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种树老人     
又是细雨纷飞,断魂时节。  种树老人的坟墓安祥地落在郁郁葱葱的松林中,乍暖犹凉的天气,细雨低泣,林涛呜咽,整个空间充满了凄凉、萧条的气氛。我站在坟前,心神黯伤。  从懂事起,我就晓得在家对面的那座山腰上有一间土屋,土屋里住着一位老人,听大人说他是战乱逃荒到这里的,谁也不知他从哪儿来,是否有亲人。他一直没有把他的身世泄露,老人一年四季在山中忙碌,挖坑种树,因而我们管他叫种树老人。种树老人对人和蔼可亲,乡亲们对他也很好。我们孩提时早上去上学,天天见种树老人在路边拾捡牛粪。我们几个童年伙伴经常到种树…  相似文献   

2.
留一片青山     
留一片青山离休前,家兄在地方上主管林业。那年我去探望他,正赶上他组织指挥飞播造林,忙得很。于是,我随他跨进吉普车,过了两天艰苦而有意义的日子。乡亲们听说要在养育自己的土地上用飞机种树,这是连做梦也没想到的新鲜事。车子进入播区村镇,受到父老乡亲的热烈欢...  相似文献   

3.
留一片青山     
留一片青山●耿修离休前,家兄在地方上主管林业。那年我去探望他,正赶上他组织指挥飞播造林,忙得很。于是,我随他跨进吉普车,过了两天艰苦而有意义的日子。乡亲们听说要在养育自己的土地上用飞机种树,这是连做梦也想不到的新鲜事。车子进入播区村镇受到父老乡亲的热...  相似文献   

4.
一位残疾人常年吃住在深山,15年如一日,用心血和汗水染绿1300余亩荒山。他就是山西省保德县窑洼村村民崔秉权。 崔秉权生于1952年,4岁上患了小关节结核病。开始还能一条腿走路,后来走不成路,只好躺着。1975年春天,忻州地区巡回医疗队来到保德,为他免费做了手术,把他从死亡线上救了出来。秉权想,我是个残疾人还能做些什么呢?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他终于想起了种树。自己还有一条腿,在  相似文献   

5.
<正>张喜旺是内蒙古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土生土长的农民,也是库布其沙漠生态建设大军中的一员。种树这件事,他已经干了十五六年了。现在,依靠种树的收入,他家不仅能供女儿、儿子上学,还住上了崭新的楼房、买了小汽车,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张喜旺家以前以务农为生,在黄河岸边种的  相似文献   

6.
北宋诗人石延年做海州(今连云港市)通判时,看到当地“山高岭峻,人路不通,了无花卉点缀映照”,便产生了绿化荒山的念头。由于山路险峭,发动人上山种树比较困难,他就想了一个事半功倍的妙法:叫人用黄泥裹上核桃,射到山上。他这颇有浪漫色彩的主意果然  相似文献   

7.
背上是几十斤重的树苗,脚下是陡峭的山坡,手脚并用往上爬,生怕一脚踩不稳连苗带人滚下坡……午间,靠在客厅沙发上打了个盹儿,83岁的董鸿儒又梦到了苏木山。这个他为之倾注一辈子心血的地方,曾无数次地出现在梦境里。"我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就是种树;一辈子只待过一个地方,就是苏木山。"老人抬眼看向客厅墙壁上方挂着的苏木山的照片,被树苗压弯的脊背弓成一座小山。  相似文献   

8.
樊重种树     
1.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的外祖布父樊重,想做一些11‘用木器,可一时找不到木材和油漆。 2.怎么办?他决定自己动手,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地在山上种了许多梓树不!j漆树。 3.周}同一此11光少万泛浅的人讥笑他太傻j’.认为“远水不解近渴”。樊玉却毫不在念,只管辛勤培育、精心管护。 4.“功夫不负有心人”,树终于长大成材了。樊重不仅有木料和火漆做一了许多家俱,还把多余的卖给别人。┌─┐│汤│└─┘ 5.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在《滕县时1司年西园》一诗中听称赞的“樊侯种梓漆,寿张富华替”。就是指樊重种树致富,被封为寿张侯这件事。樊重种…  相似文献   

9.
非洲     
加纳Scanstyle公司注重开发国内市场加纳:Scanstyle公司最近对加纳市场所进行的调查表明,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的国内市场其实是有巨大潜力的。目前为了发展业务,同时也为加纳的造林事业做一些贡献,该公司已经获准营造了多种树  相似文献   

10.
刘明睿:黎明的凋谢刘明睿,吉林市人,身高一米七五,清清瘦瘦,文文弱弱,在大学时喜欢小提琴,打球,是一个典型的文艺骨干。上山后,他被分配到北曼甸分场,这里条件最差,海拔1800多米。他住在一个叫高台阶的地方,共6户人家。地下水位高,红红的,用白矾沉淀半小时,煮过后,锅底留一层红粉。一年春天,去一个叫大窑口的地方造林,离住处十多公里,中途全是山沟和次生林。他不会骑马,只好步行,经常遇到野猪、狼。后来,他有了经验,手里拿一根棍子,一边走,  相似文献   

