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紫叶稠李叶绿素含量与叶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紫叶稠李叶绿素含量与叶色变化的关系,分别在4、5、6、7、9、10月测定紫叶稠李叶绿素含量、类胡罗卜素含量,并观测叶色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全年中紫叶稠李成熟新叶叶绿素a、b含量及总叶绿素含量都比成熟老叶的小;类胡罗卜素含量在幼叶及老叶中稍高,而成熟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紫叶稠李叶色表现稳定,为典型的夏、秋...  相似文献   

2.
毛竹叶片光合色素的光谱估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便携式光谱分析仪UniSpec-SC对毛竹叶片的光谱特性与光合色素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了毛竹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与绿峰位置、红边波段和红边位置之间的定量分析模型,并对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最佳光谱估算模型均为以红边波段光谱反射率为自变量的指数函数模型,该模型对毛竹幼叶、1龄成熟叶、2龄成熟叶各参数的预测有很好的拟合度和精度,同时也适用于雷竹和乌哺鸡等刚竹属同类竹种的光合色素估算。  相似文献   

3.
天然棕、绿彩色棉叶片光合色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彩色棉不同生育时期的单位重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单叶片光合色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同时对彩色棉的光合色素进行了UV光谱测定.结果表明,彩色棉叶片单位重量叶绿素a、b、(a b)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与白色棉较为一致,其中棕色棉叶绿素a、b、(a b)含量与白色棉相接近,绿色棉叶绿素a、b、(a b)含量低,且差异显著.白色棉单叶片叶绿素总含量明显高于彩色棉,两彩色棉相接近.从幼苗期到盛花期叶绿素a/b都逐渐下降,其中绿色棉在初花期有一个小的高峰,从盛花期到吐絮期又逐渐升高,其中绿色棉上升最快,白色棉最低.两彩色棉光合色素的乙醇溶液UV光谱与白色棉一致,主要吸收峰在416 nm、462 nm和672 nm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大田中增补UV-B胁迫条件下1年生三七植株光合色素、酚类(包括总酚、总黄酮和花色苷)和总皂苷的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1年生三七植株在大田中每天被UV-B辐射1 min,在UV-B灯下的植株被作为圆心,实现叶片的环状取样;叶片光合色素、酚类和总皂苷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随着取样半径的增加,增补UV-B的强度显著下降,叶片叶绿素(Chl)a、b、Chl (a+b)、类胡萝卜素(Car)和总光合色素(Chl+Car)极显著增加,Chl a/b总酚含量(TPC)极显著下降,但Chl (a+b)/Car变化不显著.总黄酮、总花色苷和总皂苷含量均因UV-B强度的增加而增加.UV-B强度与Chl a/b呈正相关,与Chl a、Chl b、Chl(a+b)、Car和(Chl+Car)含量呈负相关;TPC、总黄酮含量(TFC)、总花色苷含量(TAC)和总皂苷含量(TSC)两两间呈正相关,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UV-B强度与TFC呈显著正相关、与Chl (a+b)/Car呈显著负相关、与TPC、TAC和TSC间呈不显著正相关.[结论]合适剂量的增补UV-B可能是提高三七TSC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秋末迎春5号杨叶片生理指标变化,探讨叶片内各物质的变化规律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不同时间点采集杨树一年生叶片,测定光合色素、可溶性糖、黄酮和总酚含量.[结果]随气温降低,叶片中光合色素均呈下降趋势,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与温度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Car/Chl、Chla/Chlb比值上升,其中Car/Chl比值与温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糖、黄酮和总酚含量均升高,前二者与温度变化呈强负相关,而总酚含量相关性不强.[结论]叶片中Car/Chl及Chla/Chlb比值的上升,可能是杨树叶片抗寒能力增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缺铁黄化对酥梨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缺铁黄化程度酥梨叶片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光合色素和光合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缺铁黄化程度的加大,叶片的P、K、Cu、Zn、B含量显著增加,N、Mg、Fe变化不明显,Ca、Mn、活性Fe明显减少,全Fe含量与缺铁黄化程度关系不明显,活性Fe是叶内铁营养水平的指标.叶绿体各色素含量随黄化明显下降,a/b增大,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减小,其比值可作为缺铁的诊断指标.缺铁黄化还使Pn下降,Ci增大,E、GS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大田中增补UV-B胁迫条件下1年生三七植株光合色素、酚类(包括总酚、总黄酮和花色苷)和总皂苷的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1年生三七植株在大田中每天被UV-B辐射1 min,在UV-B灯下的植株被作为圆心,实现叶片的环状取样;叶片光合色素、酚类和总皂苷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随着取样半径的增加,增补UV-B的强度显著下降,叶片叶绿素(Chl)a、b、Chl(a+b)、类胡萝卜素(Car)和总光合色素(Chl+Car)极显著增加,Chl a/b总酚含量(TPC)极显著下降,但Chl(a+b)/Car变化不显著。