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病原和流行特点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I型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各种家畜和野生动物(除无尾猿外)均可感染,猪、牛、羊、犬、猫等易感。该病在寒冷季节多发,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隐性感染猪和康复猪可长期带毒。病毒在猪群中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也可经胎盘感染胎儿。2临床症状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6天,母猪感染伪狂犬病常发生流产,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等症状,青年母  相似文献   

2.
正猪伪狂犬病又名狂痒病、猪疱疹病毒病、奥其基氏病、阿捷申氏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因其病猪有发热、脑脊髓炎等类似狂犬病的神经症状,所以称为伪狂犬病。猪伪狂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线状双链DNA病毒,病毒粒子为圆形,二十面体对称,有囊膜和纤突。猪是伪狂犬病毒的自然宿主和贮存者。自然条件下猪、牛、羊、犬、猫易感,兔、鼠等实验动物最易感。病猪、带毒猪及带毒鼠类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主  相似文献   

3.
<正>小反刍兽疫(又称小反刍兽伪牛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A类动物传染病[1]。PPRV主要感染小反刍兽如山羊、绵羊、野羊等,尤其以3~8月龄山羊最易感[2];大反刍动物如牛、骆驼等也可感染带毒,呈亚临床感染;猪可通过实验感染,但不排毒,通常为无临床症状。PPRV不感染人,因此小反刍兽疫不属于人畜共患病。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病动物和隐性感染者,病羊和带毒羊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土壤、饲草、饮水及垫料等均是该病的传播媒介。小反刍兽疫以发热、咳  相似文献   

4.
伪狂犬病毒在全世界广泛分布,自然发生于猪、牛、绵羊、犬和猫,另外,多种野生动物、肉食动物也易感。猪是伪狂犬病毒的贮存宿主,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为本病重要传染源,有人认为其他动物感染本病与接触猪和鼠有关。在猪场,伪狂犬病毒主要通过已感染猪排毒而传给健康猪,  相似文献   

5.
广西部分种猪场免疫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PR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近年来,随着猪伪狂犬病疫苗特别是基因缺失疫苗的使用,大大减少了发病率与死亡率,但该病目前仍然是威胁我区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疫病。为了解我区部分种猪场猪伪狂犬病带毒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6.
仔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猪和其他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生该病,发病率达100%,尤其是仔猪死亡率极高,耐过的仔猪往往发育不良,成为僵猪。该病的发生给养猪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病学发病时间: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和产仔旺季多发。传染源:病猪、带毒猪和带毒的鼠类为本病的重乳母猪感染发病可经乳汁传给哺乳仔猪发病。发病特点:往往在分娩高峰的母猪舍先发病,几乎每窝都发病,发病率达100%,但发病和死亡有一高峰,以后逐渐减少。2防治方法消灭传染源。此病发生后无有效治疗方法,反复检疫,淘汰阳性猪,健…  相似文献   

7.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PRV)引起的以种猪繁殖障碍、仔猪脑脊髓炎、腹泻,成年猪隐性感染、以呼吸道症状和生长发育受阻等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各季均可发生,猪是PRV的自然宿主,感染猪群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处于感染潜伏期的猪是潜在的感染源。病毒可从病猪的鼻分泌物、唾液、乳汁和尿中排出,有的带毒猪可持续排毒1年。  相似文献   

8.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伪狂犬病自然发生于猪、牛、绵羊、犬和猫,另外,多种野生动物、肉食动物也易感.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在猪呈爆发性流行.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公猪不育,新生仔猪的大量死亡,育肥猪呼吸困难、生长停滞等,是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伪狂犬病是多种动物共患的传染病,自然发生于猪、牛、绵羊、犬和猫,多种野生动物、肉食动物也易感,其特征为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的症状。猪是伪狂犬病毒的贮存宿主,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是本病重要传染源。猪发生伪狂犬病后,其临诊症状因日龄而异,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怀孕母猪可导致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种猪不育等。仔猪成活率低,致死率高。因此,猪伪狂犬病是目前威胁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之一,影响猪生产的各个阶段,给养猪  相似文献   

10.
<正>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猪的急性传染病。哺乳仔猪表现为神经症状,出现脑脊髓炎,以及发热、败血症症状,一般在24~28小时内发生死亡。该病的特点是感染猪终生带毒,且病猪不在病毒入侵部位发生痒感,猪受感染后会排出病毒并成为无症状的带毒者,从而增加了防制的难度。  相似文献   

