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笔者过去饲养意蜂,生产过蜂王浆,也帮蜂友移过虫,育王分蜂没有遇到疑难问题。可是近年来,笔者饲养中蜂,在育王分蜂中却遇到了疑问,现提出来,希望得到蜂友、专家学者的释疑。1关于育王2013年春季,检查王台时发现一个也不接受,就请求马蜂友来帮忙,马蜂友对我讲他以为我不会老。意思是说我老了育王移虫就会出问题。他化蜡蘸  相似文献   

2.
读过苏朕柯夫栋写的“多王同巢群的组成和利用”一文以后,重新引起了我对多王同巢群的兴趣。在1952年,一个老王群长期没有管理,一天揭开箱盖检查,发觉一张巢脾的一面同时有两匹蜂王在产卵,互不侵犯。这是怎么回事呢?从外表看既不是两只老王,而且各个巢脾上都没有遗留着出房后的王台基。接  相似文献   

3.
巢门储王法     
在一次关王中,一个带有蜂王的王笼突然掉到了相邻蜂箱边,几只工蜂发现之后立即扑到王笼边,后又来了几只,看来并没有敌意,好像是想把王笼里的蜂王解救出来,有的工蜂还在喂食蜂王.我很有兴趣.以后凡有多余之王,我就把它装在王笼里放在巢门两边作储备王.通过多次实验,100%成功,非常安全.  相似文献   

4.
我有一位朋友,在前一个黄金周期间去了云南翁丁,然后给我发来一封电子邮件,我打开看到的,就是大段大段的文字感慨,以及一幅幅风景照,还有他的自拍照。他很得意地告诉我,他是去体验所谓的“原生态生活”。  相似文献   

5.
新王出房后的王台壳,用在蜂群中可以起重要作用。当你从甲地某一蜂群中提取二框只带蜂不带王的子脾要到乙地去合并另一群蜂,如果甲乙两地相距有一段路程,那么,这二框蜂就有一段时间缺王。而蜂群对没有蜂王的存在是十分敏感的,只须片刻,全群就会不安地在箱里骚动起来,到了目的地只  相似文献   

6.
读了《蜜蜂杂志》2003年第7期《西蜂也有“工蜂移卵”育王的习性》一文,我对“工蜂移卵”现象有和费起充老师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文章中谈到的“工蜂移卵”,是工蜂产卵,而不是蜂王产的卵被工蜂移进王台的。因为蜂群失王已久,巢内无虫、卵,工蜂卵巢已发育,后虽介绍新王,但新王被限制在“多用器”内,所以工蜂在王台内产卵。随着新王的存在,工蜂产卵逐步减少并消失,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并非工蜂移了卵。因为工蜂产的全是雄蜂卵,所以大都在中途被废,数量虽多,不会有一只发育成蜂王。类似情况我见过2次:2001年8月,一继箱取浆群王台内无浆、有卵,但本…  相似文献   

7.
养蜂问答     
养蜂问答问:5月8日我在检查一双王箱时,3张脾的一侧发现聚了一团蜂,弄开一看王已被围死。该群还关有几只王,我就放出1只,心想本群里的王放在本群里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当我5月9日下午再看时,新放出的王仍被围,我往王身上抹蜜、喷烟都无济于事。为此我很疑惑:...  相似文献   

8.
我谈囚王     
赵永春 《中国蜂业》2003,54(4):36-36
在黑龙江 ,因天气严寒 ,越冬期囚王没有大面积成功的把握 ,笔者也不例外。只能春秋两季短期囚王 ,但一定因时而定 ,因地制宜 ,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否则只能事倍功半。至于长期囚王对蜂王是否有影响 ,至今没见到科学试验报告的数据 ,但我个人认为是有影响的。1 早春囚王要因时而定 ,如果遇到回暖早、蜜蜂排泄特别早的年份 ,就要囚王。而不是根据外界自然蜜粉出现的时间来确定是否囚王。如当蜜蜂从磨房内采回来“花粉”时 (面粉 ) ,就可以开繁了。此时再继续囚王 ,势必影响到第一代工蜂的繁殖 ;因为越冬蜂每只只能哺育 1 2 1个工蜂 ,而新生蜂却…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澧县雷公塔种蜂场的余习春同志实在是位讲信誉、重奉献的热心人。1991年,我汇款江西的同时,也发信向余场长求援,当时钱又不凑手,没有汇款。仅18天便收到余场长寄来的“金喀”蜂王。他得知我是《蜜蜂杂志》的优秀通讯员,还特地写信表示祝贺,并赠澳意种王一只。因我放王不  相似文献   

