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讯     
正武汉东湖风景区开展2018年职工迎新春艺术插花及写意盆景比赛为了在全区职工中广泛深入开展"创新业绩、创高效益"劳动竞赛活动,展示职工园林技艺,提高艺术涵养,丰富职工的文娱生活。东湖风景区工会于近期在磨山梅园一枝春馆和梅文化馆举办2018年职工迎新春艺术插花及写意盆景比赛。本次比赛共收到参赛插花作品42件、梅桩写意作品35件。参赛作品以大中型体量为主,《峭争春》、《春之喜悦》、《梅岭雪  相似文献   

2.
包重达作品     
1973年出生于云南马龙县,现定居于昆明,酷爱盆景艺术二十余年。早期利用打工之余奔波于昆明市各花木盆景市场选购桩材,锯截制作后微利销售积累原始资本,2004年加入云南省盆景赏石协会,2005年开始专业从事盆景艺术创作与经营。近十年来,参加过多次云南省盆景展,并有多件作品获奖:枸子悬崖式作品《探海》在第五届省展上荣获金奖,雀梅作品《卧龙游春》、木樨榄作品《古城枯笔》在刚刚结束的第六届省展上荣获一银一铜。  相似文献   

3.
中国盆景代表作 这件作品创作于1976年,1984年刊发于本刊试刊号封底,在1985年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上被誉为“给我们古老盆景带来新意”的作品之一。“《秋思》这件盆景作品问世的意义在于:一、在贫景中去探求艺术的共性规律和美的规律,并用以指导盆景的艺术创作和造型。  相似文献   

4.
<正>前不久,在广州番禺举办的"中国第九届盆景展"中,郑州市碧沙岗公园王小军选送的柽柳盆景《柳荫牧歌》荣获银奖。作品以垂枝式造型,模仿大自然中依依垂柳的神韵,灵动清新,富有诗情画意。《柳荫牧歌》这一盆景,是由2010年在上海"东沃杯"全国盆景精品邀请展中,现场创作表演中获得银  相似文献   

5.
在苏州第五届全国盆景评比展览上,湖北荆门孙响城先生送展的作品《留得春色一片》,获得了“树石盆景类一等奖“。本期特将此作选为封面作品,以飨读者。这件作品采取了水旱盆景中的岛屿式布局,中间布石筑土为早地,四周水域环绕,只是左侧水面留白略少,右侧则较为空旷,因而看起来又有水畔式布局的态式。旱地所种树木选取了湖北的特色树种对节白  相似文献   

6.
在1999年10月扬州竹西公园举办的江苏省第九届盆景艺术展览中,笔者拙作《苍翠》(真柏丛林式盆景),深受盆景同行和爱好者的喜爱,并荣获铜奖。现将本作品的创作过程和体会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花木盆景》2005,(12):F0012-F0012
题名:《东方旭》树种:大阪松作者:吴吉成(江苏)58盆景赏石盆景作品选登题名:《迎风傲雪》树种:五针松温州江心屿景区管理处祥云》梅金吾(湖州)题名:《石林春色》石种:树化石规格:100cm×60cm作者:韩琦摄影:黄山玮(深圳)盆景赏石59题名:《硕果累累》树种:贡梨规格:树高88cm作者:谢怀胜(广东)摄影:刘小星题名:《谐韵》树种:桧柏作者:沈阿龙(湖州)题名:《迎宾》树种:榆树作者:盛冬生(台州)题名:《鞠躬尽瘁》树种:榆树规格:中型作者:肖文华(湖北)盆景作品选登~~  相似文献   

8.
梁悦美女士,台湾盆景艺术大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美国太平洋大学、西雅图大学景观学教授。其致力于推广发扬中国盆景艺术,且积其二十余年盆景创作经验和教学经验编著的《盆栽艺术》一书,书中科学而系统地讲述了植物的生理特征、素材的培育方法、各类盆景的创作技法以及盆景的养护与管理方法。我们从本期开始摘编此书中的精义,供广大盆景爱好者学习。  相似文献   

9.
山居图卷     
正古人多有在丹青中表现"山居"这个主题,著名的有钱选的《山居图卷》、释巨然的《山居图》和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亲近自然、寄情山水的意蕴饱蘸笔墨,浸润在纸卷之下,令人心驰神往。盆景艺术本就有模山拟水的初衷,循自然而取佳构,片石数树就可点化成为山水胜景,让人身置一室而神游大千。本期封面选用了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李云龙的盆景《山居图》,作品如山水而苍柏高拔,似水旱而奇峰耸峙,新意独具,自成一家风范。这件作品选用双峰式布局,塑山所用石  相似文献   

