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测定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Z型北京鸭育种场健康、产蛋正常的248只鸭子的产蛋性能指标:组圈后1~3周产蛋量(X1)、4~6周产蛋量(X2)、7~9周产蛋量(X3)以及全程(105d)产蛋量(Y)。以全程产蛋量(Y)为依变量,采用通径系数法计算了各自变量对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结果表明,三个自变量对全程产蛋量都有较大的影响(通径系数分别为:0.2861,0.2766和0.5595),显然,通径分析能揭示自变量与依变量之间的真正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依变量(Y)对自变量(Xi)最优回归方程:Y=12.4837+1.2403X1+0.8807X2+2.2459X3。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不同累积产蛋期产蛋量的相互关系及产蛋的规律性。在研究了各累积产蛋期产蛋量与全程产蛋量的相关性的基础上 ,利用第 1累积产蛋期产蛋量 (X1) ,第 2累积产蛋期产蛋量 (X2 ) ,第 3累积产蛋期产蛋量 (X3 )等早期产蛋量作为自变量建立了估计全程产蛋量 (Y)的最优回归方程 :Y =17.95 88+1.2 319X1+0 .970 1X2 +1.90 4 5X3 。由方程预测的全程产蛋量平均为 92 .2 5 0 4 9,它与实际全程平均产蛋量 92 .2 5仅相差 0 .0 0 0 4 9,且最优回归方程的截距和回归系数的T检验都达极显著水平 (P <0 .0 0 0 1)。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不同累积产蛋期产蛋量的相互关系及产蛋的规律性。在研究了各累积产蛋期产蛋量与全程产蛋量的相关性的基础上 ,利用第 1累积产蛋期产蛋量X1,第 2累积产蛋期产蛋量X2 ,第 3累积产蛋期产蛋量X3等早期产蛋量作为自变量建立了估计全程产蛋量Y的最优回归方程 :Y =17 95 88+1 2 319X1+0 970 1X2 +1 90 4 5X3。由方程预测的全程产蛋量平均为 92 2 5 0 4 9,它与实际全程平均产蛋量 92 2 5仅相差 0 0 0 0 4 9,且最优回归方程的截距和回归系数的T检验都达极显著水平 (P <0 0 0 0 1)。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不同累积产蛋期产蛋量的相互关系及产蛋的规律性。在研究了各累积产蛋期产蛋量与全程产蛋量的相关性的基础上 ,采用第 1累积产蛋期产蛋量 ,第 2累积产蛋期产蛋量 ,第 3累积产蛋期产蛋量以及第 1、第 2累积产蛋期产蛋量之和 ,二倍的第 1累积产蛋期产蛋量与第 2累积产蛋期产蛋量之和 ,二倍的第 2累积产蛋期产蛋量与第 1累积产蛋胶蛋量之和 ,第 1、第 3累积产蛋期产蛋量之和 ,第 1、第 2、第 3累积产蛋期产蛋量之和等 8种不同组合的早期产蛋量预测全程产蛋量(Y) ,筛选出了最佳预测全程产蛋量的回归方程 :Y =2 2 63 +1 2 9X10 ,其中X10 代表第 1、第 2、第 3累积产蛋期产蛋量之和。预测的全程产蛋量与实际全程产蛋量的相关系数达到 0 90 ,且回归方程的截距和回归系数的T检验都达极显著水平 (P <0 0 0 0 1 )。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揭示影响仙湖肉鸭B系全程(64周龄)产蛋量的关键因子。利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仙湖肉鸭B系的开产体质量、开产日龄、平均蛋质量和36周龄、50周龄、64周龄产蛋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6周龄产蛋量、50周龄产蛋量对64周龄产蛋量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其独立效应、通径系数、和相关系数分别为19.954%、0.4467、0.7244和11.202%、0.3347、0.7346;而开产体质量对64周龄产蛋量起着负的直接作用;开产日龄对64周龄产蛋量的间接效应最大(-0.5164),它主要通过与36周龄产蛋量的极显著负相关(-0.6338**)来实现。估测64周龄产蛋量最优回归方程为:^y=33.447-0.0118X1+0.5556X2+0.8417X4+0.5549X5。  相似文献   

