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军 《吉林农业》2003,(10):12-12
反季节载培茄子比常规栽培茄子产值增加,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大棚保暖增温 茄子是喜温蔬菜,大棚保温是成败的技术关键。茄子生育所需的适温,苗期白天为25℃左右,夜间15℃~18℃,  相似文献   

2.
茄子原产于印度,公元4~5世纪传入我国,各地普遍栽培.茄子露地栽培供应期集中,价格低,效益不高,采用温室育苗,大棚内地膜覆盖栽培,可使茄子的收获期大大提前,经济效益显著. 1 茄子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茄子具有喜温、喜光、耐肥、半耐旱的特性,在条件适宜的条件下,生长良好,产量高. 1.1 温度 种子发芽适温25~30℃,最低发芽温度11℃.生育期适温白天25~30℃,夜间15~20℃.15℃以下生长缓慢,并会引起落花,超过35℃,花器发育不良,果实生长缓慢,甚至成为僵果. 1.2 光照  相似文献   

3.
大棚茄子多年生栽培技术茄子是一种喜温性蔬菜,在满足温度要求的条件下,具有多年生长的习性。近年来,山东省寿光市在冬暖型大棚内进行了茄子的多年生栽培试验,并获得了成功。可以连续栽培2~3年,一年两收,亩收入可达25万元以上,达到了节约成本、减少用工和高...  相似文献   

4.
一、西瓜西瓜原产于非洲,属葫芦科植物。喜高温干燥气候,极不耐寒。种子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5℃~30℃,生长适宜温度为18℃~32℃。苗期白天25℃~30℃,夜间16℃~18℃为宜。西瓜喜充足的光照,初苗期需要3000Lx以上;喜疏松、透气性好、pH5~...  相似文献   

5.
茄子喜温不耐寒,棚栽茄子要求适宜的"小气候"条件,种子发芽的适宜室温为25℃~30℃,低温为11℃~18℃;苗期花芽分化的适宜温度白天为20℃~25℃,夜间15℃~20℃。开花结果期要求适宜温度为25℃~30℃,如果气温低于20℃就会妨碍正常开花授粉,影响茄  相似文献   

6.
茄子保护地栽培对二氧化碳的需求量较大,应用秸杆反应堆技术.能使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4~6倍,为茄子光合作用提供大量原料。茄子生长需要气温为20一30℃。冬季地温低是影响茄子正常生长的主要因素.生物反应堆可使棚肉地温提高4—6℃,气温提高2—3℃.这对茄子生长发育尤为重要。茄子的线虫病、疫病、褐纹病、茧萎病为常见病。应用植物生防疫苗和秸杆反应堆.均能产生抗病孢子,  相似文献   

7.
一、生长特性茄子根系发达,属深根系作物,根群主要分布在33厘米土层中,茎木质化,粗壮直立。茄子花为两性花,一般单生,也有2~3朵簇生。喜高温,种子萌发适温25~30℃,幼苗期适温白天25~30℃,夜间15~20℃,开花期白天30℃左右,夜温24~25℃,秧苗生长旺盛,花芽分化早,结果期白天温度在20~30℃,夜间最适温度为18~20℃。  相似文献   

8.
低温胁迫对茄子的伤害及茄子抗寒机理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从膜损伤、AOS代谢等方面研究低温胁迫对茄子的膜伤害,探索茄子的抗寒机理。试验结果表明,0 ̄5℃低温胁迫下,茄子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其相对电导率达25.05% ̄54.80%;MDA含量上升46.5% ̄83.4%,细胞膜受损伤,SOD和CAT活性分别上升5.39% ̄31.81%和11.0% ̄78.0%、POD活性保持相对稳定,茄子动员细胞膜保护系统清除AOS。  相似文献   

9.
张文森 《油气储运》2006,(10):52-52
茄子保护地栽培对二氧化碳的需求量较大,应用秸秆反应堆技术,能使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4~6倍,为茄子光合作用提供大量原料。茄子生长需要气温为20~30℃,冬季地温低是影响茄子正常生长的主要因素,生物反应堆可使棚内地温提高4~6℃,气温提高2-3℃,这对茄子生长发育尤为重要.茄子的线虫病、疫病、褐纹痫、茧萎病为常见病,应用植物生防疫苗和秸秆反应堆,均能产生抗病孢子,对病原微生物产隹拮抗和防治作用。同时,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内置式秸秆反应堆建造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1茄子的栽培季节与育苗茄子喜温怕冷,遇霜冻即死,适温是22℃~30℃。低于20℃时,就会妨碍授粉和果实的生长,低于15℃,生长迟缓、落花以致果实生长停止。低于11℃,生理失调,停止生长。但高于35℃时,植株生长弱,结果少,品质降低。因此,露地栽培茄子要在保护地育苗,晚霜过后栽植,霜前收完。保护地栽培温度要比黄瓜、番茄、辣椒高。茄子苗适宜高温,苗期长(70~85天),生长慢,应注意提高苗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从美国引进的脱水白皮洋葱品种白比伦、白地球、白珠等.其生长习性相近.喜冷凉.不耐高温,土壤有效温度7~25℃.根系5℃开始生长,最适温度10~15℃,25℃以上受阻.幼苗适温12~20℃.叶片生长期18~22℃.鳞茎膨大期20~26℃,低于15℃不膨大;光照强度中等;喜肥沃土壤,不耐瘠薄.喜湿不耐干旱:根系不发达.其弦状根较黄皮洋葱、紫皮洋葱少1/3左右.在栽培上考虑这些特点,采取合理措施.以取得理想产量。  相似文献   

