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然湿地系统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城市规划中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生态设计,能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作用和社会效益.植物景观设计在城市湿地公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景观的设计也要进行一定的控制.对景观要素要进行合理的布局,结合理论知识在数量上、搭配上进一步完善景观设计,来更好地把握城市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市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在历史进程、地理位置还有城市建设上都有特殊的地域性。虽然城市湿地公园的数量很多,关于其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科学理论还不完善。为了构造北方生态城市与完善哈尔滨市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理论,从调查分析哈尔滨市方台湿地公园的植物情况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自然环境等因素制约着哈尔滨湿地植物的生长及其景观的营造、湿地陆生及水生植物景观单一,同时将湿地公园划分为4个功能区,即湿地生物圈保护及恢复区、湿地缓冲与科普教育区、观赏休闲区、建筑与游乐设施区,并对其进行规划,提出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要点:水体植物景观设计、陆生植物景观设计、园林建筑周边植物景观设计、地形植物景观设计和园路植物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3.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群落构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为例,以城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以生物多样性的营建为目标,结合国内外湿地公园设计进展,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与生态意义的结合做了一次尝试性的分析,对滨江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景观建设中的成败之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湿地生态系统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湿地是城市景观单元中最重要的近自然空间,在城市湿地景观建设中协调湿地的自然生态功能与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市规划中对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能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保持湿地系统的生态完整性,植物的科学配置和岸线环境的设计,是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瓮安水瓮田梯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为例,从景观类型、地域文化特征等方面,对山地梯田湿地景观设计的立意构思到景观营造的思路与方法进行探讨,分析设计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策略。提出山地梯田湿地景观设计应以"生态文化"为主线、地域文化为内涵、"减量设计"为手法,将主题理念与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相结合,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山地梯田湿地景观。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由于城市生态公园使用功能的多元化和外观造型的艺术化,给生态公园景观的设计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因此造就了越来越多的超常规设计。而这些超常规的设计,往往也给城市生态公园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工程经验对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总结了几点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设计方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湿地公园的景观生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伟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5):168-170
湿地公园自身的景观结构变化影响了系统景观的生态过程,公园系统内和系统以外流域不良的景观结构制约了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如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可能对本地物种的多样性生长产生抵触作用,并能消灭本地物种的生长能力,因此湿地公园的景观生态评价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对于湿地公园的景观生态评价方法已有研究,主要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生态评价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城市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及其生态评价提供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城市湿地公园的色彩设计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天津桥园为例,对色彩景观进行调查研究。从色彩分析方法入手,用Color Impact软件对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进行分析,总结出自然色彩和人工色彩的色彩应用范围。选择景区内的5个主要景点为研究对象,运用HSB模式分析景观色谱,总结色彩应用,进而提出适合城市湿地公园的色彩设计要点,期望能够对今后的城市湿地公园色彩景观设计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孙得东  李卓冉  李祖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438-1439,1586
在具体阐述生态设计理念内涵的前提下,提出了5条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生态设计措施,并对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鹤壁市故县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规划方案为例,阐述了资源型城市采煤塌陷区景观生态规划的相关理论,分析了鹤壁市利用采煤塌陷区建设湿地公园的重要意义。从生态恢复、生态农业规划、复合景观设计等核心内容入手,提出鹤壁市故县湿地公园建设的理念和措施,使其达到优化鹤壁老城区景观结构、改善周边生态环境、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目的,最终实现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贾汪南湖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衍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48-21849,21867
营造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可提高城市生态结构,改善城市景观面貌。以贾汪南湖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为线索,介绍了景观特质营造的有效途径,并分析了南湖湿地公园生态修复的景观策略。从生态、人文、美学的角度说明了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方法,提出特色植物景观的营造要与场地的历史、文化内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河南唐河国家湿地公园在唐河县城市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唐河国家湿地公园冬季植物景观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准则层中权重最大的是生态功能(0.633 3),其次是美学功能(0.260 5)和服务功能(0.106 2);结合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和SD法对样本植物群落进行评分,得出综合得分Ⅰ级(4)的冬季植物群落3个,Ⅱ级(3~4)的冬季植物群落6个,Ⅲ级(2~3)的植物群落7个,Ⅳ级(1~2)的植物群落4个,表明唐河国家湿地公园冬季整体植物景观质量良好。针对调查结果,对河南唐河国家湿地公园冬季植物景观提出相关建议,为唐河县区城市湿地公园冬季植物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成都浣花溪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设计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鹏飞  潘远智  余欢  张郑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18-15220,15223
成都浣花溪公园是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设计建造的半人工湿地公园,是一个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根据不同生态系统的景观异质性和生态功能的差异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设计,从而建立的一个封闭的、可循环自养的,兼备生态、美学和文化等功能的湿地公园。该研究着重探讨其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和途径,为以后的城市湿地景观的规划建设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4.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是湿地公园必不可少的造景要素,笔者根据湿地公园功能分区特点,从规划方面对湿地生态核心保护区及恢复区、湿地缓冲区及湿地展示区、游憩活动区、服务设施区等不同功能区域植物景观的营造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植物实际所处环境状况,将湿地公园划分为水面、堤岸、浮岛、园林建筑周边、陆生、园路等生境类型,探讨了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最终以求达到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生态与景观效益兼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湖北湿地公园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湿地公园,对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加强对湿地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对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湿地公园的设计要注重护岸生态设计和植物配置设计。  相似文献   

16.
在概括介绍我国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实地调研,分析了生态恢复原理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中的应用,并对今后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中应用生态恢复原理进行植物景观营造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设城市生态湿地公园能够恢复还原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促进城区的生态系统发育。本文旨在通过对城市湿地园林景观的分析让读者认识、了解、感受城市湿地公园的魅力。提出湿地设计要结合城区公园的生态性、景观性与社会性,与周围环境建立良性联系。进而通过对比不同城区湿地的设计手法,利用各地植物特点探究未来其科学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三门峡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城市绿地的一种常见形式,城市湿地公园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其植物景观质量进行评价研究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现状,从而更好地为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结构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三门峡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进行景观质量评价,结果表明,Ⅰ级(>13.5)植物群落景观4个;Ⅱ级(12~13.5)4个;Ⅲ级(10.5~12)9个;Ⅳ级(<10.5)1个。绝大多数样地位于前3级,说明该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整体质量较高,评价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Lu Ying  陆瑛  段渊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2-74,153
简要介绍生态风景林在城市综合性公园中的发展趋势,并以河津市九龙公园生态风景林为例,从景观设计、及生态设计、景观-生态互融设计来探讨如何营造在特定的城市综合性公园环境中的生态风景.  相似文献   

20.
设计城市湿地公园时,应当注意与景观生态学的结合。该研究以山东省东营市清风湖公园为例,采用实地调研法和文献查阅法,在实地调研清风湖公园的基础上,从景观结构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生态循环理论、生态建设和生态位理论、生态进化理论的角度,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