6.
对广东地区矮脚黄鸡、新兴黄鸡两个品种280日龄产蛋量(X1)、300日龄产蛋量(X2)、28~40周龄产蛋量(X3)、36~40周龄产蛋量(X4)及400日龄产蛋量(Y)等5项指标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①矮脚黄鸡与新兴黄鸡在主要产蛋性能指标上差异不显著;②400日龄产蛋量与300日龄产蛋量、28~40周龄产蛋量相关性较强;③矮脚黄鸡、新兴黄鸡从开产到达产蛋高峰的时间短,产蛋高峰持续时间长,且下降缓慢;④对400日龄产蛋量进行逐步回归,变量引入依次为X3、X2、X4,其中X4对Y值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矮脚黄鸡、新兴黄鸡400日龄产蛋量早期选择最佳指标为300日龄产蛋量和28~40周龄产蛋量,且其产蛋利用期可适当延长至8~9个月.  相似文献   

7.
饲养蛋鸡只有多产蛋,才能收益高。鸡群产蛋有一定的规律性,开产后产蛋量急剧上升,产蛋率达到50%后的3~4周即进入产蛋高峰,高峰持续4~5周后便开始下降。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平均每周下降不到1%。如果受到某种原因的侵袭,致使产蛋量迅速下降,甚至停产,会给养鸡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引起码产蛋量下降的主要原因1.1环境方面的原因1.1.1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蛋鸡最适宜的温度变化范围为13~20℃,湿度变化范围为60%~70%。如果温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产蛋量下降c例如1997年冬季在西伯利亚寒流侵袭下,我市许多养鸡户产蛋…  相似文献   

8.
从万载康乐黄鸡的产蛋规律探讨地方鸡种产蛋性能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 182只万载康乐黄鸡 2 80日龄产蛋量 (X1 )、30 0日龄产蛋量 (X2 )、2 8~ 4 0周龄产蛋量 (X3)、36~4 0周龄产蛋量 (X4 )、开产体重 (X5)、开产日龄 (X6 )及 5 0 0日龄 (Y)产蛋量等 7项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 :与 5 0 0日龄产蛋量相关程度高低依次为X2 ,X1 ,X3,X4 ,X5,X6 ,皆达极显著水平 (P <0 .0 1)。通过对X2 ,X1 ,X3,X4 ,X5,X6对Y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 ,引入变量的顺序为X2 ,X1 ,X3,X6 ,X5,X4 ,确定系数分别为 0 .6 80 2 ,0 .6 82 1,0 .6 799,0 .6 76 8,0 .6 77,0 .5 85 2 ,也皆达极显著水平 (P <0 .0 1)。通过对其月产蛋曲线的研究发现 :万载康乐黄鸡产蛋利用期应为 7~ 8个月 ,不宜太长  相似文献   

9.
优质肉鸡矮小型母系品系(S2系)产蛋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429只优质肉鸡矮小型母系品系(S2系)核心群个体产蛋数据为试验材料,运用通径分析法研究开产日龄(x1)、开产体重(x2)、开产蛋重(X3)、24周产蛋数(X4)、28周产蛋数(X5)5个产蛋性状因子与43周产蛋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性状因子的通径系数分别为-0.17576、0.051788、-0.02997、0.259459、0.597501;28周产蛋数是影响43周产蛋数的主要决定因子.各性状(X1)对43产蛋数(Y)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56.826-0.292X1+0.006X2-0.030X3+0.770X4>+3.106X5(P<0.01),总相关系数为0.8760,决定系数为0.7674.  相似文献   

10.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 0 4%的有机稀土 ,2 5 %的柑桔皮粉 ,观察其对罗曼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在 3 8d的试验中 ,蛋鸡采食量、蛋重变异不大 (P >0 0 5 ) ,产蛋量分别提高 2 60 % (P <0 0 5 ) ,5 3 6% (P <0 0 1)。  相似文献   

11.
鸡群产蛋有一定的规律性,开产后产蛋急剧上升,产蛋率达到50%后的3~4周即进入产蛋高峰,高峰持续4~5周后便开始下降。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平均每周下降不到1%。如果产蛋量突然下降,应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查找原因,以采取措施,控制产蛋量下降的幅度。 一、环境方面的因素 1.光照突然发生变化。如突然停止光照、缩短光照时间或者减少照度等都可引起产蛋量突然下降。所以产蛋鸡舍要保持光照强度和时间的相对稳定,如果需要缩短光照时间或减少照度,要逐渐过渡,使鸡群有个适应过程。 2.通风严重不足。密闭式鸡舍遇天气炎热而又停电,未及时打开窗户,或已打开但天气很热,停电时  相似文献   

