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部分高蛋白高油玉米种质的深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4个不同生态点的7份高蛋白玉米资源的蛋白质,赖氨酸,蛋白质组分,10份高油玉米资源的粗脂肪,脂肪酸,并对其农艺性状和抗病性进行综合评价。高蛋白、高油玉米资源不仅品质优良,还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和抗病性,是一批珍贵的玉米优质种质。  相似文献   

2.
贵农系小麦种质资源抗条锈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1998年对90份贵农系小麦种质资源进行条锈性分小种鉴定和田间抗病性以及农艺性状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全生育期表现抗病的有贵农21等49份,结合农艺性状观察和田间抗条锈病,白粉病表现,筛选出了贵农22等15份抗病性强,农艺性状较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1996年对52份意大利小麦品种进行抗条锈性分小种接种鉴定和田间抗病性及农艺性状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成株期表现抗锈病的有23份,对条锈菌新优势生理小种条中30,31号表现抗病的有37份。结合农艺性状观察和田间抗条锈病,抗白粉病表现,筛选出了普通小麦Pascal等13份抗病性强,农艺性状较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为利用CIMMYT资源创制小麦抗病、农艺性状优良的新材料,以CIMMYT新培育的RL6077与西农979、周麦27等骨干品种进行冬春性杂交和(或)回交,构建RIL群体和有限回交群体;以CIMMYT材料Wheatear与豫农982进行冬春性杂交构建F2:7RIL群体。应用特异性分子标记对这些群体材料进行分子检测,同时进行田间抗病性鉴定和农艺性状选择。结果表明,RL6077后代群体的众多性状都介于两个亲本之间,很好地遗传了双亲的农艺特征;其RIL群体中更易检测到抗病基因,回交群体后代更易选出农艺性状优良的品系,可根据育种目标选用合适的群体;本研究选育出冬性、农艺性状优良且具有抗病基因(抗Ug99)的储备性新品系6份。Wheatear/豫农982的F2:7RIL群体中,1BL/1RS易位系的千粒重和叶宽显著高于非易位系;7DL·7Ag易位对穗下节长和穗粒数具有正向作用;双易位系则综合了上述特性;经田间抗病性鉴定,易位系具有良好的综合抗病性;从此群体中选育出冬性、双易位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新品系4份。  相似文献   

