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遥控具有安全可靠的性能,直接由调度员操作执行,减少了运行人员操作这一环节,减少了安全风险。另外,在设备发生故障,如线路接地等情况下能快速切除故障及恢复送电等优点,保证了电网的可靠性,促进了无人值守站的形成,具有减少变电运行人员等优点,但在实际工作中,遥控命令的发送、传输、返校、执行等过程会出现各种故障,影响了自动化系统的可靠运行。根据日常工作经验,造成遥控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调度端因素  相似文献   

2.
武立平 《农村电工》2005,13(6):29-29
近年来,农村大力推广了无人值班变电站,实行监控中心运行。监控中心运行值班人员如何根据调度自动化系统提供的信息,及时掌握变电站的运行状况,正确进行设备操作或异常情况处理,这是保证无人值班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由于以前的断路器,由当地操作被监控中心远方遥控操作所代替,因此遥控拒动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笔者根据几年来现场工作情况,列举了几种遥控拒动可能存在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供读者参考。1传输通道的问题正常情况下,上行通道(即遥信与遥测数据传输通道)在实时监视下传输畅通,而遥控通道(即下行通道)往往没有监视措施,当急需…  相似文献   

3.
1 引言随着电网调度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遥控功能在技术、工艺、装备上得到保证 ,为变电所实施无人值班奠定了基础。因此 ,遥控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成为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控制的拒动 ,特别是控制的误动 ,轻则降低供电可靠性 ,重则可能造成设备或人身事故。因此 ,调自 1994年 2号文中指出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遥控功能的可靠性指标是 :月遥控拒动率≤ 2 % ;年遥控误动率≤ 0 .0 1%。在一个遥控系统中 ,要提高其可靠性 ,就是要提高控制装置、执行装置、通道以及被控对象自身控制电路的可靠性。2 故障现象康乐变电所自实行无人…  相似文献   

4.
1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模式针对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模式,可成立集控中心站及巡视操作班。中心站负责无人值守变电站的信号监视、负荷监视及电容器投切,并负责对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远方遥控。中心站作为调度命令的受令人,安排各操作班执行操作任务。中心站作为远方监视,取代了各变电  相似文献   

5.
随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变电站已经实现了少人值班或无人值班。该文叙述了操作员使用指纹识别方式遥控、遥调操作登录的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方法,使得操作员及监护员在操作过程中按照操作及安全监护方式要求准确操作,提高了8CADA系统应用程序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加快了操作员、监护人的响应速度.增强了80ADA系统处理能力,提高了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1选题理由35 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公司及调度部门都有严格的要求如下:·公司要求,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必须稳定可靠,以确保远程调控安全可靠,保障公司安全生产与经营;·调度自动化及变电站无人值守应用要求,随着35 kV变电站无人值班及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全面应用,必然要求自动化系统设备24 h在线稳定运行,运行可靠率不低于99%,以确保远程调控。公司目前现状: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备现状不太理  相似文献   

7.
无人值班变电站是变电站一种先进的运行管理模式。我们所讨论的“无人值班”是以提高变电站设备可靠性和基础自动化为前提,借助微机远动技术,由远方值班员取代变电站现场值班员实施对变电站设备运行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我所自1992年以来,已为省内外新建或经改造而实现的无人值班变电站共计21座。现将有关管理问题和技术方案作一阶段性总结。1对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有关问题的看法(1)无人值班变电站有一些设备很少操作,如隔离开关、接地闸刀一般不宜遥控。(2)无人值班变电站也会发生设备故障,要正确看待。随着技术的进步,设备质量在逐…  相似文献   

8.
<正>变电站实现无人值班后对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调度自动化系统为集电网测量、控制、保护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管理系统,因数据量大、程序复杂、设备老化、操作不当等因素,常会出现故障和异常,甚至失去对变电站的监控功能。而有些变电站路途遥远,现场值班既浪费时间、人力和物力,又可能使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长时间失去监视控制,不利于电网的安全运行[1]。如果能够实现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远程访问控制,将实现主站人员对厂站自动化设备的直接控制,可以预见,  相似文献   

