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我从县医卫校毕业,在县医院实习2年后,回到村里开诊所,爱人在外工作,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前2次村党支部换届,党员推选我为党支部书记,我都放弃了.如果不是妇联组织的支持和帮助,我根本没有信心参选,总认为已经是近50岁的人了,只要开好自己的诊所,把日子过好就行,何必操那么多心呢!……  相似文献   

2.
怀念父亲     
11年前,也是秋天,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 那一年,我32岁。 在父亲最后的日子,我们姐弟几个轮流在 病床前守护着他老人家,强作笑颜地劝他多吃 一勺饭,多喝一口水,多吃一片药。尽管背地里 流泪。 我总觉得父亲能好起来,因为那时他刚刚 60岁!在医院里,父亲常常笑着对来看望他的 人说:“没事儿,我这是老毛病,过几天就好 啦。”他还常常认真地对我和弟弟说:“等出了  相似文献   

3.
《农村百事通》2009,(7):106-106
各位读者大家好:我叫孙喜友,38岁,吉林农安县人,现住山东昌邑县城。2004年和妻子经营着一家超市,年收入七八万元,日子过得轻松舒心  相似文献   

4.
正大家好,我是国际空间站。2015年11月2日,我刚刚过了自己的15岁生日。在那之后的几个月里,大家都非常关注我,希望我讲讲这15年里令自己记忆深刻的故事,那我就不妨为大家讲一些。自豪——我渐渐长成了"大个头"1983年,美国出于军事目的,  相似文献   

5.
大家害怕身边有核电厂吗?说实话,我害怕。不怕大家笑话,我甚至为此夜不能寐。想想日本福岛核泄漏的那几天吧,那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污染辐射,当知道原因后,要提心吊胆地过我的余生,这是怎样的生不如死。实际上,我并不是怕死,我只是怕在不知何时死的日子里过完今天。  相似文献   

6.
金宏 《农家致富》2005,(19):16-16
如今生活好了,农村想照相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子女结婚、小孩过生日、老人摆寿宴等特殊日子里都希望拍张照片留作纪念。河北省滦南县农民蔡会发瞅准了这一商机,干起了照相这一行,经过他的苦心经营,每年可赢利1万多元.  相似文献   

7.
我叫李海林,1997年以前,一直在一家化工厂当财务科长,因当时厂里效益好,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是到了1997年年底,厂子被一家实力雄厚的企业兼并,我下岗了,每月仅领120元的生活费。我仿佛是一下子从天上掉到了地下,风光不再。没有事干的我整天足不出户,靠看电视、玩扑克消磨时光。我想才四十挂零的人就这么闲着也不是办法。于是我开始到图书馆翻看科技书报,渴望能从中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子。  相似文献   

8.
我今年七十四岁,和果树打了五十多年交道。旧社会在日本资本家和地主老财的果园里当牛作马干了二十多年,解放后才翻身当家作了主人。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一想起旧社会的苦,新社会的甜,我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我决心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多作些贡献。  相似文献   

9.
人勤脱贫早     
正"感谢党,让我脱了贫,生活有奔头。"在扶贫队的帮助下,曾海文的日子越来越好,逢人就夸扶贫政策好。54岁的曾海文,是新化县石冲口镇壳溪村人,是因病返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他的妻子患尿毒症,由于透析费用高,家里多年的积蓄早已花光,还有负债。不仅如此,他还有70多岁的父母和正在上高中的小儿子,每一项都需要钱来开销。  相似文献   

10.
写下这些文字,并不是想炫耀些什么。我知道,在南方打工这支大军里,比我有才华的人不计其数,比我成功的人如过江之鲫。但自己毕竟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把那些磨难多多抑或欢乐少少的日子据实整理成章,是为了今后更好地走完人生之路,不断地给自己鼓掌、加油!  相似文献   

11.
对面老太太     
去年搬到外面出租房,我们对面住的是一位老太太和她女儿,她们的日子过得很是艰辛。老太太70多岁了,头发已花白,背已弓成了90度。然而,老太太却总也不闲着,每天起早贪黑背着一个破筐子在小区垃圾箱的角角落落里搜寻着烂纸壳子、矿泉水瓶及一切可卖钱的废品,似乎一刻也不闲着。受老太太的影响,我五岁的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我们全家在山上挖虫草挣了6万元,家里养了30多头牦牛,有5000多元的收入。修房,国家支援了10000元,银行还给我们贷了款。我认为,现在过的就是幸福生活。用我们牧民话来说,叫“耳朵里放了蜜”。  相似文献   

