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看了《中国花卉盆景》2012年第2期上谢长青先生关于"人工培育桩材"一文,颇有感触,深深地体会到人工育桩的重要意义。1979年4月我调入本地吉安宾馆从事园林花卉盆景栽培工作。当时,我一面在花圃内人工培育桩材,一面采取"山采桩材"的方法上  相似文献   

2.
在制作树桩盆景时所利用的桩材,有时难以完美无缺;栽种好后,可能仍有不满意的地方。若欠均衡,可用点石造势之法,进行协调,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就两件欠均衡的树桩盆景,建议给以点石纠正。一、高胜山先生制作的《真柏》盆景(见《中国花卉盆  相似文献   

3.
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六朝时期,盆景的发展就己初具面貌,加之其地处长江中下游,气候宜人,植物资源丰富,盆景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金陵盆景正是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吸取了古老丰富的地方文化艺术营养和金陵画派——“密笔短皴、积墨重渲”“平中求奇、拙中寓巧”的艺术传统后发展起来的。南京玄武湖公园是金陵盆景的创作和专业化生产基地。在著名盆景作者华柄生的带动下,经过长期摸索,在“浅盆薄土、裸根露干,自然飘逸、苍劲古朴”上发掘和表现自己的艺术个性,创作了一大批独具风格的作品。其中,真柏《横绝碧空》、刺杉《锦泊云雨》、雀梅《石城逸老》等在全国盆景展览中荣获一等奖。今天,这里已成为融树木、山石各类大、中型盆景几千盆、小型盆景上万盆的综合型商品盆景生  相似文献   

4.
树桩盆景取材,通常是采掘山野树桩和播种、压条以及扦插育桩。前一种方便快捷,形成老桩景时间短,但易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后三种麻烦缓慢,形成老桩景时间长,但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自然生态平衡。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树桩盆景取材,要尽量走后三种育桩的道路才是正确的。本文仅就扦插育桩一题,将笔者近年来的实践情况列下,供同行参考。笔者认为,要走扦插育桩道路,必须把握如下“三性”: 一、扦插育桩的广泛性充分认识扦插育桩的广泛性,对人们增强走扦插育桩道路的信心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我一直是用扦插培育的真柏素材制作盆景的。上次发表《自育真柏制作记录》一文后,不少朋友询问其中的制作细节,下面我就把前年冬季对真柏进行实作时记录下的全过程,按顺序详细介绍。希望初学真柏盆景制作的朋友,能从头至尾地全面了解缠扎技巧和制作要领,同时也了解真柏的一些习性。  相似文献   

6.
梨树生长快,寿命长,是制作果树盆景的良材。但要制作出好的盆景,笔者认为有三个重要环节需要认真把握。选桩育桩求树势一个优秀的果树盆景作品,必须具备优秀杂木盆景的树势,梨树盆景也不例外。因此,首先要按杂木盆景的树桩标准去桩材市场、果农果园,选购有较好树势、根盘完整、主干扭曲过渡自然、出枝合理的棠梨树桩,也可用种子自育或从市场选购幼苗。按照"意在笔先"的原则,在地培过程中,用剪扎结合的方法,将树势、出枝布局定型后,加强水肥管理与病虫害防治,七八年后上盆,也能制  相似文献   

7.
<正>二、树根雀梅盆景栽培与管理方法树根盆景造型的关键是选择根形符合制作意图的树根。生长在荒山野岭的各种树木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状各异,姿态不一,因而我们对根桩的根形、枝要全面鉴别,只有选择形态好的根和枝,才能创作出构图精巧、寓意深刻、古雅如画、趣味无穷的艺术盆景。盆景是自然和人工合作的成果,通过人工的创造来表现其无限的变化。选定后,修改树根桩头是栽培盆景最基本的一步。要截去哪节树干,剪掉  相似文献   

8.
树桩盆景爱好者在创作盆景作品中,若能正确把握树桩盆景艺术的某些特性,对指导实践,提高创作水平大为有益。一、桩坯自然美的发现性桩坯自然美的发现,在盆景创作中相当重要。发现一个好的桩坯,往往是一个好的盆景作品成功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从事盆景创作三十余年,笔者对根艺术的涉足原只限于将枯死的盆景树桩制作成几架。后来对不宜作几架的枯桩经干燥处理后,或假代山“石”,或雕刻成竹篱,茅舍等配件,或利用枯桩幼苗似现枯木逢春的意境等等,也不过是偶一为之。  相似文献   

10.
张远信     
张远信,1944年生于成都,从60年代初入杜甫草堂博物馆从事盆景艺术事业,拜师李忠玉、甘如才。1963年起,系统地学习钻研植物学、植物保护学等专业知识后,为盆景制作技艺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文革风起,百花凋零,他在逆境中仍奋发图强,独居斗室,潜心攻读园艺学等大专课程,并结合艺术实践,创造盆景作品千余件,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与此同时,千方百计保护古桩,使杜甫草堂成为川西盆景的重要生产基地,并冒着极大风险组织盆景展览,交流盆景技艺,为振兴川派盆景艺术作出了贡献。他创造  相似文献   