9.
<正>1选择课题近年来,阜南供电公司基于"四遥"基础上改造的35 kV无人值班变电站在运行中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是:遥控拒动率逐步上升,须现场处理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不能有效、及时地对远方设备进行操作,直接影响到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逐步成为电网调控运行的一大安全隐患。因此,降低遥控拒动率已成为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2现状调查小组结合近年来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日志及设备巡检维护记录,对各类远动遥控拒动现象、原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农网的改造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新建变电所所采用综合自动化设计,同时许多者的变电所也进行了无人值守的改造。综自所的大量投运和无人值守的实现极大地提高了电网运行的自动化水平,扩充、加快了电网的发展。但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保证综自所的运行可靠性和无人值守的安全运行,也将是我们工作的重点。由于综自所和常规变电所存在较大差异,对我们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提出新的要求,同时在综自所的无人值守的具体实现和常规变电所的无人值班的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1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的必要条件,该文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运行当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说明,并提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需要改进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日,河北省迁安市电力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所辖22座35千伏变电站在唐山十县市(区)率先全部实现无人值守,彻底改变了传统变电运行管理方式,使长达43年的变电站值班员岗位成为历史,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县级供电企业无人值守变电站"六遥"数据可靠传输的重要性,提出了使用双通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互为备用的方案,论述了使用双通道技术的实现过程和系统功能。数据信息安全可靠传输问题的解决,确保了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提升了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ON2000调度自动化系统是通过RS232通讯端口,以报文打包的形式实现数据传输和接收,是电网调度的中枢;WL-820E图像监控系统通过TCP/IP协议LAN端口实现数据流的传输接收,是无人职守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系统异常,都将严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提高两套系统运行管理的同时,通过远程遥控端口控制对方二次电源回路,从而实现两套系统互为远程遥控终端复位。  相似文献   

15.
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普及,变电站的管理也由运行值班逐步向无人值班模式发展。对于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普遍采取的管理方法是成立监控中心和操作队模式,监控中心利用微机远动技术和监控系统对远方的变电站实施巡视、检查、数据采集等工作,当有倒闸操作的需要时,由操作队人员到变电站现场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16.
张阳 《农村电工》2012,20(9):32-32
近年来,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技术也不断进步。目前,河南省洛宁供电公司管辖范围内的9个35kV变电站、2个110kV变电站已经全部实现无人值班或值守。现在该公司全部变电站实现了"四遥"(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和无人值班,调度值班人员在远方控制中心即可对变电站的各类电气参数进行监视,对断路器与隔离开关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7.
以永兴一级电站为实例,提出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水电站的基本条件。根据基本条件,对永兴水电站实施基础自动化改造、机组自动化元件改造和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通过改造,提高了电厂运行经济效益、自动化管理水平及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促使人们对远动设备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无人值守变电站,遥控和遥调的引入,RTU准确性及不可误动性是衡量RTU优劣的最主要标准之一。RTU特殊的放置位置,变电站的电磁干扰源及电压波动干扰,加之系统本身器件质差所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变电运行模式经历了有人值守变电站、集控所、运维操作班的发展过程。然而,无人值守变电站在进行日常的倒闸操作时,仍然需要派人到现场实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使得无人值班变电站"减员增效"的优势难以提升;同时人工操作存在着误操作的可能。因此在变电站内实施顺序控制操作是顺应技术发展的趋势,也使得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主要是依靠调度自动化系统对运行电网的信息采集和在线监控.当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了异常和事故时,值班调度员通过电话通知相关人员应急处理电网发生的异常或事故.有时在用电高峰和遇有突发事件时,往往会出现电话拥塞,或因通信系统故障,无法通知到相关人员,这样会延误事故的处理或造成事故的扩大,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当调度自动化系统或通信系统出现故障时,调度人员也就无法监视、了解系统或部分变电站的运行信息.对于无人值班站,在调度端观测到该站远动自动化信息中断时,更是无法判断到底是通信中断.还是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出现故障,这时就需要通知通信、自动化、继电保护等专业人员同时去处理,这样便会造成人员和车辆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