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移动式省力蚕台与方格蔟自动上蔟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静  干群 《四川蚕业》2011,39(2):32-32,45
<正>栽桑养蚕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投入占农村养蚕成本的40%以上,蚕业生产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而受到影响。因此,为减少养蚕基础设施的投入和蚕需物资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降低养蚕成本,提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农村劳动力日益匮乏,栽桑养蚕这一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严峻挑战,为了找准阻碍蚕业发展的问题,充分挖掘现有桑园的潜力,提高养蚕经济效益,绵阳市蚕业管理站2011  相似文献   

3.
随着蚕业的规模化发展,劳动力需求加大,而农业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养蚕人员年老体弱,省力化科技型养蚕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就成为蚕业发展的必然,射阳县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出既能保温保湿,又能通风换气省力的设施大蚕蚕房育,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蚕农增收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4.
孙天洲  汪增超 《蚕学通讯》2015,(2):52-54,59
南阳市养蚕历史悠久,蚕业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裕,但蚕业生产目前面临劳动力严重紧缺,后继乏人,养蚕效益低等问题,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发展蚕业特色旅游,加强互联网销售等,促进产业升级和蚕农增收。  相似文献   

5.
大蚕蚕台饲育及熟蚕自动上蔟是目前农村养蚕生产上急待推广的一项技术措施.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蚕桑基地建设的推进,农村劳动力显得尤为紧张,在栽桑、养蚕、上蔟等各个关键环节,由于劳动力奇缺造成技术不到位,熟蚕不能及时上蔟,单产低,茧质下降,降低了蚕农的经济效益,影响了蚕业生产的发展.根据近几年我市官渡、狮滩等镇推广蚕台育自动上簇技术,可克服上述不足,我认为这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省力化养蚕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栽桑养蚕属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农村劳力向城市转移,留在农村养蚕多数俗称"386199"部队,即妇女、儿童、老人。同时养蚕属季节性用工,在春蚕、秋蚕还与农忙逗工,蚕业生产费工费时,特别是上蔟环节尤为突出。因此要扩大户营养蚕规模,劳动力是一大瓶颈。为此,兴文县蚕业工  相似文献   

7.
张健  陈昌华 《四川蚕业》2009,37(1):51-52
巴中属边远山区,栽桑养蚕历史悠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巴中蚕业已逐步由过去以“四边桑”栽植为主,零星分散的栽桑养蚕模式向蚕业民营企业、经营业主、农村蚕业专合组织等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租凭承包土地成片规模栽桑养蚕转变。近年来,由于茧丝绸市场价格的持续下滑,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农村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等诸多问题,给我市规模栽桑养蚕带来了重大影响。如何走出困境,实现规模栽桑养蚕的整体效益,提高蚕业在农副产品中的竞争力是摆在全市行业的重大课题,必须认真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8.
周帅 《蚕桑通报》2006,37(3):61-62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务工,省力化科技型养蚕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是当今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县重点蚕区的养蚕大户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认为简易蚕房既能保温保湿,又能通风换气,较其他省力化养蚕方法更有利于大蚕的生长发育,而且建造快,坚固耐用,非常适合重点蚕区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陈明策  徐泉芬 《蚕学通讯》2005,25(3):37-37,46
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动密集型的蚕桑业遇到了新的挑战.改变落后的养蚕方式,大力推广省力化养蚕、自动上蔟技术已迫在眉捷.近年来,铜梁的蚕业工作者和蚕农进行省力化养蚕的结果证明:只要进一步改进养蚕技术,推广省力化养蚕,就能降低养蚕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养蚕成本,提高养蚕劳动效益,稳步发展蚕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
黄荣 《四川蚕业》2000,28(4):37-38
<正> 1 大蚕室外蚕台育技术大蚕室外蚕台育是目前农村省力化养蚕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对现行养蚕形式的革新,是解决日益发展的蚕业生产与简陋的蚕房,人蚕共居,口袋蚕房,落后的手工操作,繁重的体力劳动,低下的劳动生产率,养蚕缺劳动力等之间矛盾的一条出路,也是保证蚕业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科学化方向顺利发展的良好途径。它具有三高三省的好  相似文献   