11.
冯沟魂     
就因为这深山沟荒凉,从这里迁走了一户又一户,如今只剩范有孩他一个人了。那一年,他的儿孙们也在风水好的地方筑起了新居,动员他一起搬走。“你们走吧!”他的回答就是这四个字。这地方叫冯沟,座落在地图上拔都找不到的大黑沟上游,是乌兰察布盟和林县一条草木稀疏的黑石深沟,范有孩就厮守在这座山沟上植树。如今  相似文献   

12.
在嘉禾县南岭林场有一条叫倒天山的山脉。这里,山高林茂,一年至少有半年是云雾缭绕。然而,就在倒天山半腰的一山旮旯里,有对年轻夫妇为了守护好国家的140公顷用材林和维护好2公里的山路,远离城镇,以林为伴,扎根山沟。他们的名字叫李建勇、胡翠英。  1999年,已在工区整整干了7年护林工的李建勇,当组织上安排他到条件十分艰苦的倒天山驻点,独守这片用材林时,他又毅然做通妻子胡翠英的工作,把年仅10岁的孩子托付给父母,来到仍在用煤油灯照明,煮饭要用吹火筒,吃水要到山脚去挑的偏僻山沟过上了“原始生活”。  然而,生活环…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许多官吏,深知树木可以利国利民,因而极力倡导植树。其成绩斐然者,常千古流传,名垂青史。西汉的黄霸,曾在额川(今河南禹县)当过太守。其间,他除了极力奖励耕桑外,力倡“节用财,殖种树”。他对郡内的林木了如指掌,郡中“鳏寡孤独死无以葬者”,从什么地方砍树做棺木,他都能亲自作出安排。史书对他评价极高,说:“汉代言治民  相似文献   

14.
人生感悟     
当我猜到谜底,才发现,一切都已过去,岁月早已更换了命题。总是很想很想找寻一些被岁月遗忘的东西:青春、星星、草坪…… 人生是一个伤感的故事,因此,岁月总是在想流水,直到生命的尽头。人的一生想做的事很多,但有些人往往只是想而不做,想了又怕去做,想的太多,就必然做的不够,那人生便会在无尽的想象中悄悄过去。等你终于想要着手做时,才蓦然发觉早己适去年华,于是便只剩下了豪情茫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又漫漫地烟消云散,最后大叹人生苦短。  相似文献   

15.
那是六年以前的事了,我的大学同学白博士请他的导师王先生夫妇要到天西林区来看一看。王先生夫妇都是北京林业大学的老教授,久负盛名,白博士是他的关门弟子,又是我的好朋友,自然要好好接待。恰巧我也有事要去尼勒克林场,就带他们去了唐布拉,林场的马场长告诉我,这里有一个布隆温泉,水非常好,离这里大约有十八公里,林场正在开发,路况现在还可以,想不想去看一看?我去请王先生,王先生欣然答应。第二天吃过早饭后,换了越野车,就向布隆温泉赶去,  相似文献   

16.
母亲护树     
父亲爱种树。母亲也爱种树。那年春天,父母亲在我家新房周围种了好多树。 一日清晨,我家邻居老头儿王席匠双手掐腰,站在树趟儿边好一顿看,看完了就气乎乎地紧挨树趟边儿培壕,不少小树的根就露在了出来。 母亲生气了,心想:树又没招谁惹谁,凭什么。有天下小雨,王席匠又去培壕。母亲跳过墙去问他:“我说王席  相似文献   

17.
正山西省保德县的赵蛇则爱好种树。今年73岁的他,这辈子只做了这一件事。在靠天吃饭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上,他辛苦耕耘了40年,凭一己之力栽下了10万棵树,却从来不舍得砍一棵。如今,当年栽下的槐树、杨树、柳树等有8万多株已经成材了,大的直径有60多厘米,一人都抱不过来。不承想,他却做出一个决定:将近千亩的林地无偿捐献给国家。对此,有人震惊,有人不解,有人质疑,更多的人是感慨赞叹。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8.
过去人们不知道什么是竹柳,是他想方设法向社会宣传推广在全国多地引发种植热潮;过去很多荒废闲置的土地无人问津,是他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培育、改良出品质优良、抗耐性强的高峰牌竹柳,并提出了生物治理的种植模式,让这些地方都绿起来;过去人们认为种树不挣钱,是他让人们亲眼见证了依靠植树造林也照样能在短时间内发家致富。  相似文献   

19.
过去人们不知道什么是竹柳,是他想方设法向社会宣传推广在全国多地引发种植热潮;过去很多荒废闲置的土地无人问津,是他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培育、改良出品质优良、抗耐性强的高峰牌竹柳,并提出了生物治理的种植模式,让这些地方都绿起来;过去人们认为种树不挣钱,是他让人们亲眼见证了依靠植树造林也照样能在短时间内发家致富。  相似文献   

20.
还愿(小说)     
老鲁旺从伐木场退休回到大山里的老家,已经有好些年头了。30年来的伐木生涯,难免积劳成疾,近一年多来,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本想静静地颐养天年,可是在原伐木场当场长的儿子前久回家看望他,给他讲了东北那位老林业劳模退休后矢志植树造林的事,深深地打动了他,他渐渐地明白了“生态”、“环保”一类字眼的含义。虽然儿子走时一再叮嘱,在家好好歇着,可他一想起那句民谣:“六十九、七十三、一只脚踩在鬼门关”心里更感到生命的紧迫,于是更加赎罪般地忙活起来,见缝插针地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种树。每天从早到晚地泡在自留山和责任山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