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韭菜干尖黄叶病害诊断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尖黄叶是韭菜生产中的常见现象,不仅影响韭菜产量,而且降低了韭菜品质,危害十分严重。导致韭菜干尖黄叶的既有病害,又有虫害,形成原因复杂。早诊断,早预防、无公害防治效果好。本文仅介绍韭菜干尖黄叶的病害诊断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1.病源性病害引起的韭菜干尖黄叶 引起韭菜干尖黄叶的病源性病害大致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三大类。 1.l真菌性病害引起韭菜干叶黄叶的真菌性病害主要有韭菜疫病、韭菜灰霉病、韭菜白绢病和韭菜菌核病等4种。 1.1.1 韭菜疫病 主要危害叶片、叶鞘、鳞茎和根系。病源菌属于鞭毛菌…  相似文献   

2.
保护地无公害韭菜病虫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春季棚膜保护地韭菜以春节前后供应市场,经济效益好,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病虫为害也日趋加重。为控制病虫为害,菜农不惜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甚至将甲拌磷等剧毒农药铺施菜田地面,导致韭菜农药残留量显著超标。  相似文献   

3.
以太行山野生韭菜和栽培韭菜为试材,研究比较了2种韭菜的蛋白质、维生素C和可溶性总糖3种营养品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太行山野生韭菜与栽培韭菜相同部位的营养成分含量不同:假茎、叶鞘、叶身中均为野生韭菜的可溶性总糖的含量较高,栽培韭菜的蛋白质含量相对来说较低;太行山野生韭菜与栽培韭菜相同营养成分在不同部位含量也不同:蛋白质含量表现为野生韭菜叶身中较其它部位的高,可溶性总糖和维生素C均表现为野生韭菜假茎中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韭菜黑根病又称韭菜菌核病,是陕西韭菜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年份病丛率达30%以上,个别田块甚至毁园,该病主要危害茎基叶鞘或韭黄叶梢,受害部位初为褐色或淡褐色腐烂,之后可见棉絮状菌丝缠绕或结块;中后期在外层叶鞘与新生叶之间形成黄褐或黑褐色菜籽状多层小荫核,严重时在簇内每株的根上、茎下周围结成筒状黑色菌核厚痂。  相似文献   

5.
李明远 《蔬菜》2022,(1):81-84
<正>韭菜灰霉病是一种低温性病害,多发生在冬、春两季。笔者最早于1981年2月在北京四季青镇(原名为四季青公社)发现[1]。由于该镇种植韭菜(Allium tuberosum,Rottler)66.7hm2(1 000亩),面积较大,病害流行得十分严重。此后,在国内相关的报道越来越多。韭菜灰霉病主要由葱鳞葡萄孢引起,除为害韭菜外,还为害小葱、大葱(A.fistulosum L.)、葱头(A. cepa L.)及头(A. chinense G.Don)等,是我国保护地韭菜产区的一种常见病害。在温度极低的情况下,更应注意防治韭菜灰霉病。  相似文献   

6.
蔡新波  蔡炼明 《蔬菜》2000,(2):25-25
韭菜以其特有的辛气味,成为城乡居民喜食的蔬菜种类。近年随着塑,斗中棚韭菜栽培面积的扩大,露地栽培极少发生的灰霉病也频繁发生,成为棚栽韭菜的主要病害,影响了韭菜的产量和品质。现将韭菜灰霉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分为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1.白点型和干尖型在叶片正面和背面生白色或灰褐色小斑点,由叶尖向下发展,一般叶片正面多于背面,病斑梭形或椭圆形,发病后期互相汇合成斑块,致半叶或全叶枯焦。干尖型由割茬刀口处向下腐烂,初呈水浸状,后变淡绿色,有褐…  相似文献   

7.
日光温室冬春茬韭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巩佩芬 《蔬菜》2000,(2):10-11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保护地韭菜生产面积很大,应用的品种很多、很杂,特别是菜农对韭菜的休眠类型缺乏了解,给保护地韭菜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为此,笔者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将温室冬春茬韭菜的栽培技术措施做一简要介绍,以供大家参考。一、品种选择日光温室韭菜冬春茬栽培宜选用品质好、叶宽、直立性强、耐低温弱光、休眠期居中的品种。在辽宁地区一般选用"汉中冬韭"和"阜丰一号"等品种。这些品种休眠时间短、生长旺盛、耐寒力强,低温下生长速度较快。扣棚后第1~2刀产量比较高,适合保护地栽培。二、根株培养日光温室韭菜栽培,…  相似文献   