11.
经笔者长期探索认为,上山挖桩不可取,犹如杀鸡取卵(引种驯化、合理开发例外),苗场育桩不但保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了森林,保住了种源,而且为各苗圃、苗场、盆景园、园艺场施展各自综合才能,开拓了创新之路。为缩短育桩时间,提高树桩艺术效果,求得经济效益,现将经实践证明是可行的盆景树桩扩桩诸法奉献,愿起抛砖引玉之效。一、倒插亮根法:倒插亮根法  相似文献   

12.
顺德树桩盆景的艺术活动,以县城为集中,因此以“凤城盆景”驰名邻近。树桩盆景向来分为两大类别:一为古典装饰盆景,以剪扎造型见长,题材多为吉祥瑞兽,专供喜庆人家、节日会景作庭院门景陈设,由商业园场经营,抗日战争后,业此者愈来愈少。一为树桩盆景艺术:俗称“古树”,或“树仔头”,专供所谓稚人寄兴,以艺术赏玩为主,遍布于群众之中,近年显得十分蓬勃;故栽培树桩盆景谓之“玩树仔头”。顺德经济、文化素有基础,各类民间艺术颇为发达,而盆景艺术,更为文人、画家、民间艺人所喜爱,参预这项活动者向不在少数。顺德树桩盆景与岭南盆景艺术同源,造型特色共通者多,相异者少。前辈论艺,常以文震亨《长物  相似文献   

13.
盆景作品从制作到成型其周期是相当长的,整个制作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艺术构思、技艺实施、不断完善的过程。一旦艺术构思定格,剩下的绝大部分工作便是对树桩进行合理的取舍以及对部份枝盘进行必要的人工“促”“抑”,从而使树桩尽量合乎人的审美要求。本文介绍的就是这样一种盆景树桩枝盘的“促”“抑”技艺。所谓“促”,就是人工促发,扩大该枝盘在整个桩景中的尺寸比例;所谓的“抑”,就是根据需要有目的地抑制某些枝盘的生长,打破植物自然的生长趋势,使整个桩景造型的  相似文献   

14.
宋德钧同志提出统一盆景术语的意见,是非常及时的。在盆景艺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不及时统一盆景术语,将对盆景艺术制作和研究带来很多不便。笔者也想谈一点看法,供参考。Bonsai(盆栽)是日本的叫法,其本义是盆栽植物和盆景树木。它不符合我国的叫法,也不符合盆景的真正含义。就字面理解,盆栽只是将植物栽在盆中而已,没有人工艺术造型的含义;再者它只适应于“植物盆景”(或称“树木盆景”或“花木盆景”),而不适应于山水盆景。盆景既然起源于我国,就应该以中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很多喜爱真柏的朋友都想自己繁殖几株作盆景素材。下面我就介绍几种常用的繁殖方法,供初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树根的妙用     
天然树根用处很多。通过艺术加工,可制成古朴典雅的盆架、盆套和盆景盆。我这里介绍的是一种巧用树根配以活的植物制作桩景的方法。我们常看到的树桩盆景,一般是以老树桩为材料进行整形,或用木本植物材料经过加工培育,成为所需要的艺术造型。这种桩景用的是“缩龙成寸”的手法,但费时费事,成本很高。由一株小苗制成一盆老桩头盆景,少则也需十几年。即使是从山野掘取树桩、也需经养坯、改坯,约3—5年成型。近几年有的人用老桩芽接和移株靠接速成繁殖法制作树桩盆景,虽然缩短了制作时间,但也需两年以上才能成型。近几年我试用黄荆条、黑格令根和死去的松柏类盆景老桩头作假桩头,镶嵌或盘曲木本、藤本植物,  相似文献   

17.
盆景菊多以小菊为素材,运用盆景技艺,经修剪整形,加工成各种古木等姿态或具有一定主题的艺术造型。其形式包括桩菊型:原本、嫁接、附生;景菊型:丛林式、菊石式、水旱式。这里以嫁接式盆景菊为例详述于下。  相似文献   

18.
"强行艺术化"是盆景界一句批评性用语。表意显而易见,真实地说出了有些盆景造型所存在的问题:"不自然"、"不合理"、"过度"、"严重偏差"……盆景艺术造型虽然具有"主观性"、"强行性",却是受制约的、有限度的,不是随心所欲的。盆景艺术造型重在自然合理,不在人工多少或强弱,不管是"三分人工,七分天成",还是"七分人工,三分天成",都必须因材施艺,顺其自然,表现自然韵味。对于适宜适度的盆景艺术化造型,人们常夸赞为"巧夺  相似文献   

19.
吉佩龙制作的真柏盆景(见《中国花卉盆景》2000年7期插6),雄伟、壮实,树冠波浪起伏,清翠欲滴。清秀得既象云朵,又象山丘,它的表面  相似文献   

20.
树桩盆景的分类,应该包括野桩类和育苗类。前者是利用采掘野桩制作的盆景,主要特点为苍老古朴;后者指人工培育苗本制作的盆景,主要特点为布局严谨,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中国花卉盆景》1986年第7期所载陈恭悦的《自幼培育代替人工掘取》一文的提法不妥。再者,岭南派“蓄枝截干”的造型方法,有它一定的区域性,北方就不适应,文中将“蓄枝截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