11.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PR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该病毒可引起各种家畜及野生动物发病,猪是该病原的传播者和自然宿主,临床表现为母猪流产、死产、产弱仔猪等繁殖障碍症状,新生仔猪发热、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较高。近年来,随着猪伪狂犬病疫苗特别是基因缺失疫苗的使用,猪伪狂犬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大大减少,但目前该病仍然是威胁广西壮族自治区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疫病。2005~2006年我们应用gpI基因缺失鉴别ELISA试验对广西4个种猪场进行了猪伪狂犬病的检测,并清除带毒猪,做了控制与净化猪伪狂犬病的试验,达到了预期的净化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伪狂犬病自然发生于猪、牛、绵羊和鼠等动物,猪是伪狂犬病毒的贮存宿主,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为本病重要传染源。猪发生伪狂犬病后,其临诊症状因日龄而异,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怀孕母猪可导致流产、产死胎及木乃伊胎和种猪不育等综合症候群。1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死亡率可达100%,断奶仔猪发病率可达40%,病死率20%左右;对成年肥猪可引起生长停滞、增重缓慢等。  相似文献   

13.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猪的多种动物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病猪和带毒猪及带毒鼠类传播,病毒随病猪的分泌物、鼻汁、唾液、尿和乳汁等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垫草及栅栏等周围环境或通过精液而传给健康猪.仔猪一旦感染该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明显,体温升高和急性死亡,死亡率高达100%.2014年10月在容县一家猪场发生一起仔猪伪狂犬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肠道传染病。在气温较冷的季节为高发,各种月龄的猪都易感染。10日龄内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断奶猪、肥育猪和成年猪症状较轻,大多数能自然康复。该病主要传染源为接触病毒和接触带毒猪,病毒可经由粪便、气流、鼻液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和空气以及用具等,由消化道和呼吸道侵入易感猪体内,引起发病。1发病情况2014年1月26日,开县巫山镇永安猪场猪群,有个别母猪突然  相似文献   

15.
正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家畜及野生动物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和神经炎综合症。新生仔猪以高热和神经症状为特征,有的有呕吐和腹泻症状。大猪多为隐性感染,多出现发热和呼吸系统症状,怀孕母猪出现流产和死胎。1流行病学自然条件下,猪、牛、羊、犬、鼠、貂等都易感。猪是该病的主要宿主,成年猪感染后多不表现临诊症状,4周龄内仔猪死亡率几乎为100%。患病动物和带毒动  相似文献   

16.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致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产弱仔等繁殖障碍,并可长期潜伏带毒;新生仔猪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多为急性致死经过,死亡率较高;商品猪生长迟滞等。猪伪狂犬病在养猪密集的地方可爆发流行。近几年来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17.
伪狂犬病自然发生于猪、牛、绵羊和鼠等动物,猪是伪狂犬病毒的贮存宿主,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为本病重要传染源。猪发生伪狂犬病后,其临诊症状因日龄而异,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怀孕母猪可导致流产、产死胎及木乃伊胎和种猪不育等综合症候群。1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死亡率可达100%,断奶仔猪发病率可达40%,病死率20%左右;对成年肥猪可引起生长停滞、增重缓慢等。  相似文献   

18.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猪的一种病毒性疾病,是我国规模化猪场的主要疫病。猪伪狂犬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母猪的繁殖障碍、仔猪的高死亡率和呼吸道疾病,是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随着我国养猪生产对该病认识的深入,对该病的控制得到了重视,近年来虽然该病的危害程度有所下降,但在很多猪场种猪的伪狂犬病病毒感染带毒率很高,而且在一些地区或小型规模化猪场发病率仍然高居不下。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的有效手段,但建立猪场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十分重要。要彻底根除该病,仅靠疫苗是不能实…  相似文献   

19.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 PR)是由疱疹病毒科的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家畜及野生动物的急性传染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在我国,该病对猪的危害很严重,引起仔猪的高发病率,成年猪症状微轻,常呈现隐性带毒,成为新的传染源。用血清学方法检测猪血清中伪狂犬病病毒抗体,在猪伪狂犬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疫苗免疫效果的检测上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苗帆  杨绍芬 《当代畜牧》2013,(14):48+50
<正>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近年来本病已成为母猪繁殖障碍常见的传染病,该病主要引起哺乳仔猪的大量死亡,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不育症等。笔者近五年来从事规模猪场及基层兽医临床诊治经验的情况进行总结,现将该病的流行发病及防治简述如下:1流行特点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病猪、带毒猪可终生带毒,传染渠道有很多种方式,它可以由其它的带病动物传染,也可由空气传播;妊娠母猪感染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