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卢燕华 《广西林业》2012,(10):47-47
自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以来的30年间,中国森林公园不断发展壮大,在保护国家森林风景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普及森林生态文化、提供森林旅游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9月19日,在中国森林公园发展30周年纪念大会上,国家林业局对广西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等30个森林公园授予"全国最具影响力森林公园"称号。这批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富有特色,保护和利用规范有效,具  相似文献   

2.
云雾坪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公园是森林生态文化的主要载体,森林生态文化则是森林公园开发生态旅游的核心资源,构筑独具特色的森林公园生态文化体系,对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1])。在分析江津区云雾坪森林公园生态文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云雾坪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实践,提出建设云雾坪森林公园特色的生态文化建设的措施与布局。  相似文献   

3.
《林业资源管理》2019,(5):76-83
用森林文化币的尺度来衡量森林文化价值;在吸收、借鉴森林文化币已有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森林文化资源环境承载力容量约束下,以森林文化币为衡量尺度的景区型森林文化价值评估模型。运用评估模型对乌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森林文化价值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文化价值量为154.45(万森林文化币)。同时,研究从森林文化资源价值的利用、森林文化资源生态容量的扩展、森林公园森林文化力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文化价值的提升、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森林生态文化和森林养生等相关理念,以江西陡水湖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分析陡水湖森林公园现有的自然地理、森林植被、生态环境、文化古迹等生态文化资源,探讨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森林生态文化科普区、客家渔乡文化体验区、生态旅游度假区等的建设布局,以及赣南树木园、百花谷等景点建设项目规划,论述了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模式,提出重视森林文化科普教育、形成地方特色文化符号、引导森林文化产业化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美丽中国"建设的推进,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开发步伐日益加快。然而,森林公园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持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森林公园的提质发展。通过对潜山森林公园资源特色的调查,研究和分析了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潜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景观、生态文化建设、品牌建设和经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化由生态物质文化、生态精神文化和生态制度文化三大子系统构成;森林生态文化属于生态文化,起着示范、引领和推动作用;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是体现森林生态文化的主要载体.针对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的实际情况,通过文化设施、项目组织、制度管理三大平台建设来构筑其独具特色的森林公园生态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7.
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现状与改造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景观是森林公园风景旅游资源的主体,也是开发森林生态景观旅游的基础。为充分利用森林公园自然风景资源、森林景观资源,突出公园自然生态休闲主题特色,增强并开发生态旅游功能,必须对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进行总体统筹规划和科学改造。通过分析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现状、特点、优势、存在问题等,提出与探讨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改造、保护、开发利用的原则、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森林公园蕴涵着丰富的森林风景资源。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现有景物、景点84处旅游资源单体中优良级以上有75个,属一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在当地建立特别生态功能区的呼声中,提出了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破旧立新,创新旅游发展要素,开发区域特色旅游产品;跨界发展森林旅游,以全新姿态拥抱"大旅游"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9.
依据生态足迹成分法的理论、方法,计算了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2013年,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总旅游生态足迹为183.08 hm~2,总生态承载力为225.16 hm~2,总旅游生态盈余为42.07 hm~2,人均旅游生态盈余为0.000 4 hm~2/人。反映了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处于生态盈余和生态安全的状态。但同北京森林公园整体生态赤字状态相比,研究建议应将生态赤字较大的森林公园客流量调节到处于生态盈余的森林公园去,并加强对森林公园开发的管理,提高森林游憩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旅游者的环保意识,以促进森林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因子进行选取和等级划分,从地形因子、气象因子和地表因子方面对森林公园进行生态敏感性调查分析,构建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采用自然间断法将所得数据划分为生态极度、重度、中度、轻度和不敏感区域 5个等级,对森林公园整体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表现出较高的生态敏感性,大部分处于生态重度至轻度敏感区域。对2015—2020年福建省生态敏感性分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不同森林公园生态极度、重度、轻度和不敏感4个方面的森林面积整体保持增长趋势,不敏感和轻度生态敏感的森林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0%,中度生态敏感森林面积呈下降趋势。建议在今后森林公园资源开发利用中注重对生态敏感性的调查分析,对生态中度敏感区域进行基础设置优化和特色开发,减少对生态极度和重度敏感区域的开发,实现对森林公园生态的进一步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