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20个高产水稻品种(系),研究了与产量有关的12个经济性状的基本遗传参数,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穗数/m2、产量、株高、千粒重的遗传力较高,结实率、干物重、颖花量相对较低;剑叶面积、穗下节长、穗数/m2、颖花量、实粒数/穗、单株产量、单株干重和千粒重均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入选品种主要特征性状为产量、实粒数/穗、单株穗数、株高、穗数/m2.以上结果说明,在淮北地区气候条件下,超高产育种应采取在单位面积足穗基础上,提高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2.
水稻产量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1988年吉林省水稻区试及北方稻区区试的30份早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抽穗期、株高、单株穗数、每穗颖花数、结实率、穗长、着粒密度、千粒重和单株粒重等9个性状的遗传变异、遗传力和相关遗传进度、相关系数及通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每穗颖花数与单株粒重的遗传相关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每穗颖花数、单株穗数和千粒重3性状间呈负相关,3因素相互制约,不能片面追求多穗、大穗和大粒,某一性状的增加是有限度的。单株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对单株粒重的直接效应贡献较大。株高对单株粒重的直接效应值和间接效应值都较大,说明在高产育种中必须注意株高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华北地区小麦品种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0世纪末21世纪初华北地区先后审定的168份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为研究材料,对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育成的小麦品种类型多,遗传变异丰富,8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7.96%~26.51%)表现为千粒重主茎穗长株高主茎穗粒数单穗重平均穗粒数单株有效穗数单株产量。各农艺性状在4省市的差异较大,北京地区小麦品种具有株高高、主茎穗长长、千粒重高的特点;河南小麦品种具有穗粒数多、单穗重高的特点;山东小麦品种分蘖成穗率高;河北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比较协调。各小麦品种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穗数(0.85)、平均穗粒数(0.39)、单穗重量(0.37)、主茎穗粒数(0.27)、主茎穗长(0.20)达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达显著正相关(0.19),与千粒重呈不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云南粳稻育成品种(系)主要数量性状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云南粳稻新育成品种(系)主要数量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和找出合理的选择方法,对48个粳稻品种的12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相关遗传力分析,并采用与单株粒重相关极显著的4个性状构建了综合选择指数方程。结果表明:株高、穗长、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剑叶角度、千粒重等性状遗传力较高,遗传变异系数较小。株高、穗长、穗实粒数与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力均大于单株粒重的遗传力;株高、穗长、穗实粒数、剑叶角度等性状对单株产量遗传贡献率较大。单株粒重与株高、穗长、穗实粒数3个性状构建的综合选择指数方程,相对选择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谷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12年内蒙古谷子区域试验10个谷子品种(系)的试验验结果为数据材料,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9个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序为穗数〉苗数〉生育期〉千粒重〉单株粒重〉株高〉单株穗重〉穗长〉出谷率。说明穗数、苗数、生育期、千粒重、单株粒重、株高和单株穗重对产量影响较大;穗长和出谷率对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水稻颖花伤流量与群体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大田条件下,对水稻茎基伤流量、穗颈伤流量与产量库及群体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颖花穗颈伤流量与粒叶比、抽穗至成熟期积累的干物量关系密切,颖花茎基伤流量与实粒数/cm^2(叶)、粒重/cm^2(叶)关系密切。颖花伤流量可作为水稻经济产量形成期源库关系的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7.
嘉兴市连作晚粳主栽品种的性状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嘉兴市1980年以来连作晚粳7个主栽品种的产量和性状分析表明,随品种更替单产提高,每更换一个品种平均增产24.85kg/666.7m^2,综合性状变化,表现齐穗期提早,每穗粒数,穗着粒密度和成穗率提高,千粒重稳定。但近期主栽品种最高茎蘖数,穗数降低明显。同时提出了今后育种方向。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小麦品种演变及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山东省1949年以来9次更换的部分小麦品种的主要性状演变规律及相关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小麦品种的抗病性逐步提高,株高矮化;主要性状在演变过程中对产量贡献大小顺序从20世纪50年代的穗粒数>成穗数>千粒重>株高,演变为现代品种的千粒重>穗粒数>成穗数>株高;产量结构渐趋合理,产量潜力得到很大提高;株高、主穗长等性状遗传力较高;产量潜力的遗传力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
两系杂交晚稻整齐度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21个两系法杂交晚稻组合杂种一代株高和穗长的整齐度与其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整齐度与穗长整齐度均对单株产量有显著正效应,以株高整齐度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在产量构成因素和整齐性性状中,对单株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是:千粒重、单株穗数、株高整齐度、每穗总颖花数、每穗实粒数、穗长、穗长整齐度和株高。株高整齐度与其他产量因素的相关不显著,穗长整齐度与每穗总颖花数和结实率负相关分别达到显著、极显著水平,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小麦高产育种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1992 ̄1996年参加湖北省小麦良种试验的24个品种的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在高产品种产量构成要素中,各性状对产量贡献顺序为穗粒数(X1)〉千粒重(X2)〉有效穗(X3),株高,生育期对产量也有影响。提出对湖北省小麦高产有效途径应以多粒型品种为主,具体要求:有效穗25.7万/666.7m^2,穗粒数36.7粒,千粒重39.1g,株高94cm,生育期199d,同时注意多抗性与广适性。  相似文献   

