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重庆市梁平县16块寿竹样地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了寿竹的材积与胸径的相关性,探讨了寿竹材积的垂直分布格局和海拔效应。结果表明,寿竹的材积和胸径相关性极显著,其最优模型为V=-0.031+0.007D–0.00002D3;寿竹材积的垂直分布格局表现为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趋势,其相对累积材积和相对高度的最佳回归模型为V′累=0.022+1.667H′-0.689H′2;海拔高度对寿竹材积的积累有一定的影响,其中900m以上海拔水平不利于寿竹材积的积累。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材树脂含量与其解剖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马尾松不同高度树脂道比量、大小等解剖特征及对应高度、径向的树脂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对马尾松树脂含量与马尾松树脂道比量、大小及二者积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树脂含量随高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组织比量分别是3%、2.667%和2.701%;树脂道的直径分别为136μm、141μm和144μm。树脂含量在径向由内向外大体上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树脂含量与树脂道比量和直径的乘积相关性最高:y=-7.346x2+64.199x-126.67(R=1);与树脂道组织比量1%相关性较高,y=5.659 ln(x)-1.530(R=0.84)。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超临界CO_2对红松松针甾醇的萃取作用,并对其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进行分析,为超临界CO_2萃取植物化学有效成分提供参考。【方法】以甾醇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重点探讨不同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对甾醇提取效果的影响,对萃取过程进行模型拟合并验证。【结果】松针甾醇超临界CO_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松针粉原料粒度80目、萃取压力25 MPa、CO_2流量20 L·h~(-1)、萃取温度60℃,此条件下的甾醇得率为(40.00±1.23)mg·(100 g)-1。当萃取压力为10、15和25 MPa时,一阶衰减指数函数模型拟合度最好(R2≥0.958 4),而当萃取压力为20 MPa时,逻辑斯蒂模型拟合度最好(R~2=0.996 8)。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甾醇得率的最佳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拟合程度变化范围为0.936 4~0.986 0。【结论】超临界CO_2萃取松针甾醇的有效扩散系数(D_(eff))随萃取压力增大而增加,随萃取时间延长而减小,自由能ΔG变化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松针甾醇的传质过程为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酶解木质素(EHL)在四氢呋喃(THF)中的质量浓度对制备纳米木质素中空粒子(LHNPs)结构的影响以及载盐酸阿霉素(DOX)粒子(DOX@LHNPs)结构对药物控释行为的影响,为LHNPs在不同领域的选择性包载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将不同质量EHL溶解在THF中,制备不同质量浓度木质素溶液,向溶液中滴加去离子水使两亲性木质素自组装成结构不同的纳米木质素中空粒子。在制备过程中加入一定质量DOX,EHL自组装成纳米粒子的同时会将DOX包裹在LHNPs腔体内,形成载药纳米粒子。借助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仪(DLS)、比表面与孔隙度分析仪等手段表征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粒径尺寸。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FTIR)等仪器表征测试LHNPs对DOX的包载和控释。【结果】DLS测试结果表明,EHL初始质量浓度从0.3 mg·m L~(-1)增加到3 mg·m L~(-1),颗粒直径从552.6 nm减小到266.8 nm,PDI基本保持稳定;制备的纳米木质素粒子尺寸分布均匀,可在水中稳定保存10天以上。利用TEM、SEM结合比表面与孔隙度分析可知,纳米木质素粒子呈中空球形结构,表面开孔;随着EHL初始质量浓度增加,粒子的直径、表面积和孔隙体积均有所减小。UV-vis、XRD、FTIR表征测试表明,LHNPs能够包载DOX。酸性(pH=5.5)条件下,自由DOX和载药粒子释放DOX的速度均大于中性(pH=7.4)条件下的药物释放速度。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可提高纳米中空粒子对DOX的包载能力,壳层更厚的粒子对DOX拥有更稳定的控释能力。【结论】酶解木质素可自组装成尺寸稳定且表面具有单孔的纳米级中空球形粒子。控制酶解木质素初始质量浓度,可调节中空粒子的直径和壳层壁厚。对于DOX@LHNPs,比表面积和孔隙率越大,其载药量越大,但结构更规整、壳层壁更厚的纳米中空载药粒子对DOX的释放更稳定。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毛竹竹秆材积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精准测定毛竹样竹竹秆材积的基础上,研建浙江省毛竹竹秆材积模型,准确估计毛竹竹秆材积,为毛竹林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浙江临安、庆元、武义、常山、宁海、安吉、诸暨、余姚、黄岩和泰顺10个县(区、市)调查216株毛竹样竹,采用可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排水法测定竹秆材积。首先,基于异速生长方程和寺崎渡方程,以胸径(D)和胸高节长(L)为自变量,选择1个一元模型(M_1)和4个二元模型(M_2~M_5),利用全部样本建立5个毛竹竹秆材积模型;然后,采用似然函数法分析模型误差结构,确定应当采用对数回归或非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模型拟合,通过For Stat2.2软件进行回归拟合,得到参数估计值;最后,根据参数估计值t检验值、4个模型评价检验指标(包括调整确定系数R_a~2、估计值标准差SEE、平均偏差ME和平均系统误差MSE)的比较分析,选择模型参数稳定、预估精度高、最适宜的浙江省毛竹竹秆材积模型。【结果】采用似然函数法对竹秆材积模型误差结构进行分析,求得5个基础模型赤池信息量准则(AICc),计算ΔAICc大于2,模型误差项为乘积型,应采用对数回归拟合材积模型。5个竹秆材积模型参数稳定(t检验值的绝对值均大于2),各模型调整确定系数(R_a~2)均在0.95以上,估计值标准差(SEE)和平均系统误差(MSE)均接近于0,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模型M_2拟合预估效果最佳。分径阶进行模型拟合效果与预估精度的评价检验,5个模型在不同径阶的预估精度均较好,中等径阶时的预估精度和拟合优度最佳,而在最小径阶(4.0~5.9 cm)与最大径阶(14.0~15.9 cm)相对差一些。校正后的对数模型预估精度并无显著提高。【结论】排水法是准确测量毛竹竹秆材积的有效手段;似然函数法是进行模型误差结构分析比较与模型拟合方式选择的较好方法;引入竹高和胸高节长变量后,模型拟合优度和预估精度指标优于一元模型;考虑实践中胸高节长较竹高更易准确测量,且模型M_5相较M_2具有更高的拟合优度和预估精度,预估毛竹竹秆材积的最优模型为基于胸径-胸高节长的模型M_5,即V=0.191 2D~(2.114 9)e~(-6.841 1/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