10.
父子的心事     
皑皑白雪覆盖着八百里瀚海,坐落在瀚海西岸的黄沙沟像一条蛟龙游动在银波玉浪中。一个眼下正办得红红火火的黄牛饲养场犹如一颗珍珠嵌在龙头上。就在饲养场旁边居住着王二叔家,这当儿,王家夕阳映照,窗满金辉,喜气吹平了三叔脸上的核桃纹,他巴嗒着有机玻璃的烟斗,仔仔细细地欣赏着刚从城里拉回来的家具:红木组合高低柜,真皮软包沙发,钢化玻璃茶桌,锃明瓦亮的电镀管落地衣架……此时,王三叔心里像开了一朵花,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如意的电视画面:在大双喜字的断断红光里,在劳里啪啦的鞭炮声中,贤慧的媳妇甜甜地叫上一声“爹”…  相似文献   

11.
广告回音     
在吉林省蜜蜂育种场购王,放心!去年2月,我邮购了吉林省蜜蜂育种场的“黑环系”种王1只,3月份收到。种王自然交尾王产卵不理想,有点产雄蜂卵,其它方面都很好。后来我写信与该场联系人丰蜂说明了情况,不久该场送给我1只“黑环系”种王,并在回信中说:包我满意。...  相似文献   

12.
为了饲养既能维持强群 ,又能采集深花冠蜜源 ,还能善于利用零星蜜源的蜂群 ,我于去年 6月邮购 1只东北黑王。 8月 1 2日 ,东北黑王寄到。打开邮包一年 ,黑王健在 ,还有六七只陪侍蜜蜂。尽管王笼内有炼糖和饮水 ,然而因长途寄运 ,蜂王多少显得有点“疲惫”。于是我将王笼收入一个小群内 ,让其“小憩”。接着我在蜂场选了一个强群 ,把继箱里的蜜蜂 ,全部压入巢箱 ,撤掉继箱和隔王板。把纱盖盖在巢箱上 ,将继箱放在纱盖上。分别在 7个强群内 ,挑选了 8张蜜粉兼有的老蛹脾 ,将脾上的蜂抖掉、扫尽 ,摆放在继箱内 ,放好隔板。把王笼炼糖上的铁纱 ,…  相似文献   

13.
我今秋遇到一件事,请在杂志上刊登,以引起同行的注意。这几年不少养蜂员都在晚秋实行扣王停产,让蜂群适时断子,我也不例外。我是10月11日扣王,12日起连下20天雨不能开箱。10月29日刚晴我就开箱准备治螨和放王,提一脾就发现了处女王,当时我认为是被扣的王跑了出来,引起了我的注意,结果我所养的12个双王群24只王中,有22只王群里出现1—5只处女王,其中有9月1日开产的新王13只。这个事例请同行们想一想,如我开箱就放王,24只王一定被处女王咬死22只,到那时损失就不堪设想了。所以我们应在扣王后一星期左右开箱除台就可以免掉这种损失了。  相似文献   