8.
1韭菜疫病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1.1发病症状:韭菜的根、茎、叶、花薹等部位均可被害,尤以假茎和鳞茎受害重。叶片及花薹染病时多始于中下部,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有时扩展到叶片或花薹的一半,病部失水后明显缢缩,引起叶片、花薹下垂腐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稀疏白霉;  相似文献   

9.
王欣英  李春燕 《北方园艺》2017,(16):201-203
寿光市文家街道韭菜种植历史悠久,以种质资源好、香味浓、产量高闻名全国,"文家韭菜"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使用"文家坡"商标,其优良品种"独根红"韭菜成为寿光市首批获得农业部认证的国家地理标志蔬菜产品。现从播种育苗、整地作畦、田间管理及经济效益方面对"文家韭菜"的种植技术做了详尽的介绍,以期为优质种质资源和先进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农业指导。  相似文献   

10.
马树彬  聂玉霞 《蔬菜》1995,(5):20-20
品质型韭菜新品种──豫韭菜一号467001河南省平顶山市农科所马树彬,聂玉霞,尹守恒豫韭菜一号(原名平韭2号)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农科所以钩头韭为母本,791为父本进行杂交,连续多代定向选择优良株系混合授粉培育而成的韭菜新品种。1993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  相似文献   

11.
韭菜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危害重。病害主要以灰霉病、疫病为主;虫害主要以韭蛆为主。这些病虫的发生危害,严重影响着韭菜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温室韭菜栽培丰产技术韭菜是北方人喜爱的蔬菜之一,尤其是在冬、春两季.因此发展温室韭菜生产尤为重要.北方各地栽培较多的品种有马蔺韭、竹杆青韭菜。(一)栽培方式:温室古韭栽培,依据根株培养的不同,大致有四种方式;1.当年直地栽培;头年选地,筑温室后墙和侧...  相似文献   

13.
单连波 《蔬菜》1989,(5):15-17
韭菜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格,适宜保护地栽培,我省保护地栽培韭菜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温室扣上棚膜后,土壤需要一段解冻时间,土温提高以后,韭菜才能正常生长。因此,新年前后市场上很少见到地产韭菜;二是普通温室韭菜栽培密度小,单位面积产量不高,温室利用率低。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进行了温室囤青韭菜栽培技  相似文献   

14.
以广西2种野韭菜与3种常规栽培韭菜品种为试材,通过对叶片相关的营养成分测定,研究比较了其营养成分差异,并利用隶属函数值法进行了营养品质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2个野韭菜品种的综合营养品质优于其它3个常规栽培韭菜品种,5种韭菜品种营养品质排序依次为:大明山野韭菜金秀野韭菜"韭宝F1""广西农家种""野韭宝F1"。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栖霞县薄膜阳畦保护地栽培的韭菜,质地鲜嫩,香味浓郁,上市正值冬春缺菜之际,深受消费者欢迎。30年代开始,栖霞县蛇窝泊村就以风障、草帘为保护设施,在冬季生产“帘子韭菜”。70年代初,塑料薄膜开始用于冬季韭菜生产。目前,已辐射到周围十余个乡镇,面积已达5000余亩,年产韭菜1500多万公斤,并销往烟台、威海、青岛及  相似文献   

16.
灰霉病是韭菜保护地栽培的主要病害,发生轻时,韭菜产量低、品质差;发生严重时,韭菜失去商品性和可食性,甚至绝收。根据调查,生产者多重视药剂防治,忽视栽培技术控制,结果用工多、投资大,防治效果不理想,甚至用药不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危害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  相似文献   

17.
南韭北种     
施云武  苑桂芬 《蔬菜》1989,(4):23-23
我国北方种植的韭菜品种抗寒性较强,初霜来临后,由于叶片营养物质向根部运转,韭菜逐渐变黄干枯,植株是休眠状态(也称回根),需经过较长时间的低温,到春天才萌发生长。而且在保护地栽培的韭菜,在夏秋露地生长阶段不能收割鲜韭。为  相似文献   

18.
根据本地韭菜种植现状,从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拱棚韭菜高产栽培技术,为群众发展韭菜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韭菜是本地蔬菜种植的主导品种之一,种植时间较长,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韭菜大面积的扩种,导致灰霉病、疫病、锈病等多种病害大范围发生,已成为韭菜的主要病害。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农技推广经验,对韭菜主要病害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韭菜是长江流域早春消费量较大的蔬菜品种之一,平利县当地菜农利用塑料大棚种植韭菜,头茬韭菜抢在春节前大量上市,种植效益特别明显。重点介绍了当地菜农利用塑料大棚种植韭菜在品种选择、栽培及管理上的技术要点,可供同类区域及当地新建生产基地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