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源中的固体颗粒在灌溉过程中随着水流沉积在滴灌管(带)中并引起滴灌系统的堵塞。利用田间灌溉用过的滴灌带作为研究对象.选用了堵塞明显的与堵塞不明显的两类滴灌带,每一种滴灌带从进口分为5段,取出每一段的泥沙颗粒利用激光粒度分布仪对沉积在滴灌带中的颗粒粒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得出:不管滴灌带是否堵塞,较大颗粒都沉积在第2~4段,第1、5段的颗粒粒径相对较小。由于挟沙能力随水流流速迅速减小,在第2、3段的滴头被堵塞的可能性较大。从不同的过滤方式对比分析得出:单独的网式过滤器不能作为滴灌系统的过滤设备,两级网式过滤器可有效减小滤后水中颗粒的粒径。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棉花地下滴灌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水资源的短缺以及人们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地下滴灌(SDI)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和应用的热点。目前,SDI在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已有较大面积应用,在一些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如中东地区的部分国家也得到应用,我国地下滴灌的研究刚刚起步。分别从地下滴灌的设计、安装、管理和经济效益角度,介绍了地下滴灌在澳大利亚棉花上应用情况。重点分析了滴灌带的布置方式、设计耗水强度、过滤器选择和出苗问题以及地下滴灌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由于滴灌灌水器流道较小,滴灌系统对水质要求颇高,因此过滤装置在滴灌中非常重要。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研发工作。在此背景下,在简要阐述滴灌用砂石、网式、叠片式和离心式过滤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滴灌用过滤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归纳总结,对过滤器研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认为目前针对过滤器水头损失和堵塞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较多;在建立过滤器水头损失理论计算方程和模型模拟过滤器内部水流流态等方面已引入流体计算模型;而砂石过滤器滤料和滤帽、网式过滤器自清洗装置、叠片式过滤器叠片以及一体式组合过滤器结构的改进等是过滤器研发的热点。研究认为将来过滤器的研究研发工作可重点针对过滤器模拟技术和适应我国国情的过滤器研制等方面展开。本研究可为滴灌用过滤器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正>截止2008年,106团已引进滴灌装置55套, 95%的条田实行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目前我团应用的滴灌首部过滤器分别来自:石河子天露节水设备有限责任公司、阿克苏通用机械厂生产的砂石+网式过滤器和立式自清洗过滤器。经过应用发现不同水质条件对过滤器的选用有着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大田滴灌用网式过滤器滤网堵塞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滤器是滴灌系统中最核心的设备,其中网式过滤器以其良好的过滤性能保障了滴灌系统的正常运行,在我国新疆等西北地区农业滴灌系统中应用最广泛。但其应用过程中也存在滤网清洗不彻底以及堵塞的问题,为此,在对网式过滤器滤网堵塞成因及机理进行全面论述基础上,分别从水源水质、不同滤网类型、反清洗设计问题以及水肥一体化对滤网的化学影响等方面对滤网堵塞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这为今后深入研究滤网堵塞机理、解决滤网堵塞问题提供一种思路,为进一步研制更适用西北地区的农业滴灌过滤设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棚滴灌机械有降低湿度、提高地温、节水、省工、高效、增产等许多优点。但大棚滴灌机械在使用中常出现灌水器损坏、滴孔堵塞、出水均匀度差及流量小等毛病。为了避免以上毛病的发生,用户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大部分滴灌过滤器都采用手动式反冲洗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压力传感器和可编程控制器的"压力+时间"反冲洗控制系统,以达到全自动反冲洗,无需人工值守,冲洗时间精确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滴灌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滴灌技术健康发展,使滴灌效果打了折扣,应抓紧采取措施解决。一、存在问题1.技术指导不到位,用户认识有限由于滴灌要求少灌勤灌,和传统灌水方式相比差别较大,各种作物应何时灌水,一次灌多长时间,如何滴灌施肥,农民难以一下子完全理解和准确掌握。目前,很多滴灌  相似文献   

9.
1滴灌系统的组成滴灌系统由压力水源、控制装置、过滤器、输水管道、施肥装置和滴头等组成。应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选用相应的滴灌设备。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新疆棉田采用河(渠)水源滴灌的现状,针对(砂石+网式)自动反冲洗过滤组合装置,分析控制系统的压力+时间控制任务流程,运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一般设计步骤,以西门子产品型号S7-200设计鳊写梯形图程序及硬件连接图。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正由传统农业进入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的现代农业,对灌溉用水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滴灌作为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方式,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其最大的优点在于通过与其它农业先进技术相结合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显着的经济效益.过滤器适用于蔬菜、果树、温室、花卉、茶园、绿地及大田各类农作物的灌溉,节水、节能、改善植物品质、提高产品档次、维护生态平衡、利国利民,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备灌溉产品.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滴灌系统过滤器工作负荷过大及田间灌水器堵塞等问题,进一步提高生产中大量应用的离心式过滤器分离泥沙效率。【方法】介绍了离心式过滤器9大基本构件,并对进水口、溢流管口、底流管口、小锥管内部结构进行了设计,达到了提升过滤器工作效率、降低短路流机率和系统能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效果。【结果】运用基本通用理论将离心式过滤器分为除沙器和除泥器;并参考国家行业技术标准确定了除沙器和除泥器6种设备的直径、锥角等参数及分离标准能力。分析了离心式过滤器泥沙分离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加压泵出口压力值完全满足分离细颗粒泥沙的技术要求。结合过滤器进水口前端泥沙级配情况,确定了滴灌系统离心过滤器两级溢流串联工作模式。【结论】以上成果可为离心式过滤器标准化设计、生产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0引言南通市通州、海门、启东等地多为砂石土壤,历来以旱地作物为主,为改变上述地区作物种植模式,保证稻米自给及食物安全,南通市与新疆天业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引进水稻膜下滴灌技术,并落实田块进行水稻膜下滴灌技术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4.
滴灌用自清洗网式过滤器排污压差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滴灌用自清洗网式过滤器排污压差进行了计算,分别得出了80目和120目过滤器总压差值,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基本一致;详细分析了流量、含沙情况和过滤时间等约束条件对排污压差的影响规律,结合试验获得了清水和浑水水头损失变化曲线,在保证水头损失不发生急剧上升前提下,给出了两种目数过滤器最佳排污压差值.  相似文献   