12.
蛋鸡产蛋量早期选择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计算分析表明,常规的产蛋量早期选择性状40周龄产蛋数不能准确地反映出个体的实际产蛋能力,选择效率不够理想。本文以不同早期产蛋记录的间接选择效率为主要判别依据,结合考虑与其它重要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筛选出产蛋量的优化早期选择性状,并对其选择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在京白Ⅲ系,筛选出的产蛋量优化记录期为23~40周龄,在Ⅷ系为25~48周龄。计算结果表明,用优化记录期内产蛋数作早期选择可以更有效地改良年产蛋量,提高产蛋中后期的持续性。而且,优化记录期内产蛋数与36周龄蛋重的遗传拮抗作用已显著地减弱(r_A=-0.16),为同时改良产蛋量和蛋重指出了希望。筛选产蛋量优化记录期的实质,是避免性成熟的早晚对估计实际产蛋能力的干扰作用,所以优化记录的起始点应当是在绝大多数个体都开产以后。  相似文献   

13.
洪学 《江西饲料》2011,(3):35-36
鸡群产蛋有一定的规律,即开产后几周达到产蛋高峰,持续一段时间后,开始缓慢下降直至产蛋结束。如果产蛋鸡的产蛋率出现突然下降,就要及时进行全面的检查,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1蛋鸡产蛋量突降的原因鸡群产蛋有一定的规律。开产后产蛋率急剧上升,产蛋率达到50%后的3~4周进入产蛋高峰,持续4~5周后便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一、加喂刺五加叶粉。俄罗斯农业专家经试验发现,对处于产蛋后期的13~14月龄的母鸡,按每公斤体重给刺五加叶粉0.15克,饲喂的第10天,每千只鸡能多产蛋242.8个,比对照组提高4%;10天以后产蛋量比对照组提高5.7%~17.8%。  相似文献   

15.
蛋鸡在正常情况下到开产日龄即产蛋,5~7周以后进入产蛋高峰期,高峰期约维持半年,以后产蛋率按照自然规律逐渐下降。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常会遇到鸡群产蛋量突然间大幅度下降的情况。其原因,除了近年来流行的产蛋下降综合症外,尚有众  相似文献   

16.
在正常的情况下.鸡群产蛋有一定的规律性,开产后产蛋率急剧上升,产蛋率达到50%后的3~4周即进入产蛋高峰期,高峰期持续4~5周后便开始下降.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平均每周下降不到1%.如果某些因索发生异常就会使鸡群产蛋量下降,鸡群产蛋量一旦下降就很难回升到正常水平.越接近产蛋后期,下降的时间越长.越难同升,即使回升,回升幅度也不会太大.因此,如果发现鸡群产蛋量异常下降.应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查找原因,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产蛋量下降的幅度.  相似文献   

17.
韩涌  钟玲 《中国禽业导刊》2000,17(11):21-21
目前,蛋鸡的饲养管理水平已有了很大提高,无论是国营大场还是个体农户,都能使产蛋鸡保持很高的产蛋率。在本篇文章里所要强调的观点是:产蛋率是蛋鸡生产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而终生产蛋量才是蛋鸡生产效益好坏的体现。   在我们讨论如何提高蛋鸡的终生产蛋量之前,先来分析影响产蛋量的因素:   1.蛋重 2.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   对蛋重和产蛋高峰维持时间起决定作用主要因素有:   A.日粮营养水平的高低; B.鸡群的健康水平好坏;   C.开产日龄的早晚; D.开产体重的大小。   在以上几种原因中: A和 B都是人为因素,通…  相似文献   

18.
鹅产蛋量及产蛋规律的研究杨光荣张德玉黄志秋金城(四川省西昌农专西昌615013)为研究鹅的产蛋量、产蛋规律及影响产蛋的遗传和环境因素,于1994年6月至1997年5月以四川白鹅、凉山钢鹅、川凉鹅(川白♂×凉钢♀)为素材进行研究。1材料和方法1.1试验...  相似文献   

19.
蛋鸡群产蛋有一定的规律性,开产后,产蛋量逐渐上升,进而进入产蛋高峰,持续4~5周后便开始下降。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平均每周下降不超过1%,如产蛋量突然下降,且幅度较大,应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通过环境温度对微山麻鸭产蛋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山麻鸭产蛋适宜温度为23~28 ℃,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和产蛋量成正比关系。微山麻鸭的日产蛋规律如下:3.906%的鸭凌晨02∶00开始产蛋;产蛋高峰期集中在凌晨04∶00~05∶00,所产的蛋占全天蛋数的55.8%;10∶00以后,大部分鸭产蛋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