10.
正《胡乐国盆景作品》一书日前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用翔实的资料介绍了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先生横跨近五十年的盆景艺术人生,一百多幅作品照片涵盖了先生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许多资料都是首次公开。书中刊出了胡乐国先生早、中、近各个时期代表作品87件,其中早期作品17件,包括得到国际金奖的榆树作品和被选入中国第一套盆景邮票的圆柏作品和翠柏作品《生死恋》;中期作品12件,所有作品基本上都是各类大展金奖作品,得到很多人的喜  相似文献   

11.
时下以松为材料创作的盆景不多。盆景作品《山松》(见本刊2000年第2期彩插),曾由广东省选送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展出,受到好评。《山松》是80多岁老人何永的近作。松树虬枝傲雪,铁骨迎风,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毅刚强的品格。作者以此立意并进行经营布局。  相似文献   

12.
正湖北省京山市花木盆景协会,在省协会组织安排下,由名誉会长周志根、会长郭新明、常务副会长王学龙、黎剑华等一行组织展品于2019年7月参加昆明2019年国际盆景协会(BCI)中国地区委员会会员盆景精品展暨中国盆景精品邀请展,取得好成绩:其中郭新明作品《楚风春晓》获银奖,黎剑华作品《四维毕张》、徐永忠作品《荆楚飓风》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论“自然式盆景”》一中,对其生成的思想根源作了历史性的分析,以及自然式盆景对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也辩证地给予说明,并且对它的艺术特征、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这里我想就自然式盆景的基本要素、艺术品质及创作技法作进一步的论述,意在对自然式盆景有一个较为清晰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有不少是表现牧童生活的,比较著名的有贺绿汀的钢琴曲《牧童短笛》、袁枚的古诗《所见》等作品。在盆景中也有不少此类题材的作品,这类盆景大多摆放一个牧童骑牛的配件,以点明主题,命题也以《牧归》、《牧歌》、《乡趣》等为主,其风格古朴隽永,富有诗情画意,如同一首清新恬淡的田园诗篇,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5.
张志刚先生的山水盆景《两岸青山迎客忙》,作品采用峡谷式布局,山高水长,情景交融,很多特色。  相似文献   

16.
刘洪 《花木盆景》2003,(7):18-23
从《世界盆栽》杂志上看到MR.ROBERT先生的盆景作品,就被其盆景作品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所吸引,进而了解到ROBERT STEVEN先生是一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盆景艺术家,也是印度尼西亚盆栽协会对外联络部部长。今年我们有幸相识于北京,ROBERT STEVEN先生豪爽洒脱的性格和激情恣意的盆景理念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山水盆景《长江之水天上来》是在《过尽千帆尽西陵》(原载《花木盆景》2000年第3期,见图1)基础上修改得来的作品。《过尽干帆尽西陵》是本人的前期山水盆景作品,石材采用丹阳石。由于受当时文化底蕴、制作思路、制作技艺的制约,此作品还是很不成熟的。近年来,本人认真阅读了一些绘画专著,观摩中国古代山水画名家所创作的作品,很有收获。2007年下半年,对此作品重新审视,觉得此作品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按题名,此盆景应表现的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长江山峡风光,盆景画面左上方虽有群山绵延,逶迤起伏之势,  相似文献   

18.
<正>胡海洲,1941年出生于新加坡,祖籍为福建省安溪县,其巨型旱景作品《危崖古刹钟声远》在1995年新加坡举办的"第三届亚太区盆景赏石展"中被评为"最佳展品",而他的水旱作品《丰收》与立屏作品《奇峰耸翠》则被编入《世界盆景金奖集》中,他的《春江水暖鸭先知》亦被《BCI国际盆栽大师  相似文献   

19.
第五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在苏州虎丘山已落帷幕,《花木盆景》杂志连续刊发了在本届评比展览中获得一等奖的盆景作品图片,观赏那一幅幅精美的盆景作品,顿觉心神出窍,形体皆无;感受到一种气在为之静、神在为其凝、血在为其动、意在随之奔的奇妙感觉。然兴奋之余,尚觉有些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有些瑕疵。现将拙见和盘托出,求教方家。  相似文献   

20.
刘永辉 《花木盆景》2014,(11):99-99
2005年某日进城逛旧书市场,购得《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40余本,杂志上精美的文章和盆景图片作品深深地打动了我,便逐渐学着玩盆景。《花木盆景》自此成了我的枕边之书,我开始自费订阅了《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并通过杂志社邮购、旧书市场搜寻、网上查找等方式收集创刊后未能订到的旧杂志,现已基本收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