13.
打井     
杨有 《中国农垦》2006,(12):71-71
1960年7月3日,是我走出校门成为农垦人的日子。从太原向北行400里到雁门关,继续北行130里,就到了我的新家——金沙滩农牧场。  相似文献   

14.
我原是县城一家机械厂的厂长,手下有百十个工人,年产值600多万元。厂子是自家的,每年有几十万元的纯利润,日子过得挺滋润,在十里八村也是出了名的能人。我为人低调,对做官不感兴趣,几年前我就是村党支部书记的候选人,好不容易推辞掉了。我的目标也不算远大,只想把自家的厂子办好,解决百十个人的就业问题,也算是帮了乡亲们的忙。  相似文献   

15.
河南有个叫丁娴的女孩在家乡建了一个城市里才有的游泳池,生意竟然好得不得了,短短1年多工夫就赚了70万元!将城里的泳池"搬"到农村丁娴是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李集乡丁楼村人,从小就喜爱游泳,13岁那年在小伙伴们中得过游泳冠军。2004年,她高中毕业后去广州闯荡,在集美广告公司做喷绘工。  相似文献   

16.
茶缘     
今生与茶有缘。在我童年乃至少年的时候 ,常常和我的爷爷、奶奶还有父亲等家人一起围在炕头上 ,一边聊天 ,一边喝味道并不怎么香的茉莉花茶。那时候的日子 ,纵然艰难 ,却也过得有滋有味。庄户人家 ,吃完饭后还能喝点茶 ,确也是赛过神仙了。虽然我家的茶叶也不是很多 ,品质也不是多好 ,但在炎炎的夏日能喝茶消渴 ,对我而言 ,是最畅快的事了。有时候来了客人 ,我和姐姐便很积极地刷茶壶和茶碗 ,心里甭提多高兴了。俗话说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常常为柴、米、油、盐发愁的日子里 ,能喝茶在庄户人家眼里就是奢侈了。爷爷…  相似文献   

17.
我叫李海林, 1997年以前,一直在一家化工厂当财务科长,因当时厂里效益好,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是到了 1997年年底,厂子被一家实力雄厚的企业兼并,我下岗了,每月仅领 120元的生活费。我仿佛是一下子从天上掉到了地下,风光不再。没有事干的我整天足不出户,靠看电视、玩扑克消磨时光。我想才四十挂零的人就这么闲着也不是办法。于是我开始到图书馆翻看科技书报,渴望能从中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子。   一天,我从一份科技报上看到很多特种养殖项目,我想如今流行吃野味,听说城里野鸭店的生意非常好,可他们的野鸭都是从外地高价进来…  相似文献   

18.
1957年3月6日,是黑龙江省五九七农场离休干部,84岁高龄的王振玉老人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在北京怀仁堂,他和正在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战斗训练积极分子代表会议的一千多名代表,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合影照片他至今一直精心保留着。在从事北大荒开发建设到五九七农场安家落户的两千多名复转军人中,获此殊荣的只有王振玉一人。  相似文献   

19.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教导我们“没有畜牧业的经济,是一种不完全的国民经济”(引自《人民日报》1966.4.12《重农不能轻牧》社论),“以养猪为中心,全面发展畜牧业”(引自《人民日报》1960.2.29.《大牲畜要有一个大发展》社论)。山羊业是畜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解放以来,我国的山羊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1971年全国山羊数比1950年增长了两倍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畜产品,对支援农业、工业、巩固集体经济、增加社员收入、支援出口,都起了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20.
<正>"王阿姨,我来看您啦,最近身体还好吗?"2018年12月13日,冷风阵阵,寒意袭人,宁远县太平镇杨家坪村村民欧阳柳成像往常一样提着大包小包看望92岁王美荣老人,老人激动地说:"柳成这孩子挺不容易的!我2个儿子都是残疾人,这些年还好有他照顾我们。"62岁的欧阳柳成年幼时父亲体弱多病,母亲双目失明,兄妹6人,家中没有劳动力,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作为长子,从记事起,他就跟随母亲挨家挨户乞讨。那时候,乡亲们日子过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