12.
<正>茄子属喜温作物,较耐高温,结果期适宜温度为25~30℃。利用茄子再生能力强、恢复结果快的习性,在夏秋高温高湿及病虫害频发期实施山地茄子剪枝复壮技术,待进入夏末秋初时,茄子迅速恢复生长发育,有效提高了产量和品质,又延长  相似文献   

13.
1品种选择 茄子是喜温作物,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生育最适温度为22℃~30℃。日光温室选用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植株开张度小、品质佳、产量高的品种,如兰杂1号,泯茄、天津快圆茄等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4.
茄子又名落苏,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食用幼嫩浆果,可炒、煮、煎食、于制和盐渍。除此以外茄子还含有少量茄碱成,其纯品为白色结晶体,有降低胆固醇,增强肝脏的生理功能。茄子生长适温为22℃~30℃,白天适宜25℃~28℃,夜间为17℃~20℃。17℃以下生长缓慢,夜间温度15℃以下会落花,7℃~8℃时有冻害。茄子比较耐热,35℃~40℃时尚能生长,但花器发育不良,45℃以上叶面引起坏死斑点。茄子要求强光,光弱时,光合产物少,生长不良,授粉授精能力弱,容易引起落花。茄子根系吸收力强,较耐肥。氮、磷、钾适宜的浓度是氮240PPm、磷160PPm、钾60PPm~180PPm。  相似文献   

15.
茄子属喜温作物,较耐高温,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对光周期长短的反应不敏感,只要温度适宜,从春到秋都能开花、结实。茄子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钙、铁等,是人们喜爱的蔬菜品种之一。一、品种选择应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耐贮、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茄子品种。二、催芽播种1、浸种催芽:首先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用水量为种子量的5~6倍,不断搅动,并保持55℃水温10~15分钟,然后在其自然下降的水温中浸种8~12小时。茄子种皮厚,吸水困难,如果种子未经充分发酵更难发芽,要先用0.2~0.5%的碱液清洗,  相似文献   

16.
薄荷是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该植物以全草或叶入药。它适应性强,喜温和湿润环境,干旱条件下也有极强的生命力。根茎种植后日平均气温6℃时即可出苗,5~6月份生长最快,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当气温降至0℃以下时,地上部分萎缩干枯,停滞生长。薄荷对土壤要求不严,黏土、老土、壤土、沙土均可生长,一般土壤pH6.5~7.5为最佳。1播前准备选择2~3年未种过薄荷、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块。在种植前,每亩地撒施腐熟有机肥4000kg,碳酸氢铵50kg、过磷酸钙60kg,随翻耕底施,然后耙耱整平,做成1…  相似文献   

17.
赵伶 《北京农业》2005,(12):5-5
1.日光温室茄子坐果率低的原因 1.1棚温太低茄子是喜温蔬菜,生产发育适应温度为15~35℃,适宜温度为22~32℃;低于20℃果实停止生长,低于15℃会落花.我国大部地区12月下旬至翌年3月初的冬季和早春季节,经常受寒流袭击,这段时间正值温室茄子开花结果期,有的温室因建造不科学,欠规范,采光角度不合理,保温措施欠佳等,造成棚温处在15℃以下,便会导致落花落果.  相似文献   

18.
辣椒属无限生长类型,边现蕾,边开花,边结果。辣椒属于喜温蔬菜,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果实膨大期需高于25℃。辣椒生长期长,但根系不发达,根量少,入土浅,不耐旱也不耐涝。其需肥量大于番茄和茄子,而且耐肥能力强。  相似文献   

19.
吴凡 《农家顾问》2007,(1):26-27
冬季大棚温室蔬菜按常规管理法.黄瓜自生根在10℃以下.嫁接根在3℃以下。辣椒、茄子在14℃以下.生长受到影响,甚至发生冻害。如果采取相应措施.黄瓜自生根可忍耐6~7℃低温.嫁接根可忍耐1℃低温.辣椒、茄子根在5~7℃低温下.不受冻害。而如果采用室内加温法防冻.易造成烟害和忽冷忽热脱水闪秧。如何在不加温的条件下.采取防冻措施.保证蔬菜正常生长呢?下面介绍几种简单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小麦链格孢中国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链格孢(Alternaria triticina)中国菌株菌落在5~35℃均可生长,曙为15~30℃,25~30℃最适,低于15℃或高于30℃时,生长速度下降,菌落异常。适于生长的PH值为3.5~9.5,最适PH值为4.5~7.5。该菌能较好地利用蔗糖、淀粉、木糖、棉子糖、乳糖和葡萄糖做碳源,最优氮源为硝酸钾、甘氨酸和 到铵。培养基的碳源或氮源种类不同时,菌落形态发生明显变异。小麦链格孢中国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