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候条件对曲靖烟区烤烟生产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资源是烤烟生产中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宜的气候条件是烟叶优质适产及形成特色烟叶最重要的基础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烤烟产量和质量的主要气候因素有光照、温度和降水三个因子。本文针对影响曲靖地区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光、温、水气象条件进行综述,以期在栽培管理上趋利避害,更好的达到"适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烤烟井窖式移栽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烤烟井窖式移栽技术是将烤烟小苗移栽到一定规格井窖内,实现烤烟壮苗培育、适时早栽和高垄深栽,从而使烤烟小苗健壮生长的一种栽培方式。为烤烟井窖移栽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及烟叶产质量提高,从漂浮育苗盘规格、烟苗苗龄、移栽井窖大小、烟苗成活率、农艺性状及生育期等方面对培育优质井窖式移栽烟苗的条件及影响井窖式移栽烟苗生长质量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为干旱地区寻找较好的烤烟配套栽培措施提供依据.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秸秆还田对烤烟生长发育、土壤相对含水率、烟叶产质量的影响.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还田均能增加干旱季节土壤的含水率,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生长前期地膜覆盖的保水效果最优,后期以秸秆覆盖和还田效果略好;几种措施均能显著的促进烤烟的生长发育,其中地膜覆盖对烟株早期生长有利,而秸秆覆盖和还田在烟叶旺长后优于地膜覆盖;秸秆覆盖能显著的提高烤烟的产质量,产值分别较秸秆还田、常规对照和地膜覆盖提高7.5%、18.2%和37.6%.秸秆覆盖具有明显的保水增产作用,值得在干旱烟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4.
烤烟栽培密度与产质量关系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烤烟生产中,存在着产量和质量的矛盾,而栽培密度则是影响这对矛盾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优质适产烤烟的栽培,必须采用合理的栽培密度。研究了烤烟栽培密度与产质量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施肥水平下,行距1.1m,株距0.60~0.65m,栽烟1 500株/hm2左右,可获得优质适产烟叶。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近几年我县优质适产烤烟栽培技术,通过几年的烤烟生产工作,总结了一些适宜我县优质适产烤烟的栽培经验和栽培技术,为景谷县种植生产优质适产的国际型烟叶奠定基础,使我县烤烟生产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烤烟生产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直接取决于栽培管理技术.经过几年的种植和广大科技人员、烟农的逐步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宜我县烤烟生产栽培实用技术.实践证明,种好烟、烤好烟是烤烟生产的关键,种植烤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烟田烤烟最佳氮肥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提高烟叶产质量,以云烟87为材料,研究氮肥不同基肥和追肥比例对烟株生长发育及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不同基肥追肥比例对烤烟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但对烤后烟叶产质量影响差异显著,以氮肥基肥追肥比例为5∶5时烤后烟叶产质量最佳,增产20.77%,提质5.22%;各处理烤后烟叶理化成分及其协调性相对于对照均在优质或接近于优质烟叶的范围,以氮肥基肥追肥比例为5:5处理最佳。综合分析表明,烟田栽培烤烟(云烟87)适宜的氮肥基肥追肥比例(5∶5)利于烤烟产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重庆烤烟烟叶质量,2018年7—8月对重庆市彭水、武隆、巫山、巫溪4个典型烟区的25个种植大户(种植面积3.34hm2以上)48个田块通过问卷和取样测样等形式进行优质烤烟(云烟87)关键栽培措施与内在品质的调研初探.结果表明,与非优质烤烟相比,重庆"云烟87"优质烤烟的磷肥和钾肥总量显著降低(P<0.05),氮肥...  相似文献   

8.
 为干旱地区寻找较好的烤烟配套栽培措施提供依据。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秸秆还田对烤烟生长发育、土壤相对含水率、烟叶产质量的影响。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还田均能增加干旱季节土壤的含水率,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生长前期地膜覆盖的保水效果最优,后期以秸秆覆盖和还田效果略好;几种措施均能显著的促进烤烟的生长发育,其中地膜覆盖对烟株早期生长有利,而秸秆覆盖和还田在烟叶旺长后优于地膜覆盖;秸秆覆盖能显著的提高烤烟的产质量,产值分别较秸秆还田、常规对照和地膜覆盖提高7.5%、18.2%和37.6%。秸秆覆盖具有明显的保水增产作用,值得在干旱烟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是宁南山区主要的优势特色作物之一,素有"救命蛋"之称.在同等条件下,马铃薯单产高于小麦和豌豆等其它作物(5kg薯块折1kg主粮相比较),每年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10%以上,研究马铃薯丰产栽培及补充灌溉指标,提高其单产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浅谈良种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的经济价值愈来愈高,群众栽植核桃园积极性空前高涨,陕西成阳地区的旬邑、淳化、长武等县,群众大面积栽植,但由于地处渭北旱原受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核桃树的成活率较低,经调查统计新建核桃幼园当年成活率仅有40%左右,这样大大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近几年借助"核桃经济林建设"项目,推广良种核桃丰产栽培综合技术措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成活率生长质量,成活率达到80%以上,亩产达到200公斤,产值约达到万元以上,就其丰产栽培综合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映霜红桃原名冬雪王桃,为极晚熟桃新品种,可春节上市,晚熟,耐藏,个大,优质,丰产,效益高.映霜红桃可以采用三种栽培模式:一是大田栽培.当年栽植,当年成花,第二年结果,第三年单产(667平方米产量)2500千克,4~5年单产可达5000千克以上.二是大棚延迟栽培.可在元旦至春节前鲜桃上市.三是大棚盆景延迟栽培,春节上市.  相似文献   

