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肥料增效剂与氮肥配施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先玉335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伴能和土地精2种肥料增效剂与氮肥配施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夏玉米的合理施肥和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种肥料增效剂与氮肥配施均能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改善夏玉米穗部性状,提高夏玉米产量,其中伴能的效果优于土地精,分期施肥的效果优于一次性底施。肥料增效剂与氮肥的最佳配施方式及施用量为:基施氮135 kg/hm~2+伴能2 250 m L/hm~2,追施氮135 kg/hm~2。在此条件下夏玉米实测产量最高,为10 838.70 kg/hm~2;理论产量最高,为11 223.90 kg/hm~2。  相似文献   

2.
以玉米品种浚单20为材料,通过2年的大田试验研究单株限域定量施肥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置6个施氮量水平,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开展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单株限域定量施肥条件下,合理施氮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籽粒产量;2016年夏玉米产量随着施氮量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氮量为210 kg/hm~2时,夏玉米产量最高,为6 817.64 kg/hm~2;施氮量为269.83 kg/hm~2时,夏玉米植株氮素积累量最高,为162.91 kg/hm~2;夏玉米的氮肥利用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在该试验条件下,夏玉米的氮素推荐量应控制在180~240 kg/hm~2之间,比当地习惯施氮量减少20%~40%。  相似文献   

3.
谢会芳 《河南农业》2014,(19):18-19
<正>一、实验目的严格按照《河南省夏玉米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进行田间试验,比较各个处理玉米产量,筛选出适合当地玉米生产的最佳施肥标准,为当地玉米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二、试验地点襄城县十里铺乡鲁内村北地。三、试验地块选择(一)地块土壤类型潮土。(二)地块基本情况长方形地块,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属中等肥力地块,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为小麦,产量为450kg/667m2。(三)该地块土壤养分含量土壤有机质9.7g/kg、全氮0.78g/kg、速效磷5.7mg/kg、缓效钾189mg/kg、速效钾80mg/kg、pH值8.2。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一定磷、钾肥水平下的氮肥效应,探讨合理的氮肥用量,完善灌云县夏玉米施肥指标体系,2013年在灌云县进行了夏玉米2+X(氮肥用量)试验。本试验在磷(P2O5)施用量为4.5kg/667m2、钾(K2O)施用量为7.5kg/667m2水平下,N施用量为18kg/667m2(N2)时,与无肥区相比,夏玉米的产量(524.1kg/667m2)、增产率(81%)、效益(401.0元/667m2)、氮肥农学效率(13.05)及氮产投比(5.02:1)均达到最高值,且高于农民习惯施肥。结果表明本试验夏玉米最佳氮施用量为18kg/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5—2017年12点夏玉米肥效试验数据,建立土壤有效锌与夏玉米相对产量数学关系模型,确定新野县夏玉米土壤有效锌丰缺指标,土壤有效锌含量<0.4 mg/kg为极低、0.4~0.5 mg/kg为低、0.5~0.7 mg/kg为较低、0.7~1.0 mg/kg为中、1.0~1.6 mg/kg为较高、≥1.6 mg/kg为高。运用农业农村部研发的"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拟合硫酸锌施肥用量,并进行验证评估和示范应用。结果表明,根据耕地土壤有效锌含量不同丰缺指标水平,有针对性地推荐硫酸锌施肥用量,能够提高夏玉米产量8.45%~14.03%,增加收益661.1~998.4元/hm~2。研究结论可为建立和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单株限域定量施肥实现夏玉米一次性施肥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的施肥方法,根据夏玉米生长发育对不同养分的需求量,把单株玉米生长所需的氮、磷、钾肥料与土壤混匀后装入一次性塑料杯,将装有肥料和土壤的杯子置于耕层土壤中适宜的位置完成一次施肥,减少夏玉米的施肥次数。采用大田试验,在河南南阳研究单株限域定量施肥和常规分次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夏玉米生长后期植株体内氮代谢水平、养分积累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影响。单株限域定量施肥比常规分次施肥处理夏玉米产量增加1.7%,氮肥农学效率提高0.5 kg/kg,氮肥利用率提高2.1百分点,生育后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分别比常规分次施肥处理提高8.01%、3.4%。单株限域定量施肥处理植株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干物质量、谷氨酰胺合成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常规分次施肥效果相当,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均有所提高,表明该施肥方法能够实现一次性施肥兼顾高产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7.
对氮肥的有效管理是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山西襄汾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夏玉米产量、收益、农学效率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N)0~350 kg/hm2的范围内,氮肥显著增加了夏玉米生物量、产量和净收益;施用氮肥210 kg/hm2获得了最高产量(9 897 kg/hm2)和最高的净收益(14 970元/hm2),较不施氮肥处理增产1 712 kg/hm2,增产率达20.9%,增收2 132元/hm2,氮肥的农学效率为8.2 kg/kg,同时氮肥利用率可达到38.6%。产量和施氮量的关系、纯收益和施氮量的关系均符合二次函数曲线,求得最高产量施肥量为235 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为194 kg/hm2。这将为山西省南部夏玉米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研究氮肥、磷肥、钾肥对夏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和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在河南省鹤壁市利用"3414"试验设计,布置夏玉米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结果]氮的缺乏对夏玉米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磷,最后为钾。[结论]施肥量推荐类型:夏玉米目标产量10 500 kg/hm2,氮磷钾配比用量18∶8∶6;夏玉米目标产量9 000~10 500 kg/hm2,氮磷钾配比用量为16∶6∶4;夏玉米目标产量9 000 kg/hm2以下,氮磷钾配比用量为14∶4∶2。  相似文献   

