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随机抽查我院儿科门诊2003年1~10月份处方共6150张,对所用抗菌药物品种、出现频率、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8.93%;使用一种抗菌素治疗的占24.13%,二种联用的占47.22%,三种联用占7.58%;与糖皮质激素联用的占16.23%;超过100元处方占30.92%。结论:儿科门诊大多教医生是对症下药,但有个别医生有滥用抗生素行为.有待改善不良现象,更好地提高我院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查2007年1-6月门诊处方5 800张。根据文献资料及临床药理学知识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类统计。结果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约占1.59%,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9.79%,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69.6%。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不合理用药主要以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为主,临床医师及临床药师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原因,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7年4至6月某医院门诊所有科室处方随机抽取9 846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其中207张处方(2.1%)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滥用抗生素51张(占24.6%);药物用法不当35张(占16.9%),药物用量不当28张(占13.5%);药物联用不当26张(占12.6%);儿童用药不合理21张(占10.1%);重复使用同类药物16张(占7.7%);溶媒选择或合用不合理12张(占5.8%);医嘱不清10张(事4.8%)。结论:医院门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引起医师和药师的高度重视,共同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处方中含毒性中药的使用情况、功效应用及配伍规律,为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68个《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处方中含毒性中药的处方及其使用频数、功效分布和配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部分含有"大毒"有毒"及"小毒"的中药共计34种,占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收载的83种毒性中药的40.96%。含毒性中药的中成药处方有86个,占比为32.09%,其中内科与外科用药含毒性中药处方数排序居前2位,分别占比18.28%、3.36%,功能多为祛瘀、止咳平喘、补益、清热,配伍应用较多的是半夏与苦杏仁,半夏与陈皮、茯苓、甘草配伍应用,苦杏仁与桔梗、麻黄、白芍等组方。结论 毒性中药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部分应用频数较高,临床上使用时尤需谨慎,在联合用药时应避免重复给药。毒性中药的应用分析对于临床上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及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医院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和不合理用药分析,提高医院门诊处方质量及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8月门诊处方,对其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 抽取3 000张处方统计,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2.008种,平均用药品种总数1004.2种,注射剂平均使用率11.83%,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24.17%,通用名平均使用率97.47%,国家基本药物平均使用率98.21%,平均处方用药金额95.16元.合理处方2 728张,占90.93%,不合理处方272张,占9.07%,不规范处方及用药不适宜处方占其中大部分,超常处方占少数.结论 门诊不合理处方依然严重,加强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和《处方管理办法》,加强处方监督与点评,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茅荆坝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荆坝自然保护区内共有种子植物98科、408属、901种(含种下等级,下同).区系组成中优势科有13科(含20种以上),226属,578种;优势属(含10种以上)有8属,133种;单属科仅5科,占保护区总科数的5.1%;区域单属科较多,总计47科,占保护区总科数的48.0%;单种属11属,占保护区总属数的2.7%.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统计中,北温带成分157属,406种,占保护区总属数(世界分布除外,下同)的44.9%,总种数的57.5%;热带成分共有63属,92种,占保护区总属数的18.0%,总种数的13.0%,表明该植物区系具有显著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7.
我院是综合性医院,年住院达2000O多人次,为了解我院病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笔者随机对我院14个病区1996年1~12月8840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共14个病区,1996年1~12月处方,共8840张。1.2方法根据WHO药物研究组提出的限定日剂量(DDD)作为判断药物合理使用的依据,采用Chodse教授提出的药物利用指数(DUI)=用药总量÷(平均日剂量×总用药无数),作为评价合理用药的技术指标[1],规定DUI≤1为合理,DDD值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和《新编药物学》第13版[2,3]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并进行实例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门诊处方9 630张,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占2.25%(217/9630),其中重复用药占44.70%(97/217),用药时间不当占42.86%(93/217),用药途径错误占6.45%(14/217),药理性配伍禁忌占5.99%(13/217)。结论门诊处方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问题,需加强医务人员业务学习、药师审方作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和患者合理用药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9.
江西吉安退化湿地松群落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江西吉安退化湿地松群落植物区系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样地中有维管束植物共计98种,隶属47科88属;热带性质的科占总科数的75%,热带分布属占总属数的53.52%。其中,以泛热带分布的科、属最多,分别占科、属总数的67.86%,28.17%;温带性质的科占25%,温带分布属占45.07%;科、属、种的配比特征为:较多的科、属含较少的种,较少的科、属含较多的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某医院药学质控基本状况,探讨如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运用医院管理HIS系统和临床药学管理系统分别抽取门急诊处方(包括抗菌药物专项处方)3600份和病历医嘱(包括一类切口手术病历)5491份,共计9091份,结合相关指南对处方和病历中的治疗药物选择、合理溶媒选择、用药疗程、联合用药、药物用法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医院门急诊处方合理数为3493份,占抽取总数的97.03%;病例医嘱合理数为5377份,占抽取总数的97.92%;综合药学质控合格率为97.57%.结论:医院药学质控合格率相比2014年(90.83%)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仍应继续完善合理用药监督机制,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中成药处方的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规范中成药处方的开具,促进中成药的合理应用。方法 抽取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中成药处方22 652张进行点评,对不合格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22 652张点评处方中,不合理处方1 203张,处方不合理率为5.4%,我院中成药处方在临床疾病和中医证型诊断、用法用量、处方书写、不适宜处方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 处方点评是了解临床用药水平的重要手段,开展中成药处方点评发现问题,早期干预,有利于不断规范中成药临床应用,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多年野外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统计整理出庐山野生藤本植物29科72属167种。结果表明:在全部含藤本植物的科属中,含5个种以下的科、属分别占总科数、总属数的44.83%和86.11%;该区藤本植物区系种类组成丰富,地理成分复杂,相互交错,其区系带有热带和温带双重性,其中热带性地理成分为主,有43属,占59.72%;温带性属有25属,占总属数的34.72%,其中以乏热带性地理分布居首位(30.55%),其次为东亚分布(18.06%)。生活型以木质藤本属为主,占属总数的50.00%;攀援类型分为4大类,以缠绕类最多,占50.90%,其他依次是卷曲类(28.14%),搭靠类(11.38%),吸固类(9.58%)。表5参23  相似文献   

13.
