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0 毫秒
1.
影响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形成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星  乔传英  古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76-11378
从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两方面综述了其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形成的影响,并展望了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植物是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生物反应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基础。次生代谢过程被认为是植物在长期进化中对生态环境适应的结果,它在处理植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充半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分别从植物次生代谢物类型、分布、生产、生物学意义以及应用前景各个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3.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反应器是植物生物反应器的一种,通过代谢调控及代谢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在分子水平上对植物原有次生代谢途径进行遗传改造达到提高植物中有用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目的。随着越来越多植物次生代谢途径的不断解析,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以萜类和生物碱类等次生代谢产物为代表,简述了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相似文献   

4.
蜡梅花转录组数据分析及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蜡梅是特产于我国的具有优良观赏性状的传统花卉,除了用于园林绿化外,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蜡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开展较晚,基因数据库资源极少。本文采用Illumina GAIIx高通量测序——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对蜡梅花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了超过3.8Gb的数据。将获得的Unigene与4个基因数据库进行比较,并对Unigene进行功能预测。结果表明,蜡梅花转录组数据库中的Unigene可归纳到43个GO聚类中,其中有大量的基因与代谢过程、催化反应、结合过程和细胞进程相关。代谢途径的分析有助于对基因生理功能的预测,库中31142个Unigene可定位到266个不同的代谢分支中。对蜡梅花转录组的组装和功能注释获得了大量转录本信息,为蜡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因组数据来源。基于蜡梅花的生理特性,初步探索利用蜡梅花转录组数据库研究次生代谢产物,分析转录组数据库中与花香、花色、生物碱合成途径相关的基因,发掘蜡梅研究开发应用新领域。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近5年来对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对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在抑菌、杀虫、抗肿瘤活性、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及其他活性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就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选择全基因组序列已经公布的22种真菌为研究对象,利用antiSMASH数据库对不同营养类型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进行注释,以期发现不同营养类型植物病原真菌在侵染植物过程中次生代谢产物所发挥的作用及合成基因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半活体营养型真菌和死体营养型真菌中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的种类和数量都高于活体营养型真菌...  相似文献   

7.
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及潜在应用价值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近些年来,植物内生真菌由于能够产生丰富多样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学作用,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极大进展。本文主要从生物活性角度综述了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主要类型,包括植物生长调节(赤霉素等)、杀虫(黑麦草碱)、抑菌(环已烷类等)、抗肿瘤活性物质(紫杉醇等),侧重介绍了一些产活性物质的植物(如红豆杉、长春花、雷公藤、苦皮藤等)内生真菌,并就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生成的机理\"内生共生理论\"进行了分析。最后,还对他们在新医药和新农药等药物开发应用中的潜在价值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青钱柳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理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洑香香  方升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612-13614
综述了在青钱柳中提取、分离并鉴定的近50种具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其中黄酮类11种、酚酸类7种、甾醇类3种、三萜类达12种之多。除了功能已知、在其他植物中发现的代谢产物外,还有5种青钱柳所特有的三萜皂甙,即青钱柳酸A、青钱柳酸B、青钱柳甙Ⅰ、青钱柳甙Ⅱ、青钱柳甙Ⅲ,并论述青钱柳提取物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9.
孙海燕  罗兵  喻德跃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906-1907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修饰植物次生代谢途径,提高有用次生代谢物的含量成为植物生物技术发展领域的热点之一。对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抗虫基因工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金则新  李钧敏  陈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521-5522
对不同样地香果树叶片的鞣质、生物碱、皂甙、绿原酸、总黄酮、总酚和游离蒽醌等7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①香果树叶片中均含有这7种次生代谢产物,其次生代谢产物总量以干坑最高,大盘山次之,庐山最低。其大小顺序为干坑>大盘山>华顶山>括苍山>钱江源>庐山。②7种次生代谢产物在不同样地的含量不同;其中,鞣质以大盘山样地最高,生物碱、总黄酮、游离蒽醌的含量以庐山样地最高,皂甙、绿原酸的含量以括苍山样地最高,总酚的含量以干坑样地最高。③不同样地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生物碱、游离蒽醌与总黄酮之间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游离蒽醌与生物碱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游离蒽醌与总酚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④系统聚类分析显示,6个样地可聚为3类,大盘山、华顶山、钱江源、括苍山聚成一类,庐山、干坑分别单独成一类。  相似文献   

11.
茉莉酸类物质在植物次生代谢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酸类物质(JA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内源激素,通过激活或抑制相应转录因子的活性进而调控与植物次生代谢相关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影响关键酶活性,从而对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进行调控.本文主要概述了植物中茉莉酸类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茉莉酸类物质在植物次生代谢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茉莉酸类物质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多倍体育种是提高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手段之一。从次生代谢产物、次生代谢途径及其基因调控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关于多倍体育种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生影响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在研究过程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多倍体育种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不同栽培方式对食用向日葵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食用向日葵在不同的环境下经常会有不同的表现,现就食用向日葵在不同灌水期、不同密度的条件下,对籽粒长度、粒宽、株高、粒重、产量等性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灌水期对食用向日葵的株高有明显的影响,不同密度对食用向日葵的籽粒商品性状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了解银杏组织培养与次生代谢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概况,从外植体来源、培养条件及其对培养物中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银杏固体培养和悬浮培养的研究进展,综述了银杏次生代谢过程中相关基因的克隆状况.  相似文献   

15.
引用国内外大量文献,对CO2和O3浓度升高特别是它们的交互作用对农作物次生代谢及残茬分解的影响等进行综述。重点阐述了农作物生长、次生代谢、残茬分解对大气CO2和O3浓度升高(特别是在升高后的交互作用下)的响应变化,客观地反映其生物学和生态学效应,进一步提出建议,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该课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NtphyB 基因对烤烟生物学特性及次生代谢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烟草光受体基因 NtphyB 在烤烟中的作用,研究 NtphyB 超表达植株及 RNAi 的K326多个株系生物学特性及次生代谢物。结果表明:NtphyB 的超表达降低了株高,比对照平均矮9.3 cm,茎围比对照平均增加了0.27 cm,同时改善了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次生代谢产物中,生物碱、总多酚、绿原酸和芸香苷的含量与 NtphyB 基因表达水平的趋势一致。表明,改变 NtphyB 表达水平有助于改善烟草品质。  相似文献   

17.
刘拥海  俞乐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572-3573,3575
草酸作为一种最简单的二元羧酸,普遍存在于植物界中,并且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并无淘汰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植物草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并且在植物抗逆性中发挥积极作用。植物中的草酸形成积累主要受光呼吸乙醇酸、抗坏血酸及草酰乙酸等有机酸代谢途径调控,但也受诸如氮素形态等其他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植物内生真菌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生真菌的丰富资源以及在植物体内的演化过程做了详细阐述,重点介绍了内生真菌对植物次生代谢的影响以及内生真菌参与其代谢的方式和机理,对进一步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宋明明  黄凯 《饲料博览》2014,(10):13-17
铜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动物生长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就铜的生物学功能及高铜的促生长作用机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在大棚、温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大棚和温室中植物病害的发生特点和生物防治的可行性,给出了成功防治应用的实例,认为棚室中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比大田病害更为有效和可行。最后对生物防治在棚室中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