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丁勇 《种子科技》2011,29(10):42-43
晋葵6号由山西省棉花所选育。复播株高170em左右,花盘直径20cm左右,叶片总数31片,单盘粒数1200粒以上,千粒重75g,花盘平展微突,种皮黑色有灰色条纹。复播生育期85~90天。在我县复播一般亩产200kg左右。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IR36和IR36ms与粳稻广亲和品种和非广亲和品种的杂种一代的结实率、每穗粒数、千粒重和株高。认为IR36ms在广亲和品种的测定上完全可以代替IR36。  相似文献   

3.
1亲本特征特性 母本S6—05:河北春播生育期120d左右,幼苗绿色,基鞘紫色;全株叶片数17~18片,叶脉白色;株型紧凑,株高160cm左右,穗位35cm左右;雄穗分枝11~14个,护颖绿色,花药紫色,花粉量中等;花丝绿色,穗柄中等,苞叶长,果穗筒型,穗长19cm,穗粗4.4cm.秃尖小,穗行数14行,行粒数36个,百粒重38.4g,粒马齿型,黄色,穗轴白色。  相似文献   

4.
幼苗叶鞘紫色,苗期生长缓慢,叶片重叠平展,叶色深绿。茎干紫色,株高180cm左右,穗位高80cm左右,叶片数20~21片。雄穗分枝中等,花粉量大,颖壳紫色,雌穗包叶短,花丝浅红色,雌雄协调。果穗筒型,穗长15cm,穗行数14行,行粒数25粒左右;籽粒白色中间型,出籽粒85%,千粒重245g,产量2250~3000kg/hm^2。  相似文献   

5.
《种子世界》2013,(8):64-65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2005 品种名称:苏麦188 选育单位:江苏丰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扬辐麦2号系选 特征特性:春性品种,成熟期比对照扬麦158晚1d。株高平均81cm,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椭圆形、粉质、饱满。2011年、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穗数543万穗/hm2、516万穗/hm2,穗粒数37.7粒、38.1粒,  相似文献   

6.
冈优5330是信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三系不育系冈46A为母本、自育恢复系信恢5330(绵恢725//银青粘/辐恢838)作父本组配的高产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于2011年申请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7540E,2012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12010。1品种特征特性1.1农艺性状该组合主茎总叶片17-18片,在河南省南部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45d,株高125cm,穗长25cm,每穗总粒数170粒,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30g。  相似文献   

7.
1亲本特征特性 1.1母本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狭长、黄绿色,叶色淡。成株穗下叶片较长、平展,穗上叶上冲,全株呈半收敛型。株高175~180cm,穗位90cm左右,茎秆较坚韧。叶片数18~19片,雄穗分枝一般,花粉中等,花药黄色,花丝白色,单株散粉期7d左右。果穗为锥型,穗长14~16cm,穗行12~14行,行粒数为30粒左右,百粒重34~36g。半硬粒型。穗轴为粉红色。  相似文献   

8.
两高一优杂交水稻汕优36辐汕优36辐原称温优3号,是温州市农科所于1981年配组育成的籼型早中熟杂交稻组合。1987~1988年在全国籼型杂交水稻中稻早熟组和晚稻早熟组两组区域试验中居第1位(3次)和第2位(1次),1992年1月以来,经湖南、浙江、...  相似文献   

9.
玉米品种DK656是玉米杂交良种,1999年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下称博州)种子管理站开始引种,2001年11月由新疆种子公司报审,通过了博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晚熟玉米品种,春播全生育期122~145天,株高300~320cm,叶片数18~20片。穗位高125cm,穗长21~25cm,穗行数14~16行,单穗粒数550~640粒,高的可达860粒以上。千粒重310g,出籽率87%。果穗棒型,穗粗4.5~5.8cm。穗轴较细而深红色。苗期长势旺,株型紧凑,叶片绿色上冲,抗倒伏,活秆…  相似文献   

10.
济单94-2是河南省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济533×选京02组配而成。2001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幼苗拱土力强,根系发达,叶色深绿,叶鞘紫红色,叶缘呈波浪状。株高250cm,穗位高109cm左右,株型半紧凑。雄穗分枝15个左右,护颖绿色、花药黄色、花粉量大,花丝青色。果穗为筒型,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为36~40粒,千粒重320g,出籽率为87%,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穗轴为红色。在河南省夏播生育期102d左右,属中熟品种,适宜河南省夏播麦垄套种。茎秆粗壮,抗倒状。抗玉米大…  相似文献   