11.
重点分析四季多批次养蚕的优点和可行性,提出了四季多批次养蚕的关键措施,可以解决农村养蚕劳动力缺乏及蚕具设施、设备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能利用蚕季间隔时间有效地对桑树进行综合管理,提高桑叶产量、质量、单位桑园面积养蚕量,同时提高单位面积饲养量、产茧量,总体上提高养蚕的综合经济效益,适应现代蚕业生产模式化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蚕业生产模式与技术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水明  王林甫  姚建荣 《蚕桑通报》2012,43(1):39-40,43
蚕桑产业是我市农业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虽众多新型农业产业掘起,但栽桑养蚕仍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致使蚕业劳动力匮乏,养蚕量下降,弃桑不管或有桑不养蚕的现象突出,以及农民迁入新社区后,无房进行家蚕养殖等问题愈加突出,解决养蚕业劳动力缺乏和无房养蚕的问题已刻不容缓。除了在生产中推行少回育等省力化技术外,有效解决养蚕适度规模经营和开展蚕桑综合利用,提高单位劳动生产效率和蚕业经济效益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赵毅  李勇 《四川蚕业》2007,35(1):18-18
蚕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十分缺乏,养蚕科技化程度较低的现状,为了进一步改善养蚕环境,提高饲养水平,真正达到养蚕“三省、两高”(即省工、省力、省投资,产量高、效益高)的目的,应大力改造农村养蚕设施,建好小蚕共育室、省力化大蚕室外蚕台(棚),专用消毒池等专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务工,省力化科技型养蚕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是当今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县重点蚕区的养蚕大户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认为简易蚕房既能保温保湿,又能通风换气,较其他省力化养蚕方法更有利于大蚕的生长发育,而且建造快,坚固耐用,非常适合重点蚕区大量推广、应用。1简易蚕房的优点1.1是解决农村分户养蚕的现有蚕房设施与养蚕规模扩大不适应的有效途径当今农村住房养蚕一是面积不够宽敞;二是“口袋房”多,房屋设施与养蚕所需微气象环境不相适应;三是“人蚕共居”不利于彻底消毒防病,与养蚕所需较高的卫生和安全环境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茆迎春  魏勇 《蚕桑通报》2013,44(1):62-65
随着国家宏观战略调整,工业化和城镇化迅猛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在部分蚕区不同程度地制约蚕桑业的发展.为此本文就根据本地区蚕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就农村小蚕电气化共育、大蚕简易蚕房斜面条桑育及方格蔟室外预挂室内营茧等省力化养蚕技术推广应用,做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6.
邓卫东 《四川蚕业》2004,32(2):29-30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务工,省力化养蚕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如何将蚕农从蚕儿饲养的繁重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蚕农的养蚕劳动效率,是每个蚕业工作者必须面对且解决的问题。为此,  相似文献   

17.
许中亚 《四川蚕业》2007,35(3):50-51
栽桑养蚕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现代蚕业的主攻方向。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劳动力已经成为制约蚕业发展的瓶颈。养蚕中,上蔟又是劳动力最为密集的一个环节,近几年有很多自动上蔟的方法被研究出来,但是真正做到“自动”上蔟的蔟具和方法却很少,上蔟工作仍然非常繁琐。笔者近几年深入农村,与蚕农一起使用现行的各种蔟具,深感每种蔟具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措施。1草笼草笼是农村最早使用的蔟具之一。它取材容易,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现我省各主要蚕区仍占比较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广西宜州等10个蚕业主产县(市)的蚕业生产状况、成本收益和生产资料费用进行了统计和调查分析发现:广西蚕业生产不断向优势区域集中,桑园面积、蚕茧产量、蚕农收入在持续增长;单位面积桑园的蚕茧收入大幅度上升;蚕业生产仍然是以小规模的家庭生产经营为主;劳动力生产效率和劳动力成本对蚕业生产效益有重要的影响;种桑养蚕在广西农村有较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各类新兴产业的开发和工业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给传统蚕桑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蚕桑产业经营零星分散,经营者收益低,以及几千年养蚕技术,特别是大蚕饲养技术难以实施规模经营,直接阻碍了蚕业规模经营开展,从而制约了蚕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蚕茧价格对蚕业生产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 1 979~ 1 996年的全国蚕茧产量和平均收购价格的变化 ,分别计算价格弹性系数 ,以及价格和产量对产值的贡献度 ,依此判明价格对蚕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 :蚕茧价格对蚕业发展呈弱波趋势。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是 :( 1 )农家养蚕经营规模小 ;( 2 )农村劳动力分流 ;( 3 )养蚕经营比较效益下降 ;( 4)蚕茧大战形成泡沫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