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地域辽阔的东北三省,蕴藏着大量的软枣猕猴桃资源。有待开发利用。鉴于猕猴桃的繁殖,目前主要采用实生播种、嫁接根插和扦插方法,而掌握软枣猕猴桃扦插繁殖技术对于其优良单株利用、引种驯化、发展生产更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7种软枣猕猴桃苗木繁殖技术,包括播种育苗、硬枝扦插、绿枝扦插、组织培养、压条、硬枝嫁接和绿枝嫁接,为种植户快速繁育软枣猕猴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满天星是云南省主栽鲜切花之一,为了适应栽培上对种苗繁殖的需求,近年来满天星种子繁殖、扦插繁殖改良技术的应用,以及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对满天星种子繁殖、扦插繁殖、组织培养等繁殖技术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白掌扦插繁殖成活率很低;播种繁殖变异大,且需人工授粉才能得到种子,种子成熟期也长,因此很少被采用。目前,快速繁育白掌的有效途径是进行组织培养。近几年全国各地相继通过组培技术大量繁殖种苗。但培育出瓶苗只是第一步,后续的炼苗、驯化移栽才是关键。针对玉林地区不同栽培基质对白掌的相关炼苗驯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 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属木质藤本植物,维生素C含量很高,并含有丰富的钙、铁、磷等营养成分。是我国原产,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猕猴桃为雌雄异株,用种子繁殖的实生苗在营养阶段很难识别雌雄株,而生产中又主要栽培雌株,并且实生繁殖后代性状易发生变异,用芽接和扦插的方法快速繁殖大量优质苗木困难较大.本试验研究目的试图通过促进茎段腋芽萌发、生长,然后生根移栽,从而达到快速繁殖大量优质苗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又名芦蒿、水蒿、香艾蒿等,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蒌蒿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山野菜之一,以嫩芽为食用部分. 蒌蒿以地下茎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但种子难以成熟.目前生产中多采取在野外挖掘蒌蒿根茎在棚室中栽培的办法.此法严重破坏资源和生态环境,因此篓蒿种苗的供应,是当前蒌蒿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繁殖种苗速度快,繁殖系数高,又不造成资源的破坏,是较为理想的繁殖方法,可实现蒌蒿周年生产.  相似文献   

7.
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Sieb.&Zucc]Planch.ex Miq.),属猕猴桃科猕猴桃属大型落叶藤本植物,俗称软枣子、藤梨、藤瓜、猴梨.果实表面光滑无毛,整果可食,是我国珍贵的抗寒果树资源[1].'长江1号'软枣猕猴桃是沈阳农业大学于2006年从野生种中选育的鲜食软枣猕猴桃早熟品种,在丹东地区长势强,枝蔓粗壮、短,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易形成花芽,具备连续结果能力,丰产,稳产.果实8月下旬成熟,长圆柱形,鲜绿色,果个整齐,外观好.果肉绿色,酸甜适口,风味浓郁.  相似文献   

8.
<正>软枣猕猴桃的繁育方式有组织培养、扦插、播种、嫁接。扦插繁殖方法主要有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1硬枝扦插育苗硬枝扦插是在早春树液流动前,利用1年生木质化枝条进行繁育的繁殖方法。1.1扦插时间硬枝扦插可在温室大棚中或露地冷棚内进行。温室大棚扦插可以在每年1-2月份进行;  相似文献   

9.
野菊的扩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育苗移栽法、落粒种苗移栽法、分株繁殖法和扦插法对野菊繁殖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育苗移栽法与落粒种苗移栽法的繁殖系数高;分株繁殖法的成活率高,可达100%;扦插法的繁殖系数虽不及育苗移栽法与落粒种苗移栽法,成活率也不及分株繁殖法,但扦插法可以在野菊原种的生长季节便进行大量繁殖。所以选择野菊的繁殖方法需要根据用种单位或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0.
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 Planch)资源丰富,分布广,丰产,抗寒,抗病虫害能力强,且耐瘠薄,适宜酿酒及食品加工。据轻工部上海食品研究所分析河北燕山山区软枣猕猴桃(1958年9  相似文献   

