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俗称赤贝,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和菲律宾沿海。我国北至辽宁,南至海南沿海均有分布,其中以黄海北部资源最为丰富。上世纪80~90年代的滥捕,造成了资源的枯竭,开展人工养殖和增殖已成为魁蚶生产的主要途径。我场为了保护好魁蚶的种质资源,为增养殖提供大量的优质种苗,开展了魁蚶人工育苗工作。近3年生产了5亿多粒商品苗,缓解了市场对魁蚶苗种的需求。我场创立的魁蚶半升温育苗法,保证了魁蚶苗种生产的稳产、高产。现将魁蚶人工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周玮  薛真福 《水产科学》1992,11(2):18-20
魁蚶海区采苗是新兴的采苗产业。1990年长海县魁蚶采苗489万袋,获蚶苗6亿枚,不仅为魁蚶增、养殖业提供了大量苗种,同时也为采苗企业带来了较大经济效益。我国黄海北部及渤海大部海域均有广泛的魁蚶自然资源分  相似文献   

3.
魁蚶俗称赤贝,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蚶目、蚶科、毛蚶属,是一种营埋栖生活的大型双壳贝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魁蚶的海区采苗技术对降低室内育苗生产成本,促进魁蚶养殖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在黄海北部海区,大连市金州区登沙河镇养殖场的内湾,人们发现扇贝笼内有魁蚶苗种,便开展了魁蚶采苗试验。笔者经过近两年采苗工作实践,认为魁蚶海区采苗的主要技术如下:一、生物学调查1.性腺指数的测定魁蚶属雌雄异体,性腺在表皮与内脏囊之间,在繁殖季节雌性卵巢呈桔红色,雄性精巢呈桔黄色。成熟的卵为圆形,卵径约60μm。从6月中旬开始测定魁蚶…  相似文献   

4.
捕捞魁蚶与捕捞鱼虾不同,主要是捕捞对象的生活习性和栖息特点不同,因此,必须采用不同的捕捞方法。为了让更多的渔民掌握捕捞技术,促进魁蚶生产,本人根据其生产特点,将魁蚶生产中的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一、渔场与放绠长度魁蚶是底栖类软体动物,分布很广,据渔民反映,石岛渔场、烟威渔场、渤海湾渔场均有丰富的魁蚶资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魁蚶人工育苗在山东荣成,长岛,辽宁大连等地篷勃兴起。魁蚶人工育苗方法与扇贝基本相同,但由于魁蚶自身生物学特点及育苗季节不同,二者仍存在差异,要提高魁蚶人工育苗出苗量还应抓好以下几项技术工作。  相似文献   

6.
唐玉卿 《齐鲁渔业》2005,22(5):19-19
魁蚶俗称赤贝,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蚶目,蚶科,毛蚶属,是一种营埋栖生活的大型双壳贝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魁蚶的海区采苗对降低室内育苗生产成本,促进魁蚶养殖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笔者经过近两年采苗工作实践,总结魁蚶海区采苗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是一种大型经济贝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及黄海北部.自1989年以来,山东、辽宁沿海有关科研和生产单位开始了魁蚶室内人工育苗工作.笔者自1993年开始从事魁蚶苗种生产,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其人工育苗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魁蚶是一种大型经济贝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及黄海北部。近几年由于过度捕捞,野生资源遭到破坏,自1989年以来,山东、辽宁沿海有关科研和生产单位开始了魁蚶室内人工育苗。笔者自1993年开始从事魁蚶苗种生产,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 亲贝选择及采捕  相似文献   

9.
魁蚶保活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低温法保活魁蚶简便、易行。魁蚶的临界温度为0-1℃冰点-23℃。魁蚶在0-1℃下18天,存活率为100%;22天,存活率为94%。在0-6℃之间,温度愈低,魁蚶成活率愈高,失重率愈低,1993年9月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是一种大型、经济贝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及黄海北部.近几年由于过度捕捞,野生资源遭到破坏,自1989年以来,山东、辽宁沿海有关科研和生产单位开始了魁蚶室内人工育苗.笔者自1993年开始从事魁蚶育苗,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魁蚶海区底播增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魁蚶[Arca(Anadara)inflataReeve],俗称赤贝,是一种海水营埋栖生活的经济贝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海北部。魁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是我国重要的出口水产品之一。大连金州新区濒临黄海北部,过去是魁蚶主产地。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专业船队进行魁蚶采捕,日获量达百余吨至数百吨。由于对魁蚶资源过度采捕,致使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几  相似文献   

12.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是一种大型、经济贝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及黄海北部。近几年由于过度捕捞,野生资源遭到破坏,自1989年以来,山东、辽宁沿海有关科研和生产单位开始了魁蚶室内人工育苗。笔者自1993年开始从事魁蚶苗种生产,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亲贝选择及采捕挑选壳长7 ̄12cm的魁蚶做为亲贝,将壳面有蚀孔和受伤的魁蚶剔除,视个体大小,一般每立方水体准备亲贝2 ̄6个。升温培育在3月中、下旬亲贝入池,室内强化促熟40 ̄50d,待海湾扇贝出池后产卵。常温培育在5月中、下旬以后进亲贝,亲贝室内促熟20 ̄…  相似文献   