11.
42份冬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小麦育种中合理利用品种资源,以成穗数、产量、千粒重、穗长、穗粒数、株高、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8个性状为指标,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分为3类,其中第Ⅱ类15个品种综合表现较好,成穗数多、产量高、千粒重大、穗长、穗粒数和株高适中,单株生物学产量表现一般,可作为高产亲本材料;第Ⅲ类的综合表现相对较弱,不宜选作杂交亲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五良A、酒都A、Z1A和1281A 4个新选水稻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同时分析不同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6×6 NCⅡ遗传设计,利用6个不育系(S)和6个恢复系(R)杂交配组36个组合,对杂交组合的8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1)8个农艺性状在不育系或恢复系或两者间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除株高外其他7个农艺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多数农艺性状受到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2)株高、穗长、千粒重和每穗颖花数等4个性状广义遗传率较高,主要受到遗传的影响,其中株高、穗长和千粒重的狭义遗传率也较高(>70%),三者主要受到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结实率、单株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的狭义遗传率相对较低(<50%),表明这些性状受到基因非加性效应和环境的影响较大。(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穗长、单株有效穗数和结实率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单株有效穗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农艺性状之间通过相互促进与制约来共同影响单株产量。【结论】4个新选...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较好的育种材料,对44份大麦材料8个农艺性状做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4份大麦材料可分为3个类群,第一类群包含21份材料,品种特征表现为植株相对较高,穗粒数比较多,穗子比较长,单个穗重较重,有效分蘖、单株穗数一般,千粒重中等,品种多样性丰富;第二类群包含16份材料,品种特征表现为株高较矮,分蘖数和有效分蘖一般,单株穗数、穗长和穗重中等,千粒重较低;第三类群包含7份材料,品种特征表现为植株较高,分蘖数较多,有效分蘖较多,单株穗数比较多,千粒重较高,穗粒数较少,穗子较短,穗重较低。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早稻主栽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湖北省目前生产上主栽的8个早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与产量有关的8个性状的遗传参数和性状间的相关。遗传率以千粒重、株高和抽穗期较高,单蔸穗数和结实率较低,遗传变异系数以每穗颖花数和单穗重较大株高和穗长较小千粒重,株高,抽穗期,穗长与单蔸产量呈呈较高的正相关,三要素对产量的贡献以千粒重最大,单蔸穗数次之,每穗颖花数最小,根据现有品种的穗粒结构,对育种目标提出了比推广品种增产8%以上的穗粒结构。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试验探寻出适应贵阳地区特殊生态环境和气候特点栽培的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系).试验在贵州大学农学院试验场进行,以贵农15、黔98353、黔麦15、夏繁29、"98-28"、贵单5号、黔98284-82、黔0110、"98-22"为试验材料,统计分析了株高、有效分蘖数、有效穗数、小穗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在各品种(系)上的差异及相关性分析,统计分析了单株产量.在本试验范围内,各性状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有效分蘖数>单株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穗长>小穗数>株高;单株产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黔麦15、黔98353、贵农15与其他6个品种(系)都分别达到了显著差异;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有7对性状达极显著相关,有效分蘖数与穗长达极显著的正相关,而穗长与单株产量、穗粒数与千粒重、株高与穗粒数、株高与穗长、株高与有效穗数、株高有效分蘖数则有不同程度的制约关系,均为极显著的负相关.筛选出的黔麦15、黔98353、贵农15是适应现阶段在贵阳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系).  相似文献   

16.
大穗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具有代表性的6个大穗型小麦品系和2个多穗型品种配成28个组合,采用Griffing交配设计,研究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模型及亲本配合效应。结果表明,冬季分蘖、春季分蘖、穗数的一般配合力达显著水平,以加性效应为主,遗传力较低;株高、穗长、小穗数、有效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显著水平,加性、显性效应较重要,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遗传力较高,选择效应较大。大穗型小麦品  相似文献   

17.
小麦重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11个小麦品种(系)的单株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株高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单株产量的作用。结果表明:每穗粒数对单株产量贡献最大,单株穗数次之,千粒重和株高的效应较小,其中株高表现为负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水稻育种效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水稻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单株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关联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穗粒数株高穗长。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单株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因此,在水稻高产育种中,应注重对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施氮水平下参试品种主要性状及整齐度的分析结果表明,与中等肥力(纯氮125kg/hm^2)相比,高肥(纯氮225kg/km^2)时多数品种表现空秕率显著上升,谷草比明显下降,单株穗数增加,产量降低,茎变高,穗粒数增加,出穗期延迟,羊粒密度增大,穗子略微变长。高氮后各性状的整齐度也发生了不同方向的变化,平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穗长,然后依次为穗粒数、茎高、穗一次枝梗数和单株穗数。从品种来看,吉粳63  相似文献   

20.
以引进的9个燕麦育成品种为材料,研究燕麦各农艺性状之间以及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燕麦的产量与千粒重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与株高、穗长、小穗数和单株粒重呈正相关,但相关不显著;株高与穗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品种冀鉴003的千粒重为33.03g,产量为309.04kg/667m^2,与其他品种的农艺性状相比千粒重和产量均为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