14.
问题解答     
建木 《中国蜂业》2006,57(10):34
问:由于全国各地语言不同。对蜜蜂天敌昆虫有不同的叫法,如我地就分“大雷蜂”、“小雷蜂”和“马蜂”。请问正规的统一名称应该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在养蜂书上讲到的诱王方法、蜂群合并的方法有多种多样,这些方法在养蜂实践中我几乎都试过,积累了无数次失败的教训。最为甚者是1959年春季,我把绍兴郦辛农先生的九框箱改制成10个1/3交尾脾的八王交尾箱,并往里诱处女王,结果前后死了上千只处女王。长期在诱王上的失败,我总想找个简单的方法。日积月累,我发现如下规律:首先我把意蜂王分成2种不同龄的王:1)从交尾成功产卵开始至产卵到20天的王,我称为“新龄王”;2)产卵20天以后的王都称为“老龄王”(包括所有老王)。意蜂对这两种“龄”蜂王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处女王属于“新龄王”)原则叙…  相似文献   

16.
广告里的动物,有些很“幸福”,有些很可悲。幸福的就让它们幸福好了,这里只说那些可悲的———不,是为那些可悲的动物鸣不平。譬如最近有一家电视台在黄金时间里播出的一个广告,那里面的一条鱼就很让人看不过去:一个悠然自得的“成功人士”,很惬意地靠在老板桌后面,而他的老板桌上居然插着一根钓鱼杆,钓鱼杆上的一条红红的大鲤金鱼正被悬空钓在那里,痛苦地摆来摆去(是在那里垂死挣扎)。那个广告里的老板在那里很惬意,但在我的眼里他却是那么残忍。确切地说,是制作这个广告的制作人很残忍。我不知道某些广告制作人,为什么老是喜欢拿动物的痛苦与毁灭来做广告。早些年有个电视广告,为了宣传某种运动鞋有弹性,于是广告里的一个威猛男人穿着那种鞋轻轻往上一跳,他的手就伸到了一棵的树梢上,接着就是许许多多的鸟的羽毛纷纷扬扬地落下来。也许广告制作人宣传某种运动鞋的目的达到了,但我看了那个广告却忍不住要为那些落在那棵树上的鸟儿的命运而担忧。更让我愤怒的是某个宣传某种啤酒的广告。“想下手吗?拿惠泉来!”说这话的是一只螃蟹,“惠泉”呢,则是一种啤酒。螃蟹还是放在餐桌上的,自然也是熟透了的,但它却能面对从四面八方伸来的筷子说话……制作广告的人叫它说话它能不说话吗...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的养鸡行业,有这样一个“异类”:他不是科班出身的兽医,却是被养殖户认可的鸡病诊疗高手;他没有专业的兽药研发、生产企业,却能让自己的产品“药到病除”;他不懂专业的管理知识.却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在市场低迷的2012年让销售额不降反升。他就是养鸡行业的网络红人——季晓东,一个声称要做养鸡行业京东商城的“狂人”。  相似文献   

18.
我对买卖种王的看法从1989年开始,10年来,我年年买种王,有南方的,也有北方的;有好的,也有不理想的。我同意李志勇师傅的说法:买王要看机遇,不可能每只都是好的,或者都是不好的。我最惨的一次,是春季给某单位汇款,到秋季还未发来种王,去信催问,秋末寄来...  相似文献   

19.
王泽农教授 (190 7.5~ 1999.10 )江西婺源人 ,是我国著名的茶学家、茶叶生物化学奠基人 ,“当代茶学泰斗”。他已撒手西去 ,令人悲痛 ,享年 93岁。他是我的老师 ,当我拟写《忆王泽农老师》的题目时 ,我在脑海里浮现他慈祥和蔼、平易近人、杰出学者的脸容……回忆我们第一次见面 ,在新中国成立不久 ,我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业 ,当时全国开展“三反”运动学校也不例外 ,结合教师队伍 ,开展“思想改造”学习 ,学校要我们学生代表参与一起学习 ,我们的学习小组有王泽农、庄晚芳、陈椽教授、金义暄讲师还有农艺系的一部分教授讲师和助教…  相似文献   

20.
对“中蜂不攻王”原理谈一点看法湖北省武穴市刘焱森《蜜蜂杂志》1994年第5期中,发表了莫允功先生的《“中蜂不攻王”原理及其应用》一文。阅后,我感到在我的业余养蜂实践中,诱入中蜂王并非莫先生在该文中所述那么容易,如果时机、条件、气候、蜜源等稍有不好,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