5.
科源玉6号是采用优质自交系616与大穗型新自交系X224组配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大穗型玉米新品种。在四川省区域试验中平均比对照川单13增产8.7%,平均产量达7960kg/hm^2,最高产量达到10570kg/hm^2。该品种对玉米大、小斑病中抗,品质达到优质蛋白、优质赖氨酸标准。综合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科源玉6号是一个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和品质佳的大穗型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玉米自交系抗粗缩病特性的遗传基础及轮回选择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通过定向轮回选择对玉米自交系进行抗粗缩病特性改良,不仅能提高玉米自交系的抗病性,也随之提高了其组成杂交种的抗性水平。玉米抗粗缩病的性状为数量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所控制。一般自交系的抗病基因都不太纯合,这是抗病改良的基础。对自交系进行定向轮选的过程,是微效抗病基因向个体集中和量值增加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通过定向轮回选择对玉米自交系进行抗粗缩病特性改良,不仅能提高玉米自交系的抗病性,也随之提高了其组成杂交种的抗性水平。玉米抗粗缩病的性状为了数量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所控制。一般自交系的抗病基因都不太纯合,这是抗病改良的基础。对自交系进行定向轮选的过程,是微效抗病基因向个体集中和量值增加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以Peking×7605组合分别在南京和济南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在抗病性鉴定和考察主要农艺性状的基础上,对抗病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J(RN)P7群体家系抗病性与除粒色外其余质量性状无明显相关关系;与主茎节数和百粒重等数量性状有极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而与不育荚数和生育期则有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JN(RN)P7群体家系的抗病性与4个质量性状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与所有考察的数量性状都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由此可见,自然选择效应使得群体遗传结构产生差异,进而导致不同地点衍生的群体其抗病性与农艺性状之间相关性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征集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480份,并进行了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抗逆性鉴定,从中筛选早熟矮杆大粒,抗病且综合性状良好的种质资源,有些资源在生产上已得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理想株型水稻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经济产量和抗病能力.通过探究两份新株型水稻种质的农艺性状变异和遗传特性,为水稻高产抗病育种提供优异理想株型种质资源.[方法]以两个重组自交系中发现的两份自然重组的新株型种质08yi和RIL60以及由同一自交系选育出来的常规种质08yc和RILc为材料,进行不同生长时期的株型构成因...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搜集油菜品种资源5200余份,并进行农艺、品质性状及抗病性鉴定。筛选出抗(耐)菌核病资源21份,抗(耐)病毒病资源41份,抗(耐)霜霉病资源68份,高含油量及优良品质资源244份,并陆续提供各地利用。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油菜无花瓣种质的选育及鉴定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论述了甘蓝型油菜无花瓣种质无花瓣1号的选育过程,并从遗传,生理,生态,抗性、农艺性状等方面,对该种南进行系统的鉴定与研究。提出无花瓣种质在抵能耗与抗病性上具有较高育种潜势,是进一步选育具有高产、抗病、优质综合性状油菜品种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辽南地区选育和引进的17个糯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杂种优势类群进行分析。[方法]采用NCⅡ试验设计,选用不同杂种优势类群且国内常用的4个糯玉米自交系为测验种,对辽南地区17个外引和自选糯玉米自交系进行研究。[结果]17份糯玉米自交系的主要农艺性状间存在显著遗传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划分为4个杂优类群。[结论]17份糯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好,优良性状遗传力高、一般配合力好,各个类群间存在杂种优势,但遗传基础不宽。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种质资源苗期抗普通锈病的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姜钰  董怀玉  徐秀德 《玉米科学》2006,14(4):145-147
2002~2004年,在田间应用人工喷雾接种的方法对176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苗期抗玉米普通锈病(Puccinia sorghi Schw.)鉴定,筛选出对玉米普通锈病抗病表现1级、高度抗病(HR)的自交系3份,抗病表现3级、抗病(R)的自交系64份和群体材料10份。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玉米种质对玉米普通锈病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大多数玉米种质资源对普通锈病表现抗病或中度抗病,只有极少数的自交系表现高度抗病。加强玉米抗锈病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评价对于玉米抗病育种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采用离体叶片抗病性鉴定法对来自国内外的189份芒果种质进行了抗炭疽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参试种质中未发现免疫种质,其中高抗种质9份、中抗种质55份、中感种质90份、感病种质34份和高感种质1份.对于这64份抗病种质,应在炭疽病流行年份继续开展田间抗病性评价工作,同时结合农艺性状评价,确定种质是否能在生产上推广或能否作为育种材料.试验结果为189份芒果种质抗炭疽病创新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科源玉6号是采用优质自交系616与大穗型新自交系X224组配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大穗型玉米新品种.在四川省区域试验中平均比对照川单13增产8.7%,平均产量达7 960 kg/hm2,最高产量达到10 570 kg/hm2.该品种对玉米大、小斑病中抗,品质达到优质蛋白、优质赖氨酸标准.综合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科源玉6号是一个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和品质佳的大穗型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征集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480份,并进行了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抗逆性鉴定,从中筛选早熟矮杆大粒,抗病且综合性状良好的种质资源,有些资源在生产上已得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玉米自交系资源对大斑病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赵宝荣 《玉米科学》2000,8(1):091-092
选用了国内外自交系496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大斑病抗病性鉴定,其结果,高抗系、抗病系只占1%~11.7%,感病系43.8%,高感系43.5%。  相似文献   

19.
十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用10个玉米自交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成25个杂交组合。对玉米籽粒产量等7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340、同系、82-2A等3个玉米自交系综合性状较优,为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玉米自交系。  相似文献   

20.
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参数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吴渝生 《玉米科学》1997,5(3):007-010
对34份玉米自交系10个农艺性状遗传参数的分析表明,行粒数、穗重、穗粒重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较高,遗传变异范围广泛,直接选择的效果最佳。9种性状组合的间接选择对提高自交系穗粒重和穗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