15.
徐亮 《排灌机械》1998,16(3):19-22
1概述一体净化器是集化学混凝、絮凝沉淀、过滤、污泥沉降浓缩等多个水处理功能单元为一体的水处理设备。它可独立应用于含重金属电镀废水、高浊度废水及浑浊地表水的处理,作为小乡镇、厂矿企业和农村小区的自来水供给处理设备,也可作为微喷、滴灌系统首部的水处理设备。该设备具有水处理功效高、占地面积小、运行能耗低、基建及设备投资省的特点。一体净化器核心技术采用了射流泵设计中的射流混合原理,即利用工作水流的射流能量对设备中处理水进行高速涡流混合,从而达到混凝水处理的目的。2工作原理一体净化器(图1)中共分:射流混合…  相似文献   

16.
0前言保护地菜田,就是在寒冷低温等不利于蔬菜生长的条件下,利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保护设施,人为地创造适于蔬菜生长发育的环境,从而达到优质、高产、高效。以太阳辐射为主要热能的日光温室是目前和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滴灌是一种新型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将滴灌技术用于需水量较大的温室蔬菜生产,具有节约用水,降低能耗,减少肥料用量,适时适量补充养分,提高地温,降低室内空气湿度,从而起到减少病虫害,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的效果,并可控制延缓或提前供应市场时间,增加收入。因…  相似文献   

17.
滴灌用网式过滤器排污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研究滴灌用网式过滤器的排污效果。【方法】通过对60目和80目滤网的排污压差及排污时间进行计算得到其理论计算值,然后根据试验结果详细分析了不同含沙量及不同进水流量情况下其对滤网排污效果的影响,并将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结果】排污压差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排污曲线峰值均在10 s左右且在20~30 s时间段内趋于稳定,过滤器的排污效果显著。【结论】该结果与试验结果和实际运行结果基本符合,可用于实际过程中网式过滤器排污压差和排污时间的确定。  相似文献   

18.
滴灌系统网式和叠片式过滤器水力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滴灌系统过滤器的性能直接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及使用寿命,以网式和叠片式过滤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流量下清水和3种质量浓度浑水工况下,不同目数的2种过滤器水头损失和过滤性能试验,分析了过滤器水力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清水条件下,过滤器的局部水头损失hj与流量Q成正比,随着系统过流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流量下,高目数过滤器产生的水头损失大于低目数;浑水条件下,过滤器的水头损失与系统过流量、含沙量有关。随流量、含沙量的增大,过滤器初始水头损失增大,过滤周期变短。相同条件下,叠片式过滤器的水头损失明显大于网式过滤器,除沙率高于网式过滤器,即网式过滤器水力性能优于叠网式片过滤器,叠片过滤器的过滤效果优于网式过滤器。  相似文献   

19.
覆膜浅埋滴灌技术模式田间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田间试验,设置地表滴灌、膜下滴灌、浅埋滴灌3种滴灌处理,定量分析了不同滴灌模式下田间水热环境、作物耗水量及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在常规地表滴灌基础上,结合覆膜和浅埋措施,能有效降低作物垄间棵间蒸发量,相比其他2种滴灌模式,浅埋滴灌在节水方面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覆膜和浅埋滴灌带明显延迟气温对地温的影响作用,提高了土壤积温;相比膜下滴灌,浅埋滴灌有效降低了滴灌带附近温度,同比平均降低了0.89℃。浅埋滴灌下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地表滴灌,比地表滴灌分别提高了11.75%和16%。  相似文献   

20.
膜下滴灌和地下滴灌条件下玉米耗水、生长和产量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地下滴灌与膜下滴灌对玉米的影响,以膜下滴灌为对照,开展了地下滴灌3种灌水量(膜下滴灌灌水量的70%、85%和100%)下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滴灌玉米耗水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灌水量相同条件下,膜下滴灌较地下滴灌多耗水2.63%。地下滴灌玉米在抽雄开花期日均耗水达到最大,平均为4.10mm/d,膜下滴灌玉米在拔节期达到最大,为5.08mm/d。膜下滴灌玉米株高和茎粗分别在抽雄开花期之前和拔节期之前显著大于地下滴灌处理,进入灌浆期后株高、茎粗与地下滴灌相差不大;地下滴灌能够显著促进玉米根系的生长。相同灌水量条件下,地下滴灌吸水根长较膜下滴灌增加了18.13%,但地下滴灌3种灌水量对玉米株高、茎粗及根系影响不显著。灌水方式及地下滴灌灌水量均对产量影响显著。膜下滴灌较地下滴灌平均增产12.59%。从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综合分析,地下滴灌适宜灌水量为膜下滴灌的85%,水分生产效率可达2.92kg/hm~2,产量达到11 154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