三和小垄密植不同栽培模式条件下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为大豆育种和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对大豆主要性状关联度的计算及关联序的排列。结果表明,在窄行密植栽培模式下,产量与主要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株高单株粒重主茎节数有效荚数百粒重地上部干物重单株粒数底荚高;在垄三栽培模式下,关联度顺序为单株粒重百粒重有效荚数株高底荚高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地上部干物重。  相似文献   

3.
<正>富锦市大豆产业是农业生产的传统产业,农民有着传统的种植习惯和较高的栽培水平。富锦市位于优质大豆生产优势产业带上,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良,生态条件优越,决定了富锦大豆品质不可复制,是享誉全国的"中国大豆之乡"。富锦每年种植大豆面积在200万亩左右,占整个播种面积的40%左右。近年来,随着大豆种植比较效益降低,严重影响了农民种豆的积极性,从栽培角度看,大豆落花落荚是当前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一、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大豆落花落荚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大豆落花落荚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在一般栽培条件下,花荚脱落数可占开花总数的50%以上,严重的达到70%.大豆花荚脱落.主要是由于植株内部生理失调及外界环境条件不良所致。根据我地实践经验,防止大豆花荚脱落可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5.
该文结合连云港地区多年大豆栽培经验,从大豆花荚的生长发育进程、大豆结荚不实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3个方面进行阐释,以期为黄淮地区大豆生产抗高温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大豆落花落荚和荚而不实是导致大豆单产难以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落花落荚是大豆生产中的普遍存在而又严重的问题,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一般的栽培条件下,每株大豆至少能开100朵花,然而生产上每株大豆通常只结二三十个荚,有50-60%的花荚脱落了,高的甚至达到70-80%。在大豆开花后3-5天落花是最多的,开花后10-15天落荚是最多的。1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大豆花荚脱落既是由大豆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决定的内在  相似文献   

7.
大豆杂交种82651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豆高产优势,具有多抗性的育种目标,以熊岳多花、多荚、多节、耐旱、抗涝、抗病野生大豆为母体,栽培大豆铁丰18为父本配制杂交种。经过早世代株荚混选、回交,系统育种方法,育成82651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大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因品种选择错误、肥水供应失衡、耕作栽培管理不当、病虫防治不及时、极端不良气候影响等因素导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造成花荚脱落,从而影响大豆正常生长发育以及品质和产量。了解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积极采取相应农艺技术和管理措施是确保大豆生长稳健,改善大豆品质,提高大豆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大豆落花落荚现象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生产上,大豆落花落荚现象经常出现、并且落花落荚成为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一般的栽培条件下,每株大豆至少有100朵花,而最终形成荚果的一般只有20~30个,脱落率达到50%~60%,高的达70%~80%。  相似文献   

10.
浅谈大豆落花落荚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落花落荚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在一般的栽培条件下,每株大豆至少有100朵花,而最终形成荚果的一般只有20—30个,脱落率50-60%.有时高的70—80%。在开花后3—5天落花最多,开花后10-15天落荚最多。了解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和机理,采取科学的防治技术对策,可有效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河南省夏大豆品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粒重>株高>生育期>荚粒数>单株粒数>百粒重>有效分枝>单株荚数,对夏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单株粒重,影响较大的是株高和生育期,影响中等的是荚粒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影响较小的是有效分枝和单株荚数,为夏大豆育种和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根据大豆小垄栽培模式,在常规栽培技术措施上,引进滴灌技术,科学规划设计,解决大豆新品种龙选1号在生长发育期间干旱胁迫问题。利用滴灌技术的可控性,适时定量滴水补充土壤水分,精确施肥、施药,配合化控技术,实现小面积超高产326.2千克/亩产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二道河农场大豆在现有生产条件下的栽培调研,初步明确了大豆花荚脱落及空瘪荚产生的因为.采取措施最大限度满足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需求,将大豆花荚脱落及空瘪荚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对二道河农场大豆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富锦市是全国大豆优势产区之一。本文论述了富锦市大豆栽培过程中落花落荚现象,并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详尽阐述了大豆落花落荚防治措施,提高了富锦市大豆产量和品质,推动了富锦大豆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鲜食大豆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005年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试汇总结果为材料,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8个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鲜食大豆产量与各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为单株荚重>鲜籽百粒重>单株荚数>分枝数>每千克标准荚数>全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在育种和栽培过程中,较高的单株荚重容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6.
低温预处理对大豆未成熟子叶胚胎发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3个栽培大豆品种的未成熟子叶在接种前用4℃低温预处理幼苗0,2,3,4,5,6d,研究低温预处理对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4℃低温预处理幼荚3-4d,可刺激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提高胚胎发生频率。不同品种对低温预处理的反应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大豆落花落荚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在一般的栽培条件下,每株大豆至少有100朵花,而最终形成荚果的一般只有20-30个,脱落率50-60%,有时高的70-80%.在开花后3-5天落花最多,开花后10-15天落荚最多.了解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和机理,采取科学的防治技术对策,可有效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8.
菜用大豆"楚秀"鲜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菜用大豆“楚秀”鲜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调查和分析表明,鲜荚产量主要受种植株数和株实荚数影响,前者的直接增产作用大于后者,复回归方程为:y=-385.1+452.0x1+126.3x2。栽培上为夺取高产,应保证足够的株数和较高的单株结荚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明高产大豆根系生长与花荚形成的关系,为大豆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田间条件下系统研究了900(W_1)、1 725(W_2)、2 550(W_3)和3 375 m~3·hm~(-2)(W_4)滴水量对0~1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及4种滴灌处理下大豆品种‘新大豆27号’0~80 cm土层的总根干质量(沟壕法)、总侧根长(交叉法)与花荚形成的关系。[结果]增加滴水量对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上、下限影响显著,对40~60 cm土层影响不显著,60~120 cm土层的含水量仍呈下降趋势。增加滴水量主要促进0~40 cm土层根干质量密度和侧根长的生长,导致根系总干质量和总侧根长度增加,对40~80 cm土层根干质量和根长影响不显著。增加滴水量显著增加总花数,主要是第10~15节花数增加;延长花期,并推迟始荚出现日期,延长了结荚期,提高结荚节位。花荚期0~80 cm土层根干质量增量、侧根长度增量、伤流势与荚数的关系均可用直线回归方程模拟,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 1、0.804 5、0.970 8(P0.05)。[结论]增加花荚期滴水量,能促进根系健壮生长,增加花、荚数,进而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20.
在大豆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模式的基础上,引进滴灌技术,解决大豆在生长发育期间干旱胁迫严重影响产量的问题。本试验以垦丰16为试验材料,在大田进行滴水施肥和不滴水施肥处理,在大豆鼓粒期研究植株形态等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滴水施肥处理大豆,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初步揭示了滴灌技术在黑龙江省大豆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条件下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