11.
猕猴桃组织培养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猕猴桃是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多年生藤本植物.目前全世界猕猴桃属植物有66个种,约118个种下分类单位(变种、变型),我国有62个种.猕猴桃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丰富的维生素、矿质元素以及14种氨基酸.尤其Vc含量,每100g鲜果肉中可达到90~420mg,享有"Vc之王"的美称.猕猴桃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酱果汁等,还有医疗保健作用,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随着猕猴桃栽培的进一步兴起和引种工作的进行,良种苗需要量急剧增加,而采用常规繁育方法周期长、成活率低,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猕猴桃成为重要的良种繁育途径.此外,组织培养也是生理生化和遗传研究必需的基础技术,原生质体融合、重组DNA遗传转化等都必须在组培再生技术相当成功的基础上进行.西方一些国家的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猕猴桃组织培养的研究.随后,更多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获得成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从影响猕猴桃组织培养的因素,猕猴桃组织培养的应用等方面就近十年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金叶红瑞木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丽  李青 《园艺学报》2005,32(4):728-728
金叶红瑞木(Cornus alba‘Aurea’)为红瑞木的栽培变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园林绿化价值。金叶红瑞木在自然状态下以扦插繁殖为主,但成活率低。采用组织培养繁殖可以加快繁殖速度,提高繁殖系数,实现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并有利于金叶红瑞木优良性状的保存。选取金叶红瑞木当年生的  相似文献   

13.
软枣猕猴桃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软枣猕猴桃是猕猴桃科的一种,又叫软枣子,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目前,当属辽东地区的软枣猕猴桃最为上等,入口较为柔软,酸甜适中,色泽诱人,且果肉多汁,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对人体有很大的益处。近年来,软枣猕猴桃丰富的营养成分得到了医药、食品等许多行业的重点研究与开发,目前已经成为一种价值高、用途广具有发展前景的水果。当前软枣猕猴桃苗木的主要繁殖方式有扦插、组培、播种等,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龙芽木〔Araliaelata(Miq .)Seem .〕又名刺嫩芽、刺老芽、辽东木等。早春嫩芽作蔬菜用 ,被日本人称为“山珍之王” ,味清香、鲜脆 ,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 ,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龙芽木主产我国东北部低山森林中 ,日本、朝鲜及俄罗斯远东地区仅有少量分布。现用龙芽木基本来自野生资源 ,主要用种子和扦插繁殖 ,其种子发芽率很低 ,繁殖速度慢 ;扦插繁殖对野生资源破坏很严重。随着近几年市场需求量的增大 ,人工组织培养势在必行 ,其繁殖系数大 ,可以进行工厂化育苗 ,实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5.
猕猴桃是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落叶、缠绕性藤本植物。在猕猴桃属中,全世界约有54个种,其中我国原产的就有52个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计9种:中华猕猴桃、毛花猕猴桃、多花猕猴桃、软枣猕猴桃、狗枣猕猴桃、葛枣猕猴桃、革叶猕猴桃、京梨猕猴桃和对萼猕猴桃等。  相似文献   

16.
为克服早春地温低的现象,提高软枣硬枝扦插的生根率,进行了软枣猕猴桃硬枝扦插覆膜倒置催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硬枝扦插覆膜倒置催根技术较常规扦插提高生根率为18.4%,平均生根率达到97.08%。  相似文献   

17.
南洋杉是优良的庭园绿化和用材树种。本文介绍了南洋杉的种子育苗、扦插、套枝繁殖和组织培养等育苗方法,为满足当前南洋杉种苗供应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徐小彪  冷建华 《现代园艺》2011,(4):12-13,21
<正>猕猴桃(Actinidia Lindl.)是20世纪野生果树人工驯化栽培最有成就的4大果种之一。由于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Vc含量高,经济与营养价值高和医疗效果好而倍受关注,素有"果中之王"之称。全世界猕猴桃共有75个种及种下单位,生产上利用价值较高的主要有美味猕猴桃(A. deliciosa C.F. Liang et A.R. Ferguson)和中华猕猴桃(A. Chinensis Planch)及少量的毛花猕猴桃(A. eriantha Benth)和软枣猕猴桃(A. arguta Planch)。  相似文献   

19.
软枣猕猴桃属于猕猴桃科、猕猴桃属落叶藤本植物,又名软枣子、圆枣子、奇异莓等,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华北、东北、西北及长江流域,果实维生素C含量高,营养丰富,具有滋补强身、生津润肺等作用,是开发功能保健食品的绝佳原料.长期以来,由于过度采伐,野生软枣猕猴桃资源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种群数量大幅度减少.人工栽培软枣猕猴桃对提高林农收...  相似文献   

20.
正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别名软枣子、猕猴梨,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落叶藤本植物。具攀缘性,枝条最长达30 m以上。雌雄异株,花单性,花期5-6月,果熟期8月中旬至10月上旬。浆果球形到矩圆形,光滑,先端有短尾状嘴。生于山谷、林下及灌木丛中。1收集、保存的意义1.1营养价值软枣猕猴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有"第三代水果之王"的美誉。果实含多种维生素、脂肪、蛋白、钙、磷、铁、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及果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