总黄酮、总花色苷和总皂苷含量均因UV-B强度的增加而增加。UV-B强度与Chl a/b呈正相关,与Chl a、Chl b、Chl(a+b)、Car和(Chl+Car)含量呈负相关;TPC、总黄酮含量(TFC)、总花色苷含量(TAC)和总皂苷含量(TSC)两两间呈正相关,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UV-B强度与TFC呈显著正相关、与Chl(a+b)/Car呈显著负相关、与TPC、TAC和TSC间呈不显著正相关。[结论]合适剂量的增补UV-B可能是提高三七TSC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炭疽病侵染对枇杷叶片H_2O_2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染炭疽病的枇杷叶片 H2 O2 含量明显提高 ,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叶绿素 a/叶绿素 b、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下降 ,叶绿素可变荧光产量 (Fv)、PS 原初光能转换效率 (Fv/ Fm)、PS 的潜在活性 (Fv/ Fo)及光合量子产额 (Yield)均受到抑制 .供试的抗、感病品种解放钟、早钟 6号上述指标存在明显差异 ,表明了枇杷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与 H2 O2 的累积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蛋白质的降解 ,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以‘台农一号’芒果(Mangifera indica L.cv.Tainong No.1)盆栽苗离体叶片为试材,研究在增强UV-B辐射条件下芒果不同叶龄叶片的损伤表现和保护响应。结果表明:芒果不同叶龄叶片经增强UV-B辐射处理后,幼叶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急剧升高,叶绿素a/b值急剧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发生不稳定地升降变化;而老叶的这4个指标则变化较为缓慢;成年叶表现居中。不同叶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基本无显著变化,幼叶对增强UV-B辐射处理最敏感,老叶则不敏感,成年叶居中。幼叶的SOD和POD活性总体表现出下降趋势,而老叶的维生素C、还原型GSH、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却在增强UV-B辐射处理全程表现增强,且幼叶均表现最低,老叶除后期类黄酮含量降低外均表现最高,成年叶居中。叶片CAT活性在中后期例外地表现为按照老叶、幼叶和成年叶递增。总体上,增强UV-B辐射处理下不同叶龄叶片的损伤表现与其保护能力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0.
以五叶一心的温州盘菜幼苗为材料,利用Hoagland营养液进行正常供铁(100 μmol·L-1)和缺铁(01 μmol·L-1)处理20 d,取顶端完全展开叶探讨缺铁对盘菜幼苗叶片的光合色素、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铁胁迫降低了叶片的叶绿素总量(Chl)、叶绿素a(Chl a)和叶绿素b(Chl b)含量及Chl a/b比值,类胡萝卜素含量(Car)变化不大;降低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但胞间CO2浓度(Ci)大幅度升高,表明Pn的下降主要是由非气孔因子引起;显著降低了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有效量子产额(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参数(qP),但非光化学猝灭参数(NPQ)明显升高;显著降低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POD的活性有所升高,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说明缺铁胁迫后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升高;大幅降低植株的地上部和根的生物量,但对根冠比影响不大。缺铁胁迫显著降低了植株新叶Fe元素含量,Mn和Mg两种金属含量差异不大,Cu和Zn两种金属含量显著增加。综上所述,缺铁胁迫使盘菜幼苗叶片光合色素严重下降,引起光合速率大幅降低,缺铁也降低了Fv/Fm和抗氧化酶活性,引起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升高,最终导致植株生物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三七绿紫过渡地上茎黄金分割式紫化与其色素含量纵向变化的关系,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了云南文山一年生三七植株绿紫过渡地上茎各茎段的叶绿素(Chl)、类胡萝卜素(Car)和总花色苷(TA)的含量。结果表明:从茎顶向茎基,茎段的叶绿素a(Chl a)、b(Chl b)和总叶绿素[Chl(a+b)]含量均表现为"降—升—降三段式"曲线,叶绿素a和b的含量之比(Chl a/b)大致呈一不对称的"双峰"曲线,Car含量表现为"不规则波动—宽V型—阶梯型骤降三段式"曲线,总花色苷含量(TAC)、TA/Chl a、TA/Chl b、TA/Chl(a+b)和TA/(Chl+Car)均表现为单峰曲线,Chl(a+b)/Car大致表现为一"V-W形"曲线。在茎中上部的黄金分割点处,Chl a、Chl b和Chl(a+b)、Chl a/b均出现低值,而TAC、TA/Chl a、TA/Chl b、TA/Chl(a+b)和TA/(Chl+Car)却均出现最高值。在茎基部,Chl、Car和TA含量都急剧下降。不同茎段Chl a、Chl b、Chl(a+b)和Car含量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TAC之间的差异仅达到显著水平;此外,不同茎段Chl a、Chl b、Chl(a+b)、Car和TA的含量纵向变化之间呈不同的正相关性。所以,三七绿紫过渡地上茎的紫色源于其TA相对于Chl和Car的含量优势,但Car对茎段紫色的制约效应微小;茎的黄金分割式紫化既取决于茎的TAC,也取决于茎的TA/Chl a、TA/Chl b、TA/Chl(a+b)和TA/(Chl+Car)。  相似文献   

12.