12.
灵武长枣幼树大面积丰产优质栽培综合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灵武市已发展了灵武长枣4000hm2多,由于有些管理措施未到位,普遍存在不能适期结果的问题.我们根据所观察到的灵武长枣品种特性和生长结果习性,采取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并总结出一整套成功的经验,2006年灵武园艺试验场千亩长枣产果17万公斤,产值100多万元,到2007年长枣产果达35万公斤,产值近200万元,成为灵武长枣幼树大面积早期丰产优质栽培的样板和灵武长枣标准化生产的典范.现将灵武长枣丰产优质栽培综合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落实市、区"优质稻米三年推进计划"、"优质水稻保优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和"水稻群体质量栽培研究与推广"等项目工作中,结合本地实践,找出了制约"寒优湘晴"高产优质的主要技术问题,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寒优湘晴"高产保优栽培的主要经验,在示范推广中效果显著.2001年,经市、区专家实地验收:我区新桥镇农发农场的杂交粳稻成熟期割方测产达686kg/亩,获市、区丰产方一等奖.  相似文献   

14.
烟草种植普遍化的大环境下,烟草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为确保烟草行业健康发展,必须要掌握优质烤烟栽培技术。本文就优质烤烟栽培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提出优质烤烟栽培技术的改进措施,明确优质烤烟质量与产量相关因素,进一步提出优质烤烟栽培过程调控与方法,旨在提升优质烤烟栽培质量与产量,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寻求烟稻接茬连作种植方式中烤烟优质适产高效综合农艺措施,本研究利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在前两年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对几个影响烤烟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配套试验,并建立了多个指标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筛选了几套在不同目标下的优化方案;通过综合分析,找到了兼顾产量、品质和效益下的优质适产方案和相应的肥料配比方案,从而为烤烟生产提供了有指导意义的优化栽培模式.生产示范的信息反馈初步证明了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武山县大蒜反季节栽培模式是武山县渭河流域蔬菜生产区为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而试验的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将在不产大蒜及蒜薹的季节,通过人为的设施调控保护栽培,使蒜薹、蒜头反季节上市,显著提高了产值和经济效益。本文详细介绍了大棚多层防寒保温早熟栽培模式、大棚优质丰产栽培模式、拱棚延后丰产优质栽培模式、露地地膜丰产优质栽培模式等四种大蒜的反季节栽培模式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杨树(指意杨、欧美杨及各种杂交杨)这一世界著名的速生丰产用材树种,以前一般认为只适宜在平原湖区栽培.但广大农民群众勇于开拓创新,已经成功地将其引种扩大栽培到丘陵山区.实践已经证明,丘陵山区也可以栽培杨树.但同时发现,其生长速度、生长质量却不尽人意,实现应有的速生丰产指标者少,生长中庸或缓慢者多.  相似文献   

18.
为寻求应对泸州伏旱期的烤烟栽培肥水措施以改善当地烟叶产质量,本文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和伏旱期不同补水量对泸州烤烟的农艺性状、生理生化性状及烤后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施肥量和伏旱期补水量可促进烤烟的生长、提高鲜烟叶的抗逆能力和烟叶产量,此效果在上部叶表现更明显;但烟叶品质、均价和上中等烟的比例会有所下降;综合来看,1 hm2烟地施用112.5 kg N、191.3 kg P2O5和337.5 kg K2O,并在伏旱期每隔2 d每株烟补水1~2 L的栽培措施,能够获得最好的烤烟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9.
稻草覆盖栽培条件下烤烟不同施肥模式肥效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覆盖集中施肥模式生产效果最优,它能够促进烤烟株高增高,茎围增粗,叶面积增加,叶数增多,稳健生长,耐熟性增强,产质显著提高,还能减轻烟农的劳动强度,建议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种植管理措施对皖南烟区烤烟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种植配套组合.设置不同烤烟种植密度、留叶数和采收次数配套处理并与"打叶方式"(上下双打或仅打上部)进行耦合试验,对不同处理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指标和感官品质进行综合考量.结果表明:50cm×130cm株行距种植密度可以促进单株烤烟的生长发育,但不利于提升烟叶整体的产量和产值;35cm×120cm的株行距作为皖南烤烟的栽培密度,配合双打的打叶方式,可以有效增加烟叶的产量,而配合打顶弃采的打叶方式,可以提升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配比的适宜性;27cm×120cm株行距虽然不利于烤烟养分的吸收,但通过控制留叶数,使烟叶的养分供应得到保证,确保中部烤烟感官品质和产量的稳定.针对皖南烟区,采用35cm×120cm的株行距、留叶数控制在10片、两次采收(4-6)、双打的"打叶方式"的组合最适宜烤烟产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