9.
<正>为落实好玉米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工作,探讨氮肥不同基追肥比例和施用时期对施肥效应的影响,充分发挥氮肥最大作用,特在清丰县粮食主产区安排氮肥运筹试验2个,其中高水肥1个,低水肥1个。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地概况1、高水肥地块。高堡乡王庄村王守杰责任田内,土壤类型潮土,土壤质地为轻壤。该田块耕层土壤养分为:有机质12.06g/kg,全氮0.804 g/kg,速效磷16.22 mg/kg,速效钾92mg/kg,缓效钾704mg/kg。前茬作物小麦,每667m2产量500kg。浇水2次,150m3/667m2。玉米整个生育期降水15次,降水量289.61mm。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黄淮平原夏玉米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重点县一新蔡县设夏玉米平衡施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能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3年试验平均值,玉米最佳施肥处理比不施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对照分别增产40.8%、9.8%和15.3%,较农民习惯施肥产量提高18.2%,施肥增收219.27元/亩。不施氮肥对夏玉米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不施钾肥,不施磷肥对夏玉米产量影响相对较小,氮磷钾肥料对夏玉米的增产效应顺序为N=〉〉K〉P,氮肥对玉米产量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1.
控释氮肥施用位置对夏玉米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控释氮肥一次性施用位置对夏玉米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通过两年田间定位试验,与普通氮肥优化施肥进行对比,研究了在不同位置一次性施用控释氮肥对夏玉米产量、养分积累与利用等方面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与优化施肥(T2)相比,分层次施控释肥(T5)可有效提高夏玉米产量,2015年和2016年实收产量分别增加5.64%和3.97%;氮素积累量提高25.07 kg/hm~2,且提高氮素向籽粒的转运比例达5.41个百分点,氮肥利用率增加29.96%,农民纯收益增加达1 137.27元/hm~2。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摸清孟津县中高产水平氮肥优化对花生产量的影响,进一步完善孟津县农作物施肥指标体系,我们进行了花生氮肥总量控制试验。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地概况该试验安排在孟津县送庄镇朱寨村李京有的责任田,前茬作物为小麦,每667m~2产量500kg。土壤为立黄土,地力水平较高,井水灌溉。有机质含量15.23g/kg、全氮含量0.92g/kg、有效磷含量15.12mg/kg、速效钾含量170mg/kg。  相似文献   

