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出一款与75~110马力大型拖拉机配套的2ZFG-2型甘薯移栽复式作业机,可一次完成两垄的旋耕、起垄、破压茬、栽插、修垄等作业,解决了拖拉机与种植垄距的匹配性差、下田作业次数多、茬地栽插等问题,为实现甘薯耕种收全程机械化配套奠定基础。甘薯一般采用高垄种植,因其特殊的生理特性,生产上采用的是剪(拔)苗后裸苗栽插形式。由于分苗技术的制约,目前国际上尚无法实现全自  相似文献   

2.
针对京郊甘薯移栽环节缺乏适用机具的问题,对引进的2CGF-2型甘薯移栽起垄复式作业机开展适应性试验,探究其在京郊甘薯起垄移栽环节的适应性及对人工作业的可替代性。测试表明:2CGF-2型甘薯移栽起垄复式作业机的各项作业指标均能达到标准要求,适宜在京郊甘薯不覆膜种植区域使用。  相似文献   

3.
甘薯种植多以裸苗移栽为主,对机械化移栽要求较高。针对国内甘薯移栽设备自动化程度低,作业时需要人工喂苗导致劳动强度大、机械化栽插质量不高的问题,结合甘薯裸苗栽植农艺要求,基于预处理苗带喂苗装置和挠性圆盘栽植装置设计了一种甘薯裸苗自动移栽机,结合甘薯裸苗移栽机喂苗装置、挠性圆盘栽植装置和浇水装置自动作业控制需要,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甘薯裸苗自动移栽机控制系统,能够一次性完成旋耕、起垄、开沟、自动有序喂苗、定株距栽插、镇压覆土、自动浇水、修垄等作业。田间试验表明,机具在目标株距25cm以及作业速度0.25、0.35、0.45m/s的情况下,栽植株距变异系数和栽植深度合格率均达到了标准要求,栽植株距变异系数和栽植姿态合格率受作业速度影响较大,栽植深度受作业速度变化影响较小,在作业速度为0.25m/s时,栽植株距变异系数平均值为10.16%,栽植深度合格率平均值为95.56%,作业性能优于0.35m/s和0.45m/s,栽植姿态合格率平均值为90%。本研究为甘薯裸苗机械化、自动化移栽机械的理论研究和设计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甘薯移栽水平,解决现有移栽机结构单一、缺少浇水部件的难题,研制了一款集精细化旋耕整地、起垄、移栽及浇水等功能为一体的甘薯裸苗复式移栽机。介绍了甘薯裸苗复式移栽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相关参数等。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栽植频率为每行每人40株,漏栽率1.51%,栽植深度合格率93.1%,栽植株距合格率92.4%,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各地·动态     
<正>北京市:促进草莓起垄机械化技术应用近日,北京市农机鉴定推广站联合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昌平区农机技术推广站,昌平区综合试验站在昌平草莓博览园组织开展草莓轻简化栽培及机械化起垄技术观摩会,会议吸引80多名草莓种植户前来观摩学习。会上邀请多  相似文献   

6.
每月要闻     
<正>运城举办红薯苗注水移栽作业现场会5月5日,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运城综合试验站和运城市农机研究所在洪洞县淹底乡杨岳村组织举办了红薯苗注水移栽作业现场会。现场会上,由运城市农机研究所研制的2ZYZ-1型红薯苗开穴注水移栽机,移栽的薯苗株距一致,栽植密度达到当地农艺要求,可节省人工24人/hm2,节省成本1 650元/hm2,提高劳动生产率近5倍,其高效的作业得到了与会者一致称赞。  相似文献   