杜婧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522-8524
[目的]探究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小白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在人工气候培养箱中培育小白菜幼苗,至三叶一心时,用微量注射器分别用10μl不同浓度的氟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处理第3片叶片,24 h后测定小白菜幼苗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结果]氯氟氰菊酯和稀释500、1 000倍的溴氰菊酯导致小白菜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b值上升;氟氯氰菊酯和稀释1 500倍的溴氰菊酯则导致小白菜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叶绿素a/b值上升。[结论]氯氟氰菊酯和高浓度的溴氰菊酯处理对小白菜生长有促进作用,氟氯氰菊酯和低浓度的溴氰菊酯处理对小白菜生长有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苹果叶片的高光谱特征及其色素含量监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分析苹果叶片的高光谱特征,探索建立苹果叶片色素含量的高光谱监测模型,以促进高光谱技术在苹果长势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方差分析方法,分析苹果春梢和秋梢停止生长两个时期功能叶片的不同部位、不同含水率、不同品种的高光谱特征。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高光谱参数与叶片色素含量间的关系,并建立基于光谱参数的叶片色素含量监测模型。【结果】在760—1300nm的近红外波段,叶片光谱反射率后部低、前部高、中部居于二者之间;随着叶片含水率降低,光谱反射率逐渐增大;不同品种的叶片,光谱反射率差异显著。光谱参数R800/R550、红边面积Sr和绿峰反射率Rg与叶片色素含量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并分别建立了色素含量监测模型。其中以Sr建立的Chla、Chl(a+b)、Car含量监测模型和以R800/R550建立的Chlb含量监测模型为最佳。经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误差(RE%)指标测试表明,模型能较好地监测苹果叶片色素含量。【结论】用红边面积Sr和波段组合R800/R550来监测苹果叶片色素含量效果较好,为苹果长势遥感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小麦生育后期不同叶位的叶片衰老情况,采用分光光度法,以郑麦7698、周麦18、矮抗58、京411小麦品种为材料,对抽穗期、灌浆中期和成熟期小麦不同叶位光合色素含量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抽穗期和灌浆中期,4个小麦品种不同叶位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表现为旗叶>倒2叶>倒3叶,且品种间差异不大。抽穗期,4个品种旗叶、倒2叶和倒3叶平均叶绿素a含量分别为3.22、2.68、2.34mg/g,叶绿素b含量分别为1.02、0.89、0.82mg/g,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0.59、0.49、0.43mg/g;灌浆中期,旗叶、倒2叶和倒3叶4个品种平均叶绿素a含量分别为3.22、2.68、1.86mg/g,叶绿素b含量分别为1.29、1.15、0.81mg/g,类胡萝卜素分别为0.14、0.08、0.05mg/g。而成熟期不同叶位间光合色素变化无明显规律,且品种间差异较大。叶绿素a/b值在抽穗期和灌浆中期也基本呈现出随着叶位上升而升高的规律,而成熟期叶绿素a/b值明显降低,且倒3叶叶绿素a/b值高于旗叶,相同叶位品种间叶绿素a/b值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5.