13.
魁蚶(Scapharcabroughtonii)是一种大型经济贝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及黄海北部。自1989年以来,山东、辽宁沿海有关科研和生产单位开始了魁蚶室内人工育苗工作。笔者自1993年开始从事魁蚶苗种生产,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其人工育苗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一、亲贝选择及采捕  相似文献   

14.
在本文所述研究中,对自然海区魁蚶亲贝性腺发育和魁蚶浮游幼体发生规律进行了观测,并通过有关试验,对魁蚶海区采苗有关的采苗器投放时间,采苗器材和采苗水层等技术环节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魁蚶俗称大毛蛤、赤贝、血贝,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蚶科,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及朝鲜沿海,肉味鲜美,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大型蚶科贝类,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优势水产品之一,近年来,魁蚶人工养殖发展迅猛,但由于苗种供应不足,制约了魁蚶养殖的进一步发展。魁蚶苗种生产方式有夏季常温育苗和春季控温育苗两种方式,夏季常温育苗由于温度较高,饵料不易  相似文献   

16.
魁蚶俗称赤贝,是一种底栖型的经济贝类,在我国近海有广阔增养殖前景。目前,魁蚶人工育苗技术尚不完善、出苗量低等问题,严重制约魁蚶增养殖业的发展。为解决魁蚶育苗技术问题,笔者曾先后两次进行魁蚶人工育苗试验,1992年在绥中县钅止锚湾利用对虾育苗室,65m3水体培育出壳长1mm稚贝7480万粒,平均单产115万粒/m3,2006年在锦州市经济开发区锦州市苗种繁殖中心育苗室,100m3水体培育出1mm稚贝2.3亿粒,平均单产230万粒/m3,现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就育苗生产中几项技术探讨如下,以求对今后的育苗生产有所帮助。1水质水是魁蚶育苗中首要的问题,水质是…  相似文献   

17.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俗名赤贝、大毛蛤,是一种大型、深水经济贝类,在我国自然海区主要分布于黄海北部。近年来,魁蚶人工养殖发展迅猛,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优势水产品之一,浙江省温岭市在2005年从辽宁丹东引进魁蚶苗种进行试养,经过1年的养殖,积累了一些技术经验,现将魁蚶围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选择池塘面积20亩~30亩,滩面水深1m以上;要求水质清新,附近无生活和工业污染,池塘进排水畅通,堤坝牢固,有进排水控制闸;池塘底质上层以软泥为主,中下层为泥沙底质为好;海水盐度在12‰以上,pH在7.5~8.6之间。二、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  相似文献   

18.
东北亚地区不同地理种群魁蚶(Scapharca brouhtonii)的分类学地位仍存在较大争议。为探讨魁蚶中国群体的分类地位,测定了魁蚶中国群体线粒体基因组COI和12S rRNA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了蚶科26种贝类的同源序列进行分析。以贻贝科的贻贝(Mytilus edulis)为外群,用邻近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蚶科贝类的分子系统进化树,分析其分子系统进化关系和分类等级。结果显示,魁蚶中国群体的COI和12S rRNA基因的碱基组成、密码子使用率及变异位点等与魁蚶日本群体和粗饰蚶属的Anadara sativa相似,且遗传距离很小,进化树中聚为一支,亲缘关系很近,初步确定魁蚶中国群体的分类地位和魁蚶日本群体一致。本研究结果初步阐明了魁蚶中国群体的分子系统进化地位,有利于掌握魁蚶的遗传背景和资源状况,以应用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推动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东北亚地区不同地理种群魁蚶(Scapharca brouhtonii)的分类学地位仍存在较大争议。为探讨魁蚶中国群体的分类地位,测定了魁蚶中国群体线粒体基因组COⅠ和12S rRNA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了蚶科26种贝类的同源序列进行分析。以贻贝科的贻贝(Mytilus edulis)为外群,用邻近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蚶科贝类的分子系统进化树,分析其分子系统进化关系和分类等级。结果显示,魁蚶中国群体的COⅠ和12S rRNA基因的碱基组成、密码子使用率及变异位点等与魁蚶日本群体和粗饰蚶属的Anadara sativa相似,且遗传距离很小,进化树中聚为一支,亲缘关系很近,初步确定魁蚶中国群体的分类地位和魁蚶日本群体一致。本研究结果初步阐明了魁蚶中国群体的分子系统进化地位,有利于掌握魁蚶的遗传背景和资源状况,以应用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推动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魁蚶的大批死亡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在每年的夏季末到秋季的一段时间里,常会发生笼养魁蚶的大批死亡。为研究这一死亡原因,日本学者曾在1978年1982年进行了4次试验。开始的2次试验,魁蚶在9、10月间发生了大批死亡。而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