7.
针对农村劳动力日益短缺,甘薯的种植成本增加,国内专门用于甘薯的移栽机械不成熟,导致甘薯种植机械化率、作业效率较低,种植户对甘薯移栽机械需求迫切等问题,在研究甘薯种植农艺要求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国内外甘薯种植机械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指出甘薯机械化移栽过程中面临种植环境复杂多样、甘薯裸苗移栽自动分苗困难、种植农艺工序复杂、甘薯栽插技术不成熟等主要问题。从农机农艺有机融合、提高移栽机的适应性、甘薯移栽装备集成、智能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方面提出甘薯机械化移栽研究方向,并从甘薯自动分苗技术、定向定位输送技术、水平、船底栽插技术三方面提出亟待突破的关键技术,为以后甘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甘薯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阐述了我国甘薯生产特点、机械化现状与存在问题,从用户需求、品种特性、种植方式、收获工艺等角度探索与机械化关系,分析确定甘薯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所需思考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我国甘薯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为本领域研发、制造、种植、使用等提供明晰的方向引导.技术路线主要内容为:分步推进,先平原后丘陵,先大户后散户;农机农艺融合,以利于机械作业为目标,选育品种,改进和规范栽培技术;提升规范现有垄作技术,研发大型和微小型起垄机具;先栽后浇、分段作业、裸苗移栽优先、重视钵苗移栽;切蔓粉碎还田优先、逐步发展整蔓收集饲用;推进提升分段收获、重视开发丘陵机械、加快研发两段式收获、逐步发展联合收获.  相似文献   

9.
复式耕整地作业机械化技术,是利用专用复式耕整地作业机械一次性完成旋耕、灭茬、深松和起垄等作业的机械化技术。一、技术实施要点1)选择适合的作业地块。机械深松灭茬起垄复式整地应选择坡度6度以下的地块进行,面积应大于5亩,垄长在50米以上,地里石块少,直径不超过  相似文献   

10.
国内甘薯机械移栽技术发展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薯机械化移栽技术发展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甘薯现代化生产的主要技术瓶颈。在对国内外甘薯机械移栽技术发展现状阐述、分析基础上,初步提出国内甘薯移栽机械的技术发展方向:农机农艺融合提高移栽效率、裸苗移栽优先、重视钵苗移栽、多种栽插形式并存、先栽后浇分段作业等。  相似文献   

11.
甘薯生产机械化作业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甘薯生产机械化技术滞后已成为制约甘薯产业的主要瓶颈,而耕种收主要作业环节农机农艺配套难则是影响甘薯生产机械化发展的难点之一,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机制、基础、机具”相结合,提出了“单行起垄单垄收获”、“双行起垄单垄收获”、“两行起垄两垄收获”、“三行起垄两垄收获”、“宽垄单行起垄双行栽插收获”、“大垄双行起垄收获”等六种作业模式,以期为实现甘薯全程机械化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是工业原料和新能源作物,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甘薯种植农艺以裸苗移栽为主,对移栽姿态要求较高,现阶段我国甘薯移栽机械化水平相对于主粮作物相对较低,生产中大多通过人工栽插完成移栽作业,人工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已成为阻碍我国甘薯高质高效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为此,对国外和国内在甘薯机械化移栽领域开展的技术研究和已有生产装备的作业原理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在甘薯机械化移栽相关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发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我国甘薯移栽技术装备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我国甘薯移栽技术装备的研究和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我国甘薯移栽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郊区大棚蔬菜生产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机械化技术。土壤耕整地、起垄、铺膜和移栽等生产环节主要靠手工操作,劳动力投入数量多、生产效率低,严重制约了大棚蔬菜种植业的快速发展。通过试验示范设施深耕技术、起垄技术和铺膜移栽技术,可达到减少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节约成本和实现机械化的目的。在北京市顺义区、大兴区、昌平区及延庆县设施标准园中,建立多个大棚蔬菜生产栽植机械化作业示范园区,完成200栋大棚两段改造,机械化示范作业33.33 hm2(500亩)。技术培训5次,培训农民500人次。综合应用上述技术,直接成本可降低7 733.13元/hm2,年累计节支26万元。  相似文献   