11.
山西南部平川水地冬小麦节水省肥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播种适期为10月1日~10日,平均气温为16~18℃,株高80-85cm,穗粒数35-40粒,千粒重35-40g,亩穗数40-45万,产量水平450-500kg/666.7m^2,穗、粒重均衡发展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江苏省方强农场2006-2012年6a间的小麦品种试验和扬辐麦4号高产示范田90份产量及产量结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扬辐麦4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研究江苏沿海垦区扬辐麦4号超高产主攻方向.结果表明:扬辐麦4号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产量三要素结构合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三因素与产量相关顺序为每穗实粒数>单位面积有效稳数>千粒重,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1.5787,每穗实粒数通过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对产量的的负作用有一定的抵消;实现高产更高产的栽培策略是保证32~33万穗/667m2最佳单位面积有效稳数的基础上,主攻大稳争粒重,发挥该品种的最大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13.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中长较平整,叶色浓绿。成株穗下叶片较长、平展,穗上叶上冲、紧凑,顶叶3~4片直立,植株较繁茂健壮。茎秆韧性较好。株高180cm左右,穗位90cm左右,茎粗2.8cm,气生根发达。叶片数21~22片,雄穗分枝中等,花粉量大,护颖紫色,花药黄色,单株散粉时间8d左右。雌穗花丝红色,果穗锥型。穗长15cm,穗行18~20行,行粒数35粒左右,穗轴白色,籽粒桔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260g,个别籽粒上有紫纹。  相似文献   

14.
登海1号是山东省莱州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1993年用5027作母本,488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新品种。1998年4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特征特性株高260cm左右、穗位高度105cm左右。全株叶片数19片、叶片上冲挺立、叶色深绿色。穗位以上叶向值53~57,经济系数0.55~0.58。果穗长20cm左右,穗粗5.5cm左右,长筒型。穗行数16或18行,行粒数35~40粒,穗粒数600~650粒。结实性好,不秃顶或秃顶很轻,千粒重320g左右,出籽率85%~87%,高的达90.…  相似文献   

15.
扬辐粳 7088 属于常规迟熟中粳稻,株高适中,株型半紧凑,群体整齐度好,抗倒性较强,熟期转色好,2023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 20230051)。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扬辐粳 7088 全生育期 152.5d,与对照淮稻 5 号相当;株高 98.8cm,亩有效穗数 23.0 万穗,每穗总粒数 129.1 粒,结实率 93.2%,千粒重 27.0g ;中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稻米品质符合 NY/T 593—2021《食用稻品种品质》优质 2 级标准。对扬辐粳 7088 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以及相应的栽培技术进行阐述,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顾尚敬 《种子》1994,(4):48-49
对1987~1992年贵州省常规粳稻良种区域适应性试验各年参试品系的产量与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80年代末期(1987~1989年)产量因素与产量间的相关性大致趋势为:亩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随着品种改良和育种目标的改变、近期内,即90年代初(1990~1992)育成的品种产量因素与产量间的相关性趋势则有所改变,大致趋势是:千粒重>穗实粒数>亩有效穗数。由此说明,亩有效穗数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对产量的增长作用不及提高千粒重和穗实粒数。近期产量的提高主要是千粒重和实粒数的提高。同时产量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亩有效穗数与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说明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受亩有效穗数的制约,只有适当控制亩有效穗数,才能相应提高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穗实粒数与千粒重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在育种中可以同时获得。因此,目前的选育目标,应是在一定的亩有效穗数的基础上,着重选择穗实粒数和千粒重较高的品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顾根宝  范同广  郭军  黎贵强  杜德邵  顾闽峰 《种子》2005,24(1):83-84,86
四川省选育的杂交水稻Ⅱ优838组合,2004年春季在越南广义省进行直播制种高产试验,面积3 hm2.经验收:产量高达4 220.6 kg/hm2,有效穗389万/hm2、平均穗实粒数为48.6粒、千粒重23.5 g、结实率达50.36 % .不育系Ⅱ-32 A主茎叶片为14.5叶、生育期为85 d,恢复系川辐R 838主茎叶片为14.0叶、生育期为82 d.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87~1993、1998~2001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资料,通过对高产品种全生育期、株高、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此确定贵州粳稻育种最佳选育目标,为指导贵州粳稻育种提供参考和借鉴。结果表明:贵州粳稻育种综合选育目标为全生育期165~170d,株高95~105cm,公顷有效穗270.1~350万,每穗总粒数100~140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5~27g。  相似文献   

19.
龙輻玉1号     
“龙辐玉1号”系黑龙江省农科院原子能所于1984年,以甸骨11A为母本,与辐746突变系为父本育成的玉米杂交种。 该杂交种生育日数110天左右,需活动积温2346~2400℃。幼苗健壮,株高232~240厘米,穗位72~90厘米,粒行12~14行,  相似文献   

20.
晋麦51号冬小麦1品种来源:原名“太原408”,山西省农科院作物所以“70126”作母本、“太原843”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6年4月经山西省品审会审定通过。2特征特性:幼苗半直立,株高85cm左右。长芒,白壳,白粒,穗纺锤形,穗粒数26~29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