NaCl胁迫对金银花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鲍雅静  季静  杨晓慧  李然  覃永贵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366-6367,6382
通过盆栽试验对不同NaCl浓度(0%,0.3%,0.6%,0.9%,1.2%)胁迫下的金银花的表观特征进行了观察并对其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Chla)、叶绿素b含量(Chlb)、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的比值(Chla/Chlb)、类胡萝卜素含量(Car)、叶绿素总含量(Chl)及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含量的比值(Car/Chl)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①在盐胁迫下,金银花叶片会发生萎蔫现象,这是对盐胁迫的一种表观响应。②金银花叶片中Chla、Chlb及Chl均呈现出在处理后的第1天随盐分梯度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在处理后期表现出随盐分梯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变化趋势,并且这种变化趋势逐步趋于稳定。方差分析显示未达显著水平(P<0.05)。③金银花叶片中Car及Car/Chl在3次处理中均表现出随盐分梯度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表明,金银花对盐胁迫有一定的耐性。  相似文献   

16.
1995年在16个零式果技类型海岛棉品种的苗期至盛铃期,测定了棉株主茎子叶至第16叶位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结果表明;测定叶位叶片的叶绿素a、b、(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平均分别为328、1.29、457和1.15mg·dm-2,叶绿素a/b和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平均为2.54和4.02;所测光合色素性状在供试品种间和叶位叶片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性;子叶和5~16叶位叶片的叶绿素a、b、(a+b)和类胡萝卜的含量分别与各叶位叶片的平均值呈显著正相关;所有叶位叶片的叶绿素a、b、(a+b)含量之间以及这三者与类胡萝卜素含量之间分别呈高度平行关系。5~12节位叶片较高的光合色素含量是零型海岛棉结铃中段优势的光合生理基础。上述结果为海岛棉高光效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对高产栽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菊芋种质资源评价、分类、利用、育种亲本选配、引种提供参考,对53 个菊芋材料叶片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相关、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异系数较大,酸性转化酶活性、SLW和Chl a/b 的变异系数较小。菊芋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这些因子分为5 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90.301%。5 个主成分归为光合能力、光合产物、耐荫性、类胡萝卜素的保护程度、酶活性的综合指标。聚类分析将资源聚为5 类,第Ⅰ类菊芋叶片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较低;第Ⅱ类Chl a/b较高;第Ⅲ类酸性转化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第Ⅳ类Car较高;第Ⅴ类Chl a、Chl b、Chl (a+b)、SLW、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筛选出5 个今后示范推广的品种,即‘北纯29’、‘北纯32’、‘北纯15’、‘北纯52’和‘南纯56’。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烤烟成熟和调制过程中色素降解及与烤后烟叶中性挥发性色素降解成分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方法测定豫中浓香型烟区9个不同基因型烤烟中部叶质体色素含量。【结果】在成熟和调制过程中烟叶的质体色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绿素的总降解量总体大于类胡萝卜素,且叶绿素a的降解量显著大于叶绿素b,在调制后烟叶中叶绿素b残留量较多,叶绿素在烟叶成熟期的降解量大于在调制期间的降解量。在类胡萝卜素中叶黄素含量和降解量最大,且在成熟期间的降解量大于调制期间的降解量,新黄质在成熟期的降解量大于调制期间的降解量,但β-胡萝卜素和紫黄质在调制期间的降解量大于成熟期间的降解量。不同基因型色素降解量不同,且与调制后烟叶色素降解类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多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调制后烟叶色素含量无显著相关性或呈负相关关系。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和许多重要香气成分与成熟期色素降解量的相关性大于与调制期降解量的相关性。【结论】烟叶成熟过程中叶绿素、叶黄素和新黄质的降解量大于调制期的降解量。烤后烟叶中挥发性色素降解香气成分含量与质体色素的降解量,特别是成熟期色素降解量有密切关系,提高烟叶成熟度对促进烟叶香气物质形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水分胁迫对果梅光合色素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 2个果梅品种青皮梅和龙眼梅经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处理后叶片光合色素和光合作用的变化 .结果表明 :中度水分胁迫下 ,光合速率 (Pn)、气孔导度 (Gs)和胞间 CO2 的体积分数均下降 ,叶绿素 (Chl)和类胡萝卜素 (Car)下降不显著 ,光合作用受抑制主要是因为气孔限制 ;严重水分胁迫下 ,Pn和 Gs下降得更低 ,Chl和 Car下降显著 ,非气孔因素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