14.
甘薯起垄覆膜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甘薯栽培方式多为垄作覆膜,该种植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环节多、机械化程度低,严重制约了甘薯的产业化发展。为此,设计了一种甘薯起垄覆膜机。该机为一垄双行式设计,采用旋耕起垄技术,可显著提高作业效率和起垄质量;起垄后使用压实整形装置提高土垄紧实度,并于垄上开出两条插秧沟;滴灌带通过定位装置平铺于垄上中间位置,无扭曲、折弯现象,方便田间管理,有利于甘薯的生长;使用定穴轮实现膜上定穴,方便种植户插秧;实现多项作业过程一次性完成,包括整地、施肥、起垄、压实整形、铺设滴灌带、覆膜覆土及膜上定穴。田间试验表明:该机无论是起垄质量、覆膜性能,还是定穴效果,均满足甘薯种植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甘薯机械化移栽是目前甘薯机械化种植的薄弱环节,由于薯苗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茎秆弯曲及群体纠缠等物理特性,移栽过程中的分苗取苗技术已成为制约甘薯自动移栽机设计和发展而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阐述国内外甘薯分苗取苗技术的研究现状,对目前投入使用的甘薯自动移栽机进行比较,得出现有甘薯自动移栽机存在人工参与度过高、甘薯分苗专用装置少和地区差异大等问题。提出设立甘薯标准化育苗剪苗规范、细化移栽过程,加强视觉识别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发展建议,为甘薯机械化移栽分苗取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京蕊 《农业工程》2020,10(8):29-31
京郊地区甘薯种植中耕环节一直以人工除草为主,为解决人工作业强度大、效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结合北京市密云区甘薯种植模式及农艺要求,开展2TD-S2型中耕除草机作业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此台甘薯中耕除草机可一次性实现垄沟除草、覆土等作业,采用悬挂式作业,能够有效解决田间管理过程中土垄塌陷的问题。在甘薯缓苗期垄沟及垄坡面高度10 cm以内杂草除净率可达80%。若遇草害严重,可多次进行中耕作业以达到灭除草害的作用,该机劳动生产率较人工移栽有大幅度提高,且生产作业成本较低,适宜在京郊进行薯苗移栽作业,可以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京郊地区甘薯生产机械化技术落后,专用机具短缺。甘薯起垄机多为简易制作的起垄机或用其他起垄机具代替,起垄质量差,垄形不统一,影响甘薯生长,造成土地浪费。开展了甘薯起垄机适应性试验,筛选适宜京郊地区甘薯起垄作业的机型。选择1-QL型起垄机、1-GQL-2型起垄机和1-GKN-2型甘薯起垄机3种机型进行试验,检测结果表明,1-GQL-2和1-QL均可满足标准要求,1-QL适宜小型地块作业,1-GQL-2适宜大型地块作业。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甘薯种植机械化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是世界粮食生产的底线作物和极具竞争力的优势能源作物,甘薯种植机械化水平高低已成为制约甘薯产业发展而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从种植的主要环节:剪苗、耕整起垄、移栽、田间管理(灌溉、中耕、植保)等方面系统阐述国内外甘薯种植机械化技术现状,列举现阶段生产运用的主要机具,并对我国甘薯种植机械化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垄作种植模式对我国部分农作物的种植具有增产增收的意义,整形后的垄型更适宜后续的播种作业和作物的产业化。但现有开沟起垄机械普遍存在牵引阻力大、垄型不稳定,垄体紧实均匀度差异较大等问题。因此,结合山东省甘薯主产区的种植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犁旋式甘薯开沟起垄整形机,可实现一次田间作业完成起垄及垄体压实整形工作,为后续甘薯覆膜移栽作业提供了基础,提高了作业效率。研究设计了甘薯起垄整形机的整机结构,阐明了其工作原理,明确了整体设计与结构参数。为确认设计机具的优越性,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原有甘薯起垄整形机相比较,犁旋式甘薯起垄整形机作业垄体平均紧实度提高了7934kPa,垄高稳定性提高了2.64%,拖拉机平均油耗减少了3.07%,并优化了起垄整形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北京市农机鉴定推广站邀请房山区农机技术推广站和吉峰公司技术人员赴房山区泽普农业合作社开展"蔬菜八行移栽机"和"生菜起垄机"的配套性试验。试验现场,技术人员先对地形及机具的基本尺寸参数进行了测量,随后吉峰公司技术人员演示了起垄机附加装置"覆膜铺滴灌带部件"的组装作业,并进行了两个机具的现场演示实操。经过实地演示,发现了移栽机轮距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