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变电站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倒闸操作是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该工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存在着安全隐患,所以有必要给予足够重视,并做好防范。主要针对变电站倒闸操作主要危险点和风险因素进行阐述,再分析我国相关领域对这类危险点的预控管理现状,最后基于对变电站倒闸操作中的危险点的分析,提出相关预控措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潘珲  姜昱昀 《农村电工》2009,17(7):32-32
变电站的倒闸操作在电网运行中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输变电设施的维护和电网运行方式的变更都要通过倒闸操作来实现.实践证明,倒闸操作过程中的危险点一旦控制不力,很容易形成误操作,轻则中断向用户供电,给用户带来经济损失,重则造成大面积停电,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电力调度工作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慎步 《农村电工》2005,(11):26-27
1.1 编制检修计划危险点。运行方式考虑不周,倒闸操作误甩负荷,未事先做好特殊检修联系,未考虑检修方式下的事故预想。  相似文献   

4.
该文揭示了lOkV开闭所从工程设计、安装施工到装置运行管理过程的倒闸误操作危险点分布情况。从人、设备、管理三个方面剖析了引发倒闸误操作的原因,提出了防止倒闸误操作的预控途径及控制办法,理清了防止倒闸误操作工作思路,明确了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操作票又叫倒闸操作票,将设备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倒闸,所进行的操作叫作倒闸操作,操作票就是倒闸操作的操作步骤序列。集控站管理模式日趋成熟,具有工作人员少、管理范围大等优势。该管理模式下的倒闸操作,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分散性和审核时序性。电力系统中的运行人员工作内容经常涉及到倒闸操作,倒闸操作必须首先拟写操作票,经过监护人审核,然  相似文献   

6.
倒闸操作是变电站最常见且重、难的一项工作之一,倒闸操作的正确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倒闸操作的顺畅也会有时间的长短之分,根据多年在变电站实际工作经验,针对110 kV变电站倒闸操作时间过长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探讨,并找出倒闸操作时间过长的原因及相应对的措施。供相关变电运维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英明 《农村电工》2007,15(4):33-33
倒闸操作是指电气设备或电力系统由一种运行状态变换到另一种运行状态,由一种运行方式转变为另一种运行方式的一系列有序的操作.电力系统对用户的停电和送电,运行方式的改变和调整,设备改为检修和投入运行等,都是通过倒闸操作来完成的.倒闸操作是变电运行值班人员的主要任务.倒闸操作既有其典型性,又有其特殊性,电网不同的运行方式,变电站不同的主接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的差异以及不同的操作任务,都将影响倒闸操作的每一具体步骤.因此,笔者针对各种倒闸操作,分析其容易引起危险的重要环节,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8.
正1研制背景供电公司操作人员在进行倒闸操作时,需要用到计时表、水性笔、应急灯、录音笔等,需要携带的工作必需品较多。因为,操作时还要在操作票相应栏目记录正式下达指令的操作开始和结束时间。夜间进行操作时,灯光不足很难看清操作票,特别是年龄大的操作人员更是如此。传统票夹普遍使用木板或塑料板作为底板,外观简陋且不具备照明、查时间、携带物品等功能,无法满足操作人员在进行倒闸操作时的照明、查时等使用要求,给倒闸操作带来极大的不便。频繁查询时间、过多的携带物品,操作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工作人员分心,从而导致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为解决上述不足,我们设计了可供供电公司操作人员倒闸操作使用的多功能操作票夹。  相似文献   

9.
1 倒闸操作倒闸操作就是改变设备运行状态 ,是将电气设备由一种状态转换成另一种运行状态。所谓改变运行状态就是拉开或合上某些断路器和隔离开关 ,包括断开或投入相应的直流回路、改变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定值或运行状态、拆除或安装临时接地线等。新的状态出现后 ,势必将会出现负荷的重新分配和潮流方向的重新调整 ,因此倒闸操作前必须了解系统的运行是否合理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是否与一次运行方式相适应 ,继电保护定值是否要调整等。进行倒闸操作 ,要熟悉倒闸操作的基本原则与技术原则 ,熟悉设备运行的各种状态 ,熟悉执行操作票的程…  相似文献   