13.
为探求减氮增效技术、实现夏玉米科学施肥,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施氮显著增产7.53%~16.28%,氮素积累量增加15.66%~29.16%,氮肥利用率为19.66%~42.28%;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一次施肥,提高了夏玉米灌浆期叶绿素含量(SPAD值),可获得较高产量,且包膜尿素比例越大,氮肥农学效率和利用率越高。本试验条件下,施氮145.6 kg/hm2 (75%包膜尿素+25%普通尿素)基本实现了高产、高效、简化施肥,可在豫北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水肥耦合效应对平原区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水肥条件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在防雨棚条件下进行盆栽试验,采用3因素5水平2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建立了灌水量、氮肥和钾肥施用量对夏玉米产量影响的数学模型。因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夏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灌水量,其次是氮肥和钾肥的施用量。各因素交互作用对玉米产量的贡献为氮、水>钾、水>氮、钾;从产量角度评价灌水量、氮肥和钾肥施用量的最佳水肥调控组合。当灌水量、氮肥和钾肥施用量分别为450 mm、180 kg/hm2、120 kg/hm2时,玉米达到高产生产指标84.63 g/盆,为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5.
正为探索适宜沁阳市玉米高产的科学施肥技术,沁阳市土壤肥料站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探索玉米氮肥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地概括该试验地安排在沁阳市崇义镇南山村陈长松的责任田,东经112.842 40°,北纬35.029 20°,海拔119 m,前茬作物为小麦,每667 m2产量500 kg。土壤为潮土,地力水平高,灌溉排涝条件良好。土壤有机质28.6 g/kg,全氮0.98g/kg,有效磷13.3 mg/kg,速效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夏玉米(Zea mays L.)不同产量水平的最佳施肥量。[方法]开展临颍县2007~2010年夏玉米3414试验、氮肥用量试验、丰缺指标试验。[结果]在当前生产条件下,临颍县夏玉米最佳施肥量:高产水平下,氮肥最佳施用量为123.15~216.60 kg/hm2,磷肥为51.00~91.50 kg/hm2,钾肥为25.20~83.85 kg/hm2;中产水平下,最佳氮肥施肥量为109.35~187.50 kg/hm2,磷肥为36.30~79.35kg/hm2,钾肥为11.55~60.75 kg/hm2;土壤养分含量高时取下限,土壤养分含量低时取上限。夏玉米100 kg产量需肥量为:氮2.50 kg,磷0.78 kg,钾1.61 kg;肥料利用率为:氮21.52%~26.20%,磷7.31%~8.43%,钾24.09%~33.96%;土壤养分供应量为:氮116.25~158.10 kg/hm2,磷39.90~82.65 kg/hm2,钾93.00~108.90 kg/hm2。[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夏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普及率、覆盖率和到位率提供科学指导,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增产能力,使农民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入。  相似文献   

17.
以夏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平衡施肥对夏玉米产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表层养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平衡施肥处理显著降低夏玉米产量,施用控释氮肥和控释减氮对夏玉米产量影响不大,施用控释肥减少15%氮肥不会引起夏玉米产量的显著下降;不平衡施肥处理显著降低夏玉米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控释肥和控释减氮处理对夏玉米吸氮量影响不大,显著降低吸磷量,增加吸钾量;控释肥处理和控释减氮处理能够增加氮肥和钾肥利用率,降低磷肥利用率;在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氮肥施用影响土壤碱解氮的含量,不平衡施肥造成作物对土壤养分的不均衡吸收,优化施肥和控释氮肥都能保持土壤肥力和土壤养分均衡分布,施用控释氮肥条件下可适当减少氮肥投入。  相似文献   

18.
以迪卡517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缓控释肥和常规肥对夏玉米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为夏玉米品种推广和节本增效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缓控释肥处理有效延长夏玉米花后灌浆时间。随着密度增加,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也增加。和常规施肥相比,缓控释肥处理的夏玉米产量有所增加,却未达到显著水平,但是经济效益均显著提高。综合考虑产量和经济效益,夏玉米迪卡517在洞庭湖夏玉米区适宜的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施肥方式可以采用控释肥或者缓释肥750 kg/hm~2,可进一步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正>为优化江苏省响水县夏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夏玉米2+X优化配方施肥氮肥总量控制试验,得出响水县夏玉米在壤质脱盐土地区最佳施氮量为19.00~22.00 kg/667 m2,油泥土地区最佳施氮量为19.00~21.00 kg/667 m2。农作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历来被人们所重视,其不仅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产量、增加效益、节省成本的可控措施,实现了根据作物的需肥特点和土壤肥力情况进行科学施肥。氮素是玉米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微生物菌肥在氮肥减量施用过程中的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了5个施肥处理,研究了沧州盐渍化土壤施入微生物菌肥对夏玉米减施氮肥的效应,以及土壤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施用微生物菌肥15 kg/hm~2的前提下,氮肥施用量降至常规施氮量的80%(120 kg/hm~2)时,土壤脲酶活性和碱解氮含量以及玉米产量均最高,且土壤全盐量较低。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夏玉米生产上科学减施氮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