为了摸清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野生植物资源及其物种多样性,在多次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乔、灌、草不同层次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特点。结果表明:(1)该区植物科的类型较为齐全、种类多,物种多样性较高,草本植物丰富。(2)优势科、属较明显,种数在科、属内分布不均匀。乔木层有5个科含33种,灌木层有2个科含20种,草本层含种数较多的有9科共包含210种,各层分别占其总种数的63%、45%、59%。乔木层有4个属含10种,占总属数的9%;灌木层有4个属共包含10种,占灌木层植物总属数的10%;草本层含5种以上的优势属占草本层植物总属数的1.5%,占总种数的7%。(3)大部分科内属、种贫乏,单种及单属科所占比例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摸清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野生植物资源及其物种多样性,在多次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乔、灌、草不同层次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特点。结果表明:(1)该区植物科的类型较为齐全、种类多,物种多样性较高,草本植物丰富。(2)优势科、属较明显,种数在科、属内分布不均匀。乔木层有5个科含33种,灌木层有2个科含20种,草本层含种数较多的有9科共包含210种,各层分别占其总种数的63%、45%、59%。乔木层有4个属含10种,占总属数的9%;灌木层有4个属共包含10种,占灌木层植物总属数的10%;草本层含5种以上的优势属占草本层植物总属数的1.5%,占总种数的7%。(3)大部分科内属、种贫乏,单种及单属科所占比例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退药情况和退药原因。方法:根据门诊处方退药92例中所涉及的药物名称、类别.剂型以及医师填写的退药原因作汇总分析。结果:退药处方中.药品类别主要是抗感染药物、补益类中成药、心脑血管类药物。退药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依从性差,因不良反应退药占退药总数的63.0%;其次是不合理用药、经济原因、重复取药、患者拒绝用药、患者药物禁忌症等因素。结论: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及合理性监督.加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该院配置中心2015年细胞毒药物的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5年1—12月的不合理医嘱1 690组,对其中的细胞毒药物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细胞毒药物不合理医嘱52组,占不合理医嘱3.08%。其中溶媒错误37例,占71.15%,配伍禁忌4例,占7.69%,超剂量用药6例,占11.54%,其他 5例,占9.62%。结论 通过审方药师的干预,可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应在临床工作中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抽取2011年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共164份,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率为26.83%,联合用药占9.30%,无指征用药占58.14%,超规定范围选药占48.83%,预防用药时间过长占46.52%.结论 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还不够规范,建议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高抗菌药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抗秆锈病小种Ug99的基因在青海审定小麦和新合成的人工小麦中的分布状况,采用6个抗Ug99基因(Sr33、Sr36、Sr39、Sr40、Sr42、Sr43)的分子标记对青海省审定的66个小麦品种及86份人工合成小麦材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青海审定的66个小麦品种中,有4个品种含Sr33,占检测品种数的6.06%;1个品种含Sr39,占检测品种数的1.52%;5个品种含Sr40,占检测品种数的7.58%;4个品种含Sr42,占检测品种数的6.06%;3个品种含Sr43,占检测品种数的4.55%;同时含有2个抗性基因的品种仅有2个,占检测品种数的3.03%。在86份合成小麦材料中,有38份材料含Sr33,占检测材料的44.19%;31份材料含Sr39,占检测材料的36.05%;9份材料含Sr40,占检测材料的10.47%;3份材料含Sr42,占检测材料的3.49%;6份材料含Sr43,占检测材料的6.98%;同时含有2种抗性基因的材料有17份,占检测材料的19.77%。在66个小麦品种和86份人工合成小麦材料均未检测出Sr36。人工合成小麦提供Ug99抗病基因资源,对改良普通小麦Ug99抗病性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河北省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90科371属793种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科属组成分析、生活型分析、分区类型及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种子植物中大科大属较少,分别占该区植物总科数的10.0%、总属数的8.1%,小科小型属较多,含1~4种的科占该区总科数的58.9%,小型属及区域单种属则有327属,约占总属数的88.1%;分布区类型主要为世界分布、北温带分布和旧世界温带分布,植物区系具有典型的温带性质;草本植物在生活型方面占绝对优势,藤本植物最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分析张学文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张学文教授近5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的病例,采用关联规则、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张学文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的用药经验和用药规律。结果 对筛选出的116首典型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药物核心组合和新处方。结论 张学文教授诊治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以天麻钩藤饮和(或)脑清通汤为基础方加减,多用平肝熄风、活血化瘀药以治标,再加补肾、安神等药以扶正,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