10.
倒闸切换是变电站改变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时所进行的一项必要操作,对变电的正常运行有重大影响,因此倒闸操作的正确性对电力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就当前的变电站倒闸操作情况来看,在倒闸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任其发展必将对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提高和改善倒闸作业的操作规范性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热线征答     
正倒闸操作"五防"编辑同志:请问倒闸操作必须做到"五防",具体包括哪些内容?(青海省化隆县杨安太)杨安太同志:倒闸操作"五防"即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防止带接地线合闸、防止带电挂接地线(合接地刀)、防止误拉合断路器、防止误入带电间隔等恶性误操作事故发生。因此倒闸操作必须正确,不能发生误操作,以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2.
介绍变电站网络智能倒闸操作模拟系统的结构和设计思路,主要对系统的倒闸操作模拟和其他拓展功能进行了分析,其他拓展功能包括智能化设备状态显示,运维站设备间隔运行状态汇总,自动开票和编制操作方案,电子围栏随意设置及工作内容或其他标注内容显示,接地标签拖放、管理和标示牌悬挂,远程编制变电站现场提示显示,显示设备图片、参数和相关内容与培训功能,最后介绍了变电站网络智能倒闸操作模拟系统在220kV金桥变电站和110kV春江变电站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编辑同志:请问倒闸操作任务执行过程如何管理?(广西武宣县来中兴)来中兴同志:(1)倒闸操作应严格按照公司"倒闸操作八步骤执行规范"执行。(2)倒闸操作应严格执行调度命令。对于一组包含多个操作任务的命令,严禁擅自改变任务间的顺序;对于一个操作任务,严禁擅自改变操作票上各操作步骤间的顺序。(3)操作中发生疑问、遇到障碍(如隔离开关因机构缺陷而不能操动等),应立即停止操作,汇报调度及变电所领导,查明原因,严禁随意修改操作票、随意解除闭锁装置。  相似文献   

14.
倒闸操作是变电站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运行人员在倒闸操作过程中如发生误操作,轻则导致线路跳闸,重则可能造成全站停电,危及设备、人身和电网安全,因此防止误操作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 1 误操作原因分析 (1)倒闸操作时未合理安排操作人员,运行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认识不够,认为填写或执行操作票、采取安全措施等仅仅是一项工作任务,是应付检查,而忽略了这其实是在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电气运行人员实行轮班工作制,个别值班员在工作中,尤其是上后夜班时,容易处于疲劳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变电站倒闸操作的工作效率,有效避免倒闸过程中电气误操作的发生,提出了电网倒闸操作智能导航控制系统。该系统借鉴汽车导航的设计理念,结合变电站建筑布局和一二次设备布置情况,设计了一套适合变电站倒闸操作的路网模型,并将其添加到现有的电脑钥匙上实现导航功能,为操作人员在工作时提供操作和路径指示;采用2个不同的渠道获取当前位置并进行对比的方法,校验锁具挂放的位置是否正确,有效避免误入带电间隔而发生误操作事故。该系统还可以主动提示倒闸操作危险因素和注意事项,防止误操作和人身危险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倒闸操作就是改变设备运行状态,将电气设备由一种运行状态转换成另一种运行状态。母线倒闸操作的一般原则要求是:倒母线必须先合入母联断路器,以保证母线隔离开关在并、解列时满足等电位操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倒闸操作歌     
席松奇 《农村电工》2007,15(8):35-35
倒闸操作要求严,需按规程把票办;票面应用钢笔填,双重名称应齐全;先核票面把字签,模拟图前再预演;倒闸操作并不难,细心遵章守安全;正式操作莫慌乱,副值走在正值前;操作前把设备看,操作完把位置检;监护制度来护驾,唱票复诵保平安;倒闸操作歌一曲,安全第一树心间。倒闸操作歌!454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县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供电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了满足电气运行的需要,常常需要频繁倒闸操作,开具操作票成了电力调度和变电运行的一项越来越频繁的日常工作.操作票作为一种电气操作的书面依据,一直沿用传统的电气设备倒闸操作模式,在确定操作任务后,由变电站值班员填写操作票,经值班长审批,按值班调度员命令执行倒闸操作.此种工作方式已难以满足快速、可靠、准确、安全的要求,手工开具操作票也成了一项繁杂费时、责任重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陈宝  韩永青 《农村电工》2008,16(1):29-29
随着冬季设备检修高峰时节的来临,变电设备的倒闸操作将会出现任务重、时间紧和设备倒闸频繁的特点,发生变电设备误操作事故的概率将大大提高。为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安徽省泗县供电公司变电工区结合“百问百查”活动的开展,采取了“问查”进入倒闸操作现场的举措,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变电站倒闸操作期间,隔离开关出现的主要故障分为一次设备故障和二次回路故障。在分析变电站倒闸操作期间隔离开关故障时需要结合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之上阐述隔离开关故障的查找方式和处理措施,并且需要绘制相应的处理示意图,这样能够有效指导操作人员处理隔离开关故障,提升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